img

官方微信

高级检索

中国沙漠, 2022, 42(2): 113-120 doi: 10.7522/j.issn.1000-694X.2021.00130

19602020年辽宁沙尘强度特征

赵明,1, 周春晓1, 李崇2, 刘硕1, 赵胡笳,3

1.辽宁省气象台,辽宁 沈阳 110166

2.沈阳市气象台,辽宁 沈阳 110166

3.中国气象局沈阳大气环境研究所,辽宁 沈阳 110166

Temporal-spatial distribution of sand dust intensity during 1960-2020 in Liaoning

Zhao Ming,1, Zhou Chunxiao1, Li Chong2, Liu Shuo1, Zhao Hujia,3

1.Liaoning Meteorological Observatory,Shenyang 110166,China

2.Shenyang Meteorological Observatory,Shenyang 110166,China

3.Institute of Atmospheric Environment,China Meteorological Administration,Shenyang 110166,China

通讯作者: 赵胡笳(E-mail: tjzhj4659@sina.com

收稿日期: 2021-08-10   修回日期: 2021-09-30  

基金资助: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41875157

Received: 2021-08-10   Revised: 2021-09-30  

作者简介 About authors

赵明(1981—),女,辽宁本溪人,工程师,研究方向为天气预报E-mail:zhaoming_ln@163.com , E-mail:zhaoming_ln@163.com

摘要

基于1960—2020年辽宁56个气象站地面观测资料,计算沙尘强度指数,应用回归方程、M-K非参数检验和相关分析等得到辽宁沙尘天气的年际分布特征。结果表明:影响辽宁的主要沙尘天气是扬沙,其次是浮尘、沙尘暴。影响辽宁东南部和南部的主要沙尘天气是浮尘,影响其他地区的主要沙尘天气是扬沙。辽宁沙尘强度呈显著减弱趋势,2010年后减弱尤为明显。1960—1979年沙尘强度最大。沙尘强度突变发生在1988年。月均沙尘指数最强月份是4月。西北海拔略高地区沙尘强度高,减弱快,东南低海拔地区沙尘强度低,减弱慢。辽宁沙尘强度春季最大,减弱最快。本溪站秋季沙尘强度有增大趋势,其他站四季均呈减弱趋势。平均风速降低、大风日数减少和最低气温升高是辽宁沙尘强度减小的重要原因。

关键词: 沙尘天气 ; 沙尘强度指数 ; 时空演变 ; 气象因素 ; 辽宁

Abstract

Based on the surface observation data from 56 meteorological stations during 1960-2020 in Liaoning, the sand dust intensity index is used to analyze the dust weather of Liaoning. Applying regression equation, Mann-Kendall Test and correlation analysis, the paper investigate the spatial and temporal distribution of dust weather. 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main dust weather affecting Liaoning is blowing dust, followed by floating dust and sand storms. The main dust weather is floating dust in the southeast and south part, while the other area is floating dust. The sand dust intensity in Liaoning has decreased significantly, especially since 2010. The strongest period is 1960-1979. The mutation occurred in 1988. The strongest monthly average sand dust intensity is in April. The high value areas of the sand dust intensity are in the northwest part in higher altitudes, with the fastest decrease, while the low value areas are in the southeast part in low altitudes. The intensity of sand dust is the strongest in spring, with the fastest decrease rate. The intensity of sand dust at Benxi has an increase rate in autumn, while other stations show a decreasing rate in all seasons. The decrease of the wind speed and the gale days, and the rise of the minimum temperature are the main reasons for the weakening of dust intensity in Liaoning.

Keywords: dust weather ; sand dust intensity index ; temporal-spatial evolution ; meteorological factors ; Liaoning

PDF (5260KB) 元数据 多维度评价 相关文章 导出 EndNote| Ris| Bibtex  收藏本文

本文引用格式

赵明, 周春晓, 李崇, 刘硕, 赵胡笳. 19602020年辽宁沙尘强度特征. 中国沙漠[J], 2022, 42(2): 113-120 doi:10.7522/j.issn.1000-694X.2021.00130

Zhao Ming, Zhou Chunxiao, Li Chong, Liu Shuo, Zhao Hujia. Temporal-spatial distribution of sand dust intensity during 1960-2020 in Liaoning. Journal of Desert Research[J], 2022, 42(2): 113-120 doi:10.7522/j.issn.1000-694X.2021.00130

0 引言

沙尘天气是强风卷起沙尘使能见度降低的天气现象,按照能见度划分为浮尘、扬沙、沙尘暴3个等级,是风蚀荒漠化、生态环境恶化的标志之一1-4。沙尘天气对当地和下风向地区的工农业生产、人民生活、身体健康、生态环境都会造成不利影响。

