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g

官方微信

高级检索

中国沙漠, 2023, 43(5): 155-165 doi: 10.7522/j.issn.1000-694X.2023.00096

西北干旱区沙漠化土地生态修复技术及沙产业的适用范围

潘昌祥,1,2, 欧阳茜如1,2, 廖梦榆1,2, 范裕1,2, 郭群,1,3,4, 张志山5, 吴戈男7, 赵洋‍5, 刘立超5, 潘颜霞5, 李新荣5, 屈建军6, 穆松林8, 李胜功1,3,4

1.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生态系统网络观测与模拟重点实验室,北京 100101

2.华南师范大学 地理科学学院,广东 广州 510631

3.中国科学院大学 资源与环境学院,北京 100190

4.国家生态科学数据中心,北京 100101

5.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沙坡头沙漠研究试验站,甘肃 兰州 730000

6.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沙漠与沙漠化重点实验室,甘肃 兰州 730000

7.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 卫星应用总体部,北京 100094

8.北京市社会科学院 城市问题研究所,北京 100101

The applicability of ecological restoration technologies and sand industries to the deserted land in northwest arid region of China

Pan Changxiang,1,2, Ouyang Qianru1,2, Liao Mengyu1,2, Fan Yu1,2, Guo Qun,1,3,4, Zhang Zhishan5, Wu Genan7, Zhao Yang5, Liu Lichao5, Pan Yanxia5, Li Xinrong5, Qu Jianjun6, Mu Songlin8, Li Shenggong1,3,4

1.Key Laboratory of Ecosystem Network Observation and Modeling,Institute of Geographic Sciences and Natural Resources Research,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Beijing 100101,China

2.School of Geography,South China Normal University,Guangzhou 510631,China

3.College of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University of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Beijing 100190,China

4.National Ecosystem Science Data Center,Beijing 100101,China

5.Shapotou Desert Research and Experiment Station /, Northwest Institute of Eco-Environment and Resources,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Lanzhou 730000,China

6.Key Laboratory of Desert and Desertification, Northwest Institute of Eco-Environment and Resources,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Lanzhou 730000,China

7.Department of Satellite Application,China Academy of Space Technology,Beijing 100094,China

8.Institute of Urban Studies,Beijing Academy of Social Sciences,Beijing 100101,China

通讯作者: 郭群(E-mail: guoq@igsnrr.ac.cn

收稿日期: 2023-03-28   修回日期: 2023-06-17  

基金资助: 美丽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科技工程专项.  XDA23060205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3217155.  31961143022
北京市社会科学院重点项目.  KY2023A0029

Received: 2023-03-28   Revised: 2023-06-17  

作者简介 About authors

潘昌祥(2001—),男,广东韶关人,地理信息系统专业本科生E-mail:20202633016@m.scnu.edu.cn , E-mail:20202633016@m.scnu.edu.cn

摘要

沙漠化是中国北方面临的严重环境问题,几十年的沙漠化防治积累了丰富的沙漠化土地修复和利用的经验和模式。随着生态文明建设尤其是绿色发展的深入推进,迫切需要集成以往的沙漠化土地生态修复技术和沙产业模式,并评估其在当前背景下的适用性。集成了沙漠化土地生态修复技术和沙产业等9种沙漠化土地修复和利用模式,并从气象条件、治理紧迫性、交通便利性、沙漠化程度等自然和人文因素两个方面制定适用性评价标准,以西北干旱区沙漠化土地和沙漠边缘带为研究区域,在遥感产品、气象观测、地面调查等多源数据的支持下,评估各个生态修复技术和沙产业模式在不同自然单元(自然沙地和退化型沙地)及行政县的适用范围,以期为沙漠化土地生态修复技术和沙产业的推广应用提供技术模式、评价标准及适用范围,将为决策者制定沙漠化土地修复和利用措施提供科学支持。

关键词: 西北干旱区 ; 沙化土地 ; 生态修复技术 ; 沙产业 ; 适用性

Abstract

Desertification is one of serious environmental issues in northern China, and decades of the desertification prevention and control have obtained abundant experiences and various models for restoration and utilization of desertified land. With the in-depth enhancement of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construction, especially green development, it is urgent to integrate previous ecological restoration technologies and sand industry models of desertified land and evaluate their applicability in the current context. In this paper, firstly 9 models in total are integrated, including engineering and biological desertification control technologies and sand industry models. Secondly their application criteria are formulated in terms of both natural and anthropogenic factors such as meteorological conditions, treatment urgency, transportation convenience, and desertification degree. Finally, taking desertified land and desert fringe areas in the northwest arid region as the study area, the implementation applicability of each ecological restoration and sand industry model in different natural units (natural sandy land and degraded sandy land) and administrative counties is assessed with multi-source data such as remote sensing products, meteorological observations and ground surveys. This study provides technical models, assessment criteria and suitable range for the ecological restoration techniques and sand industries in desertified land, and at the same time provides scientific support for decision makers in formulating restoration and utilization measures for desertified land.

