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sonal variation of surface radiation and energy balances over two contrasting areas of the seasonally dry tropical forest (Caatinga) in the Brazilian semi-arid
1
2020
... 干旱半干旱区占全球陆地表面的40%以上[1],水资源有限、植被覆盖稀少、土壤贫瘠、生态系统脆弱,对全球变化敏感[2-3].中国干旱半干旱区地处欧亚大陆腹地,生态环境脆弱,降水少且分布不均,是受全球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影响较大的地区[4].中国北方干旱半干旱区极端降水指数年际波动较大,东部区域极端降水显著减少,呈现明显的干旱化趋势,而西部年降水量以5.11 mm/10a的速率增加[5].随着气候变化的加剧,以间隔时间大、单次降水多为特征的极端干旱/降水事件将会增加[6].降水是干旱半干旱区生态系统重要的水分来源,其时空分布决定植物定植、生长发育、物种演替和生物量等[7].为适应生长季降水的不足,一年生植物猪毛菜(Kali collinum)以减少结实量为代价加速种子成熟[8-9].降水变化引起的土壤水分的改变影响土壤气相比例和化学组成[10],从而影响土壤微生物多样性和组成[11],最终加速或减缓土壤营养物质循环[12].降水增加显著影响贝加尔针茅(Stipa baicalensis)草甸草原土壤全磷、C∶N和pH[13]. ...
No projected global drylands expansion under greenhouse warming
1
2021
... 干旱半干旱区占全球陆地表面的40%以上[1],水资源有限、植被覆盖稀少、土壤贫瘠、生态系统脆弱,对全球变化敏感[2-3].中国干旱半干旱区地处欧亚大陆腹地,生态环境脆弱,降水少且分布不均,是受全球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影响较大的地区[4].中国北方干旱半干旱区极端降水指数年际波动较大,东部区域极端降水显著减少,呈现明显的干旱化趋势,而西部年降水量以5.11 mm/10a的速率增加[5].随着气候变化的加剧,以间隔时间大、单次降水多为特征的极端干旱/降水事件将会增加[6].降水是干旱半干旱区生态系统重要的水分来源,其时空分布决定植物定植、生长发育、物种演替和生物量等[7].为适应生长季降水的不足,一年生植物猪毛菜(Kali collinum)以减少结实量为代价加速种子成熟[8-9].降水变化引起的土壤水分的改变影响土壤气相比例和化学组成[10],从而影响土壤微生物多样性和组成[11],最终加速或减缓土壤营养物质循环[12].降水增加显著影响贝加尔针茅(Stipa baicalensis)草甸草原土壤全磷、C∶N和pH[13]. ...
科尔沁沙质草地不同水热梯度土壤胞外酶活性
1
2023
... 干旱半干旱区占全球陆地表面的40%以上[1],水资源有限、植被覆盖稀少、土壤贫瘠、生态系统脆弱,对全球变化敏感[2-3].中国干旱半干旱区地处欧亚大陆腹地,生态环境脆弱,降水少且分布不均,是受全球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影响较大的地区[4].中国北方干旱半干旱区极端降水指数年际波动较大,东部区域极端降水显著减少,呈现明显的干旱化趋势,而西部年降水量以5.11 mm/10a的速率增加[5].随着气候变化的加剧,以间隔时间大、单次降水多为特征的极端干旱/降水事件将会增加[6].降水是干旱半干旱区生态系统重要的水分来源,其时空分布决定植物定植、生长发育、物种演替和生物量等[7].为适应生长季降水的不足,一年生植物猪毛菜(Kali collinum)以减少结实量为代价加速种子成熟[8-9].降水变化引起的土壤水分的改变影响土壤气相比例和化学组成[10],从而影响土壤微生物多样性和组成[11],最终加速或减缓土壤营养物质循环[12].降水增加显著影响贝加尔针茅(Stipa baicalensis)草甸草原土壤全磷、C∶N和pH[13]. ...
中国北方干旱半干旱区植被对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响应
1
2024
... 干旱半干旱区占全球陆地表面的40%以上[1],水资源有限、植被覆盖稀少、土壤贫瘠、生态系统脆弱,对全球变化敏感[2-3].中国干旱半干旱区地处欧亚大陆腹地,生态环境脆弱,降水少且分布不均,是受全球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影响较大的地区[4].中国北方干旱半干旱区极端降水指数年际波动较大,东部区域极端降水显著减少,呈现明显的干旱化趋势,而西部年降水量以5.11 mm/10a的速率增加[5].随着气候变化的加剧,以间隔时间大、单次降水多为特征的极端干旱/降水事件将会增加[6].降水是干旱半干旱区生态系统重要的水分来源,其时空分布决定植物定植、生长发育、物种演替和生物量等[7].为适应生长季降水的不足,一年生植物猪毛菜(Kali collinum)以减少结实量为代价加速种子成熟[8-9].降水变化引起的土壤水分的改变影响土壤气相比例和化学组成[10],从而影响土壤微生物多样性和组成[11],最终加速或减缓土壤营养物质循环[12].降水增加显著影响贝加尔针茅(Stipa baicalensis)草甸草原土壤全磷、C∶N和pH[13]. ...
1961-2019年中国北方沙漠沙地极端气候变化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1
2023
... 干旱半干旱区占全球陆地表面的40%以上[1],水资源有限、植被覆盖稀少、土壤贫瘠、生态系统脆弱,对全球变化敏感[2-3].中国干旱半干旱区地处欧亚大陆腹地,生态环境脆弱,降水少且分布不均,是受全球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影响较大的地区[4].中国北方干旱半干旱区极端降水指数年际波动较大,东部区域极端降水显著减少,呈现明显的干旱化趋势,而西部年降水量以5.11 mm/10a的速率增加[5].随着气候变化的加剧,以间隔时间大、单次降水多为特征的极端干旱/降水事件将会增加[6].降水是干旱半干旱区生态系统重要的水分来源,其时空分布决定植物定植、生长发育、物种演替和生物量等[7].为适应生长季降水的不足,一年生植物猪毛菜(Kali collinum)以减少结实量为代价加速种子成熟[8-9].降水变化引起的土壤水分的改变影响土壤气相比例和化学组成[10],从而影响土壤微生物多样性和组成[11],最终加速或减缓土壤营养物质循环[12].降水增加显著影响贝加尔针茅(Stipa baicalensis)草甸草原土壤全磷、C∶N和pH[13]. ...
Understanding future patterns of increased precipitation intensity in climate model simulations
1
2005
... 干旱半干旱区占全球陆地表面的40%以上[1],水资源有限、植被覆盖稀少、土壤贫瘠、生态系统脆弱,对全球变化敏感[2-3].中国干旱半干旱区地处欧亚大陆腹地,生态环境脆弱,降水少且分布不均,是受全球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影响较大的地区[4].中国北方干旱半干旱区极端降水指数年际波动较大,东部区域极端降水显著减少,呈现明显的干旱化趋势,而西部年降水量以5.11 mm/10a的速率增加[5].随着气候变化的加剧,以间隔时间大、单次降水多为特征的极端干旱/降水事件将会增加[6].降水是干旱半干旱区生态系统重要的水分来源,其时空分布决定植物定植、生长发育、物种演替和生物量等[7].为适应生长季降水的不足,一年生植物猪毛菜(Kali collinum)以减少结实量为代价加速种子成熟[8-9].降水变化引起的土壤水分的改变影响土壤气相比例和化学组成[10],从而影响土壤微生物多样性和组成[11],最终加速或减缓土壤营养物质循环[12].降水增加显著影响贝加尔针茅(Stipa baicalensis)草甸草原土壤全磷、C∶N和pH[13]. ...
Differential water resource use by herbaceous and woody plant life-forms in a shortgrass steppe community
1
1998
... 干旱半干旱区占全球陆地表面的40%以上[1],水资源有限、植被覆盖稀少、土壤贫瘠、生态系统脆弱,对全球变化敏感[2-3].中国干旱半干旱区地处欧亚大陆腹地,生态环境脆弱,降水少且分布不均,是受全球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影响较大的地区[4].中国北方干旱半干旱区极端降水指数年际波动较大,东部区域极端降水显著减少,呈现明显的干旱化趋势,而西部年降水量以5.11 mm/10a的速率增加[5].随着气候变化的加剧,以间隔时间大、单次降水多为特征的极端干旱/降水事件将会增加[6].降水是干旱半干旱区生态系统重要的水分来源,其时空分布决定植物定植、生长发育、物种演替和生物量等[7].为适应生长季降水的不足,一年生植物猪毛菜(Kali collinum)以减少结实量为代价加速种子成熟[8-9].降水变化引起的土壤水分的改变影响土壤气相比例和化学组成[10],从而影响土壤微生物多样性和组成[11],最终加速或减缓土壤营养物质循环[12].降水增加显著影响贝加尔针茅(Stipa baicalensis)草甸草原土壤全磷、C∶N和pH[13]. ...
草原与荒漠一年生植物性状对降水变化的响应
1
2013
... 干旱半干旱区占全球陆地表面的40%以上[1],水资源有限、植被覆盖稀少、土壤贫瘠、生态系统脆弱,对全球变化敏感[2-3].中国干旱半干旱区地处欧亚大陆腹地,生态环境脆弱,降水少且分布不均,是受全球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影响较大的地区[4].中国北方干旱半干旱区极端降水指数年际波动较大,东部区域极端降水显著减少,呈现明显的干旱化趋势,而西部年降水量以5.11 mm/10a的速率增加[5].随着气候变化的加剧,以间隔时间大、单次降水多为特征的极端干旱/降水事件将会增加[6].降水是干旱半干旱区生态系统重要的水分来源,其时空分布决定植物定植、生长发育、物种演替和生物量等[7].为适应生长季降水的不足,一年生植物猪毛菜(Kali collinum)以减少结实量为代价加速种子成熟[8-9].降水变化引起的土壤水分的改变影响土壤气相比例和化学组成[10],从而影响土壤微生物多样性和组成[11],最终加速或减缓土壤营养物质循环[12].降水增加显著影响贝加尔针茅(Stipa baicalensis)草甸草原土壤全磷、C∶N和pH[13]. ...
沙质草地不同生活史植物的生物量分配对氮素和水分添加的响应
2
2014
... 干旱半干旱区占全球陆地表面的40%以上[1],水资源有限、植被覆盖稀少、土壤贫瘠、生态系统脆弱,对全球变化敏感[2-3].中国干旱半干旱区地处欧亚大陆腹地,生态环境脆弱,降水少且分布不均,是受全球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影响较大的地区[4].中国北方干旱半干旱区极端降水指数年际波动较大,东部区域极端降水显著减少,呈现明显的干旱化趋势,而西部年降水量以5.11 mm/10a的速率增加[5].随着气候变化的加剧,以间隔时间大、单次降水多为特征的极端干旱/降水事件将会增加[6].降水是干旱半干旱区生态系统重要的水分来源,其时空分布决定植物定植、生长发育、物种演替和生物量等[7].为适应生长季降水的不足,一年生植物猪毛菜(Kali collinum)以减少结实量为代价加速种子成熟[8-9].降水变化引起的土壤水分的改变影响土壤气相比例和化学组成[10],从而影响土壤微生物多样性和组成[11],最终加速或减缓土壤营养物质循环[12].降水增加显著影响贝加尔针茅(Stipa baicalensis)草甸草原土壤全磷、C∶N和pH[13]. ...
... 在内蒙古典型草原和荒漠草原,降水增加提高了植物群落地上生物量[31].降水量增加和减少都会增加根冠比,这是因为干旱和多雨都能促进植物根系的纵向生长[26].在同等程度的降水量变化下生物量积累对降水增加的响应远大于对降水减少的响应.单次有效降水量和有效降水间隔明显影响着生物量的积累[32].冬季增雪和氮素添加降低了群落尺度植物的繁殖生物量比重和茎生物量比重,提高了植物的叶生物量比重.干扰引起的不同器官之间生物量分配的改变不但会影响植物自身对光能、养分和水分的获取或吸收等功能[33],而且对植物群落物种竞争-共存以及生态系统功能和碳周转等均产生重要影响.因此,冬季增雪和氮素添加会引起沙质草地植物光合产物的重新分配,进而影响生态系统的碳周转过程[9]. ...
降水变化对典型草原土壤特征及植物群落结构的影响
1
2023
... 干旱半干旱区占全球陆地表面的40%以上[1],水资源有限、植被覆盖稀少、土壤贫瘠、生态系统脆弱,对全球变化敏感[2-3].中国干旱半干旱区地处欧亚大陆腹地,生态环境脆弱,降水少且分布不均,是受全球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影响较大的地区[4].中国北方干旱半干旱区极端降水指数年际波动较大,东部区域极端降水显著减少,呈现明显的干旱化趋势,而西部年降水量以5.11 mm/10a的速率增加[5].随着气候变化的加剧,以间隔时间大、单次降水多为特征的极端干旱/降水事件将会增加[6].降水是干旱半干旱区生态系统重要的水分来源,其时空分布决定植物定植、生长发育、物种演替和生物量等[7].为适应生长季降水的不足,一年生植物猪毛菜(Kali collinum)以减少结实量为代价加速种子成熟[8-9].降水变化引起的土壤水分的改变影响土壤气相比例和化学组成[10],从而影响土壤微生物多样性和组成[11],最终加速或减缓土壤营养物质循环[12].降水增加显著影响贝加尔针茅(Stipa baicalensis)草甸草原土壤全磷、C∶N和pH[13]. ...
增温与降水变化对青藏高原高寒草甸土壤nirS反硝化菌群落丰度和群落结构的影响
1
2017
... 干旱半干旱区占全球陆地表面的40%以上[1],水资源有限、植被覆盖稀少、土壤贫瘠、生态系统脆弱,对全球变化敏感[2-3].中国干旱半干旱区地处欧亚大陆腹地,生态环境脆弱,降水少且分布不均,是受全球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影响较大的地区[4].中国北方干旱半干旱区极端降水指数年际波动较大,东部区域极端降水显著减少,呈现明显的干旱化趋势,而西部年降水量以5.11 mm/10a的速率增加[5].随着气候变化的加剧,以间隔时间大、单次降水多为特征的极端干旱/降水事件将会增加[6].降水是干旱半干旱区生态系统重要的水分来源,其时空分布决定植物定植、生长发育、物种演替和生物量等[7].为适应生长季降水的不足,一年生植物猪毛菜(Kali collinum)以减少结实量为代价加速种子成熟[8-9].降水变化引起的土壤水分的改变影响土壤气相比例和化学组成[10],从而影响土壤微生物多样性和组成[11],最终加速或减缓土壤营养物质循环[12].降水增加显著影响贝加尔针茅(Stipa baicalensis)草甸草原土壤全磷、C∶N和pH[13]. ...
Precipitation affects soil microbial and extracellular enzymatic responses to warming
1
2018
... 干旱半干旱区占全球陆地表面的40%以上[1],水资源有限、植被覆盖稀少、土壤贫瘠、生态系统脆弱,对全球变化敏感[2-3].中国干旱半干旱区地处欧亚大陆腹地,生态环境脆弱,降水少且分布不均,是受全球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影响较大的地区[4].中国北方干旱半干旱区极端降水指数年际波动较大,东部区域极端降水显著减少,呈现明显的干旱化趋势,而西部年降水量以5.11 mm/10a的速率增加[5].随着气候变化的加剧,以间隔时间大、单次降水多为特征的极端干旱/降水事件将会增加[6].降水是干旱半干旱区生态系统重要的水分来源,其时空分布决定植物定植、生长发育、物种演替和生物量等[7].为适应生长季降水的不足,一年生植物猪毛菜(Kali collinum)以减少结实量为代价加速种子成熟[8-9].降水变化引起的土壤水分的改变影响土壤气相比例和化学组成[10],从而影响土壤微生物多样性和组成[11],最终加速或减缓土壤营养物质循环[12].降水增加显著影响贝加尔针茅(Stipa baicalensis)草甸草原土壤全磷、C∶N和pH[13]. ...
模拟增氮和增雨对贝加尔针茅草甸草原的植被、土壤以及土壤真菌群落的影响
1
2013
... 干旱半干旱区占全球陆地表面的40%以上[1],水资源有限、植被覆盖稀少、土壤贫瘠、生态系统脆弱,对全球变化敏感[2-3].中国干旱半干旱区地处欧亚大陆腹地,生态环境脆弱,降水少且分布不均,是受全球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影响较大的地区[4].中国北方干旱半干旱区极端降水指数年际波动较大,东部区域极端降水显著减少,呈现明显的干旱化趋势,而西部年降水量以5.11 mm/10a的速率增加[5].随着气候变化的加剧,以间隔时间大、单次降水多为特征的极端干旱/降水事件将会增加[6].降水是干旱半干旱区生态系统重要的水分来源,其时空分布决定植物定植、生长发育、物种演替和生物量等[7].为适应生长季降水的不足,一年生植物猪毛菜(Kali collinum)以减少结实量为代价加速种子成熟[8-9].降水变化引起的土壤水分的改变影响土壤气相比例和化学组成[10],从而影响土壤微生物多样性和组成[11],最终加速或减缓土壤营养物质循环[12].降水增加显著影响贝加尔针茅(Stipa baicalensis)草甸草原土壤全磷、C∶N和pH[13]. ...
不同放牧强度对半干旱草地生态系统碳通量的影响
1
2021
... 干旱半干旱区草地植物多样性、功能性状、生产力、土壤碳动态不仅受降水的影响,而且受放牧封育和养分添加等人为管理措施的影响.放牧通过家畜摄取、践踏植物和排泄物归还等活动不仅对草地群落结构、植被盖度、植物叶片、根系和种子库等产生影响,也影响土壤容重、土壤孔隙结构、土壤微生物和土壤养分等,进而影响草地生态系统碳动态和碳截存[14-15].在气候变化背景下,长期超载放牧使草地植被盖度和生产力急剧降低、土壤贫瘠化,打破草畜平衡,草地开始退化[15],最终形成荒漠化土地.中国荒漠化土地面积为257.37万km2,威胁着4亿人的生存和生活[16].目前,封育禁牧和养分添加是干旱半干旱区防沙治沙和荒漠化土地治理修复的主要措施.封育禁牧在一定时期内排除了家畜采食、践踏等干扰,能够有效修复家畜对植被和环境造成的破坏,有利于生产力提高和群落结构自然更新[17].然而,封育时间过长会使群落发生逆行演替[18],长期封育和过度放牧均不利于草地生态系统的稳定和可持续发展.因此,封育禁牧并不一定是最优的退化生态系统恢复措施[19].合理的放牧强度能够提高牧草和家畜的产量,也可以提高草地生态系统碳汇能力,在发挥草地生态系统生产功能的同时可有效缓解全球气候变化[20]. ...