众多学者对沙尘天气从发生源地、发生季节和传输路径、高空传输、沉降特性、数值模拟、天气气候成因等方面进行了研究5-12,但是较少定量分析沙尘强度。根据牛生杰等13在巴丹吉林和腾格里等沙漠边缘区春季的多次取样观测,不同类型沙尘天气的地面沙尘浓度不同,成倍数关系,Wang等14根据沙尘天气气溶胶浓度的倍数关系定义的沙尘指数(dust index,DI)能较准确地定量反映沙尘强度,被广泛应用。

土地沙化和荒漠化是严重的环境问题。辽宁位于东北平原南部,是中国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随着中国经济和城市化进程的发展,辽宁的城市化水平处于中国前列,治理沙尘天气已成为环境保护的重要内容。本区无沙漠,但北部有科尔沁沙地、呼伦贝尔沙地,西部有浑善达克沙地等。沙尘天气不仅对本区环境造成影响,对周边地区均有影响5。2021年辽宁沙尘天气明显偏多偏强,通过对沙尘天气和强度的时空分布特征分析,探讨辽宁沙尘天气的活动规律及主要影响气象因素,进而研究气象因素变化特征对辽宁沙尘天气的影响,可为沙尘天气的预报及防治提供参考。

1 数据和方法

1.1 数据

选取辽宁56个地面气象站1960—2020年逐日的天气现象、气温、平均风速、大风日数、降水量、相对湿度等观测资料,数据连续性和完整性好,时间序列长(旅顺、金州、普兰店、皮口、羊山有1—5年缺失数据),数据来源中国气象局综合气象信息共享平台(CIMISS)。

1.2 方法

1.2.1 沙尘指数

利用Wang等14的定义对辽宁的沙尘强度指数(DI)进行计算:

DIFDBD×3+DS×9

式中:FD为浮尘日数;BD为扬沙日数;DS为沙尘暴日数。

1.2.2 年际变化趋势分析

根据沙尘强度指数y和时间x建立一元线性回归方程:

y=ax+b

式中:回归系数a为沙尘强度的趋势倾向;b为常数。需要用显著性水平验证回归方程的可信性。

1.2.3 Mann‐Kendall非参数检验

分析辽宁沙尘强度指数的突变情况,利用M-K非参数检验法分析沙尘强度指数的变化趋势,给定显著性水平为0.01,得到临界值为u0.01=2.56

1.2.4 相关分析

利用皮尔逊分析法分析气象要素与沙尘强度指数间关系,相关系数rxy表示为:

rxy=1ni=1n(xi-x¯)(yi-y¯)1ni=1n(xi-x¯)21ni=1n(yi-y¯)2

式中:rxy取值为[-1,1];xiyi是第i个样本;x¯y¯分别是这两个样本的平均值。当0<rxy<1,沙尘强度和气象因子呈正相关,当-1<rxy<0,沙尘强度和气象因子呈反相关,并且rxy越大,沙尘强度与气象因子相关关系越强,需要对相关系数rxy进行显著性检验。

2 结果与分析

2.1 时间分布

2.1.1 沙尘日数年际分布和逐月分布

1960—2020年,辽宁沙尘日数呈现波动减少趋势(图1A),扬沙日数占比62.74%,浮尘占比30.28%,沙尘暴占比6.97%,扬沙是影响本区的最主要沙尘天气。1960—1984年沙尘日最多,为104—228 d,1985—1999年迅速减少,为46—108 d,2000—2004年,轻微增加,为61—107 d,2005—2014年处于最低值,为17—51 d,2015—2020年轻微增加,为22—76 d。

图1

图1   1960—2020年辽宁浮尘、扬沙、沙尘暴日数年际变化(A)和平均月变化(B)

Fig.1   Annual (A) and monthly mean (B)variation of floating dust, blowing dust and dust storm in Liaoning from 1960 to 2020


3类沙尘天气日数月平均分布为单峰型,4月是峰值区,占比21.77%,8月是谷值区(图1B)。春季(3—5月)是辽宁一年中沙尘发生最多的季节,占比54.35%,其次是冬季(12月至翌年2月),占比26.44%,秋季(9—11月),占比13.15%,夏季(6—8月)最少。春季浮尘日数为4.74—7.36 d,扬沙日数为10.41—13.39 d,沙尘暴日数为1.34—2.08 d。