Keywords: northwest arid region ; desertified land ; ecological restoration technology ; sand industry ; applicability

PDF (5819KB) 元数据 多维度评价 相关文章 导出 EndNote| Ris| Bibtex  收藏本文

本文引用格式

潘昌祥, 欧阳茜如, 廖梦榆, 范裕, 郭群, 张志山, 吴戈男, 赵洋‍, 刘立超, 潘颜霞, 李新荣, 屈建军, 穆松林, 李胜功. 西北干旱区沙漠化土地生态修复技术及沙产业的适用范围. 中国沙漠[J], 2023, 43(5): 155-165 doi:10.7522/j.issn.1000-694X.2023.00096

Pan Changxiang, Ouyang Qianru, Liao Mengyu, Fan Yu, Guo Qun, Zhang Zhishan, Wu Genan, Zhao Yang, Liu Lichao, Pan Yanxia, Li Xinrong, Qu Jianjun, Mu Songlin, Li Shenggong. The applicability of ecological restoration technologies and sand industries to the deserted land in northwest arid region of China. Journal of Desert Research[J], 2023, 43(5): 155-165 doi:10.7522/j.issn.1000-694X.2023.00096

0 引言

中国是世界上受土地沙漠化威胁最严重的国家之一,第六次全国荒漠化和沙漠化调查结果显示,截至2019年全国沙漠化土地面积达到168.78万km2,每年因沙漠化问题造成的生态和经济损失高达650亿元,近4亿人受到沙漠化问题的影响,严重制约着中国的生态安全和经济发展1-3。1949年后,中国的防沙治沙工作已有70多年的历史4,沙漠化防治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在防治的基础上,20世纪80年代提出了沙漠化土地的利用,即沙产业5-6。迄今为止,几十年的发展积累了丰富的沙漠化土地生态修复技术和沙产业的模式和经验。如今,生态文明建设和绿色发展必然对沙漠化土地的修复和利用提出新的要求。因此,集成以往的沙漠化土地生态修复技术和沙产业模式,并评估其在当前背景下的潜在适用范围变得迫切而重要。

沙漠化土地生态修复技术和沙产业的潜在适用范围评估首先要制定适用性评价标准。当前对沙漠化土地生态修复技术的研究多从资源环境27、植物生态学特征8、沙漠化情况9、地形地貌10等方面制定人工生物结皮技术7、生物屏障固沙技术8、机械沙障固沙技术10、草方格沙障技术11、生态垫12等单项生态修复技术的适用性评价标准。如赵洋等2从气候条件、土壤的化学性质等方面提出了生物土壤结皮固沙技术的适用标准。以往的适用性评价,一方面多从生物环境要素考虑,较少考虑如治理的紧迫性、交通的便利性等人为因素13-14;另一方面,以往的研究多针对某种生态修复技术的适用性条件,未评价其在沙漠化土地的适用范围,尤其是同一地区可能适用多种生态修复技术,需要决策者根据不同生态修复技术的优劣以及当地的经济能力、基础设施等多方面制定沙漠化土地修复和利用策略。因此,需要在集成以往的沙漠化土地生态修复技术和沙产业模式的基础上全方位考虑多种要素,并评价其适用范围。

本研究以西北干旱区沙漠化土地和沙漠边缘带为研究区域,在遥感产品、气象观测、地面调查等多源数据的支持下,总结以往的沙漠化土地生态修复技术和沙产业发展模式,从气候条件、交通设施、沙漠化程度、治理紧迫性等自然和人文因素两个方面制定适用性评价标准,在此基础上集成性地评估这些生态修复技术和沙产业在不同自然单元(自然沙地和退化型沙地)及行政县的潜在适用范围,并统计和比较各项技术模式在不同自然和行政单元的潜在适用面积。

1 材料与方法

1.1 研究区概况

中国风沙危害区分布在35°—50°N、75°—125°E,形成了一条西起塔里木盆地西段,东至松嫩平原西部,横贯西北、华北和东北地区,东西长4 500 km、南北宽600 km的断续弧形沙漠带(包括沙地),横跨干旱、半干旱和半湿润气候带,涵盖中国八大沙漠和四大沙地15。为了沙漠化土地更好地被防护治理或以沙产业等绿色方式发展,本研究选择沙漠边缘带和沙漠化土地为研究区。研究区包括准噶尔盆地及天山、新疆南部、锡林郭勒草原、乌兰布和沙漠、腾格里沙漠、内蒙古中部、毛乌素沙地、库姆塔格沙漠、库布齐沙漠、科尔沁沙地、浑善达克沙地、呼伦贝尔草地、河套平原、柴达木盆地和巴丹吉林沙漠等15个自然单元,涵盖了绝大多数自然沙漠沙地和退化沙地,主要分布于新疆、内蒙古、青海、甘肃、西藏等17个省(市、自治区),包括了四子王旗、苏尼特左旗、苏尼特右旗、瓜州县、肃北蒙古族自治县等399个行政县。

1.2 数据来源

本研究的土地利用数据为2015年中国遥感土地监测数据,土地类型分类包括耕地、林地、城乡建设用地等九大类用地,空间分辨率为1 km,来源于中国科学院资源环境科学与数据中心(https://www.resdc.cn/DataSearch.aspx)。沙漠化和沙漠数据为2015年中国北方土地沙漠化和沙漠沙地分布数据集,该数据集来源于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国家地球系统科学数据中心(http://www.geodata.cn),空间分辨率为1 km。15个自然地理单元边界数据来自于中国北方沙漠与沙漠化图集16。气象数据来源于国家气象中心,通过在全国750余个定位气象观测台站的观测数据,利用Anusplin软件包基于局部薄盘光滑样条法原理插补得到年降水量、年均气温、年均风速等气象数据。交通道路数据来源于公开地图OSM(https://www.openstreetmap.org/)电子地图数据。行政区域数据来源于自然资源部标准地图服务网站(http://bzdt.ch.mnr.gov.cn/)审图号为GS(2020)4619的标准地图,底图无修改。