科尔沁沙地草地植物群落功能性状对封育和放牧的响应
2
2017
... 干旱半干旱区草地植物多样性、功能性状、生产力、土壤碳动态不仅受降水的影响,而且受放牧封育和养分添加等人为管理措施的影响.放牧通过家畜摄取、践踏植物和排泄物归还等活动不仅对草地群落结构、植被盖度、植物叶片、根系和种子库等产生影响,也影响土壤容重、土壤孔隙结构、土壤微生物和土壤养分等,进而影响草地生态系统碳动态和碳截存[14-15].在气候变化背景下,长期超载放牧使草地植被盖度和生产力急剧降低、土壤贫瘠化,打破草畜平衡,草地开始退化[15],最终形成荒漠化土地.中国荒漠化土地面积为257.37万km2,威胁着4亿人的生存和生活[16].目前,封育禁牧和养分添加是干旱半干旱区防沙治沙和荒漠化土地治理修复的主要措施.封育禁牧在一定时期内排除了家畜采食、践踏等干扰,能够有效修复家畜对植被和环境造成的破坏,有利于生产力提高和群落结构自然更新[17].然而,封育时间过长会使群落发生逆行演替[18],长期封育和过度放牧均不利于草地生态系统的稳定和可持续发展.因此,封育禁牧并不一定是最优的退化生态系统恢复措施[19].合理的放牧强度能够提高牧草和家畜的产量,也可以提高草地生态系统碳汇能力,在发挥草地生态系统生产功能的同时可有效缓解全球气候变化[20]. ...
... [15],最终形成荒漠化土地.中国荒漠化土地面积为257.37万km2,威胁着4亿人的生存和生活[16].目前,封育禁牧和养分添加是干旱半干旱区防沙治沙和荒漠化土地治理修复的主要措施.封育禁牧在一定时期内排除了家畜采食、践踏等干扰,能够有效修复家畜对植被和环境造成的破坏,有利于生产力提高和群落结构自然更新[17].然而,封育时间过长会使群落发生逆行演替[18],长期封育和过度放牧均不利于草地生态系统的稳定和可持续发展.因此,封育禁牧并不一定是最优的退化生态系统恢复措施[19].合理的放牧强度能够提高牧草和家畜的产量,也可以提高草地生态系统碳汇能力,在发挥草地生态系统生产功能的同时可有效缓解全球气候变化[20]. ...
第六次全国荒漠化和沙化调查主要结果及分析
1
2023
... 干旱半干旱区草地植物多样性、功能性状、生产力、土壤碳动态不仅受降水的影响,而且受放牧封育和养分添加等人为管理措施的影响.放牧通过家畜摄取、践踏植物和排泄物归还等活动不仅对草地群落结构、植被盖度、植物叶片、根系和种子库等产生影响,也影响土壤容重、土壤孔隙结构、土壤微生物和土壤养分等,进而影响草地生态系统碳动态和碳截存[14-15].在气候变化背景下,长期超载放牧使草地植被盖度和生产力急剧降低、土壤贫瘠化,打破草畜平衡,草地开始退化[15],最终形成荒漠化土地.中国荒漠化土地面积为257.37万km2,威胁着4亿人的生存和生活[16].目前,封育禁牧和养分添加是干旱半干旱区防沙治沙和荒漠化土地治理修复的主要措施.封育禁牧在一定时期内排除了家畜采食、践踏等干扰,能够有效修复家畜对植被和环境造成的破坏,有利于生产力提高和群落结构自然更新[17].然而,封育时间过长会使群落发生逆行演替[18],长期封育和过度放牧均不利于草地生态系统的稳定和可持续发展.因此,封育禁牧并不一定是最优的退化生态系统恢复措施[19].合理的放牧强度能够提高牧草和家畜的产量,也可以提高草地生态系统碳汇能力,在发挥草地生态系统生产功能的同时可有效缓解全球气候变化[20]. ...
Benefits derived from rehabilitating a degraded semi-arid rangeland in private enclosures in West Pokot County,Kenya
1
2016
... 干旱半干旱区草地植物多样性、功能性状、生产力、土壤碳动态不仅受降水的影响,而且受放牧封育和养分添加等人为管理措施的影响.放牧通过家畜摄取、践踏植物和排泄物归还等活动不仅对草地群落结构、植被盖度、植物叶片、根系和种子库等产生影响,也影响土壤容重、土壤孔隙结构、土壤微生物和土壤养分等,进而影响草地生态系统碳动态和碳截存[14-15].在气候变化背景下,长期超载放牧使草地植被盖度和生产力急剧降低、土壤贫瘠化,打破草畜平衡,草地开始退化[15],最终形成荒漠化土地.中国荒漠化土地面积为257.37万km2,威胁着4亿人的生存和生活[16].目前,封育禁牧和养分添加是干旱半干旱区防沙治沙和荒漠化土地治理修复的主要措施.封育禁牧在一定时期内排除了家畜采食、践踏等干扰,能够有效修复家畜对植被和环境造成的破坏,有利于生产力提高和群落结构自然更新[17].然而,封育时间过长会使群落发生逆行演替[18],长期封育和过度放牧均不利于草地生态系统的稳定和可持续发展.因此,封育禁牧并不一定是最优的退化生态系统恢复措施[19].合理的放牧强度能够提高牧草和家畜的产量,也可以提高草地生态系统碳汇能力,在发挥草地生态系统生产功能的同时可有效缓解全球气候变化[20]. ...
科尔沁沙地植被恢复过程中群落组成及多样性演变特征
2
2022
... 干旱半干旱区草地植物多样性、功能性状、生产力、土壤碳动态不仅受降水的影响,而且受放牧封育和养分添加等人为管理措施的影响.放牧通过家畜摄取、践踏植物和排泄物归还等活动不仅对草地群落结构、植被盖度、植物叶片、根系和种子库等产生影响,也影响土壤容重、土壤孔隙结构、土壤微生物和土壤养分等,进而影响草地生态系统碳动态和碳截存[14-15].在气候变化背景下,长期超载放牧使草地植被盖度和生产力急剧降低、土壤贫瘠化,打破草畜平衡,草地开始退化[15],最终形成荒漠化土地.中国荒漠化土地面积为257.37万km2,威胁着4亿人的生存和生活[16].目前,封育禁牧和养分添加是干旱半干旱区防沙治沙和荒漠化土地治理修复的主要措施.封育禁牧在一定时期内排除了家畜采食、践踏等干扰,能够有效修复家畜对植被和环境造成的破坏,有利于生产力提高和群落结构自然更新[17].然而,封育时间过长会使群落发生逆行演替[18],长期封育和过度放牧均不利于草地生态系统的稳定和可持续发展.因此,封育禁牧并不一定是最优的退化生态系统恢复措施[19].合理的放牧强度能够提高牧草和家畜的产量,也可以提高草地生态系统碳汇能力,在发挥草地生态系统生产功能的同时可有效缓解全球气候变化[20]. ...
... 封育后退化草地植物群落物种丰富度、多样性、生产力和生态系统稳定性呈不断增加趋势[66].也有研究表明,封育没有提高草地物种多样性[67].封育后灌丛草地植被盖度提高20%,高度提高17 cm[68].流动沙丘封育后沙蓬(Agriophyllum squarrosum)作为先锋物种首先建立种群,随后以差不嘎蒿(Artemisia halodendron)为主的多年生灌木通过无性繁殖的方式开始在沙丘定植,灌木的定植为禾本科植物种子的萌发提供了良好环境[69].随着植物群落的变化,流动沙丘生境改善,土壤种子库也随之改变[70].内蒙古退化草地封育10年后,多年生禾草以及灌木和半灌木优势度降低, 而多年生杂类草和一年生草本植物优势度出现不同程度的升高[18,71].因此,适当封育有利于植被恢复,长期过度封育反而会导致草地利用价值降低和草地退化[72].退化沙质草地封育后可以在较短时间内迅速恢复群落生物量,凋落物量也明显增加[73].封育后退化沙质草地植物叶片全碳含量由369.32 g·kg-1增加至460.36 g·kg-1,植物根系C∶N增加了35.3%,叶片C∶N、C∶P分别增加了16.2%、195.7%,而N∶P降低了61.4%[74].封育草地优势植物叶片N、P含量低于放牧样地[75],说明封育可能会引起土壤中氮元素缺乏加剧.封育后期适当放牧,不仅可以利用草地资源,而且牲畜排泄物中丰富氮元素的补充可以缓解土壤中氮元素的缺乏[76]. ...
放牧强度对科尔沁沙地沙质草地植被的影响
1
2016
... 干旱半干旱区草地植物多样性、功能性状、生产力、土壤碳动态不仅受降水的影响,而且受放牧封育和养分添加等人为管理措施的影响.放牧通过家畜摄取、践踏植物和排泄物归还等活动不仅对草地群落结构、植被盖度、植物叶片、根系和种子库等产生影响,也影响土壤容重、土壤孔隙结构、土壤微生物和土壤养分等,进而影响草地生态系统碳动态和碳截存[14-15].在气候变化背景下,长期超载放牧使草地植被盖度和生产力急剧降低、土壤贫瘠化,打破草畜平衡,草地开始退化[15],最终形成荒漠化土地.中国荒漠化土地面积为257.37万km2,威胁着4亿人的生存和生活[16].目前,封育禁牧和养分添加是干旱半干旱区防沙治沙和荒漠化土地治理修复的主要措施.封育禁牧在一定时期内排除了家畜采食、践踏等干扰,能够有效修复家畜对植被和环境造成的破坏,有利于生产力提高和群落结构自然更新[17].然而,封育时间过长会使群落发生逆行演替[18],长期封育和过度放牧均不利于草地生态系统的稳定和可持续发展.因此,封育禁牧并不一定是最优的退化生态系统恢复措施[19].合理的放牧强度能够提高牧草和家畜的产量,也可以提高草地生态系统碳汇能力,在发挥草地生态系统生产功能的同时可有效缓解全球气候变化[20]. ...
Effect of grassland management on soil carbon sequestration in Rond?nia and Mato Grosso states,Brazil
1
2008
... 干旱半干旱区草地植物多样性、功能性状、生产力、土壤碳动态不仅受降水的影响,而且受放牧封育和养分添加等人为管理措施的影响.放牧通过家畜摄取、践踏植物和排泄物归还等活动不仅对草地群落结构、植被盖度、植物叶片、根系和种子库等产生影响,也影响土壤容重、土壤孔隙结构、土壤微生物和土壤养分等,进而影响草地生态系统碳动态和碳截存[14-15].在气候变化背景下,长期超载放牧使草地植被盖度和生产力急剧降低、土壤贫瘠化,打破草畜平衡,草地开始退化[15],最终形成荒漠化土地.中国荒漠化土地面积为257.37万km2,威胁着4亿人的生存和生活[16].目前,封育禁牧和养分添加是干旱半干旱区防沙治沙和荒漠化土地治理修复的主要措施.封育禁牧在一定时期内排除了家畜采食、践踏等干扰,能够有效修复家畜对植被和环境造成的破坏,有利于生产力提高和群落结构自然更新[17].然而,封育时间过长会使群落发生逆行演替[18],长期封育和过度放牧均不利于草地生态系统的稳定和可持续发展.因此,封育禁牧并不一定是最优的退化生态系统恢复措施[19].合理的放牧强度能够提高牧草和家畜的产量,也可以提高草地生态系统碳汇能力,在发挥草地生态系统生产功能的同时可有效缓解全球气候变化[20]. ...
不同施肥组合对科尔沁沙地南缘沙地土壤健康指标的影响
2
2024
... 养分添加能够使土壤养分含量发生变化,改变土壤微生物多样性,进而影响微生物代谢和功能,从而改善土壤质量,提高植物生物量[21].施氮肥可以促进牧草生长,增加粗蛋白含量,提高牧草品质及土壤养分含量[22].因此,施肥是修复和重建退化草地的主要管理措施.但过量和长期的氮肥投入会引起土壤养分失衡,降低牧草产量、品质及氮肥利用效率[23],导致土壤酸化、氮饱和,增强土壤微生物呼吸使微生物自身同化能力减弱,导致温室气体排放增加等系列问题[24-25].因此,深入理解植物-土壤系统如何响应降水变化、放牧、封育和养分添加对于恢复退化的生态系统以及合理利用草地资源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综述了降水变化、放牧、封育禁牧和养分添加等管理措施对干旱半干旱区草地植物-土壤系统的影响特征,以期为北方风沙区荒漠化土地的恢复治理和重建提供参考依据. ...
... 盐碱化草地生态系统氮添加量为8 g·m2·a-1时土壤总呼吸最大[119].与氮添加相比,氮磷钾添加、氮磷添加下土壤呼吸速率增加了1倍[120].土壤呼吸对养分添加的响应程度与土壤水分有密切关系,土壤水分条件越好,氮磷添加对土壤呼吸的影响越显著[106].长期氮添加促进土壤呼吸,一方面是由于氮添加促进植物生长,增加凋落物量,增强土壤微生物和酶活性[121],另一方面是氮添加引起的植被结构和物种组成的变化,导致光合特征改变,进而改变输入到地下的光合同化产物数量,最终影响土壤呼吸[122].然而,也有研究发现氮添加对土壤呼吸无促进作用[123].可见,土壤呼吸对氮添加的响应因生态系统的不同而不同.在半干旱草地氮添加(10 g·m-2·a-1)对昼间土壤呼吸的影响大于夜间,昼间和夜间土壤呼吸速率分别增加了17.1%和14.4%[124].有机无机肥配施可以提高土壤的有机质,增强微生物对于土壤碳源的代谢能力,进而增强土壤呼吸[21]. ...
施肥对两种轮作牧草的产量和品质效果及其机理研究
1
2009
... 养分添加能够使土壤养分含量发生变化,改变土壤微生物多样性,进而影响微生物代谢和功能,从而改善土壤质量,提高植物生物量[21].施氮肥可以促进牧草生长,增加粗蛋白含量,提高牧草品质及土壤养分含量[22].因此,施肥是修复和重建退化草地的主要管理措施.但过量和长期的氮肥投入会引起土壤养分失衡,降低牧草产量、品质及氮肥利用效率[23],导致土壤酸化、氮饱和,增强土壤微生物呼吸使微生物自身同化能力减弱,导致温室气体排放增加等系列问题[24-25].因此,深入理解植物-土壤系统如何响应降水变化、放牧、封育和养分添加对于恢复退化的生态系统以及合理利用草地资源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综述了降水变化、放牧、封育禁牧和养分添加等管理措施对干旱半干旱区草地植物-土壤系统的影响特征,以期为北方风沙区荒漠化土地的恢复治理和重建提供参考依据. ...
施氮肥对羊草栽培草地生产性能及品质的影响
1
2017
... 养分添加能够使土壤养分含量发生变化,改变土壤微生物多样性,进而影响微生物代谢和功能,从而改善土壤质量,提高植物生物量[21].施氮肥可以促进牧草生长,增加粗蛋白含量,提高牧草品质及土壤养分含量[22].因此,施肥是修复和重建退化草地的主要管理措施.但过量和长期的氮肥投入会引起土壤养分失衡,降低牧草产量、品质及氮肥利用效率[23],导致土壤酸化、氮饱和,增强土壤微生物呼吸使微生物自身同化能力减弱,导致温室气体排放增加等系列问题[24-25].因此,深入理解植物-土壤系统如何响应降水变化、放牧、封育和养分添加对于恢复退化的生态系统以及合理利用草地资源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综述了降水变化、放牧、封育禁牧和养分添加等管理措施对干旱半干旱区草地植物-土壤系统的影响特征,以期为北方风沙区荒漠化土地的恢复治理和重建提供参考依据. ...
氮添加对科尔沁沙地羊草产量及氮肥利用效率的影响
2
2021
... 养分添加能够使土壤养分含量发生变化,改变土壤微生物多样性,进而影响微生物代谢和功能,从而改善土壤质量,提高植物生物量[21].施氮肥可以促进牧草生长,增加粗蛋白含量,提高牧草品质及土壤养分含量[22].因此,施肥是修复和重建退化草地的主要管理措施.但过量和长期的氮肥投入会引起土壤养分失衡,降低牧草产量、品质及氮肥利用效率[23],导致土壤酸化、氮饱和,增强土壤微生物呼吸使微生物自身同化能力减弱,导致温室气体排放增加等系列问题[24-25].因此,深入理解植物-土壤系统如何响应降水变化、放牧、封育和养分添加对于恢复退化的生态系统以及合理利用草地资源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综述了降水变化、放牧、封育禁牧和养分添加等管理措施对干旱半干旱区草地植物-土壤系统的影响特征,以期为北方风沙区荒漠化土地的恢复治理和重建提供参考依据. ...
... 在氮素受限的生态系统中,外源输入的氮会改变群落结构和物种组成,导致净生态系统生产力增加,从而增加碳固持,但施氮效果随着时间的增加而降低[102-103].适量的氮输入促进植物生长,但过量和长期的氮输入反而会降低植物初级生产力[104-105].这是因为过量的氮添加会导致营养元素失衡以及富营养化等问题,从而降低物种丰富度,改变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当生态系统中氮积累到一定程度后,会出现氮饱和,也会减少碳储量[106].短期氮添加可以使内蒙古荒漠草原生态系统多年生禾草生物量占地上总生物量的比例增加,而多年生杂草生物量占地上总生物量的比例减小[28,107].施氮可以提高羊草干草粗蛋白水平,施氮量为309.7 kg·hm-2时羊草干草产量最高,表明就草产量而言,该施氮量是科尔沁沙地人工羊草草地的最佳施用量[24].农牧交错带半干旱草地生态系统碳交换在氮添加量为16、24 g·m-2·a-1时达到最高,在32 g·m-2·a-1时显著降低[108].然而,黄土高原典型草原、青藏高原高寒草原和内蒙古草甸草原净生态系统碳交换最高的氮添加量分别为2.3、8、10 g·m-2·a-1[109-111].这表明不同草地生态系统产生饱和性响应的氮添加水平不同,农牧交错带半干旱草地生态系统氮素缺乏更为严重,所以植物生长需要补充更多的氮. ...