2.1.2 沙尘强度指数年际分布和逐月分布

1960—2020年,辽宁沙尘强度指数呈现逐年波动减少趋势(图2A),平均每年减小0.83(通过α=0.01显著性检验)。1960—1979年,呈振荡变化,振荡幅度大,平均为44.33,此阶段沙尘强度最强;1980—1989年,波动趋缓,波动幅度小,平均为26.02。1990—2009年,沙尘强度指数进一步下降,平均为13.89。2010年以来,减弱更为明显,平均为6.78。沙尘强度指数年际差异变化大,最小值2.58,出现在2012年,最大值69.17,出现在1960年。

图2

图2   1960—2020辽宁年沙尘强度年际变化(A)和平均月变化(B)

Fig.2   Annual (A) and monthly mean (B) variation of sand dust intensity in Liaoning from 1960 to 2020


月均沙尘强度指数为0.15—5.52(图2B),为单峰型分布,最大值为4月,最小值为8月,沙尘强度指数最大值出现在春季,其次出现在冬季、秋季,夏季值最低。

2.2 空间分布
2.2.1 沙尘日数空间分布

辽宁单站年均沙尘日数为7.03 d(图3)。其中,扬沙为4.79 d,浮尘为1.94 d,沙尘暴为0.29 d。北部的康平和西部的绥中浮尘日较多,为4.29—9.90 d。中部的新民、西北部的阜新和西部的锦州扬沙日数较多,为20.26—23.87 d。西北的彰武、新民沙尘暴日较多,为1.31—2.01 d。东南部和南部地区沙尘日较少,为1.38—3.82 d。浮尘在东南部和南部地区的日数要比扬沙多,平均多0.97 d,说明影响东南部和南部(大连、鞍山、抚顺、本溪、丹东)的主要沙尘天气是浮尘,影响辽宁其他地区的主要沙尘天气是扬沙。

图3

图3   1960—2020年辽宁总沙尘(A)、浮尘(B)、扬沙(C)、沙尘暴(D)多年平均日数空间分布

Fig.3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average sand dust weather (A), floating dust (B), blowing dust (C), dust storm (D) in Liaoning from 1960 to 2020


2.2.2 沙尘强度空间分布

辽宁年均沙尘强度指数为18.9(图4A),按照沙尘强度指数分为3个区域:西北部沙尘强度指数最大,为60.03—86.03,中部较大,为10.28—39.72,东南部较小,为1.74—9.84。新民、阜新和彰武最大,为76.79—86.03,锦州、康平、北票为60.03—67.31。西北部沙尘日数最多、沙尘最强,与地理位置、地形、地面风速有关。辽宁位于蒙古高原东南部、东北地区南部,东西地势高,为山地丘陵,中部、南部地势低,为平原和沿海半岛15。冷空气从蒙古高原移至本区,由于存在海拔的落差,冷空气移至本区西北部后槽加深,冷锋后风速变大,西北部植被稀疏,且紧邻科尔沁沙地,沙尘强度最大,沙尘日最多。东西部地势高、中部低的地势,狭管效应显著,风速显著增大,为沙尘天气提供动力因子,沙尘强度较大,沙尘日较多。东南部地貌是山地丘陵,植被较多,地表摩擦力加大,风力弱,因而沙尘强度较小,沙尘日较少。

图4

图4   1960—2020年辽宁沙尘强度指数多年平均(A)和年际变化速率(B)空间分布

Fig.4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annual mean (A) and interannual rate(B)of sand dust intensity in Liaoning from 1960 to 2020


图4B可以看出,1960—2020年辽宁沙尘强度指数年际变化速率呈现减弱趋势(其中50个站点通过α=0.01显著性检验,3个站点通过α=0.05显著性检验),西部地区呈现显著减弱,锦州和北票年际减小最快,为-3.09—-3.05,其次是阜新、盘锦、彰武、义县为-2.68—-2.03,东部和南部减弱速度较慢,减弱速率为-0.45—-0.01,沙尘强度最大的地区减弱最快。

春季沙尘强度最大,其次是冬季、秋季,夏季最小(图5)。春季,蒙古高原土壤干燥裸露,为沙尘天气发生提供丰富的沙尘源。地表气温上升迅速,湍流运动强,大气层结不稳定,上升运动强,有利于卷起更多的沙尘,并运送至更高处。春季大风日最多、风速最大16,沙尘强度最大、沙尘日最多。浮尘粒子小于扬沙,小颗粒更容易被风裹挟上扬,这可能就是东南部浮尘日多于扬沙日的原因。沙尘到达东南部之前经过一段时间沉降,浓度降低,浮尘日多于扬沙日。冬季土壤封冻,气温低,气流垂直活动弱,大气层结稳定性好于春季,一般多高压控制,多下沉运动,不利于卷起沙尘,大风日较多、风速较大16,因而沙尘日数和强度低于春季。秋季风速小于冬季16,沙尘强度、沙尘日数低于冬季。夏季本区高温多雨,地表植被茂盛,大风日最少、风速最小,沙尘强度最小、沙尘日最少。