1.3 生态修复技术和沙产业

本研究基于文献和实地调研,集成了过去几十年沙漠化土地修复技术和沙产业模式,包括工程治沙和生物治沙两类沙漠化土地修复技术和沙产业沙漠化土地利用方式,涉及9种生态修复技术和沙产业发展模式。工程治沙包括半隐蔽式草方格沙障、高立式阻沙栅栏、刷状绳形草方格沙障、可降解聚乳酸网沙障等4种技术;生物治沙包括高效固沙植物栽植、生物结皮沙化土地治理、环保复合型生物活体模块固沙等3种技术;沙产业选取新型枸杞苗圃栽培模式和固沙灌木生态产业提升绿色发展模式2种。每种技术下可包括多种生态修复技术,如生物结皮沙化土地治理技术包括了蓝藻规模化快速扩繁技术、液态型人工结皮沙化土地治理技术、固态型人工结皮沙化土地治理技术、蓝藻复配纳米材料固沙技术、高产多聚糖芽孢杆菌固沙技术等5种。选取的原则是尽量包括所有的生态修复技术,为了满足美丽中国建设和绿色发展要求的加速、提质和增效,尽可能地选取了包含传统方法、材料创新、方法创新等多方面的技术和模式,各技术模式的简介如表1所列。

表1   沙漠化土地生态修复技术和沙产业模式

Table 1  Introduction of ecological restoration technologies and sand industry models for desertified land

类别名称特点简介

半隐蔽式草方格沙障传统 加速半隐蔽式草方格沙障(简称草方格)技术是将麦草、稻草、芦苇等直接插入沙层中,直立于沙面成方格状的半隐蔽式沙障。具有“中国魔方”的美誉,是20世纪50年代中后期,随着包兰铁路腾格里沙漠段的建造和运营,实施铁路防沙工程基础上逐步发展起来的固沙技术,到目前为止,仍然是最为经济实用的传统固沙技术,但也受到材料不足、寿命短等限制[17-18]
高立式阻沙栅栏传统 加速高立式阻沙栅栏技术是流沙固定中使用历史最悠久的技术之一。一般而言,风沙防治最先设置物理措施,阻沙栅栏更是所有防沙设施中应最先设置的,营造稳定的床面以阻断沙源对其他防沙设施和防护对象的侵害。目前各种类型的高立式阻沙栅栏仍在广泛使用,在快速阻断沙源方面具有其他技术无可比拟的效果,是构建流沙固定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项技术
刷状绳形草方格沙障新材料加速目前国家规模化防沙治沙和加快沙区生态环境治理的需求重大,而现有传统草方格治沙技术存在施工效率低、机械化水平低和使用寿命短等问题,刷状绳形草方格沙障技术的高机械化程度、长寿命材料、高施工效率等优点可很好地解决这些问题[19]。该技术由草帘切割机、草绳草帘输入导向板、转筒装置等将干的麦草或稻草制作成的草帘,通过切割装置切割、挤压、旋转等过程合成为刷状网绳,进一步将刷状网绳交叉叠压捆扎在沙面上
可降解聚乳酸网沙障提质 加速为解决聚乙烯、聚丙烯等现代化工原料在自然条件下难降解,存在环境污染等风险问题,以木薯淀粉等生物质原料,经现代生物发酵工程生成小分子乳酸后,再将聚乳酸颗粒通过溶解、拉丝和编制等现代加工工艺生产成可降解聚乳酸网沙障应用于沙漠化防治。该技术可自然降解、零污染且具有抗老化性强、可工业流水线批量化生产等特点,是一种环境友好型生态修复技术

高效固沙植物栽植提质该技术基于植被演替理论和生态系统水分承载力理论,依托中国不同类型干旱沙区配置固沙植被和土壤水分长期定位监测提出的一种适应于干旱沙区的固沙植物栽植技术,在维持水量平衡的前提下增强防风固沙效果[15]。为了解决植物生理缺水导致成活率低及生长缓慢等问题,可配合使用透气防渗水技术,该技术既可以有效截留植物栽植后的定根水和大气降水,同时不影响后期植物根系利用下层土壤水
生物结皮沙化土地治理技术提质 加速该技术主要解决干旱、半干旱区大规模固沙植被建设初期地表稳定速度缓慢、苗木成活率低的问题。该技术首先从天然生物土壤结皮中筛选微生物、地衣苔藓菌株,通过规模化快速扩繁技术或直接采集生物结皮碎片,量产微生物或地衣苔藓菌剂,喷洒到沙化土地上,喷洒前可配合使用蓝藻复配纳米材料(基于天然凹凸棒构建)固沙技术增加沙化土地表面沙粒的比表面积、吸水能力和持水能力,使其表层沙砾具备菌剂适宜的定植条件,喷洒后可配合使用遮阳网、无纺布等营造有利于菌剂的生长环境,加速固定土壤表面,形成有益于植被定植的土壤环境。根据菌剂的种类,可分为:①以微生物组合物为主的高产多聚糖芽孢杆菌固沙技术,主要为枯草芽孢杆菌、莫海威芽孢杆菌和解淀粉芽孢杆菌。②地衣苔藓为主的人工结皮沙化土地治理技术,主要包括蓝藻以及蓝藻-地衣混合物。根据喷洒物的形态,可分为液态型和固态型人工结皮,前者适用于运输便利的区域,后者对交通要求相对较低
环保复合型生物活体模块固沙技术提质 加速传统植被固沙无法有效解决沙漠化治理初期固沙幼苗供水、定植等问题。环保复合型生物活体模块固沙技术是一种可直接覆盖在沙地上,内部包含植物种子的新型复合型生物覆盖材料。采用棕榈树果壳纤维制“生态垫”,内部含可降解无纺布包裹的草籽层,主要为沙区广泛分布的沙米、刺蓬、砂蓝刺头、雾冰藜等植物种子[20]。本技术可降低夏季地表温度,有效储存雨水并供植物利用,起到保水、固沙、育苗的三重作用。一定时间后材料自然降解,绿色植物成功定植。该技术是沙漠化治理的一种理想的新型环保功能性材料