科尔沁沙质草地土壤微生物生物量对管理方式、氮添加及降水量变化的响应
2
2019
... 养分添加能够使土壤养分含量发生变化,改变土壤微生物多样性,进而影响微生物代谢和功能,从而改善土壤质量,提高植物生物量[21].施氮肥可以促进牧草生长,增加粗蛋白含量,提高牧草品质及土壤养分含量[22].因此,施肥是修复和重建退化草地的主要管理措施.但过量和长期的氮肥投入会引起土壤养分失衡,降低牧草产量、品质及氮肥利用效率[23],导致土壤酸化、氮饱和,增强土壤微生物呼吸使微生物自身同化能力减弱,导致温室气体排放增加等系列问题[24-25].因此,深入理解植物-土壤系统如何响应降水变化、放牧、封育和养分添加对于恢复退化的生态系统以及合理利用草地资源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综述了降水变化、放牧、封育禁牧和养分添加等管理措施对干旱半干旱区草地植物-土壤系统的影响特征,以期为北方风沙区荒漠化土地的恢复治理和重建提供参考依据. ...
... 随降水量增加,土壤水分增加,土壤温度则降低[44].降水增加50%使高寒草甸土壤铵态氮增加74.7%、硝态氮增加154%[45].降水引起的土壤含水量急剧增加可以降低干旱半干旱草地微生物生物量碳,这是因为降水量的突然增加会导致不适应土壤水环境快速变化的微生物迅速减少.土壤水分大幅度增加会降低氨氧化细菌的丰度[46].降水量增加促进土壤微生物呼吸,从而增加土壤微生物对碳源的吸收利用,最终减少土壤碳含量[25].降水减少引起的土壤水分降低会减缓土壤微生物的生长和分解作用,进而影响草地生态系统的碳氮循环过程[47]. ...
科尔沁固定沙地植被特征对降雨变化的响应
3
2014
... 总体上,降水量增加,植被高度和盖度增加[26].单次降水量大的降水事件可以迅速提高土壤含水量,使有活性的种子萌发,植物快速生长,盖度及物种多样性都会快速上升.稳定的或正常年份的降水事件因给植物提供长时间持续的水分供应,可以使群落生物量、盖度和物种多样性稳定上升[27-28].6—8月降水量是影响干旱半干旱区植被覆盖度、高度和物种多样性至关重要的因子[29].降水增加可以为植物提供充足的水分,有利于植物生长和生产力提高[26].降水增加30%对猪毛菜幼苗高度生长有促进作用,降水增加60%使种子萌发物种数较对照增加1.3%[30]. ...
... [26].降水增加30%对猪毛菜幼苗高度生长有促进作用,降水增加60%使种子萌发物种数较对照增加1.3%[30]. ...
... 在内蒙古典型草原和荒漠草原,降水增加提高了植物群落地上生物量[31].降水量增加和减少都会增加根冠比,这是因为干旱和多雨都能促进植物根系的纵向生长[26].在同等程度的降水量变化下生物量积累对降水增加的响应远大于对降水减少的响应.单次有效降水量和有效降水间隔明显影响着生物量的积累[32].冬季增雪和氮素添加降低了群落尺度植物的繁殖生物量比重和茎生物量比重,提高了植物的叶生物量比重.干扰引起的不同器官之间生物量分配的改变不但会影响植物自身对光能、养分和水分的获取或吸收等功能[33],而且对植物群落物种竞争-共存以及生态系统功能和碳周转等均产生重要影响.因此,冬季增雪和氮素添加会引起沙质草地植物光合产物的重新分配,进而影响生态系统的碳周转过程[9]. ...
Effect of precipitation variability on net primary production and soil respiration in a Chihuahuan Desert grassland
1
2011
... 总体上,降水量增加,植被高度和盖度增加[26].单次降水量大的降水事件可以迅速提高土壤含水量,使有活性的种子萌发,植物快速生长,盖度及物种多样性都会快速上升.稳定的或正常年份的降水事件因给植物提供长时间持续的水分供应,可以使群落生物量、盖度和物种多样性稳定上升[27-28].6—8月降水量是影响干旱半干旱区植被覆盖度、高度和物种多样性至关重要的因子[29].降水增加可以为植物提供充足的水分,有利于植物生长和生产力提高[26].降水增加30%对猪毛菜幼苗高度生长有促进作用,降水增加60%使种子萌发物种数较对照增加1.3%[30]. ...
水氮添加对毛乌素沙地柠条固沙区草本层植被和土壤特征的影响
3
2022
... 总体上,降水量增加,植被高度和盖度增加[26].单次降水量大的降水事件可以迅速提高土壤含水量,使有活性的种子萌发,植物快速生长,盖度及物种多样性都会快速上升.稳定的或正常年份的降水事件因给植物提供长时间持续的水分供应,可以使群落生物量、盖度和物种多样性稳定上升[27-28].6—8月降水量是影响干旱半干旱区植被覆盖度、高度和物种多样性至关重要的因子[29].降水增加可以为植物提供充足的水分,有利于植物生长和生产力提高[26].降水增加30%对猪毛菜幼苗高度生长有促进作用,降水增加60%使种子萌发物种数较对照增加1.3%[30]. ...
... 在氮素受限的生态系统中,外源输入的氮会改变群落结构和物种组成,导致净生态系统生产力增加,从而增加碳固持,但施氮效果随着时间的增加而降低[102-103].适量的氮输入促进植物生长,但过量和长期的氮输入反而会降低植物初级生产力[104-105].这是因为过量的氮添加会导致营养元素失衡以及富营养化等问题,从而降低物种丰富度,改变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当生态系统中氮积累到一定程度后,会出现氮饱和,也会减少碳储量[106].短期氮添加可以使内蒙古荒漠草原生态系统多年生禾草生物量占地上总生物量的比例增加,而多年生杂草生物量占地上总生物量的比例减小[28,107].施氮可以提高羊草干草粗蛋白水平,施氮量为309.7 kg·hm-2时羊草干草产量最高,表明就草产量而言,该施氮量是科尔沁沙地人工羊草草地的最佳施用量[24].农牧交错带半干旱草地生态系统碳交换在氮添加量为16、24 g·m-2·a-1时达到最高,在32 g·m-2·a-1时显著降低[108].然而,黄土高原典型草原、青藏高原高寒草原和内蒙古草甸草原净生态系统碳交换最高的氮添加量分别为2.3、8、10 g·m-2·a-1[109-111].这表明不同草地生态系统产生饱和性响应的氮添加水平不同,农牧交错带半干旱草地生态系统氮素缺乏更为严重,所以植物生长需要补充更多的氮. ...
... 半干旱区沙质草地9年的氮添加降低了土壤pH,使土壤硝态氮增加了37.6%,同时增加了土壤可溶性有机氮和易变活性氮[112].氮添加对半干旱典型草原土壤有机碳没有显著影响,原因可能是氮添加对有机质分解的促进作用与氮添加对草地群落初级生产力的促进作用相互抵消[113].连续10年的氮添加使荒漠草原土壤速效磷含量升高,湿润年份升高更多,原因是氮添加导致植物地上地下生物量增加和土壤微生物活性增强,更多的微生物和植物残体进入土壤导致土壤速效磷升高[114].氮添加使半干旱区草甸草原土壤有效磷和全磷显著降低,原因是氮添加使土壤微生物活性增强导致磷养分被加速利用,进而降低土壤磷[28].氮添加在增加土壤无机氮的同时也增强了硝化作用,使土壤硝态氮增加,而降低土壤铵态氮[99].磷添加显著降低了硝态氮,但对铵态氮无影响,可能是磷添加一方面解除了磷限制,土壤微生物活性增强,另一方面植物和微生物的固氮能力增强,有机氮化合物分解产生的铵态氮又被吸收固定,硝化作用因铵态氮的减少而减弱[115].外源氮磷添加提高了土壤酶活性(脲酶、碱性磷酸酶),增加了速效氮磷和土壤微生物量碳[116].氮添加和水氮添加处理下,氨挥发累积量分别为111.80、148.64 mg·m-2,土壤20 cm处硝态氮淋溶量分别是对照的2、4倍,表明水添加增强了氮添加对氨挥发和硝态氮淋溶的促进作用.有机肥添加后,在有植被覆盖条件下,仅有不到2%的氮素以硝态氮淋溶形式损失,而无植被覆盖条件下,10%~45%的硝态氮淋溶[117],表明植物对氮的吸收在减少硝态氮淋溶损失方面起了重要作用[118]. ...
内蒙古东部气候变化及其草地生产潜力的区域性分析
1
2008
... 总体上,降水量增加,植被高度和盖度增加[26].单次降水量大的降水事件可以迅速提高土壤含水量,使有活性的种子萌发,植物快速生长,盖度及物种多样性都会快速上升.稳定的或正常年份的降水事件因给植物提供长时间持续的水分供应,可以使群落生物量、盖度和物种多样性稳定上升[27-28].6—8月降水量是影响干旱半干旱区植被覆盖度、高度和物种多样性至关重要的因子[29].降水增加可以为植物提供充足的水分,有利于植物生长和生产力提高[26].降水增加30%对猪毛菜幼苗高度生长有促进作用,降水增加60%使种子萌发物种数较对照增加1.3%[30]. ...
沙地植物幼苗生长对降水和风速变化的响应
1
2019
... 总体上,降水量增加,植被高度和盖度增加[26].单次降水量大的降水事件可以迅速提高土壤含水量,使有活性的种子萌发,植物快速生长,盖度及物种多样性都会快速上升.稳定的或正常年份的降水事件因给植物提供长时间持续的水分供应,可以使群落生物量、盖度和物种多样性稳定上升[27-28].6—8月降水量是影响干旱半干旱区植被覆盖度、高度和物种多样性至关重要的因子[29].降水增加可以为植物提供充足的水分,有利于植物生长和生产力提高[26].降水增加30%对猪毛菜幼苗高度生长有促进作用,降水增加60%使种子萌发物种数较对照增加1.3%[30]. ...
锡林郭勒草原植被生长对降水响应的滞后性研究
1
2009
... 在内蒙古典型草原和荒漠草原,降水增加提高了植物群落地上生物量[31].降水量增加和减少都会增加根冠比,这是因为干旱和多雨都能促进植物根系的纵向生长[26].在同等程度的降水量变化下生物量积累对降水增加的响应远大于对降水减少的响应.单次有效降水量和有效降水间隔明显影响着生物量的积累[32].冬季增雪和氮素添加降低了群落尺度植物的繁殖生物量比重和茎生物量比重,提高了植物的叶生物量比重.干扰引起的不同器官之间生物量分配的改变不但会影响植物自身对光能、养分和水分的获取或吸收等功能[33],而且对植物群落物种竞争-共存以及生态系统功能和碳周转等均产生重要影响.因此,冬季增雪和氮素添加会引起沙质草地植物光合产物的重新分配,进而影响生态系统的碳周转过程[9]. ...
科尔沁沙质草地生物量积累过程对降水变化的响应模拟
1
2020
... 在内蒙古典型草原和荒漠草原,降水增加提高了植物群落地上生物量[31].降水量增加和减少都会增加根冠比,这是因为干旱和多雨都能促进植物根系的纵向生长[26].在同等程度的降水量变化下生物量积累对降水增加的响应远大于对降水减少的响应.单次有效降水量和有效降水间隔明显影响着生物量的积累[32].冬季增雪和氮素添加降低了群落尺度植物的繁殖生物量比重和茎生物量比重,提高了植物的叶生物量比重.干扰引起的不同器官之间生物量分配的改变不但会影响植物自身对光能、养分和水分的获取或吸收等功能[33],而且对植物群落物种竞争-共存以及生态系统功能和碳周转等均产生重要影响.因此,冬季增雪和氮素添加会引起沙质草地植物光合产物的重新分配,进而影响生态系统的碳周转过程[9]. ...
Competition for light causes plant biodiversity loss after eutrophication
1
2009
... 在内蒙古典型草原和荒漠草原,降水增加提高了植物群落地上生物量[31].降水量增加和减少都会增加根冠比,这是因为干旱和多雨都能促进植物根系的纵向生长[26].在同等程度的降水量变化下生物量积累对降水增加的响应远大于对降水减少的响应.单次有效降水量和有效降水间隔明显影响着生物量的积累[32].冬季增雪和氮素添加降低了群落尺度植物的繁殖生物量比重和茎生物量比重,提高了植物的叶生物量比重.干扰引起的不同器官之间生物量分配的改变不但会影响植物自身对光能、养分和水分的获取或吸收等功能[33],而且对植物群落物种竞争-共存以及生态系统功能和碳周转等均产生重要影响.因此,冬季增雪和氮素添加会引起沙质草地植物光合产物的重新分配,进而影响生态系统的碳周转过程[9]. ...
土壤水分和养分对沙质草地优势植物叶片氮回收效率的影响
1
2024
... 干旱提高了科尔沁沙地虎尾草(Chloris virgata)和蒺藜(Tribulus terrestris.)等一年生C4植物的优势度,降低了糙隐子草(Cleistogenes squarrosa)等多年生植物的优势度,也降低了植被盖度和植物密度[34].内蒙古典型草原研究显示,随着降水减少,植物群落和优势种羊草(Leymus chinensis)的叶面积与叶干物质含量降低,而比叶面积与叶片氮含量增加[35].生长季降水量减少60%和5、6月干旱60天处理降低了群落盖度、地上生物量和凋落物量[36],但生长季降水量减少60%增加了叶片氮含量[37].在干旱半干旱区,植物通过增加叶片厚度、密度及叶干物质含量来增大叶片内部水分向叶片表面扩散的距离及阻力,以提高叶片保水能力;并通过减小叶面积和比叶面积来减少蒸腾作用丢失的水分[38];也会通过限制细胞分裂和生长,使植物生长变缓.植株变矮小来提高水分利用效率[39].沙质草地植物通过提高叶干物质含量和叶片厚度,降低植株高度和比叶面积来响应短期降水减少[40].在资源限制区,植物往往采用高叶片干物质含量、低比叶面积的资源保守策略,并通过存储充足的氮来完成生活史[41-42].这是因为高叶片干物质含量的植物具有较强的忍耐性和抗压能力.低比叶面积的植物光合速率低,通常碳贮存能力和氮素利用效率也低[43].因此,植物通过性状权衡响应并适应降水变化,进而影响生物量累积和生态系统功能. ...
降水量和短期极端干旱对典型草原植物群落及优势种羊草(Leymus chinensis)叶性状的影响
1
2018
... 干旱提高了科尔沁沙地虎尾草(Chloris virgata)和蒺藜(Tribulus terrestris.)等一年生C4植物的优势度,降低了糙隐子草(Cleistogenes squarrosa)等多年生植物的优势度,也降低了植被盖度和植物密度[34].内蒙古典型草原研究显示,随着降水减少,植物群落和优势种羊草(Leymus chinensis)的叶面积与叶干物质含量降低,而比叶面积与叶片氮含量增加[35].生长季降水量减少60%和5、6月干旱60天处理降低了群落盖度、地上生物量和凋落物量[36],但生长季降水量减少60%增加了叶片氮含量[37].在干旱半干旱区,植物通过增加叶片厚度、密度及叶干物质含量来增大叶片内部水分向叶片表面扩散的距离及阻力,以提高叶片保水能力;并通过减小叶面积和比叶面积来减少蒸腾作用丢失的水分[38];也会通过限制细胞分裂和生长,使植物生长变缓.植株变矮小来提高水分利用效率[39].沙质草地植物通过提高叶干物质含量和叶片厚度,降低植株高度和比叶面积来响应短期降水减少[40].在资源限制区,植物往往采用高叶片干物质含量、低比叶面积的资源保守策略,并通过存储充足的氮来完成生活史[41-42].这是因为高叶片干物质含量的植物具有较强的忍耐性和抗压能力.低比叶面积的植物光合速率低,通常碳贮存能力和氮素利用效率也低[43].因此,植物通过性状权衡响应并适应降水变化,进而影响生物量累积和生态系统功能. ...
水、氮施用量对科尔沁沙地植被特征和叶性状的影响
3
2020
... 干旱提高了科尔沁沙地虎尾草(Chloris virgata)和蒺藜(Tribulus terrestris.)等一年生C4植物的优势度,降低了糙隐子草(Cleistogenes squarrosa)等多年生植物的优势度,也降低了植被盖度和植物密度[34].内蒙古典型草原研究显示,随着降水减少,植物群落和优势种羊草(Leymus chinensis)的叶面积与叶干物质含量降低,而比叶面积与叶片氮含量增加[35].生长季降水量减少60%和5、6月干旱60天处理降低了群落盖度、地上生物量和凋落物量[36],但生长季降水量减少60%增加了叶片氮含量[37].在干旱半干旱区,植物通过增加叶片厚度、密度及叶干物质含量来增大叶片内部水分向叶片表面扩散的距离及阻力,以提高叶片保水能力;并通过减小叶面积和比叶面积来减少蒸腾作用丢失的水分[38];也会通过限制细胞分裂和生长,使植物生长变缓.植株变矮小来提高水分利用效率[39].沙质草地植物通过提高叶干物质含量和叶片厚度,降低植株高度和比叶面积来响应短期降水减少[40].在资源限制区,植物往往采用高叶片干物质含量、低比叶面积的资源保守策略,并通过存储充足的氮来完成生活史[41-42].这是因为高叶片干物质含量的植物具有较强的忍耐性和抗压能力.低比叶面积的植物光合速率低,通常碳贮存能力和氮素利用效率也低[43].因此,植物通过性状权衡响应并适应降水变化,进而影响生物量累积和生态系统功能. ...
... 氮添加降低草地物种丰富度和多样性[92],也有研究认为土壤养分增加并未改变草地多样性[93].氮添加能够促进地上植被生长并增加生物量,但会导致部分稀有物种消失从而降低群落多样性和系统稳定性[94-95].在中国北方草原,豆科植物和杂类草的多度随氮添加量的增加而降低[96].当氮增加后偶见种比优势种更易丧失,外来物种比本地物种更易受到影响[97-98].氮或者氮磷养分同时添加促进植物株高、群落盖度和比叶面积等性状[36,99].随施氮量增加,封育草地植被高度、密度、盖度和生物量显著增加,而物种丰富度和根系性状指数却下降[66].例如,重度退化草地封育后高氮添加(20 g·m-2)使Shannon-Wiener指数和Simpson指数分别下降到0.90和0.51,明显低于放牧样地物种多样性指数[100].封育和低氮交互作用促进植被恢复和提高植物多样性,而高氮降低植物多样性和系统稳定性.植物密度、地上生物量、凋落物量、叶面积和比叶面积在降水增加60%和氮添加交互处理下达到最大值,说明降水有利于激发氮素对植物的促进作用.低氮添加主要影响糙隐子草叶片形态性状,而高氮添加主要影响叶生理性状[101].氮添加增加了小叶章(Deyeuxia angustifolia)和狭叶甜茅(Glyceria spiculosa)的高度和地上生物量[36]. ...
