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履行《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行动、问题与对策
刘帅飞, 曲海华, 高广磊, 丁国栋, 赵媛媛, 于明含, 张英

Action, problems and countermeasures in implementation of United Nations Convention to Combat Desertification
Shuaifei Liu, Haihua Qu, Guanglei Gao, Guodong Ding, Yuanyuan Zhao, Minghan Yu, Ying Zhang
表3 中国沙产业发展模式
Table 3 Sand industry development model
模式特点产业发展
知识密集型农牧业将传统依赖自然资源型农牧产业转变为依赖智能、技术产业,减少不良资源的制约

(1)新疆地区依靠充足的光、热、水、土资源,发展起高效林果产业

(2)河西走廊地区大力投资发展包括滴灌系统、畜禽类养殖小区和温室大棚等产业在内的设施农业,切实提高了土地利用效率

(3)宁夏加快产业化和基地建设,深入布局特色产业,着力推进枸杞、葡萄、苹果和红枣等核心产业区建设

沙区精深加工业加强对沙区加工业高新技术的支持,根据沙区农林产品特点,重点加工开发特色产品内蒙古精深加工业发展迅速,以人工麻黄、肉苁蓉等荒漠植物为主体的加工业通过产业化经营,取得较好的生态和经济效益
沙区能源开发产业针对沙区丰富的太阳能、热能和风能特点,进行风、光、电和生物质能源的开发与利用

(1)内蒙古沙区发展“光伏产业+生态产业”新模式,园区种植乔灌草进行防风固沙,高架光伏板下种植优质牧草发展畜牧业,发展特色富民产业

(2)西部沙区在研发风、光、地热等新能源开发、存储、输出和转换产业的基础上大力发展高生物量灌木为主的生物质能源开发利用,改善沙区生态环境

沙区生态服务业在坚持生态优先的基础上,合理开发利用沙区旅游资源,提升沙区休闲服务水平,开发特色文旅产业

(1)重点在八大沙漠、四大沙地开展国家沙漠公园建设

(2)高原高寒沙区在生态保护的基础上适当发展高寒地区生态观光康养旅游业

(3)内蒙古目前已形成成熟的沙漠旅游产业,不断在旅游项目和服务功能方向拓展,形成经济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