新型枸杞苗圃栽培模式增效西北沙漠边缘地区或沙化土地经济林果业多为“深根疏植”型作物,针对“深根疏植”型经济林果枸杞的种植,以支架型地下灌溉技术为核心集成枸杞篱架栽培技术、悬挂式地下滴灌系统和绿色病虫害防控技术,形成了一套新型节水节肥、省工省力、绿色环保、规范高效的枸杞种植模式——新型枸杞苗圃栽培模式,具有稳定树形、地下灌溉、水肥一体、标准化苗圃建设等优点
固沙灌木生态产业提升绿色发展模式增效固沙灌木不仅有重要的防风固沙生态功能,还可产生良好的经济效益,以素有“沙漠人参”美誉的肉苁蓉为例,可寄生于梭梭、红柳等荒漠灌木,具有极高的药用价值。目前存在肉苁蓉供不应求及野生肉苁蓉过度采挖的问题,通过浅坑侧灌接种技术,提高肉苁蓉接种率是一种有效解决途径

新窗口打开| 下载CSV


1.4 数据处理与统计

本研究的沙漠化土地依据为2015年中国北方土地沙漠化分布数据集,该数据集基于已进行几何校正和波段合成的Landsat MSS和TM/ETM遥感数据,采用一系列解译原则和标准制定而成,如判读成图的最小图斑、屏幕解译线划描迹精度、定性准确率要求等,定位精度达95%。依据遥感手段提取信息,如沙漠化土地地表形态、植被及自然景观特征等,结合已有的研究成果和成熟方法,将沙漠化土地按沙漠化程度分为轻度、中度、重度和严重四级。沙漠边缘带数据依据2015年中国北方土地沙漠分布数据集,将沙漠外缘5 km视为沙漠边缘带。沙漠边缘带是沙漠化风沙的主要来源,相邻区域更容易发生沙漠化,因此也是防护治理的重要区域。所有沙漠化土地和沙漠边缘带合并确立为本研究区域。

本研究中的气象条件包括降水、风速和温度,分别用1982—2015年的平均降水量、平均风速和平均气温表示。降水量的适用范围(如100~250、≤300、30~200 mm)和温度的适用范围(如2~11 ℃)使用ArcGIS中的条件函数工具提取。风速分为中高风速和中低风速,本研究利用栅格统计工具获取整个研究区的风速中位数为2.84 m·s-1,将年平均风速大于等于中位数的区域视为中高风速区域,反之视为中低风速区域。根据制定的适用性评价标准计算生态修复技术或沙产业的适用范围,分别统计并比较每一项技术在各个自然单元和行政县的潜在适用面积,以及同一自然或行政单元不同技术的潜在适用面积。

2 结果分析

2.1 沙漠化土地生态修复技术适用性评价标准

本研究的评价体系和指标从气象条件、治理紧迫性、交通便利性、沙漠化程度等方面建立沙漠化土地生态修复技术和沙产业的适用性评价体系。气象条件主要包括降水、风速和温度,其中温度和降水用于固沙植被和沙产业农作物的分布范围评估,风速主要用于工程治沙中不同类型的沙障使用和部分生物治沙对沙面稳定性要求等情况。各气象条件的划分见表2图1

表2   沙漠化土地生态修复技术和沙产业适用性评价标准

Table 2  Criteria for applicability of ecological restoration technologies and sand industries to desertified land

类别名称气象条件与人类聚集 区距离/km与道路 距离/m沙漠化等级缩写 名称
工程 治沙半隐蔽式草方格沙障技术中高风速<500重度和严重沙漠化以及沙漠边缘带CFG1
高立式阻沙栅栏技术中高风速<10<500重度和严重沙漠化以及沙漠边缘带ZSZL
刷状绳形草方格沙障技术中低风速<10<500重度和严重沙漠化以及沙漠边缘带CFG2
可降解聚乳酸网沙障技术中高风速<10<500重度和严重沙漠化以及沙漠边缘带RSW
生物 治沙高效固沙植物栽植技术年降水量100~250 mm中度、重度和严重沙漠化以及沙漠边缘带GSZW
生物结皮沙化土地治理技术中低风速<10<500所有沙漠化和沙漠边缘带SWGS
环保复合型生物活体模块固沙技术年降水量100~250 mm<10<500中度、重度和严重沙漠化以及沙漠边缘带SWMK
沙产业新型枸杞苗圃栽培模式年降水量≤300 mm、中低风速<20所有沙漠化区域GQ
固沙灌木生态产业提升绿色发展模式年降水量30~200 mm、温度2~11 ℃、中低风速<20准噶尔盆地、塔里木盆地、河西走廊、阿拉善高原和柴达木盆地的所有沙漠化区域GM

新窗口打开| 下载CSV


图1

图1   西北干旱区气象要素(A~C)及治理紧迫区(D)分布

Fig.1   Meteorological conditions (A-C) and area ‍(D) where is urgent to implement desertification control in northwest arid region