图5

图5   1960—2020年辽宁春季(A)、夏季(B)、秋季(C)、冬季(D)多年平均沙尘强度指数空间分布

Fig.5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average sand dust intensity in spring (A), summer (B), autumn (C), winter (D) in Liaoning from 1960 to 2020


春季沙尘强度指数减小最快,其次是冬季、秋季、夏季,除秋季本溪速率呈增强趋势,为0.0001,其他站四季沙尘强度均呈减小趋势(图6)。春季(40站通过α=0.01、7站通过α=0.05显著性检验),西北部的北票等8个站沙尘强度指数减小最快,平均每年为-1.93—-1.02,中部偏西的新民等7个站速率为-0.87—-0.51,其他站为-0.5—-0.05。冬季(42站通过α=0.01、6站通过α=0.05显著性检验),西部的盘锦等9个站减小速率较快,平均每年为-0.96—-0.54,其他站为-0.41—-0.01。秋季(12站通过α=0.01、5站通过α=0.05显著性检验),减小速率平均每年为-0.3—-0.01,速率小于冬季。夏季(6站通过α=0.01、10站通过α=0.05显著性检验)减小最慢,平均每年为-0.14—-0.01。春季沙尘强度最大,沙尘强度减小也最快。

图6

图6   1960—2020年辽宁春季(A)、夏季(B)、秋季(C)、冬季(D)沙尘强度指数年际变化速率空间分布

Fig.6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interannual rate of dust intensity in spring (A), summer (B), autumn (C), winter (D) in Liaoning from 1960 to 2020


2.3 突变分析

用M-K法对1960—2020年辽宁沙尘强度指数进行突变检验(图7),UF值均小于0,自20世纪70年代末期后,本区沙尘强度指数呈现明显减小趋势,1988—2020年减小趋势超过了0.05临界线(u0.05=1.96),1992年之后超过了0.01临界线(u0.01=2.56),表示沙尘强度减小十分显著。根据UF和UB交点的位置在置信区间内,表示本区沙尘强度在1988年发生突变。

图7

图7   1960—2020年辽宁沙尘强度指数M-K突变检验

Fig.7   Mann-Kendall mutation test of sand dust intensity in Liaoning from 1960 to 2020


2.4 影响因子

全球变暖、降水增多、地面风速减小16-21,对本区沙尘强度有一定影响。选取1960—2020年辽宁平均气温、最高气温、最低气温、平均风速、年降水量、3—5月降水量、相对湿度,通过相关性和气候倾向率,分析气象因子对本区沙尘强度影响。

风对辽宁沙尘强度影响最大,与年平均风速的相关系数为0.91,与大风日数的相关系数为0.87(均通过α=0.01的显著性检验);温度的影响次之,沙尘强度与最低气温相关系数为-0.73,平均气温 -0.59、最高气温-0.43(均通过α=0.05的显著性检验);与3—5月降水量的相关系数为-0.30(通过α=0.05显著性检验),与降水量和相对湿度的相关性不显著。1960—2020年,辽宁年平均气温年代气候倾向率为0.26 ℃,年最高气温年代气候倾向率为0.22 ℃,年最低气温年代气候倾向率为0.34 ℃,呈显著增温趋势,年平均风速年代气候倾向率为-0.20 m∙s-1,年大风日数年代气候倾向率为-11.17 d,呈显著下降趋势(表1)。这表明,1960—2020年辽宁年气温升高,有利于植被生长,地表固沙能力增强,减少了起沙的热力因子,同时风速降低、大风日数减少,不利于大风携带沙尘粒子,减小了起沙的动力因子。

表1   沙尘强度的影响因子

Table 1  Influencing factors of sand dust intensity

影响因子相关系数年代气候倾向率
平均气温-0.59*0.26 ℃**
最高气温-0.43*0.22 ℃**
最低气温-0.73*0.34 ℃**
相对湿度-0.07-0.12%
年降水量-0.05-5.58 mm
3—5月降水量-0.30*3.81 mm
平均风速0.91**-0.20 m·s-1 **
大风日数0.87**-11.17 d**