... [36]. ...
极端干旱与氮添加对半干旱沙质草地物种多样性、叶性状和生产力的影响
1
2020
... 干旱提高了科尔沁沙地虎尾草(Chloris virgata)和蒺藜(Tribulus terrestris.)等一年生C4植物的优势度,降低了糙隐子草(Cleistogenes squarrosa)等多年生植物的优势度,也降低了植被盖度和植物密度[34].内蒙古典型草原研究显示,随着降水减少,植物群落和优势种羊草(Leymus chinensis)的叶面积与叶干物质含量降低,而比叶面积与叶片氮含量增加[35].生长季降水量减少60%和5、6月干旱60天处理降低了群落盖度、地上生物量和凋落物量[36],但生长季降水量减少60%增加了叶片氮含量[37].在干旱半干旱区,植物通过增加叶片厚度、密度及叶干物质含量来增大叶片内部水分向叶片表面扩散的距离及阻力,以提高叶片保水能力;并通过减小叶面积和比叶面积来减少蒸腾作用丢失的水分[38];也会通过限制细胞分裂和生长,使植物生长变缓.植株变矮小来提高水分利用效率[39].沙质草地植物通过提高叶干物质含量和叶片厚度,降低植株高度和比叶面积来响应短期降水减少[40].在资源限制区,植物往往采用高叶片干物质含量、低比叶面积的资源保守策略,并通过存储充足的氮来完成生活史[41-42].这是因为高叶片干物质含量的植物具有较强的忍耐性和抗压能力.低比叶面积的植物光合速率低,通常碳贮存能力和氮素利用效率也低[43].因此,植物通过性状权衡响应并适应降水变化,进而影响生物量累积和生态系统功能. ...
Plant functional traits and the distribution of West African rain forest trees along the rainfall gradient
1
2011
... 干旱提高了科尔沁沙地虎尾草(Chloris virgata)和蒺藜(Tribulus terrestris.)等一年生C4植物的优势度,降低了糙隐子草(Cleistogenes squarrosa)等多年生植物的优势度,也降低了植被盖度和植物密度[34].内蒙古典型草原研究显示,随着降水减少,植物群落和优势种羊草(Leymus chinensis)的叶面积与叶干物质含量降低,而比叶面积与叶片氮含量增加[35].生长季降水量减少60%和5、6月干旱60天处理降低了群落盖度、地上生物量和凋落物量[36],但生长季降水量减少60%增加了叶片氮含量[37].在干旱半干旱区,植物通过增加叶片厚度、密度及叶干物质含量来增大叶片内部水分向叶片表面扩散的距离及阻力,以提高叶片保水能力;并通过减小叶面积和比叶面积来减少蒸腾作用丢失的水分[38];也会通过限制细胞分裂和生长,使植物生长变缓.植株变矮小来提高水分利用效率[39].沙质草地植物通过提高叶干物质含量和叶片厚度,降低植株高度和比叶面积来响应短期降水减少[40].在资源限制区,植物往往采用高叶片干物质含量、低比叶面积的资源保守策略,并通过存储充足的氮来完成生活史[41-42].这是因为高叶片干物质含量的植物具有较强的忍耐性和抗压能力.低比叶面积的植物光合速率低,通常碳贮存能力和氮素利用效率也低[43].因此,植物通过性状权衡响应并适应降水变化,进而影响生物量累积和生态系统功能. ...
Sclerophylly: primarily protective?
1
1994
... 干旱提高了科尔沁沙地虎尾草(Chloris virgata)和蒺藜(Tribulus terrestris.)等一年生C4植物的优势度,降低了糙隐子草(Cleistogenes squarrosa)等多年生植物的优势度,也降低了植被盖度和植物密度[34].内蒙古典型草原研究显示,随着降水减少,植物群落和优势种羊草(Leymus chinensis)的叶面积与叶干物质含量降低,而比叶面积与叶片氮含量增加[35].生长季降水量减少60%和5、6月干旱60天处理降低了群落盖度、地上生物量和凋落物量[36],但生长季降水量减少60%增加了叶片氮含量[37].在干旱半干旱区,植物通过增加叶片厚度、密度及叶干物质含量来增大叶片内部水分向叶片表面扩散的距离及阻力,以提高叶片保水能力;并通过减小叶面积和比叶面积来减少蒸腾作用丢失的水分[38];也会通过限制细胞分裂和生长,使植物生长变缓.植株变矮小来提高水分利用效率[39].沙质草地植物通过提高叶干物质含量和叶片厚度,降低植株高度和比叶面积来响应短期降水减少[40].在资源限制区,植物往往采用高叶片干物质含量、低比叶面积的资源保守策略,并通过存储充足的氮来完成生活史[41-42].这是因为高叶片干物质含量的植物具有较强的忍耐性和抗压能力.低比叶面积的植物光合速率低,通常碳贮存能力和氮素利用效率也低[43].因此,植物通过性状权衡响应并适应降水变化,进而影响生物量累积和生态系统功能. ...
短期增温和降水减少对半干旱沙质草地群落特征的影响
1
2024
... 干旱提高了科尔沁沙地虎尾草(Chloris virgata)和蒺藜(Tribulus terrestris.)等一年生C4植物的优势度,降低了糙隐子草(Cleistogenes squarrosa)等多年生植物的优势度,也降低了植被盖度和植物密度[34].内蒙古典型草原研究显示,随着降水减少,植物群落和优势种羊草(Leymus chinensis)的叶面积与叶干物质含量降低,而比叶面积与叶片氮含量增加[35].生长季降水量减少60%和5、6月干旱60天处理降低了群落盖度、地上生物量和凋落物量[36],但生长季降水量减少60%增加了叶片氮含量[37].在干旱半干旱区,植物通过增加叶片厚度、密度及叶干物质含量来增大叶片内部水分向叶片表面扩散的距离及阻力,以提高叶片保水能力;并通过减小叶面积和比叶面积来减少蒸腾作用丢失的水分[38];也会通过限制细胞分裂和生长,使植物生长变缓.植株变矮小来提高水分利用效率[39].沙质草地植物通过提高叶干物质含量和叶片厚度,降低植株高度和比叶面积来响应短期降水减少[40].在资源限制区,植物往往采用高叶片干物质含量、低比叶面积的资源保守策略,并通过存储充足的氮来完成生活史[41-42].这是因为高叶片干物质含量的植物具有较强的忍耐性和抗压能力.低比叶面积的植物光合速率低,通常碳贮存能力和氮素利用效率也低[43].因此,植物通过性状权衡响应并适应降水变化,进而影响生物量累积和生态系统功能. ...
Co-variations in litter decomposition,leaf traits and plant growth in species from a Mediterranean old-field succession
1
2006
... 干旱提高了科尔沁沙地虎尾草(Chloris virgata)和蒺藜(Tribulus terrestris.)等一年生C4植物的优势度,降低了糙隐子草(Cleistogenes squarrosa)等多年生植物的优势度,也降低了植被盖度和植物密度[34].内蒙古典型草原研究显示,随着降水减少,植物群落和优势种羊草(Leymus chinensis)的叶面积与叶干物质含量降低,而比叶面积与叶片氮含量增加[35].生长季降水量减少60%和5、6月干旱60天处理降低了群落盖度、地上生物量和凋落物量[36],但生长季降水量减少60%增加了叶片氮含量[37].在干旱半干旱区,植物通过增加叶片厚度、密度及叶干物质含量来增大叶片内部水分向叶片表面扩散的距离及阻力,以提高叶片保水能力;并通过减小叶面积和比叶面积来减少蒸腾作用丢失的水分[38];也会通过限制细胞分裂和生长,使植物生长变缓.植株变矮小来提高水分利用效率[39].沙质草地植物通过提高叶干物质含量和叶片厚度,降低植株高度和比叶面积来响应短期降水减少[40].在资源限制区,植物往往采用高叶片干物质含量、低比叶面积的资源保守策略,并通过存储充足的氮来完成生活史[41-42].这是因为高叶片干物质含量的植物具有较强的忍耐性和抗压能力.低比叶面积的植物光合速率低,通常碳贮存能力和氮素利用效率也低[43].因此,植物通过性状权衡响应并适应降水变化,进而影响生物量累积和生态系统功能. ...
Functional diversity of leaf nitrogen concentrations drives grassland carbon fluxes
1
2014
... 干旱提高了科尔沁沙地虎尾草(Chloris virgata)和蒺藜(Tribulus terrestris.)等一年生C4植物的优势度,降低了糙隐子草(Cleistogenes squarrosa)等多年生植物的优势度,也降低了植被盖度和植物密度[34].内蒙古典型草原研究显示,随着降水减少,植物群落和优势种羊草(Leymus chinensis)的叶面积与叶干物质含量降低,而比叶面积与叶片氮含量增加[35].生长季降水量减少60%和5、6月干旱60天处理降低了群落盖度、地上生物量和凋落物量[36],但生长季降水量减少60%增加了叶片氮含量[37].在干旱半干旱区,植物通过增加叶片厚度、密度及叶干物质含量来增大叶片内部水分向叶片表面扩散的距离及阻力,以提高叶片保水能力;并通过减小叶面积和比叶面积来减少蒸腾作用丢失的水分[38];也会通过限制细胞分裂和生长,使植物生长变缓.植株变矮小来提高水分利用效率[39].沙质草地植物通过提高叶干物质含量和叶片厚度,降低植株高度和比叶面积来响应短期降水减少[40].在资源限制区,植物往往采用高叶片干物质含量、低比叶面积的资源保守策略,并通过存储充足的氮来完成生活史[41-42].这是因为高叶片干物质含量的植物具有较强的忍耐性和抗压能力.低比叶面积的植物光合速率低,通常碳贮存能力和氮素利用效率也低[43].因此,植物通过性状权衡响应并适应降水变化,进而影响生物量累积和生态系统功能. ...
Specific leaf area and leaf dry matter content as alternative predictors of plant strategies
1
1999
... 干旱提高了科尔沁沙地虎尾草(Chloris virgata)和蒺藜(Tribulus terrestris.)等一年生C4植物的优势度,降低了糙隐子草(Cleistogenes squarrosa)等多年生植物的优势度,也降低了植被盖度和植物密度[34].内蒙古典型草原研究显示,随着降水减少,植物群落和优势种羊草(Leymus chinensis)的叶面积与叶干物质含量降低,而比叶面积与叶片氮含量增加[35].生长季降水量减少60%和5、6月干旱60天处理降低了群落盖度、地上生物量和凋落物量[36],但生长季降水量减少60%增加了叶片氮含量[37].在干旱半干旱区,植物通过增加叶片厚度、密度及叶干物质含量来增大叶片内部水分向叶片表面扩散的距离及阻力,以提高叶片保水能力;并通过减小叶面积和比叶面积来减少蒸腾作用丢失的水分[38];也会通过限制细胞分裂和生长,使植物生长变缓.植株变矮小来提高水分利用效率[39].沙质草地植物通过提高叶干物质含量和叶片厚度,降低植株高度和比叶面积来响应短期降水减少[40].在资源限制区,植物往往采用高叶片干物质含量、低比叶面积的资源保守策略,并通过存储充足的氮来完成生活史[41-42].这是因为高叶片干物质含量的植物具有较强的忍耐性和抗压能力.低比叶面积的植物光合速率低,通常碳贮存能力和氮素利用效率也低[43].因此,植物通过性状权衡响应并适应降水变化,进而影响生物量累积和生态系统功能. ...
Across-biome synthesis of soil respiration and its determinants under simulated precipitation changes
1
2016
... 随降水量增加,土壤水分增加,土壤温度则降低[44].降水增加50%使高寒草甸土壤铵态氮增加74.7%、硝态氮增加154%[45].降水引起的土壤含水量急剧增加可以降低干旱半干旱草地微生物生物量碳,这是因为降水量的突然增加会导致不适应土壤水环境快速变化的微生物迅速减少.土壤水分大幅度增加会降低氨氧化细菌的丰度[46].降水量增加促进土壤微生物呼吸,从而增加土壤微生物对碳源的吸收利用,最终减少土壤碳含量[25].降水减少引起的土壤水分降低会减缓土壤微生物的生长和分解作用,进而影响草地生态系统的碳氮循环过程[47]. ...
青藏高原高寒草甸土壤无机氮对增温和降水改变的响应
1
2016
... 随降水量增加,土壤水分增加,土壤温度则降低[44].降水增加50%使高寒草甸土壤铵态氮增加74.7%、硝态氮增加154%[45].降水引起的土壤含水量急剧增加可以降低干旱半干旱草地微生物生物量碳,这是因为降水量的突然增加会导致不适应土壤水环境快速变化的微生物迅速减少.土壤水分大幅度增加会降低氨氧化细菌的丰度[46].降水量增加促进土壤微生物呼吸,从而增加土壤微生物对碳源的吸收利用,最终减少土壤碳含量[25].降水减少引起的土壤水分降低会减缓土壤微生物的生长和分解作用,进而影响草地生态系统的碳氮循环过程[47]. ...
全球变化对草地土壤微生物群落多样性的影响研究进展
1
2012
... 随降水量增加,土壤水分增加,土壤温度则降低[44].降水增加50%使高寒草甸土壤铵态氮增加74.7%、硝态氮增加154%[45].降水引起的土壤含水量急剧增加可以降低干旱半干旱草地微生物生物量碳,这是因为降水量的突然增加会导致不适应土壤水环境快速变化的微生物迅速减少.土壤水分大幅度增加会降低氨氧化细菌的丰度[46].降水量增加促进土壤微生物呼吸,从而增加土壤微生物对碳源的吸收利用,最终减少土壤碳含量[25].降水减少引起的土壤水分降低会减缓土壤微生物的生长和分解作用,进而影响草地生态系统的碳氮循环过程[47]. ...
Water pulses and biogeochemical cycles in arid and semiarid ecosystems
1
2004
... 随降水量增加,土壤水分增加,土壤温度则降低[44].降水增加50%使高寒草甸土壤铵态氮增加74.7%、硝态氮增加154%[45].降水引起的土壤含水量急剧增加可以降低干旱半干旱草地微生物生物量碳,这是因为降水量的突然增加会导致不适应土壤水环境快速变化的微生物迅速减少.土壤水分大幅度增加会降低氨氧化细菌的丰度[46].降水量增加促进土壤微生物呼吸,从而增加土壤微生物对碳源的吸收利用,最终减少土壤碳含量[25].降水减少引起的土壤水分降低会减缓土壤微生物的生长和分解作用,进而影响草地生态系统的碳氮循环过程[47]. ...
Climate extremes initiate ecosystem-regulating functions while maintaining productivity
1
2011
... 极端干旱事件发生时,土壤呼吸因微生物数量和活性急剧下降而减弱[48].但在有效降水事件发生后,水分条件得到改善,干旱胁迫消除,土壤微生物数量和活性恢复,分解干旱期积累的底物,使土壤呼吸显著增强[49].大降水量后土壤呼吸是小降水量后的1.8倍[50].内蒙古荒漠草原土壤呼吸生长季均值随降水量增加而增加,范围为0.43~0.66 μmol·m-2·s-1[51].在干旱半干旱区,降水可以快速改变地表土壤水分和微生物生存环境,进而改变微生物群落组成和活性,使土壤呼吸显著提高.干旱半干旱生态系统强降水事件使大量水分无法迅速渗透,占据土壤孔隙,导致土壤气体迅速排出,土壤呼吸速率在表现出一个峰值后迅速下降,待土壤水分降低到一定程度后,土壤呼吸恢复正常.短期内多次降水可能增强短期甚至是长期的土壤呼吸[52].当土壤向大气释放二氧化碳时,地面积水会对地表形成一个保护层,从而降低土壤呼吸速率[53]. ...
极端降水和极端干旱事件对草原生态系统的影响
1
2014
... 极端干旱事件发生时,土壤呼吸因微生物数量和活性急剧下降而减弱[48].但在有效降水事件发生后,水分条件得到改善,干旱胁迫消除,土壤微生物数量和活性恢复,分解干旱期积累的底物,使土壤呼吸显著增强[49].大降水量后土壤呼吸是小降水量后的1.8倍[50].内蒙古荒漠草原土壤呼吸生长季均值随降水量增加而增加,范围为0.43~0.66 μmol·m-2·s-1[51].在干旱半干旱区,降水可以快速改变地表土壤水分和微生物生存环境,进而改变微生物群落组成和活性,使土壤呼吸显著提高.干旱半干旱生态系统强降水事件使大量水分无法迅速渗透,占据土壤孔隙,导致土壤气体迅速排出,土壤呼吸速率在表现出一个峰值后迅速下降,待土壤水分降低到一定程度后,土壤呼吸恢复正常.短期内多次降水可能增强短期甚至是长期的土壤呼吸[52].当土壤向大气释放二氧化碳时,地面积水会对地表形成一个保护层,从而降低土壤呼吸速率[53]. ...
Interacting effects of temperature,soil moisture and plant biomass production on ecosystem respiration in a northern temperate grassland
1
2005
... 极端干旱事件发生时,土壤呼吸因微生物数量和活性急剧下降而减弱[48].但在有效降水事件发生后,水分条件得到改善,干旱胁迫消除,土壤微生物数量和活性恢复,分解干旱期积累的底物,使土壤呼吸显著增强[49].大降水量后土壤呼吸是小降水量后的1.8倍[50].内蒙古荒漠草原土壤呼吸生长季均值随降水量增加而增加,范围为0.43~0.66 μmol·m-2·s-1[51].在干旱半干旱区,降水可以快速改变地表土壤水分和微生物生存环境,进而改变微生物群落组成和活性,使土壤呼吸显著提高.干旱半干旱生态系统强降水事件使大量水分无法迅速渗透,占据土壤孔隙,导致土壤气体迅速排出,土壤呼吸速率在表现出一个峰值后迅速下降,待土壤水分降低到一定程度后,土壤呼吸恢复正常.短期内多次降水可能增强短期甚至是长期的土壤呼吸[52].当土壤向大气释放二氧化碳时,地面积水会对地表形成一个保护层,从而降低土壤呼吸速率[53]. ...