治理紧迫性或利用的便利性从3个方面考虑,首先,距人类居住区的距离,本研究将距离人类居住地(城乡、工矿、居民用地)10 km视为治理紧迫区域,将距离人类居住地20 km视为利用便利区域。其次,距道路的距离,本研究将距离道路(省道、县道、高速、铁路)500 m视为治理紧迫区域;最后,沙漠边缘带和重度及严重等沙漠化区域为治理紧迫区域,2015年轻度、中度、重度及严重沙漠化和沙漠边缘带的面积分别为134 425.00、128 496.00、132 637.00、77 745.00 km2和548 541.02 km2。治理紧迫标准适用于可快速固定流沙但成本较高,或者效果好但生产、运输等成本较高的部分工程和生物治沙技术或者模式。利用便利性则主要考虑沙产业的发展。治理紧迫区域的范围见图1

由于不能收集所有的气候环境数据,尤其是缺乏土壤理化性质数据,部分生态修复技术和沙产业还需参考实地调查和经验。例如,固沙灌木生态产业提升绿色发展模式中肉苁蓉目前主要分布在准噶尔盆地、塔里木盆地、河西走廊、阿拉善高原和柴达木盆地。由于本研究相关的生态修复技术和沙产业的特点,如与植被或生物结皮相关的生态修复技术中植被和微生物包括了适宜不同温湿度条件的多个植物种而无法根据气象条件精确地赋予权重,再如治理紧迫性区域多由严重或重度沙漠化程度决定,无法区分紧迫程度的高低,因此本研究只逐一评价了各个生态修复技术和沙产业在研究区的适用与否,未通过赋予权重的方法评价适宜程度的高低。

2.2 生态修复技术及沙产业在不同自然单元的潜在适用范围

从7种沙漠化土地生态修复技术的潜在适用面积来看(图2A,表3),半隐蔽式草方格沙障技术在浑善达克沙地的潜在适用面积最大,其次是科尔沁沙地和柴达木盆地。尽管半隐蔽式草方格沙障技术在巴丹吉林沙漠和库姆塔格沙漠潜在适用面积较小,但其占该自然单元各类技术总面积的比例高于60%。高效固沙植物栽植技术和环保复合型生物活体模块固沙技术均在准噶尔盆地及天山地区的潜在适用面积最大,其次是内蒙古中部。生物结皮沙化土地治理技术在毛乌素沙地的潜在适用面积最大,其次是新疆南部。刷状绳形草方格沙障技术在新疆南部的潜在适用面积最大,其次是毛乌素沙地。可降解聚乳酸网沙障技术和高立式阻沙栅栏技术均在科尔沁沙地的潜在适用面积最大,其次是内蒙古中部和浑善达克沙地。

图2

图2   不同自然单元生态修复技术(A)和沙产业(B)的潜在适用范围

CFG1:半隐蔽式草方格沙障技术,CFG2:刷状绳形草方格沙障技术,RSW:可降解聚乳酸网沙障技术,ZSZL:高立式阻沙栅栏技术,GSZW:高效固沙植物栽植技术,SWMK:环保复合型生物活体模块固沙技术,SWGS:生物结皮沙化土地治理技术;图例中多个技术相加代表该区域同时适用多个技术

Fig.2   The possible distribution of ecological restoration technologies (A) and sand industries (B) in different natural units


表3   生态修复技术和沙产业在自然单元的潜在适用面积 (103 km2)

Table 3  Possible applicability area of ecological restoration technologies and sand industries in different natural units

名称半隐蔽式草方格沙障技术刷状绳形草方格沙障技术可降解聚乳酸网沙障技术高立式阻沙栅栏技术高效固沙植物栽植技术环保复合型生物活体模块固沙技术生物结皮沙化土地治理技术新型枸杞苗圃栽培模式固沙灌木生态产业提升绿色发展模式

沙化

面积

准噶尔盆地及天山6.9419.673.783.7843.8823.5621.6312.5028.43405.11
新疆南部8.6727.970.250.2511.462.5831.2720.969.00961.77
锡林郭勒草原13.511.488.248.241.900.701.837.210.0068.80
乌兰布和沙漠15.021.643.443.4416.485.271.740.009.4241.76
腾格里沙漠8.345.651.991.9919.518.246.376.8311.6588.75
内蒙古中部37.880.4122.9022.9036.0521.350.4418.0220.9389.33
毛乌素沙地0.8126.640.450.459.786.5639.0820.971.9591.68
库姆塔格沙漠4.171.130.130.130.010.001.170.752.99106.40
库布齐沙漠0.2512.300.170.179.924.7017.3413.104.1330.48
科尔沁沙地44.7310.5043.1643.160.000.0012.740.000.00216.81
浑善达克沙地59.020.0522.8922.8932.277.170.0515.848.26227.15
呼伦贝尔草地6.995.021.691.691.080.117.562.520.0082.85
河套平原3.086.362.862.866.225.979.135.605.0148.27
柴达木盆地44.3810.873.563.5617.311.9512.732.7016.82348.25
巴丹吉林沙漠20.070.652.472.474.420.870.672.237.47113.41

新窗口打开| 下载CSV


两种沙产业模式中(图2B),新型枸杞苗圃栽培模式在毛乌素沙地的潜在适用面积最大,其次是新疆南部。除此之外,呼伦贝尔草原、锡林郭勒草原、库布齐沙漠、浑善达克沙地虽然潜在适用面积不大,但该沙产业模式占比高于65%。固沙灌木生态产业提升绿色发展模式在准噶尔盆地及天山地区潜在适用面积最大,其次是内蒙古中部。与此同时,该模式在乌兰布和沙漠、柴达木盆地、库姆塔格沙漠、巴丹吉林沙漠和腾格里沙漠占比均高于60%,表明该模式适用于以上地区。