**表示通过α=0.01的显著性检验,*表示通过α=0.05的显著性检验。

新窗口打开| 下载CSV


综上,1960—2020年辽宁沙尘强度减小主要受气温升高、平均风速降低、大风日数减少等影响,其中平均风速、大风日数和最低气温的贡献率最大。

3 结论

从年平均来看,影响辽宁的最主要沙尘天气是扬沙,其次是浮尘,沙尘暴占比最少,年均日数分别为4.79、1.94、0.29 d;从空间分布来看,影响东南部和南部(大连、鞍山、抚顺、本溪、丹东)的主要沙尘天气是浮尘,影响辽宁其他地区的主要沙尘天气是扬沙。

1960—2020年辽宁沙尘强度年际演变呈减小趋势,减小速率为0.83;沙尘强度突变发生在1988年;沙尘强度指数的月均值为0.15—5.52,4月为峰值,8月为谷值。

辽宁沙尘强度空间分布格局呈现西北部偏高、东南部偏低;1960—2020年辽宁56个站沙尘强度呈显著减小趋势,其中锦州和北票沙尘强度指数减小较快,平均每年为-3.09—-3.05。沙尘最强的西北部,沙尘强度指数减小最快。

辽宁沙尘强度季节分布呈现春季最大,冬、秋、夏季依次减小。春季沙尘强度减小最快,其次是冬季、秋季、夏季。除本溪站秋季沙尘强度呈现增大趋势,其他站四季沙尘强度呈减小趋势。

辽宁沙尘强度减小主要受气温升高、平均风速降低、大风日数减少等影响,其中平均风速、大风日数和最低气温影响最大。

参考文献

叶笃正丑纪范刘纪远.

关于我国华北沙尘天气的成因与治理对策

[J].地球科学进展,2000154):513-521.

[本文引用: 1]

钱正安宋敏红李万元.

近50年来中国北方沙尘暴的分布及变化趋势分析

[J].中国沙漠,2002222):106-111.

王炜方宗义.

沙尘暴天气及其研究进展综述

[J].应用气象学报,2004153):366-381.

周秀骥徐祥德颜鹏.

2000年春季沙尘暴动力学特征

[J].中国科学:地球科学,2002324):327-334.

[本文引用: 1]

张亚妮张碧辉宗志平.

影响北京的一例沙尘天气过程的起沙沉降及输送路径分析

[J].气象,2013397):911-922.

[本文引用: 2]

赵琳娜赵思雄.

一次引发华北和北京沙尘暴天气的快速发展气旋的诊断研究

[J].大气科学,2004285):83-96.

尹晓惠时少英张明英李靖.

北京沙尘天气的变化特征及其沙尘源地分析

[J].高原气象,2007265):1039-1044.

孙军姚秀萍.

一次沙尘暴过程锋生函数和地表热通量的数值诊断

[J].高原气象,2002215):488-494.

申红喜李秀连石步鸠.

北京地区两次沙尘(暴)天气过程对比分析

[J].气象,2004302):12-16.

王小玲翟盘茂.

中国春季沙尘天气频数的时空变化及其与地面风压场的关系

[J].气象学报,2004621):96-103.

张志刚高庆先矫梅燕.

影响北京地区沙尘天气的源地和传输路径分析

[J].环境科学研究,20074):21-27.

康杜娟王会军.

中国北方沙尘暴气候形势的年代际变化

[J].中国科学D辑,20053511):1096.

[本文引用: 1]

牛生杰孙继明陈跃.

贺兰山地区春季沙尘气溶胶质量浓度的观测分析

[J].高原气象,2001201):82-87.

[本文引用: 1]

Wang SWang JZhou Zet al.

Regional characteristics of three kinds of dust storm events in China

[J].Atmospheric Environment,2005393):509-520.

[本文引用: 2]

易雪杨森刘鸣彦.

辽宁省植被覆盖度时空变化特征及其对气候变化的响应

[J].干旱气象,2021392):252-261.

[本文引用: 1]

丁一汇李霄李巧萍.

气候变暖背景下中国地面风速变化研究进展

[J].应用气象学报,2020311):1-12.

[本文引用: 4]

杨雪艳田广元常义.

近40年中国东北地区平均风速的气候变化特征分析

[J].吉林气象,20092):2-4.

陈宇吴曼丽陈艳秋.

辽宁省大风天气对设施农业的影响

[J].江苏农业科学,2015439):407-409.

曹永强郭明刘思然.

近55 a辽宁省风速时空变化特征分析

[J].干旱区地理,2018411):1-8.

范帅邦肖春柳曹永强.

1964-2019年辽宁省平均风速时空演变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J].地理科学,2021414):11.

杨雪艳.

中国东北地区风的气候变化特征及大风的成因研究

[D].兰州兰州大学2008.

[本文引用: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