Effect of manipulated precipitation during the growing season on soil respiration in the desert-grasslands in Inner Mongolia,China
1
2019
... 极端干旱事件发生时,土壤呼吸因微生物数量和活性急剧下降而减弱[48].但在有效降水事件发生后,水分条件得到改善,干旱胁迫消除,土壤微生物数量和活性恢复,分解干旱期积累的底物,使土壤呼吸显著增强[49].大降水量后土壤呼吸是小降水量后的1.8倍[50].内蒙古荒漠草原土壤呼吸生长季均值随降水量增加而增加,范围为0.43~0.66 μmol·m-2·s-1[51].在干旱半干旱区,降水可以快速改变地表土壤水分和微生物生存环境,进而改变微生物群落组成和活性,使土壤呼吸显著提高.干旱半干旱生态系统强降水事件使大量水分无法迅速渗透,占据土壤孔隙,导致土壤气体迅速排出,土壤呼吸速率在表现出一个峰值后迅速下降,待土壤水分降低到一定程度后,土壤呼吸恢复正常.短期内多次降水可能增强短期甚至是长期的土壤呼吸[52].当土壤向大气释放二氧化碳时,地面积水会对地表形成一个保护层,从而降低土壤呼吸速率[53]. ...
半干旱黄土区草地生态系统碳交换的模型分析
1
2016
... 极端干旱事件发生时,土壤呼吸因微生物数量和活性急剧下降而减弱[48].但在有效降水事件发生后,水分条件得到改善,干旱胁迫消除,土壤微生物数量和活性恢复,分解干旱期积累的底物,使土壤呼吸显著增强[49].大降水量后土壤呼吸是小降水量后的1.8倍[50].内蒙古荒漠草原土壤呼吸生长季均值随降水量增加而增加,范围为0.43~0.66 μmol·m-2·s-1[51].在干旱半干旱区,降水可以快速改变地表土壤水分和微生物生存环境,进而改变微生物群落组成和活性,使土壤呼吸显著提高.干旱半干旱生态系统强降水事件使大量水分无法迅速渗透,占据土壤孔隙,导致土壤气体迅速排出,土壤呼吸速率在表现出一个峰值后迅速下降,待土壤水分降低到一定程度后,土壤呼吸恢复正常.短期内多次降水可能增强短期甚至是长期的土壤呼吸[52].当土壤向大气释放二氧化碳时,地面积水会对地表形成一个保护层,从而降低土壤呼吸速率[53]. ...
凋落物添加和不同降水梯度对科尔沁沙质草地土壤呼吸的影响
1
2019
... 极端干旱事件发生时,土壤呼吸因微生物数量和活性急剧下降而减弱[48].但在有效降水事件发生后,水分条件得到改善,干旱胁迫消除,土壤微生物数量和活性恢复,分解干旱期积累的底物,使土壤呼吸显著增强[49].大降水量后土壤呼吸是小降水量后的1.8倍[50].内蒙古荒漠草原土壤呼吸生长季均值随降水量增加而增加,范围为0.43~0.66 μmol·m-2·s-1[51].在干旱半干旱区,降水可以快速改变地表土壤水分和微生物生存环境,进而改变微生物群落组成和活性,使土壤呼吸显著提高.干旱半干旱生态系统强降水事件使大量水分无法迅速渗透,占据土壤孔隙,导致土壤气体迅速排出,土壤呼吸速率在表现出一个峰值后迅速下降,待土壤水分降低到一定程度后,土壤呼吸恢复正常.短期内多次降水可能增强短期甚至是长期的土壤呼吸[52].当土壤向大气释放二氧化碳时,地面积水会对地表形成一个保护层,从而降低土壤呼吸速率[53]. ...
人类放牧活动与气候变化对科尔沁沙质草地植物多样性的影响
1
2008
... 沙质草地中禾本科植物多样性在轻度和中度放牧下高于重度放牧的,而菊科植物多样性则相反[54].在科尔沁沙质草地只有持续重牧才会导致植被的严重退化,而且持续重牧对植被盖度、高度和草地生产力的负面影响大于对物种丰富度和多样性.持续轻牧可以促进退化沙质草地植被的有效恢复.原草地退化越严重,封育以后恢复速度相对越快,而且植被高度、盖度、生物量的恢复速度要比物种丰富度、多样性和频度的恢复快[55].科尔沁长期放牧草地中一年生植物和C4植物比例相对增加,且优势植物具有较低的高度和叶面积.这表明半干旱沙质草地植物群落通过改变植株大小、物种竞争和功能性状权衡策略来适应长期放牧干扰[56]. ...
科尔沁沙质草地植物群落的放牧退化及其自然恢复过程
1
2009
... 沙质草地中禾本科植物多样性在轻度和中度放牧下高于重度放牧的,而菊科植物多样性则相反[54].在科尔沁沙质草地只有持续重牧才会导致植被的严重退化,而且持续重牧对植被盖度、高度和草地生产力的负面影响大于对物种丰富度和多样性.持续轻牧可以促进退化沙质草地植被的有效恢复.原草地退化越严重,封育以后恢复速度相对越快,而且植被高度、盖度、生物量的恢复速度要比物种丰富度、多样性和频度的恢复快[55].科尔沁长期放牧草地中一年生植物和C4植物比例相对增加,且优势植物具有较低的高度和叶面积.这表明半干旱沙质草地植物群落通过改变植株大小、物种竞争和功能性状权衡策略来适应长期放牧干扰[56]. ...
放牧和氮添加对半干旱沙质草地优势种糙隐子草及群落功能性状的影响
1
2021
... 沙质草地中禾本科植物多样性在轻度和中度放牧下高于重度放牧的,而菊科植物多样性则相反[54].在科尔沁沙质草地只有持续重牧才会导致植被的严重退化,而且持续重牧对植被盖度、高度和草地生产力的负面影响大于对物种丰富度和多样性.持续轻牧可以促进退化沙质草地植被的有效恢复.原草地退化越严重,封育以后恢复速度相对越快,而且植被高度、盖度、生物量的恢复速度要比物种丰富度、多样性和频度的恢复快[55].科尔沁长期放牧草地中一年生植物和C4植物比例相对增加,且优势植物具有较低的高度和叶面积.这表明半干旱沙质草地植物群落通过改变植株大小、物种竞争和功能性状权衡策略来适应长期放牧干扰[56]. ...
放牧影响下羊草种群生殖生态学的研究
1
2000
... 随放牧强度增加,羊草种群无性繁殖体营养枝密度下降[57].荒漠草原冷蒿(Artemisia frigida)生殖枝随放牧强度增加而下降,营养枝分化率和匍匐茎长度却逐渐增加.冷蒿种群营养枝和生殖枝高度在轻度放牧时缓慢下降,在中度、重度放牧时枝条高度迅速下降.冷蒿营养繁殖的各构件在轻度放牧区表现最好,表明轻度放牧可以促进冷蒿的营养繁殖更新[58-59].各放牧方式都会增加植物叶片和凋落物的氮磷,且在中度放牧下效果最明显,这满足中度干扰假说,在中度干扰下植被表现出了补偿性生长[60].内蒙古温带草原重度放牧比轻度放牧更能促进地上凋落物的分解,湿润年重度放牧地下凋落物分解速率高于轻度放牧,干旱年相反,表明地上、地下凋落物在不同放牧强度下对生态系统的碳和养分归还有差异[61].放牧干扰对草地生态系统生产力有不同的影响,表现为正面影响、负面影响和无显著影响[62-64].干旱半干旱区草地生态系统碳交换速率随放牧强度的增大而减弱,这可能是由于放牧引起的植物盖度下降抑制了根系生长,进而降低生态系统碳交换[65]. ...
荒漠草原地区冷蒿构件及其动态规律对载畜率的响应
1
2009
... 随放牧强度增加,羊草种群无性繁殖体营养枝密度下降[57].荒漠草原冷蒿(Artemisia frigida)生殖枝随放牧强度增加而下降,营养枝分化率和匍匐茎长度却逐渐增加.冷蒿种群营养枝和生殖枝高度在轻度放牧时缓慢下降,在中度、重度放牧时枝条高度迅速下降.冷蒿营养繁殖的各构件在轻度放牧区表现最好,表明轻度放牧可以促进冷蒿的营养繁殖更新[58-59].各放牧方式都会增加植物叶片和凋落物的氮磷,且在中度放牧下效果最明显,这满足中度干扰假说,在中度干扰下植被表现出了补偿性生长[60].内蒙古温带草原重度放牧比轻度放牧更能促进地上凋落物的分解,湿润年重度放牧地下凋落物分解速率高于轻度放牧,干旱年相反,表明地上、地下凋落物在不同放牧强度下对生态系统的碳和养分归还有差异[61].放牧干扰对草地生态系统生产力有不同的影响,表现为正面影响、负面影响和无显著影响[62-64].干旱半干旱区草地生态系统碳交换速率随放牧强度的增大而减弱,这可能是由于放牧引起的植物盖度下降抑制了根系生长,进而降低生态系统碳交换[65]. ...
科尔沁草地特征及科尔沁牛牧食行为对放牧制度的响应
1
2010
... 随放牧强度增加,羊草种群无性繁殖体营养枝密度下降[57].荒漠草原冷蒿(Artemisia frigida)生殖枝随放牧强度增加而下降,营养枝分化率和匍匐茎长度却逐渐增加.冷蒿种群营养枝和生殖枝高度在轻度放牧时缓慢下降,在中度、重度放牧时枝条高度迅速下降.冷蒿营养繁殖的各构件在轻度放牧区表现最好,表明轻度放牧可以促进冷蒿的营养繁殖更新[58-59].各放牧方式都会增加植物叶片和凋落物的氮磷,且在中度放牧下效果最明显,这满足中度干扰假说,在中度干扰下植被表现出了补偿性生长[60].内蒙古温带草原重度放牧比轻度放牧更能促进地上凋落物的分解,湿润年重度放牧地下凋落物分解速率高于轻度放牧,干旱年相反,表明地上、地下凋落物在不同放牧强度下对生态系统的碳和养分归还有差异[61].放牧干扰对草地生态系统生产力有不同的影响,表现为正面影响、负面影响和无显著影响[62-64].干旱半干旱区草地生态系统碳交换速率随放牧强度的增大而减弱,这可能是由于放牧引起的植物盖度下降抑制了根系生长,进而降低生态系统碳交换[65]. ...
放牧对全球草地生态系统碳氮磷化学计量特征影响的Meta分析
1
2022
... 随放牧强度增加,羊草种群无性繁殖体营养枝密度下降[57].荒漠草原冷蒿(Artemisia frigida)生殖枝随放牧强度增加而下降,营养枝分化率和匍匐茎长度却逐渐增加.冷蒿种群营养枝和生殖枝高度在轻度放牧时缓慢下降,在中度、重度放牧时枝条高度迅速下降.冷蒿营养繁殖的各构件在轻度放牧区表现最好,表明轻度放牧可以促进冷蒿的营养繁殖更新[58-59].各放牧方式都会增加植物叶片和凋落物的氮磷,且在中度放牧下效果最明显,这满足中度干扰假说,在中度干扰下植被表现出了补偿性生长[60].内蒙古温带草原重度放牧比轻度放牧更能促进地上凋落物的分解,湿润年重度放牧地下凋落物分解速率高于轻度放牧,干旱年相反,表明地上、地下凋落物在不同放牧强度下对生态系统的碳和养分归还有差异[61].放牧干扰对草地生态系统生产力有不同的影响,表现为正面影响、负面影响和无显著影响[62-64].干旱半干旱区草地生态系统碳交换速率随放牧强度的增大而减弱,这可能是由于放牧引起的植物盖度下降抑制了根系生长,进而降低生态系统碳交换[65]. ...
内蒙古温带草原不同放牧强度和围栏封育对凋落物分解的影响
1
2016
... 随放牧强度增加,羊草种群无性繁殖体营养枝密度下降[57].荒漠草原冷蒿(Artemisia frigida)生殖枝随放牧强度增加而下降,营养枝分化率和匍匐茎长度却逐渐增加.冷蒿种群营养枝和生殖枝高度在轻度放牧时缓慢下降,在中度、重度放牧时枝条高度迅速下降.冷蒿营养繁殖的各构件在轻度放牧区表现最好,表明轻度放牧可以促进冷蒿的营养繁殖更新[58-59].各放牧方式都会增加植物叶片和凋落物的氮磷,且在中度放牧下效果最明显,这满足中度干扰假说,在中度干扰下植被表现出了补偿性生长[60].内蒙古温带草原重度放牧比轻度放牧更能促进地上凋落物的分解,湿润年重度放牧地下凋落物分解速率高于轻度放牧,干旱年相反,表明地上、地下凋落物在不同放牧强度下对生态系统的碳和养分归还有差异[61].放牧干扰对草地生态系统生产力有不同的影响,表现为正面影响、负面影响和无显著影响[62-64].干旱半干旱区草地生态系统碳交换速率随放牧强度的增大而减弱,这可能是由于放牧引起的植物盖度下降抑制了根系生长,进而降低生态系统碳交换[65]. ...
Effect of grazing on community structure and productivity of a Uruguayan grassland
1
2005
... 随放牧强度增加,羊草种群无性繁殖体营养枝密度下降[57].荒漠草原冷蒿(Artemisia frigida)生殖枝随放牧强度增加而下降,营养枝分化率和匍匐茎长度却逐渐增加.冷蒿种群营养枝和生殖枝高度在轻度放牧时缓慢下降,在中度、重度放牧时枝条高度迅速下降.冷蒿营养繁殖的各构件在轻度放牧区表现最好,表明轻度放牧可以促进冷蒿的营养繁殖更新[58-59].各放牧方式都会增加植物叶片和凋落物的氮磷,且在中度放牧下效果最明显,这满足中度干扰假说,在中度干扰下植被表现出了补偿性生长[60].内蒙古温带草原重度放牧比轻度放牧更能促进地上凋落物的分解,湿润年重度放牧地下凋落物分解速率高于轻度放牧,干旱年相反,表明地上、地下凋落物在不同放牧强度下对生态系统的碳和养分归还有差异[61].放牧干扰对草地生态系统生产力有不同的影响,表现为正面影响、负面影响和无显著影响[62-64].干旱半干旱区草地生态系统碳交换速率随放牧强度的增大而减弱,这可能是由于放牧引起的植物盖度下降抑制了根系生长,进而降低生态系统碳交换[65]. ...
Effect of rotational and continuous grazing on vegetation of an upland grassland in the Jizerské hory Mts.,Czech Republic
0
2003
Effects of warming and grazing on soil N availability,species composition,and ANPP in an alpine meadow
1
2012
... 随放牧强度增加,羊草种群无性繁殖体营养枝密度下降[57].荒漠草原冷蒿(Artemisia frigida)生殖枝随放牧强度增加而下降,营养枝分化率和匍匐茎长度却逐渐增加.冷蒿种群营养枝和生殖枝高度在轻度放牧时缓慢下降,在中度、重度放牧时枝条高度迅速下降.冷蒿营养繁殖的各构件在轻度放牧区表现最好,表明轻度放牧可以促进冷蒿的营养繁殖更新[58-59].各放牧方式都会增加植物叶片和凋落物的氮磷,且在中度放牧下效果最明显,这满足中度干扰假说,在中度干扰下植被表现出了补偿性生长[60].内蒙古温带草原重度放牧比轻度放牧更能促进地上凋落物的分解,湿润年重度放牧地下凋落物分解速率高于轻度放牧,干旱年相反,表明地上、地下凋落物在不同放牧强度下对生态系统的碳和养分归还有差异[61].放牧干扰对草地生态系统生产力有不同的影响,表现为正面影响、负面影响和无显著影响[62-64].干旱半干旱区草地生态系统碳交换速率随放牧强度的增大而减弱,这可能是由于放牧引起的植物盖度下降抑制了根系生长,进而降低生态系统碳交换[65]. ...
不同放牧强度对天山北坡草原草地生态系统碳交换速率的影响
1
2014
... 随放牧强度增加,羊草种群无性繁殖体营养枝密度下降[57].荒漠草原冷蒿(Artemisia frigida)生殖枝随放牧强度增加而下降,营养枝分化率和匍匐茎长度却逐渐增加.冷蒿种群营养枝和生殖枝高度在轻度放牧时缓慢下降,在中度、重度放牧时枝条高度迅速下降.冷蒿营养繁殖的各构件在轻度放牧区表现最好,表明轻度放牧可以促进冷蒿的营养繁殖更新[58-59].各放牧方式都会增加植物叶片和凋落物的氮磷,且在中度放牧下效果最明显,这满足中度干扰假说,在中度干扰下植被表现出了补偿性生长[60].内蒙古温带草原重度放牧比轻度放牧更能促进地上凋落物的分解,湿润年重度放牧地下凋落物分解速率高于轻度放牧,干旱年相反,表明地上、地下凋落物在不同放牧强度下对生态系统的碳和养分归还有差异[61].放牧干扰对草地生态系统生产力有不同的影响,表现为正面影响、负面影响和无显著影响[62-64].干旱半干旱区草地生态系统碳交换速率随放牧强度的增大而减弱,这可能是由于放牧引起的植物盖度下降抑制了根系生长,进而降低生态系统碳交换[65]. ...
围封和放牧草地植物多样性对氮添加的响应差异
2
2019
... 封育后退化草地植物群落物种丰富度、多样性、生产力和生态系统稳定性呈不断增加趋势[66].也有研究表明,封育没有提高草地物种多样性[67].封育后灌丛草地植被盖度提高20%,高度提高17 cm[68].流动沙丘封育后沙蓬(Agriophyllum squarrosum)作为先锋物种首先建立种群,随后以差不嘎蒿(Artemisia halodendron)为主的多年生灌木通过无性繁殖的方式开始在沙丘定植,灌木的定植为禾本科植物种子的萌发提供了良好环境[69].随着植物群落的变化,流动沙丘生境改善,土壤种子库也随之改变[70].内蒙古退化草地封育10年后,多年生禾草以及灌木和半灌木优势度降低, 而多年生杂类草和一年生草本植物优势度出现不同程度的升高[18,71].因此,适当封育有利于植被恢复,长期过度封育反而会导致草地利用价值降低和草地退化[72].退化沙质草地封育后可以在较短时间内迅速恢复群落生物量,凋落物量也明显增加[73].封育后退化沙质草地植物叶片全碳含量由369.32 g·kg-1增加至460.36 g·kg-1,植物根系C∶N增加了35.3%,叶片C∶N、C∶P分别增加了16.2%、195.7%,而N∶P降低了61.4%[74].封育草地优势植物叶片N、P含量低于放牧样地[75],说明封育可能会引起土壤中氮元素缺乏加剧.封育后期适当放牧,不仅可以利用草地资源,而且牲畜排泄物中丰富氮元素的补充可以缓解土壤中氮元素的缺乏[76]. ...