2.3 生态修复技术及沙产籽在不同行政县的潜在适用范围

7种沙漠化土地生态修复技术中(图3A,表4),半隐蔽式草方格沙障技术潜在适用范围和面积最广并呈聚集性分布,主要适用于内蒙古自治区中部和西南部(苏尼特左旗、阿拉善左旗、乌拉特后旗)、青海省中西部(茫崖市、格尔木市、曲麻莱县)以及西藏自治区中部(双湖县、尼玛县、安多县)。其次是高效固沙植物栽植技术,主要适用于内蒙古自治区中部和西南部(苏尼特左旗、阿拉善左旗、乌拉特后旗)和西藏自治区西北部(改则县、日土县、革吉县)。生物结皮沙化土地治理技术与刷状绳形草方格沙障技术潜在适用面积相近,主要适用于内蒙古自治区北部和南部(达拉特旗、乌审旗、巴林右旗)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中西部(巴楚县、伽师县、库车市)。可降解聚乳酸网沙障技术与高立式阻沙栅栏技术潜在适用范围和面积相同,主要适用于内蒙古自治区中部和东部(乌拉特中旗、科尔沁左翼后旗、库伦旗)。最后是潜在适用范围和面积最小的环保复合型生物活体模块固沙技术,主要适用于内蒙古自治区中部(乌拉特前旗、五原县、鄂托克旗)。

图3

图3   生态修复技术(A)和沙产业(B)在不同行政县的潜在适用范围

CFG1:半隐蔽式草方格沙障技术,CFG2:刷状绳形草方格沙障技术,RSW:可降解聚乳酸网沙障技术,ZSZL:高立式阻沙栅栏技术,GSZW:高效固沙植物栽植技术,SWMK:环保复合型生物活体模块固沙技术,SWGS:生物结皮沙化土地治理技术;图例中多个技术相加代表该区域同时适用多个技术

Fig.3   The possible distribution of ecological restoration technologies (A) and sand industries (B) in different administrative counties


表4   生态修复技术和沙产业在不同行政县的适用面积和占比

Table 4  Applicability area and proportion of ecological restoration technologies and sand industries in different administrative counties

名称总适用面积/km2面积排名前五的县/km2面积占比排名前五的县
半隐蔽式草方格沙障技术390 716.21额济纳旗、阿拉善左旗、茫崖市、格尔木市、苏尼特左旗(17 687.34、15 456.69、14 643.82、14 538.68、14 531.06)正蓝旗、玛多县、正镶白旗、茫崖市、镶黄旗(35.56%、31.31%、27.6%、26.24%、19.14%)
刷状绳形草方格沙障技术149 935.50杭锦旗、达拉特旗、乌审旗、鄂托克旗、巴林右旗(5 408.615、4 620.12、4 385.18、4 261.02、3 765.69)康巴什区、东胜区、伊金霍洛旗、达拉特旗、盐池县(80.85%、65.68%、56.01%、56%、54.09%)
可降解聚乳酸网沙障技术130 162.48乌拉特中旗、达尔罕茂明安联合旗、科尔沁左翼后旗、西乌珠穆沁旗、扎鲁特旗(10 279.10、6 996.87、6 675.31、6 083.31、4 787.20)白云鄂博矿区、科尔沁左翼后旗、多伦县、奈曼旗、科尔沁左翼中旗(61.85%、57.96%、47.9%、46.86%、45.6%)
高立式阻沙栅栏技术130 162.48乌拉特中旗、达尔罕茂明安联合旗、科尔沁左翼后旗、西乌珠穆沁旗、扎鲁特旗(10 279.10、6 996.87、6 675.31、6 083.31、4 787.20)白云鄂博矿区、科尔沁左翼后旗、多伦县、奈曼旗、科尔沁左翼中旗(61.85%、57.96%、47.9%、46.86%、45.6%)
高效固沙植物栽植技术278 635.30阿拉善左旗、改则县、苏尼特左旗、乌拉特中旗、日土县(21 220.65、18 132.27、14 882.25、12 785.58、11 080.44)磴口县、乌拉特中旗、杭锦旗、海南区、奎屯市(56.32%、56.04%、52.01%、46.46%、45.11%)
环保复合型生物活体模块固沙技术96 477.67乌拉特中旗、达尔罕茂明安联合旗、阿拉善左旗、鄂托克旗、杭锦旗(10 465.86、5 963.70、5 489.59、4 829.15、4 551.60)磴口县、乌拉特中旗、奎屯市、海南区、北屯市(49.92%、45.87%、44.64%、41.39%、38.96%)
生物结皮沙化土地治理技术185 997.50杭锦旗、鄂托克旗、乌审旗、达拉特旗、鄂托克前旗(8 287.97、8 121.01、7 253.31、6 302.58、5 526.68)康巴什区、达拉特旗、伊金霍洛旗、东胜区、乌审旗(92.06%、76.4%、75.24%、74.9%、62.25%)
新型枸杞苗圃栽培模式149 851.50鄂托克旗、杭锦旗、阿拉善左旗、乌拉特中旗、鄂托克前旗(13 449.30、10 992.30、7 628.94、7 140.16、7 075.23)鄂托克旗、白云鄂博矿区、杭锦旗、鄂托克前旗、磴口县(66.03%、63.93%、58.5%、57.9%、49.03%)
固沙灌木生态产业提升绿色发展模式149 163.51阿拉善左旗、乌拉特中旗、民勤县、额济纳旗、乌拉特后旗(11 294.05、10 130.42、5 859.13、5 070.56、4 761.08)磴口县、五原县、奎屯市、乌拉特中旗、北屯市(58.77%、48.04%、46.03%、44.4%、43.58%)

新窗口打开| 下载CSV


两种沙产业模式潜在适用面积整体相当(图3B,表4),但大部分行政县仅适用于单种沙产业模式。固沙灌木生态产业提升绿色发展模式潜在适用范围主要分布在甘肃省西北部(肃北蒙古族自治县、瓜州县、敦煌市)、青海省北部(茫崖市、都兰县、格尔木市)、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东部(奇台县、伊州区、福海县)以及内蒙古自治区西南部(阿拉善左旗、额济纳旗、乌拉特后旗)。新型枸杞苗圃栽培模式主要分布在青海省南部(共和县、曲麻莱县、治多县)、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中西部(皮山县、尉犁县、伽师县)、内蒙古自治区中部(阿巴嘎旗、四子王旗、苏尼特左旗)以及西藏自治区西北部(改则县、噶尔县、仲巴县)。两种模式均适用的区域主要分布在内蒙古自治区西南部(阿拉善左旗、乌拉特中旗、磴口县)。

3 讨论

本研究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集成了工程治沙1921、生物治沙15和沙产业22的多种技术和模式,并从实施成效、材料成本、技术方法等方面简要介绍了每种技术的特点,根据这些特点从气象条件、治理紧迫性、交通便利性、沙漠化程度23等方面建立了沙漠化土地生态修复技术和沙产业的适用性评价体系。如道路沿线、严重沙漠化区域、沙漠边缘带和人类聚集区周围等区域一般治理紧迫性高,在成本可接受的情况下可使用材料能规模化生产、能够加速固沙的工程治沙和生物治沙措施。本研究涵盖了过去大多数沙化土地的生态修复技术,可为决策者开展沙漠化土地生态修复和沙产业提供全面的技术体系。此外,适用性评价标准不仅综合了以往文献的评价体系和指标,同时增加了以往研究中较少考虑的因素(如治理的紧迫性)或使用更加专业和精确的数据(如不同程度的沙漠化数据)。尽管如此,技术集成和标准制定仍存在一些缺点和不足。首先,尽管已经尽可能地总结了以往的生态修复技术和沙产业,但仍不能包括所有的生态修复技术和沙产业模式,如工程治沙中诸多的凝结剂、除稻草之外其他材料的工程治沙24等;其次,标准制定过程中仍有考虑不到的因素以及难以获取的数据,如土壤质地12、理化性质18、生理参数25和微气象因子22等,由于数据的缺乏和技术本身要求不明确,未来仍需进一步修改完善,但总体上本研究考虑到了影响沙漠化土地生态修复技术和沙产业潜在适用范围的主要因素,因此潜在适用范围的评估结果仍然是可靠的。

根据沙漠化土地生态修复技术和沙产业的适用性评价体系,本研究评估了沙漠化土地生态修复技术和沙产业共计9种技术或模式的潜在适用范围,并从自然单元和行政单元两个维度统计和分析了相关技术或模式潜在适用的面积和比例,方便决策者从自然系统的完整性和行政执行的有效性两个方面制定沙漠化土地的修复和利用措施。在统计各自然单元和行政单元生态修复技术和沙产业潜在适用范围的过程中,不仅突出了适用面积比较,还综合分析了各单元内生态修复技术和沙产业潜在适用的面积比例,避免单纯依据潜在适用面积而忽略了潜在适用面积小但对某一自然单元相对重要的技术或模式。例如工程治沙体系中,由于半隐蔽式草方格沙障技术简便和经济实用的特点,这项治理技术在研究区的潜在适用范围是最广的,与之相似但制作较复杂的刷状绳形草方格沙障技术,虽然整体潜在适用面积较小,但基于风速条件,特定自然单元如库布齐沙漠和毛乌素沙地更适用这类工程治沙技术。再如生物治沙体系中,高效固沙植物栽植技术的潜在适用范围最大,而生产成本较高的生物结皮沙化土地治理技术潜在适用面积相对较小,但由于受气候条件限制或治理紧迫的需要,科尔沁沙地和库姆塔格沙漠更适用生物结皮沙化土地治理技术。沙产业体系中,新型枸杞苗圃栽培模式和固沙灌木生态产业提升绿色发展模式潜在适用的范围和面积大体相同,但由于降水和温度等气象条件,新型枸杞苗圃栽培模式的潜在适用区域偏向东部,比如呼伦贝尔草地和锡林郭勒草原只适用新型枸杞苗圃栽培模式,但科尔沁沙地两种沙产业模式均不适用。

综合运用多种治沙技术是沙漠化治理的关键和未来的发展趋势226,本研究中同一区域对应多种生态修复技术和沙产业模式,便于多种模式综合运用,为一些自然单元或县域制定综合治理或利用措施提供科学支持。本研究的适用性评价并未考虑不同行政区域的经济能力,随着绿色发展的不断推进,有条件的区域可尝试相对环保且固沙速度较快的生态修复措施,如可降解聚乳酸网沙障技术和生物结皮沙化土地治理技术等27-28。此外,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如蓝藻规模化生产的推进,本研究中很多因为成本较高只适用于治理紧迫区域的生态修复技术未来将会有更大的适用范围。