... 氮添加降低草地物种丰富度和多样性[92],也有研究认为土壤养分增加并未改变草地多样性[93].氮添加能够促进地上植被生长并增加生物量,但会导致部分稀有物种消失从而降低群落多样性和系统稳定性[94-95].在中国北方草原,豆科植物和杂类草的多度随氮添加量的增加而降低[96].当氮增加后偶见种比优势种更易丧失,外来物种比本地物种更易受到影响[97-98].氮或者氮磷养分同时添加促进植物株高、群落盖度和比叶面积等性状[36,99].随施氮量增加,封育草地植被高度、密度、盖度和生物量显著增加,而物种丰富度和根系性状指数却下降[66].例如,重度退化草地封育后高氮添加(20 g·m-2)使Shannon-Wiener指数和Simpson指数分别下降到0.90和0.51,明显低于放牧样地物种多样性指数[100].封育和低氮交互作用促进植被恢复和提高植物多样性,而高氮降低植物多样性和系统稳定性.植物密度、地上生物量、凋落物量、叶面积和比叶面积在降水增加60%和氮添加交互处理下达到最大值,说明降水有利于激发氮素对植物的促进作用.低氮添加主要影响糙隐子草叶片形态性状,而高氮添加主要影响叶生理性状[101].氮添加增加了小叶章(Deyeuxia angustifolia)和狭叶甜茅(Glyceria spiculosa)的高度和地上生物量[36]. ...
围栏封育和放牧对盐池荒漠草原植物群落特征的影响
1
2019
... 封育后退化草地植物群落物种丰富度、多样性、生产力和生态系统稳定性呈不断增加趋势[66].也有研究表明,封育没有提高草地物种多样性[67].封育后灌丛草地植被盖度提高20%,高度提高17 cm[68].流动沙丘封育后沙蓬(Agriophyllum squarrosum)作为先锋物种首先建立种群,随后以差不嘎蒿(Artemisia halodendron)为主的多年生灌木通过无性繁殖的方式开始在沙丘定植,灌木的定植为禾本科植物种子的萌发提供了良好环境[69].随着植物群落的变化,流动沙丘生境改善,土壤种子库也随之改变[70].内蒙古退化草地封育10年后,多年生禾草以及灌木和半灌木优势度降低, 而多年生杂类草和一年生草本植物优势度出现不同程度的升高[18,71].因此,适当封育有利于植被恢复,长期过度封育反而会导致草地利用价值降低和草地退化[72].退化沙质草地封育后可以在较短时间内迅速恢复群落生物量,凋落物量也明显增加[73].封育后退化沙质草地植物叶片全碳含量由369.32 g·kg-1增加至460.36 g·kg-1,植物根系C∶N增加了35.3%,叶片C∶N、C∶P分别增加了16.2%、195.7%,而N∶P降低了61.4%[74].封育草地优势植物叶片N、P含量低于放牧样地[75],说明封育可能会引起土壤中氮元素缺乏加剧.封育后期适当放牧,不仅可以利用草地资源,而且牲畜排泄物中丰富氮元素的补充可以缓解土壤中氮元素的缺乏[76]. ...
禁牧与放牧管理下灌丛草地植被变化
1
2005
... 封育后退化草地植物群落物种丰富度、多样性、生产力和生态系统稳定性呈不断增加趋势[66].也有研究表明,封育没有提高草地物种多样性[67].封育后灌丛草地植被盖度提高20%,高度提高17 cm[68].流动沙丘封育后沙蓬(Agriophyllum squarrosum)作为先锋物种首先建立种群,随后以差不嘎蒿(Artemisia halodendron)为主的多年生灌木通过无性繁殖的方式开始在沙丘定植,灌木的定植为禾本科植物种子的萌发提供了良好环境[69].随着植物群落的变化,流动沙丘生境改善,土壤种子库也随之改变[70].内蒙古退化草地封育10年后,多年生禾草以及灌木和半灌木优势度降低, 而多年生杂类草和一年生草本植物优势度出现不同程度的升高[18,71].因此,适当封育有利于植被恢复,长期过度封育反而会导致草地利用价值降低和草地退化[72].退化沙质草地封育后可以在较短时间内迅速恢复群落生物量,凋落物量也明显增加[73].封育后退化沙质草地植物叶片全碳含量由369.32 g·kg-1增加至460.36 g·kg-1,植物根系C∶N增加了35.3%,叶片C∶N、C∶P分别增加了16.2%、195.7%,而N∶P降低了61.4%[74].封育草地优势植物叶片N、P含量低于放牧样地[75],说明封育可能会引起土壤中氮元素缺乏加剧.封育后期适当放牧,不仅可以利用草地资源,而且牲畜排泄物中丰富氮元素的补充可以缓解土壤中氮元素的缺乏[76]. ...
Changes in soil properties after establishment of Artemisia halodendron and Caragana microphylla on shifting sand dunes in semiarid Horqin Sandy Land,Northern China
1
2005
... 封育后退化草地植物群落物种丰富度、多样性、生产力和生态系统稳定性呈不断增加趋势[66].也有研究表明,封育没有提高草地物种多样性[67].封育后灌丛草地植被盖度提高20%,高度提高17 cm[68].流动沙丘封育后沙蓬(Agriophyllum squarrosum)作为先锋物种首先建立种群,随后以差不嘎蒿(Artemisia halodendron)为主的多年生灌木通过无性繁殖的方式开始在沙丘定植,灌木的定植为禾本科植物种子的萌发提供了良好环境[69].随着植物群落的变化,流动沙丘生境改善,土壤种子库也随之改变[70].内蒙古退化草地封育10年后,多年生禾草以及灌木和半灌木优势度降低, 而多年生杂类草和一年生草本植物优势度出现不同程度的升高[18,71].因此,适当封育有利于植被恢复,长期过度封育反而会导致草地利用价值降低和草地退化[72].退化沙质草地封育后可以在较短时间内迅速恢复群落生物量,凋落物量也明显增加[73].封育后退化沙质草地植物叶片全碳含量由369.32 g·kg-1增加至460.36 g·kg-1,植物根系C∶N增加了35.3%,叶片C∶N、C∶P分别增加了16.2%、195.7%,而N∶P降低了61.4%[74].封育草地优势植物叶片N、P含量低于放牧样地[75],说明封育可能会引起土壤中氮元素缺乏加剧.封育后期适当放牧,不仅可以利用草地资源,而且牲畜排泄物中丰富氮元素的补充可以缓解土壤中氮元素的缺乏[76]. ...
围封对荒漠草原区沙芦草群落土壤种子库及地上植被的影响
1
2018
... 封育后退化草地植物群落物种丰富度、多样性、生产力和生态系统稳定性呈不断增加趋势[66].也有研究表明,封育没有提高草地物种多样性[67].封育后灌丛草地植被盖度提高20%,高度提高17 cm[68].流动沙丘封育后沙蓬(Agriophyllum squarrosum)作为先锋物种首先建立种群,随后以差不嘎蒿(Artemisia halodendron)为主的多年生灌木通过无性繁殖的方式开始在沙丘定植,灌木的定植为禾本科植物种子的萌发提供了良好环境[69].随着植物群落的变化,流动沙丘生境改善,土壤种子库也随之改变[70].内蒙古退化草地封育10年后,多年生禾草以及灌木和半灌木优势度降低, 而多年生杂类草和一年生草本植物优势度出现不同程度的升高[18,71].因此,适当封育有利于植被恢复,长期过度封育反而会导致草地利用价值降低和草地退化[72].退化沙质草地封育后可以在较短时间内迅速恢复群落生物量,凋落物量也明显增加[73].封育后退化沙质草地植物叶片全碳含量由369.32 g·kg-1增加至460.36 g·kg-1,植物根系C∶N增加了35.3%,叶片C∶N、C∶P分别增加了16.2%、195.7%,而N∶P降低了61.4%[74].封育草地优势植物叶片N、P含量低于放牧样地[75],说明封育可能会引起土壤中氮元素缺乏加剧.封育后期适当放牧,不仅可以利用草地资源,而且牲畜排泄物中丰富氮元素的补充可以缓解土壤中氮元素的缺乏[76]. ...
围封年限对内蒙古羊草-针茅典型草原植物功能群及其多样性的影响
1
2013
... 封育后退化草地植物群落物种丰富度、多样性、生产力和生态系统稳定性呈不断增加趋势[66].也有研究表明,封育没有提高草地物种多样性[67].封育后灌丛草地植被盖度提高20%,高度提高17 cm[68].流动沙丘封育后沙蓬(Agriophyllum squarrosum)作为先锋物种首先建立种群,随后以差不嘎蒿(Artemisia halodendron)为主的多年生灌木通过无性繁殖的方式开始在沙丘定植,灌木的定植为禾本科植物种子的萌发提供了良好环境[69].随着植物群落的变化,流动沙丘生境改善,土壤种子库也随之改变[70].内蒙古退化草地封育10年后,多年生禾草以及灌木和半灌木优势度降低, 而多年生杂类草和一年生草本植物优势度出现不同程度的升高[18,71].因此,适当封育有利于植被恢复,长期过度封育反而会导致草地利用价值降低和草地退化[72].退化沙质草地封育后可以在较短时间内迅速恢复群落生物量,凋落物量也明显增加[73].封育后退化沙质草地植物叶片全碳含量由369.32 g·kg-1增加至460.36 g·kg-1,植物根系C∶N增加了35.3%,叶片C∶N、C∶P分别增加了16.2%、195.7%,而N∶P降低了61.4%[74].封育草地优势植物叶片N、P含量低于放牧样地[75],说明封育可能会引起土壤中氮元素缺乏加剧.封育后期适当放牧,不仅可以利用草地资源,而且牲畜排泄物中丰富氮元素的补充可以缓解土壤中氮元素的缺乏[76]. ...
科尔沁沙地封育恢复过程中植物群落特征变化及影响因素
1
2019
... 封育后退化草地植物群落物种丰富度、多样性、生产力和生态系统稳定性呈不断增加趋势[66].也有研究表明,封育没有提高草地物种多样性[67].封育后灌丛草地植被盖度提高20%,高度提高17 cm[68].流动沙丘封育后沙蓬(Agriophyllum squarrosum)作为先锋物种首先建立种群,随后以差不嘎蒿(Artemisia halodendron)为主的多年生灌木通过无性繁殖的方式开始在沙丘定植,灌木的定植为禾本科植物种子的萌发提供了良好环境[69].随着植物群落的变化,流动沙丘生境改善,土壤种子库也随之改变[70].内蒙古退化草地封育10年后,多年生禾草以及灌木和半灌木优势度降低, 而多年生杂类草和一年生草本植物优势度出现不同程度的升高[18,71].因此,适当封育有利于植被恢复,长期过度封育反而会导致草地利用价值降低和草地退化[72].退化沙质草地封育后可以在较短时间内迅速恢复群落生物量,凋落物量也明显增加[73].封育后退化沙质草地植物叶片全碳含量由369.32 g·kg-1增加至460.36 g·kg-1,植物根系C∶N增加了35.3%,叶片C∶N、C∶P分别增加了16.2%、195.7%,而N∶P降低了61.4%[74].封育草地优势植物叶片N、P含量低于放牧样地[75],说明封育可能会引起土壤中氮元素缺乏加剧.封育后期适当放牧,不仅可以利用草地资源,而且牲畜排泄物中丰富氮元素的补充可以缓解土壤中氮元素的缺乏[76]. ...
科尔沁沙地封育过程中植被特征的动态变化
1
2018
... 封育后退化草地植物群落物种丰富度、多样性、生产力和生态系统稳定性呈不断增加趋势[66].也有研究表明,封育没有提高草地物种多样性[67].封育后灌丛草地植被盖度提高20%,高度提高17 cm[68].流动沙丘封育后沙蓬(Agriophyllum squarrosum)作为先锋物种首先建立种群,随后以差不嘎蒿(Artemisia halodendron)为主的多年生灌木通过无性繁殖的方式开始在沙丘定植,灌木的定植为禾本科植物种子的萌发提供了良好环境[69].随着植物群落的变化,流动沙丘生境改善,土壤种子库也随之改变[70].内蒙古退化草地封育10年后,多年生禾草以及灌木和半灌木优势度降低, 而多年生杂类草和一年生草本植物优势度出现不同程度的升高[18,71].因此,适当封育有利于植被恢复,长期过度封育反而会导致草地利用价值降低和草地退化[72].退化沙质草地封育后可以在较短时间内迅速恢复群落生物量,凋落物量也明显增加[73].封育后退化沙质草地植物叶片全碳含量由369.32 g·kg-1增加至460.36 g·kg-1,植物根系C∶N增加了35.3%,叶片C∶N、C∶P分别增加了16.2%、195.7%,而N∶P降低了61.4%[74].封育草地优势植物叶片N、P含量低于放牧样地[75],说明封育可能会引起土壤中氮元素缺乏加剧.封育后期适当放牧,不仅可以利用草地资源,而且牲畜排泄物中丰富氮元素的补充可以缓解土壤中氮元素的缺乏[76]. ...
围封和造林对科尔沁沙漠化草地植物-土壤碳氮磷的影响
2
2023
... 封育后退化草地植物群落物种丰富度、多样性、生产力和生态系统稳定性呈不断增加趋势[66].也有研究表明,封育没有提高草地物种多样性[67].封育后灌丛草地植被盖度提高20%,高度提高17 cm[68].流动沙丘封育后沙蓬(Agriophyllum squarrosum)作为先锋物种首先建立种群,随后以差不嘎蒿(Artemisia halodendron)为主的多年生灌木通过无性繁殖的方式开始在沙丘定植,灌木的定植为禾本科植物种子的萌发提供了良好环境[69].随着植物群落的变化,流动沙丘生境改善,土壤种子库也随之改变[70].内蒙古退化草地封育10年后,多年生禾草以及灌木和半灌木优势度降低, 而多年生杂类草和一年生草本植物优势度出现不同程度的升高[18,71].因此,适当封育有利于植被恢复,长期过度封育反而会导致草地利用价值降低和草地退化[72].退化沙质草地封育后可以在较短时间内迅速恢复群落生物量,凋落物量也明显增加[73].封育后退化沙质草地植物叶片全碳含量由369.32 g·kg-1增加至460.36 g·kg-1,植物根系C∶N增加了35.3%,叶片C∶N、C∶P分别增加了16.2%、195.7%,而N∶P降低了61.4%[74].封育草地优势植物叶片N、P含量低于放牧样地[75],说明封育可能会引起土壤中氮元素缺乏加剧.封育后期适当放牧,不仅可以利用草地资源,而且牲畜排泄物中丰富氮元素的补充可以缓解土壤中氮元素的缺乏[76]. ...
... 与自由放牧相比,封育后草地0~10 cm土壤容重,0~10、10~30 cm土壤细砂粒、黏粉粒、电导率和碱解氮明显增加,而土壤容重、紧实度及粗颗粒明显减小[86].封育样地土壤有机质、全氮、有效氮和有效钾高于放牧样地[87].吉林省长岭县3年的封育土壤有机碳、总氮、总磷和C∶N逐渐增加[88].封育后宁夏盐池荒漠草原土壤微生物量碳、氮均增大,表明封育可以促进土壤微生物活动,增加微生物量[89].封育后科尔沁荒漠化土地土壤有机碳增加7倍以上,全氮增加6.3倍,全磷增加1.7倍[74].封育提高了土壤动物多样性和土壤微生物数量[90],说明一定程度上可以恢复退化沙质草地的土壤动物群落.土壤微生物、土壤动物的呼吸作用是土壤呼吸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沙质草地土壤呼吸速率封育22年>围封17年>放牧[91]. ...
不同利用方式下草地优势植物的生态化学计量特征
1
2014
... 封育后退化草地植物群落物种丰富度、多样性、生产力和生态系统稳定性呈不断增加趋势[66].也有研究表明,封育没有提高草地物种多样性[67].封育后灌丛草地植被盖度提高20%,高度提高17 cm[68].流动沙丘封育后沙蓬(Agriophyllum squarrosum)作为先锋物种首先建立种群,随后以差不嘎蒿(Artemisia halodendron)为主的多年生灌木通过无性繁殖的方式开始在沙丘定植,灌木的定植为禾本科植物种子的萌发提供了良好环境[69].随着植物群落的变化,流动沙丘生境改善,土壤种子库也随之改变[70].内蒙古退化草地封育10年后,多年生禾草以及灌木和半灌木优势度降低, 而多年生杂类草和一年生草本植物优势度出现不同程度的升高[18,71].因此,适当封育有利于植被恢复,长期过度封育反而会导致草地利用价值降低和草地退化[72].退化沙质草地封育后可以在较短时间内迅速恢复群落生物量,凋落物量也明显增加[73].封育后退化沙质草地植物叶片全碳含量由369.32 g·kg-1增加至460.36 g·kg-1,植物根系C∶N增加了35.3%,叶片C∶N、C∶P分别增加了16.2%、195.7%,而N∶P降低了61.4%[74].封育草地优势植物叶片N、P含量低于放牧样地[75],说明封育可能会引起土壤中氮元素缺乏加剧.封育后期适当放牧,不仅可以利用草地资源,而且牲畜排泄物中丰富氮元素的补充可以缓解土壤中氮元素的缺乏[76]. ...
基于Meta分析的围栏封育和人工植被建设对北方风沙区植物-土壤碳氮磷化学计量的影响
1
2024
... 封育后退化草地植物群落物种丰富度、多样性、生产力和生态系统稳定性呈不断增加趋势[66].也有研究表明,封育没有提高草地物种多样性[67].封育后灌丛草地植被盖度提高20%,高度提高17 cm[68].流动沙丘封育后沙蓬(Agriophyllum squarrosum)作为先锋物种首先建立种群,随后以差不嘎蒿(Artemisia halodendron)为主的多年生灌木通过无性繁殖的方式开始在沙丘定植,灌木的定植为禾本科植物种子的萌发提供了良好环境[69].随着植物群落的变化,流动沙丘生境改善,土壤种子库也随之改变[70].内蒙古退化草地封育10年后,多年生禾草以及灌木和半灌木优势度降低, 而多年生杂类草和一年生草本植物优势度出现不同程度的升高[18,71].因此,适当封育有利于植被恢复,长期过度封育反而会导致草地利用价值降低和草地退化[72].退化沙质草地封育后可以在较短时间内迅速恢复群落生物量,凋落物量也明显增加[73].封育后退化沙质草地植物叶片全碳含量由369.32 g·kg-1增加至460.36 g·kg-1,植物根系C∶N增加了35.3%,叶片C∶N、C∶P分别增加了16.2%、195.7%,而N∶P降低了61.4%[74].封育草地优势植物叶片N、P含量低于放牧样地[75],说明封育可能会引起土壤中氮元素缺乏加剧.封育后期适当放牧,不仅可以利用草地资源,而且牲畜排泄物中丰富氮元素的补充可以缓解土壤中氮元素的缺乏[76]. ...
奶牛放牧对人工草地土壤理化特性的影响
1
2007
... 与轻度轮牧相比,中度连续放牧使0~20 cm土壤紧实度增加19.8%,容重上升2.8%,孔隙度减少2.1%,通气性变差,含水量下降5.8%[77].连续自由放牧19年后,羊草草地土壤0~60 cm的碳、磷分别损失24.1%和4.9%,0~100 cm碳、磷分别损失23%和1%,其中磷的损失主要是有机磷[78].土壤有机质随放牧强度增加而减少,在没有放牧区为11.2%,在重度放牧区为8.6%[79].主要原因在于放牧时牲畜啃食和踩踏,草地植被破坏,地上生物量积累减少.牲畜采食植物后凋落物向土壤归还的碳减少,同时通过影响土壤理化性质加速土壤呼吸作用,进而影响草地生态系统土壤有机碳[80].因此,适度放牧有利于草地生态系统土壤养分循环、腐殖质形成和碳截存,也有利于提高土壤生物活性,从而促进系统生态功能的恢复[81].随着放牧强度的增加,内蒙古典型草原土壤对CH4的吸收变小,重度放牧对草地土壤吸收大气CH4有明显抑制作用[82-83].主要是因为重度放牧增强了土壤蒸发,降低了土壤湿度,从而增加了干旱半干旱区草地土壤甲烷氧化菌发生水分胁迫的概率.另一方面,放牧家畜的踩踏作用改变了土壤的透气性,从而减少了大气中CH4和O2向土壤中的扩散速率,采食作用导致植物碳、氮移除,减少了土壤中微生物赖以生存的有效碳、氮,进而降低了甲烷氧化菌的种群数量[84-85]. ...
放牧对暗栗钙土磷的贮量和形态的影响
1
2001
... 与轻度轮牧相比,中度连续放牧使0~20 cm土壤紧实度增加19.8%,容重上升2.8%,孔隙度减少2.1%,通气性变差,含水量下降5.8%[77].连续自由放牧19年后,羊草草地土壤0~60 cm的碳、磷分别损失24.1%和4.9%,0~100 cm碳、磷分别损失23%和1%,其中磷的损失主要是有机磷[78].土壤有机质随放牧强度增加而减少,在没有放牧区为11.2%,在重度放牧区为8.6%[79].主要原因在于放牧时牲畜啃食和踩踏,草地植被破坏,地上生物量积累减少.牲畜采食植物后凋落物向土壤归还的碳减少,同时通过影响土壤理化性质加速土壤呼吸作用,进而影响草地生态系统土壤有机碳[80].因此,适度放牧有利于草地生态系统土壤养分循环、腐殖质形成和碳截存,也有利于提高土壤生物活性,从而促进系统生态功能的恢复[81].随着放牧强度的增加,内蒙古典型草原土壤对CH4的吸收变小,重度放牧对草地土壤吸收大气CH4有明显抑制作用[82-83].主要是因为重度放牧增强了土壤蒸发,降低了土壤湿度,从而增加了干旱半干旱区草地土壤甲烷氧化菌发生水分胁迫的概率.另一方面,放牧家畜的踩踏作用改变了土壤的透气性,从而减少了大气中CH4和O2向土壤中的扩散速率,采食作用导致植物碳、氮移除,减少了土壤中微生物赖以生存的有效碳、氮,进而降低了甲烷氧化菌的种群数量[84-85]. ...
不同放牧强度对土壤养分及质地的影响
1
2004
... 与轻度轮牧相比,中度连续放牧使0~20 cm土壤紧实度增加19.8%,容重上升2.8%,孔隙度减少2.1%,通气性变差,含水量下降5.8%[77].连续自由放牧19年后,羊草草地土壤0~60 cm的碳、磷分别损失24.1%和4.9%,0~100 cm碳、磷分别损失23%和1%,其中磷的损失主要是有机磷[78].土壤有机质随放牧强度增加而减少,在没有放牧区为11.2%,在重度放牧区为8.6%[79].主要原因在于放牧时牲畜啃食和踩踏,草地植被破坏,地上生物量积累减少.牲畜采食植物后凋落物向土壤归还的碳减少,同时通过影响土壤理化性质加速土壤呼吸作用,进而影响草地生态系统土壤有机碳[80].因此,适度放牧有利于草地生态系统土壤养分循环、腐殖质形成和碳截存,也有利于提高土壤生物活性,从而促进系统生态功能的恢复[81].随着放牧强度的增加,内蒙古典型草原土壤对CH4的吸收变小,重度放牧对草地土壤吸收大气CH4有明显抑制作用[82-83].主要是因为重度放牧增强了土壤蒸发,降低了土壤湿度,从而增加了干旱半干旱区草地土壤甲烷氧化菌发生水分胁迫的概率.另一方面,放牧家畜的踩踏作用改变了土壤的透气性,从而减少了大气中CH4和O2向土壤中的扩散速率,采食作用导致植物碳、氮移除,减少了土壤中微生物赖以生存的有效碳、氮,进而降低了甲烷氧化菌的种群数量[84-85]. ...
放牧和补播对草地土壤有机碳和微生物量碳的影响
1
2014
... 与轻度轮牧相比,中度连续放牧使0~20 cm土壤紧实度增加19.8%,容重上升2.8%,孔隙度减少2.1%,通气性变差,含水量下降5.8%[77].连续自由放牧19年后,羊草草地土壤0~60 cm的碳、磷分别损失24.1%和4.9%,0~100 cm碳、磷分别损失23%和1%,其中磷的损失主要是有机磷[78].土壤有机质随放牧强度增加而减少,在没有放牧区为11.2%,在重度放牧区为8.6%[79].主要原因在于放牧时牲畜啃食和踩踏,草地植被破坏,地上生物量积累减少.牲畜采食植物后凋落物向土壤归还的碳减少,同时通过影响土壤理化性质加速土壤呼吸作用,进而影响草地生态系统土壤有机碳[80].因此,适度放牧有利于草地生态系统土壤养分循环、腐殖质形成和碳截存,也有利于提高土壤生物活性,从而促进系统生态功能的恢复[81].随着放牧强度的增加,内蒙古典型草原土壤对CH4的吸收变小,重度放牧对草地土壤吸收大气CH4有明显抑制作用[82-83].主要是因为重度放牧增强了土壤蒸发,降低了土壤湿度,从而增加了干旱半干旱区草地土壤甲烷氧化菌发生水分胁迫的概率.另一方面,放牧家畜的踩踏作用改变了土壤的透气性,从而减少了大气中CH4和O2向土壤中的扩散速率,采食作用导致植物碳、氮移除,减少了土壤中微生物赖以生存的有效碳、氮,进而降低了甲烷氧化菌的种群数量[84-85]. ...
Influence of livestock grazing on C secquestration in semi-grass and short-grass rangelands
1
2000
... 与轻度轮牧相比,中度连续放牧使0~20 cm土壤紧实度增加19.8%,容重上升2.8%,孔隙度减少2.1%,通气性变差,含水量下降5.8%[77].连续自由放牧19年后,羊草草地土壤0~60 cm的碳、磷分别损失24.1%和4.9%,0~100 cm碳、磷分别损失23%和1%,其中磷的损失主要是有机磷[78].土壤有机质随放牧强度增加而减少,在没有放牧区为11.2%,在重度放牧区为8.6%[79].主要原因在于放牧时牲畜啃食和踩踏,草地植被破坏,地上生物量积累减少.牲畜采食植物后凋落物向土壤归还的碳减少,同时通过影响土壤理化性质加速土壤呼吸作用,进而影响草地生态系统土壤有机碳[80].因此,适度放牧有利于草地生态系统土壤养分循环、腐殖质形成和碳截存,也有利于提高土壤生物活性,从而促进系统生态功能的恢复[81].随着放牧强度的增加,内蒙古典型草原土壤对CH4的吸收变小,重度放牧对草地土壤吸收大气CH4有明显抑制作用[82-83].主要是因为重度放牧增强了土壤蒸发,降低了土壤湿度,从而增加了干旱半干旱区草地土壤甲烷氧化菌发生水分胁迫的概率.另一方面,放牧家畜的踩踏作用改变了土壤的透气性,从而减少了大气中CH4和O2向土壤中的扩散速率,采食作用导致植物碳、氮移除,减少了土壤中微生物赖以生存的有效碳、氮,进而降低了甲烷氧化菌的种群数量[84-85]. ...
放牧强度对半干旱草原土壤N
1
2
... 与轻度轮牧相比,中度连续放牧使0~20 cm土壤紧实度增加19.8%,容重上升2.8%,孔隙度减少2.1%,通气性变差,含水量下降5.8%[77].连续自由放牧19年后,羊草草地土壤0~60 cm的碳、磷分别损失24.1%和4.9%,0~100 cm碳、磷分别损失23%和1%,其中磷的损失主要是有机磷[78].土壤有机质随放牧强度增加而减少,在没有放牧区为11.2%,在重度放牧区为8.6%[79].主要原因在于放牧时牲畜啃食和踩踏,草地植被破坏,地上生物量积累减少.牲畜采食植物后凋落物向土壤归还的碳减少,同时通过影响土壤理化性质加速土壤呼吸作用,进而影响草地生态系统土壤有机碳[80].因此,适度放牧有利于草地生态系统土壤养分循环、腐殖质形成和碳截存,也有利于提高土壤生物活性,从而促进系统生态功能的恢复[81].随着放牧强度的增加,内蒙古典型草原土壤对CH4的吸收变小,重度放牧对草地土壤吸收大气CH4有明显抑制作用[82-83].主要是因为重度放牧增强了土壤蒸发,降低了土壤湿度,从而增加了干旱半干旱区草地土壤甲烷氧化菌发生水分胁迫的概率.另一方面,放牧家畜的踩踏作用改变了土壤的透气性,从而减少了大气中CH4和O2向土壤中的扩散速率,采食作用导致植物碳、氮移除,减少了土壤中微生物赖以生存的有效碳、氮,进而降低了甲烷氧化菌的种群数量[84-85]. ...
Annual methane budgets of sheep grazing systems were regulated by grazing intensities in the temperate continental steppe:a two-year case study
1
2018
... 与轻度轮牧相比,中度连续放牧使0~20 cm土壤紧实度增加19.8%,容重上升2.8%,孔隙度减少2.1%,通气性变差,含水量下降5.8%[77].连续自由放牧19年后,羊草草地土壤0~60 cm的碳、磷分别损失24.1%和4.9%,0~100 cm碳、磷分别损失23%和1%,其中磷的损失主要是有机磷[78].土壤有机质随放牧强度增加而减少,在没有放牧区为11.2%,在重度放牧区为8.6%[79].主要原因在于放牧时牲畜啃食和踩踏,草地植被破坏,地上生物量积累减少.牲畜采食植物后凋落物向土壤归还的碳减少,同时通过影响土壤理化性质加速土壤呼吸作用,进而影响草地生态系统土壤有机碳[80].因此,适度放牧有利于草地生态系统土壤养分循环、腐殖质形成和碳截存,也有利于提高土壤生物活性,从而促进系统生态功能的恢复[81].随着放牧强度的增加,内蒙古典型草原土壤对CH4的吸收变小,重度放牧对草地土壤吸收大气CH4有明显抑制作用[82-83].主要是因为重度放牧增强了土壤蒸发,降低了土壤湿度,从而增加了干旱半干旱区草地土壤甲烷氧化菌发生水分胁迫的概率.另一方面,放牧家畜的踩踏作用改变了土壤的透气性,从而减少了大气中CH4和O2向土壤中的扩散速率,采食作用导致植物碳、氮移除,减少了土壤中微生物赖以生存的有效碳、氮,进而降低了甲烷氧化菌的种群数量[84-85]. ...
Grazing effects on the greenhouse gas balance of a temperate steppe ecosystem
1
2012
... 与轻度轮牧相比,中度连续放牧使0~20 cm土壤紧实度增加19.8%,容重上升2.8%,孔隙度减少2.1%,通气性变差,含水量下降5.8%[77].连续自由放牧19年后,羊草草地土壤0~60 cm的碳、磷分别损失24.1%和4.9%,0~100 cm碳、磷分别损失23%和1%,其中磷的损失主要是有机磷[78].土壤有机质随放牧强度增加而减少,在没有放牧区为11.2%,在重度放牧区为8.6%[79].主要原因在于放牧时牲畜啃食和踩踏,草地植被破坏,地上生物量积累减少.牲畜采食植物后凋落物向土壤归还的碳减少,同时通过影响土壤理化性质加速土壤呼吸作用,进而影响草地生态系统土壤有机碳[80].因此,适度放牧有利于草地生态系统土壤养分循环、腐殖质形成和碳截存,也有利于提高土壤生物活性,从而促进系统生态功能的恢复[81].随着放牧强度的增加,内蒙古典型草原土壤对CH4的吸收变小,重度放牧对草地土壤吸收大气CH4有明显抑制作用[82-83].主要是因为重度放牧增强了土壤蒸发,降低了土壤湿度,从而增加了干旱半干旱区草地土壤甲烷氧化菌发生水分胁迫的概率.另一方面,放牧家畜的踩踏作用改变了土壤的透气性,从而减少了大气中CH4和O2向土壤中的扩散速率,采食作用导致植物碳、氮移除,减少了土壤中微生物赖以生存的有效碳、氮,进而降低了甲烷氧化菌的种群数量[84-85]. ...
内蒙古不同类型草地生态系统甲烷通量及其对气候变化的响应
1
2022
... 与轻度轮牧相比,中度连续放牧使0~20 cm土壤紧实度增加19.8%,容重上升2.8%,孔隙度减少2.1%,通气性变差,含水量下降5.8%[77].连续自由放牧19年后,羊草草地土壤0~60 cm的碳、磷分别损失24.1%和4.9%,0~100 cm碳、磷分别损失23%和1%,其中磷的损失主要是有机磷[78].土壤有机质随放牧强度增加而减少,在没有放牧区为11.2%,在重度放牧区为8.6%[79].主要原因在于放牧时牲畜啃食和踩踏,草地植被破坏,地上生物量积累减少.牲畜采食植物后凋落物向土壤归还的碳减少,同时通过影响土壤理化性质加速土壤呼吸作用,进而影响草地生态系统土壤有机碳[80].因此,适度放牧有利于草地生态系统土壤养分循环、腐殖质形成和碳截存,也有利于提高土壤生物活性,从而促进系统生态功能的恢复[81].随着放牧强度的增加,内蒙古典型草原土壤对CH4的吸收变小,重度放牧对草地土壤吸收大气CH4有明显抑制作用[82-83].主要是因为重度放牧增强了土壤蒸发,降低了土壤湿度,从而增加了干旱半干旱区草地土壤甲烷氧化菌发生水分胁迫的概率.另一方面,放牧家畜的踩踏作用改变了土壤的透气性,从而减少了大气中CH4和O2向土壤中的扩散速率,采食作用导致植物碳、氮移除,减少了土壤中微生物赖以生存的有效碳、氮,进而降低了甲烷氧化菌的种群数量[84-85]. ...
围封年限对典型草原植被与土壤特征的影响
1
2009
... 与自由放牧相比,封育后草地0~10 cm土壤容重,0~10、10~30 cm土壤细砂粒、黏粉粒、电导率和碱解氮明显增加,而土壤容重、紧实度及粗颗粒明显减小[86].封育样地土壤有机质、全氮、有效氮和有效钾高于放牧样地[87].吉林省长岭县3年的封育土壤有机碳、总氮、总磷和C∶N逐渐增加[88].封育后宁夏盐池荒漠草原土壤微生物量碳、氮均增大,表明封育可以促进土壤微生物活动,增加微生物量[89].封育后科尔沁荒漠化土地土壤有机碳增加7倍以上,全氮增加6.3倍,全磷增加1.7倍[74].封育提高了土壤动物多样性和土壤微生物数量[90],说明一定程度上可以恢复退化沙质草地的土壤动物群落.土壤微生物、土壤动物的呼吸作用是土壤呼吸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沙质草地土壤呼吸速率封育22年>围封17年>放牧[91]. ...
围封对沙漠化草地土壤理化性质和固碳潜力恢复的影响
1
2017
... 与自由放牧相比,封育后草地0~10 cm土壤容重,0~10、10~30 cm土壤细砂粒、黏粉粒、电导率和碱解氮明显增加,而土壤容重、紧实度及粗颗粒明显减小[86].封育样地土壤有机质、全氮、有效氮和有效钾高于放牧样地[87].吉林省长岭县3年的封育土壤有机碳、总氮、总磷和C∶N逐渐增加[88].封育后宁夏盐池荒漠草原土壤微生物量碳、氮均增大,表明封育可以促进土壤微生物活动,增加微生物量[89].封育后科尔沁荒漠化土地土壤有机碳增加7倍以上,全氮增加6.3倍,全磷增加1.7倍[74].封育提高了土壤动物多样性和土壤微生物数量[90],说明一定程度上可以恢复退化沙质草地的土壤动物群落.土壤微生物、土壤动物的呼吸作用是土壤呼吸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沙质草地土壤呼吸速率封育22年>围封17年>放牧[91]. ...