4 结论

本研究在集成多种生态修复技术和沙产业模式的基础上,从气象条件、治理紧迫性、交通便利性、沙漠化程度等方面制定了生态修复技术和沙产业模式的适用性评价标准。基于遥感、气象观测、地面调查等多源数据,评估了7类生态修复技术和2类沙产业模式在西北干旱区沙漠化土地和沙漠边缘带的潜在适用范围。本研究统计分析了生态修复技术和沙产业在不同自然单元(自然沙地和退化型沙地)和行政县的潜在适用范围,方便决策者从自然系统的完整性和行政执行的有效性两个方面制定沙漠化土地的修复和利用措施。潜在适用范围的统计不仅突出了各项技术潜在适用面积的比较,还综合分析了各单元内生态修复技术和沙产业潜在适用的面积比例,避免了单纯比较潜在适用面积而忽略了一些技术在特定自然单元和行政县的重要性。本研究虽尽可能全面地基于多源数据和多维标准评估生态修复技术和沙产业模式的潜在适用性,但仍存在一些不完善之处。另外,随着经济和技术的发展,本研究中各技术和模式的潜在适用范围结果仍需根据新的标准修改完善。

参考文献

杨超李钢铁刘艳琦.

我国土地沙漠化治理产业化研究综述

[J].内蒙古林业调查设计,2019426):20-23.

[本文引用: 1]

赵洋潘颜霞苏洁琼.

中国干旱区沙化土地绿色环保治理技术综述

[J].中国沙漠,2021411):195-202.

[本文引用: 3]

Wang TXue XZhou Let al.

Combating aeolian desertification in northern China

[J].Land Degradation & Development,2015262):118-132.

[本文引用: 1]

王涛.

中国防沙治沙实践与沙漠科学发展的70年:Ⅰ.初创篇

[J].中国沙漠,2022421):1-4.

[本文引用: 1]

向夏莹.

中国荒漠化治理世界领先

[J].生态经济,2017334):10-13.

[本文引用: 1]

刘恕.

对沙产业科学内涵的认识:纪念钱学森沙产业论述发表20周年

[J].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251):57-61.

[本文引用: 1]

熊文君徐琳张丙昌.

生物土壤结皮结构、功能及人工恢复技术

[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21352):190-195.

[本文引用: 2]

罗阳楚君.

寒旱区有机材料-生物屏障固沙机理与应用研究

[D].成都成都理工大学2018.

[本文引用: 2]

阿力木江·牙生蓝利程红梅.

新疆沙漠化防治区划及分区防治技术与模式

[J].干旱区地理,2010333):353-362.

[本文引用: 1]

靳灵娜.

库布齐沙漠密集流动沙丘治理技术研究

[D].呼和浩特内蒙古农业大学2021.

[本文引用: 2]

刘姝颖李宁陆小辉.

草方格在防风固沙工程中的应用

[J].辽宁林业科技,20143):67-68.

[本文引用: 1]

刘兴良刘世荣刘杉.

生态毯植被恢复技术研究及其进展

[J].四川林业科技,2019406):110-114.

[本文引用: 2]

李振山包慧娟王涛.

沙漠化地区可持续发展评价:Ⅰ.指标体系

[J].中国沙漠,2006263):432-439.

[本文引用: 1]

包慧娟李振山王涛.

沙漠化地区可持续发展评价:Ⅱ.应用

[J].中国沙漠,2006263):440-446.

[本文引用: 1]

李新荣张志山.

一种干旱沙区固沙植物栽植方法

CN104885752B[P].2017-04-26.

[本文引用: 3]

王涛.中国北方沙漠与沙漠化图集[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4.

[本文引用: 1]

唐玉龙.

青藏铁路西格段戈壁风沙流防治体系研究

[J].中国沙漠,2013331):72-76.

[本文引用: 1]

李敏岚屈建军唐希明.

高密度聚乙烯(HDPE)蜂巢式沙障对土壤水分的影响

[J].中国沙漠,2020401):136-144.

[本文引用: 2]

屈建军张国祥牛清河.

一种刷状网绳式草方格沙障

CN210766711U[P].2020-06-16.

[本文引用: 2]

张建生张梅花李庆会.

生态垫覆盖对沙漠土壤水分和温度的影响

[J].中国沙漠,2008282):280-283.

[本文引用: 1]

刘虎俊王继和李毅.

我国工程治沙技术研究及其应用

[J].防护林科技,20111):55-59.

[本文引用: 1]

邓振镛张强王润元.

西北地区特色作物对气候变化响应及应对技术的研究进

[J].冰川冻土,2012344):855-862.

[本文引用: 2]

胡开波刘凯蒋勇.

我国土地荒漠化防治技术体系研究进展

[J].四川林业科技,2009306):87-92.

[本文引用: 1]

Na NGuo QLi Yet al.

Overview of the measures and techniques used to protect traffic lines against shifting sands in China

[J].Journal of Resources and Ecology,2021121):124-135.

[本文引用: 1]

王力.

沙产业发展现状及前景展望

[J].中国水土保持,20003):28-30.

[本文引用: 1]

屈建军凌裕泉刘宝军.

我国风沙防治工程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J].地球科学进展,2019343):225-231.

[本文引用: 1]

张武军.

酒泉地方铁路防沙方法研究

[J].甘肃科技纵横,2015441):31-33.

[本文引用: 1]

朴起亨.

几种不同材料机械沙障防风效应研究

[D].北京北京林业大学2010.

[本文引用: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