Effects of fencing on vegetation and soil restoration in a degraded alkaline grassland in northeast China
1
2014
... 与自由放牧相比,封育后草地0~10 cm土壤容重,0~10、10~30 cm土壤细砂粒、黏粉粒、电导率和碱解氮明显增加,而土壤容重、紧实度及粗颗粒明显减小[86].封育样地土壤有机质、全氮、有效氮和有效钾高于放牧样地[87].吉林省长岭县3年的封育土壤有机碳、总氮、总磷和C∶N逐渐增加[88].封育后宁夏盐池荒漠草原土壤微生物量碳、氮均增大,表明封育可以促进土壤微生物活动,增加微生物量[89].封育后科尔沁荒漠化土地土壤有机碳增加7倍以上,全氮增加6.3倍,全磷增加1.7倍[74].封育提高了土壤动物多样性和土壤微生物数量[90],说明一定程度上可以恢复退化沙质草地的土壤动物群落.土壤微生物、土壤动物的呼吸作用是土壤呼吸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沙质草地土壤呼吸速率封育22年>围封17年>放牧[91]. ...
围封年限对荒漠草原植物、土壤及微生物化学计量特征的影响
1
2016
... 与自由放牧相比,封育后草地0~10 cm土壤容重,0~10、10~30 cm土壤细砂粒、黏粉粒、电导率和碱解氮明显增加,而土壤容重、紧实度及粗颗粒明显减小[86].封育样地土壤有机质、全氮、有效氮和有效钾高于放牧样地[87].吉林省长岭县3年的封育土壤有机碳、总氮、总磷和C∶N逐渐增加[88].封育后宁夏盐池荒漠草原土壤微生物量碳、氮均增大,表明封育可以促进土壤微生物活动,增加微生物量[89].封育后科尔沁荒漠化土地土壤有机碳增加7倍以上,全氮增加6.3倍,全磷增加1.7倍[74].封育提高了土壤动物多样性和土壤微生物数量[90],说明一定程度上可以恢复退化沙质草地的土壤动物群落.土壤微生物、土壤动物的呼吸作用是土壤呼吸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沙质草地土壤呼吸速率封育22年>围封17年>放牧[91]. ...
科尔沁沙地土壤呼吸空间分布及其变化特征研究
1
2012
... 与自由放牧相比,封育后草地0~10 cm土壤容重,0~10、10~30 cm土壤细砂粒、黏粉粒、电导率和碱解氮明显增加,而土壤容重、紧实度及粗颗粒明显减小[86].封育样地土壤有机质、全氮、有效氮和有效钾高于放牧样地[87].吉林省长岭县3年的封育土壤有机碳、总氮、总磷和C∶N逐渐增加[88].封育后宁夏盐池荒漠草原土壤微生物量碳、氮均增大,表明封育可以促进土壤微生物活动,增加微生物量[89].封育后科尔沁荒漠化土地土壤有机碳增加7倍以上,全氮增加6.3倍,全磷增加1.7倍[74].封育提高了土壤动物多样性和土壤微生物数量[90],说明一定程度上可以恢复退化沙质草地的土壤动物群落.土壤微生物、土壤动物的呼吸作用是土壤呼吸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沙质草地土壤呼吸速率封育22年>围封17年>放牧[91]. ...
放牧及围封对科尔沁沙质草地土壤呼吸的影响
1
2015
... 与自由放牧相比,封育后草地0~10 cm土壤容重,0~10、10~30 cm土壤细砂粒、黏粉粒、电导率和碱解氮明显增加,而土壤容重、紧实度及粗颗粒明显减小[86].封育样地土壤有机质、全氮、有效氮和有效钾高于放牧样地[87].吉林省长岭县3年的封育土壤有机碳、总氮、总磷和C∶N逐渐增加[88].封育后宁夏盐池荒漠草原土壤微生物量碳、氮均增大,表明封育可以促进土壤微生物活动,增加微生物量[89].封育后科尔沁荒漠化土地土壤有机碳增加7倍以上,全氮增加6.3倍,全磷增加1.7倍[74].封育提高了土壤动物多样性和土壤微生物数量[90],说明一定程度上可以恢复退化沙质草地的土壤动物群落.土壤微生物、土壤动物的呼吸作用是土壤呼吸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沙质草地土壤呼吸速率封育22年>围封17年>放牧[91]. ...
Tradeoffs and thresholds in the effects of nitrogen addition on biodiversity and ecosystem functioning:evidence from Inner Mongolia Grasslands
1
2010
... 氮添加降低草地物种丰富度和多样性[92],也有研究认为土壤养分增加并未改变草地多样性[93].氮添加能够促进地上植被生长并增加生物量,但会导致部分稀有物种消失从而降低群落多样性和系统稳定性[94-95].在中国北方草原,豆科植物和杂类草的多度随氮添加量的增加而降低[96].当氮增加后偶见种比优势种更易丧失,外来物种比本地物种更易受到影响[97-98].氮或者氮磷养分同时添加促进植物株高、群落盖度和比叶面积等性状[36,99].随施氮量增加,封育草地植被高度、密度、盖度和生物量显著增加,而物种丰富度和根系性状指数却下降[66].例如,重度退化草地封育后高氮添加(20 g·m-2)使Shannon-Wiener指数和Simpson指数分别下降到0.90和0.51,明显低于放牧样地物种多样性指数[100].封育和低氮交互作用促进植被恢复和提高植物多样性,而高氮降低植物多样性和系统稳定性.植物密度、地上生物量、凋落物量、叶面积和比叶面积在降水增加60%和氮添加交互处理下达到最大值,说明降水有利于激发氮素对植物的促进作用.低氮添加主要影响糙隐子草叶片形态性状,而高氮添加主要影响叶生理性状[101].氮添加增加了小叶章(Deyeuxia angustifolia)和狭叶甜茅(Glyceria spiculosa)的高度和地上生物量[36]. ...
金沙江干旱河谷退化草地群落对氮磷施肥的反应
1
2004
... 氮添加降低草地物种丰富度和多样性[92],也有研究认为土壤养分增加并未改变草地多样性[93].氮添加能够促进地上植被生长并增加生物量,但会导致部分稀有物种消失从而降低群落多样性和系统稳定性[94-95].在中国北方草原,豆科植物和杂类草的多度随氮添加量的增加而降低[96].当氮增加后偶见种比优势种更易丧失,外来物种比本地物种更易受到影响[97-98].氮或者氮磷养分同时添加促进植物株高、群落盖度和比叶面积等性状[36,99].随施氮量增加,封育草地植被高度、密度、盖度和生物量显著增加,而物种丰富度和根系性状指数却下降[66].例如,重度退化草地封育后高氮添加(20 g·m-2)使Shannon-Wiener指数和Simpson指数分别下降到0.90和0.51,明显低于放牧样地物种多样性指数[100].封育和低氮交互作用促进植被恢复和提高植物多样性,而高氮降低植物多样性和系统稳定性.植物密度、地上生物量、凋落物量、叶面积和比叶面积在降水增加60%和氮添加交互处理下达到最大值,说明降水有利于激发氮素对植物的促进作用.低氮添加主要影响糙隐子草叶片形态性状,而高氮添加主要影响叶生理性状[101].氮添加增加了小叶章(Deyeuxia angustifolia)和狭叶甜茅(Glyceria spiculosa)的高度和地上生物量[36]. ...
Addition of multiple limiting resources reduces grassland diversity
1
2016
... 氮添加降低草地物种丰富度和多样性[92],也有研究认为土壤养分增加并未改变草地多样性[93].氮添加能够促进地上植被生长并增加生物量,但会导致部分稀有物种消失从而降低群落多样性和系统稳定性[94-95].在中国北方草原,豆科植物和杂类草的多度随氮添加量的增加而降低[96].当氮增加后偶见种比优势种更易丧失,外来物种比本地物种更易受到影响[97-98].氮或者氮磷养分同时添加促进植物株高、群落盖度和比叶面积等性状[36,99].随施氮量增加,封育草地植被高度、密度、盖度和生物量显著增加,而物种丰富度和根系性状指数却下降[66].例如,重度退化草地封育后高氮添加(20 g·m-2)使Shannon-Wiener指数和Simpson指数分别下降到0.90和0.51,明显低于放牧样地物种多样性指数[100].封育和低氮交互作用促进植被恢复和提高植物多样性,而高氮降低植物多样性和系统稳定性.植物密度、地上生物量、凋落物量、叶面积和比叶面积在降水增加60%和氮添加交互处理下达到最大值,说明降水有利于激发氮素对植物的促进作用.低氮添加主要影响糙隐子草叶片形态性状,而高氮添加主要影响叶生理性状[101].氮添加增加了小叶章(Deyeuxia angustifolia)和狭叶甜茅(Glyceria spiculosa)的高度和地上生物量[36]. ...
氮添加对内蒙古退化草地植物群落多样性和生物量的影响
1
2018
... 氮添加降低草地物种丰富度和多样性[92],也有研究认为土壤养分增加并未改变草地多样性[93].氮添加能够促进地上植被生长并增加生物量,但会导致部分稀有物种消失从而降低群落多样性和系统稳定性[94-95].在中国北方草原,豆科植物和杂类草的多度随氮添加量的增加而降低[96].当氮增加后偶见种比优势种更易丧失,外来物种比本地物种更易受到影响[97-98].氮或者氮磷养分同时添加促进植物株高、群落盖度和比叶面积等性状[36,99].随施氮量增加,封育草地植被高度、密度、盖度和生物量显著增加,而物种丰富度和根系性状指数却下降[66].例如,重度退化草地封育后高氮添加(20 g·m-2)使Shannon-Wiener指数和Simpson指数分别下降到0.90和0.51,明显低于放牧样地物种多样性指数[100].封育和低氮交互作用促进植被恢复和提高植物多样性,而高氮降低植物多样性和系统稳定性.植物密度、地上生物量、凋落物量、叶面积和比叶面积在降水增加60%和氮添加交互处理下达到最大值,说明降水有利于激发氮素对植物的促进作用.低氮添加主要影响糙隐子草叶片形态性状,而高氮添加主要影响叶生理性状[101].氮添加增加了小叶章(Deyeuxia angustifolia)和狭叶甜茅(Glyceria spiculosa)的高度和地上生物量[36]. ...
施氮对退化天然草地主要物种地上生物量和重要值的影响
1
2009
... 氮添加降低草地物种丰富度和多样性[92],也有研究认为土壤养分增加并未改变草地多样性[93].氮添加能够促进地上植被生长并增加生物量,但会导致部分稀有物种消失从而降低群落多样性和系统稳定性[94-95].在中国北方草原,豆科植物和杂类草的多度随氮添加量的增加而降低[96].当氮增加后偶见种比优势种更易丧失,外来物种比本地物种更易受到影响[97-98].氮或者氮磷养分同时添加促进植物株高、群落盖度和比叶面积等性状[36,99].随施氮量增加,封育草地植被高度、密度、盖度和生物量显著增加,而物种丰富度和根系性状指数却下降[66].例如,重度退化草地封育后高氮添加(20 g·m-2)使Shannon-Wiener指数和Simpson指数分别下降到0.90和0.51,明显低于放牧样地物种多样性指数[100].封育和低氮交互作用促进植被恢复和提高植物多样性,而高氮降低植物多样性和系统稳定性.植物密度、地上生物量、凋落物量、叶面积和比叶面积在降水增加60%和氮添加交互处理下达到最大值,说明降水有利于激发氮素对植物的促进作用.低氮添加主要影响糙隐子草叶片形态性状,而高氮添加主要影响叶生理性状[101].氮添加增加了小叶章(Deyeuxia angustifolia)和狭叶甜茅(Glyceria spiculosa)的高度和地上生物量[36]. ...
Functional-and abundance-based mechanisms explain diversity loss due to N fertilization
1
2005
... 氮添加降低草地物种丰富度和多样性[92],也有研究认为土壤养分增加并未改变草地多样性[93].氮添加能够促进地上植被生长并增加生物量,但会导致部分稀有物种消失从而降低群落多样性和系统稳定性[94-95].在中国北方草原,豆科植物和杂类草的多度随氮添加量的增加而降低[96].当氮增加后偶见种比优势种更易丧失,外来物种比本地物种更易受到影响[97-98].氮或者氮磷养分同时添加促进植物株高、群落盖度和比叶面积等性状[36,99].随施氮量增加,封育草地植被高度、密度、盖度和生物量显著增加,而物种丰富度和根系性状指数却下降[66].例如,重度退化草地封育后高氮添加(20 g·m-2)使Shannon-Wiener指数和Simpson指数分别下降到0.90和0.51,明显低于放牧样地物种多样性指数[100].封育和低氮交互作用促进植被恢复和提高植物多样性,而高氮降低植物多样性和系统稳定性.植物密度、地上生物量、凋落物量、叶面积和比叶面积在降水增加60%和氮添加交互处理下达到最大值,说明降水有利于激发氮素对植物的促进作用.低氮添加主要影响糙隐子草叶片形态性状,而高氮添加主要影响叶生理性状[101].氮添加增加了小叶章(Deyeuxia angustifolia)和狭叶甜茅(Glyceria spiculosa)的高度和地上生物量[36]. ...
Ecological effects of Nitrogen deposition in the western United States
1
2003
... 氮添加降低草地物种丰富度和多样性[92],也有研究认为土壤养分增加并未改变草地多样性[93].氮添加能够促进地上植被生长并增加生物量,但会导致部分稀有物种消失从而降低群落多样性和系统稳定性[94-95].在中国北方草原,豆科植物和杂类草的多度随氮添加量的增加而降低[96].当氮增加后偶见种比优势种更易丧失,外来物种比本地物种更易受到影响[97-98].氮或者氮磷养分同时添加促进植物株高、群落盖度和比叶面积等性状[36,99].随施氮量增加,封育草地植被高度、密度、盖度和生物量显著增加,而物种丰富度和根系性状指数却下降[66].例如,重度退化草地封育后高氮添加(20 g·m-2)使Shannon-Wiener指数和Simpson指数分别下降到0.90和0.51,明显低于放牧样地物种多样性指数[100].封育和低氮交互作用促进植被恢复和提高植物多样性,而高氮降低植物多样性和系统稳定性.植物密度、地上生物量、凋落物量、叶面积和比叶面积在降水增加60%和氮添加交互处理下达到最大值,说明降水有利于激发氮素对植物的促进作用.低氮添加主要影响糙隐子草叶片形态性状,而高氮添加主要影响叶生理性状[101].氮添加增加了小叶章(Deyeuxia angustifolia)和狭叶甜茅(Glyceria spiculosa)的高度和地上生物量[36]. ...
沙质草地植物群落特征和土壤质量对氮磷养分添加的响应
2
2021
... 氮添加降低草地物种丰富度和多样性[92],也有研究认为土壤养分增加并未改变草地多样性[93].氮添加能够促进地上植被生长并增加生物量,但会导致部分稀有物种消失从而降低群落多样性和系统稳定性[94-95].在中国北方草原,豆科植物和杂类草的多度随氮添加量的增加而降低[96].当氮增加后偶见种比优势种更易丧失,外来物种比本地物种更易受到影响[97-98].氮或者氮磷养分同时添加促进植物株高、群落盖度和比叶面积等性状[36,99].随施氮量增加,封育草地植被高度、密度、盖度和生物量显著增加,而物种丰富度和根系性状指数却下降[66].例如,重度退化草地封育后高氮添加(20 g·m-2)使Shannon-Wiener指数和Simpson指数分别下降到0.90和0.51,明显低于放牧样地物种多样性指数[100].封育和低氮交互作用促进植被恢复和提高植物多样性,而高氮降低植物多样性和系统稳定性.植物密度、地上生物量、凋落物量、叶面积和比叶面积在降水增加60%和氮添加交互处理下达到最大值,说明降水有利于激发氮素对植物的促进作用.低氮添加主要影响糙隐子草叶片形态性状,而高氮添加主要影响叶生理性状[101].氮添加增加了小叶章(Deyeuxia angustifolia)和狭叶甜茅(Glyceria spiculosa)的高度和地上生物量[36]. ...
... 半干旱区沙质草地9年的氮添加降低了土壤pH,使土壤硝态氮增加了37.6%,同时增加了土壤可溶性有机氮和易变活性氮[112].氮添加对半干旱典型草原土壤有机碳没有显著影响,原因可能是氮添加对有机质分解的促进作用与氮添加对草地群落初级生产力的促进作用相互抵消[113].连续10年的氮添加使荒漠草原土壤速效磷含量升高,湿润年份升高更多,原因是氮添加导致植物地上地下生物量增加和土壤微生物活性增强,更多的微生物和植物残体进入土壤导致土壤速效磷升高[114].氮添加使半干旱区草甸草原土壤有效磷和全磷显著降低,原因是氮添加使土壤微生物活性增强导致磷养分被加速利用,进而降低土壤磷[28].氮添加在增加土壤无机氮的同时也增强了硝化作用,使土壤硝态氮增加,而降低土壤铵态氮[99].磷添加显著降低了硝态氮,但对铵态氮无影响,可能是磷添加一方面解除了磷限制,土壤微生物活性增强,另一方面植物和微生物的固氮能力增强,有机氮化合物分解产生的铵态氮又被吸收固定,硝化作用因铵态氮的减少而减弱[115].外源氮磷添加提高了土壤酶活性(脲酶、碱性磷酸酶),增加了速效氮磷和土壤微生物量碳[116].氮添加和水氮添加处理下,氨挥发累积量分别为111.80、148.64 mg·m-2,土壤20 cm处硝态氮淋溶量分别是对照的2、4倍,表明水添加增强了氮添加对氨挥发和硝态氮淋溶的促进作用.有机肥添加后,在有植被覆盖条件下,仅有不到2%的氮素以硝态氮淋溶形式损失,而无植被覆盖条件下,10%~45%的硝态氮淋溶[117],表明植物对氮的吸收在减少硝态氮淋溶损失方面起了重要作用[118]. ...
围封和水氮添加对重度退化草地植物多样性的影响
1
2020
... 氮添加降低草地物种丰富度和多样性[92],也有研究认为土壤养分增加并未改变草地多样性[93].氮添加能够促进地上植被生长并增加生物量,但会导致部分稀有物种消失从而降低群落多样性和系统稳定性[94-95].在中国北方草原,豆科植物和杂类草的多度随氮添加量的增加而降低[96].当氮增加后偶见种比优势种更易丧失,外来物种比本地物种更易受到影响[97-98].氮或者氮磷养分同时添加促进植物株高、群落盖度和比叶面积等性状[36,99].随施氮量增加,封育草地植被高度、密度、盖度和生物量显著增加,而物种丰富度和根系性状指数却下降[66].例如,重度退化草地封育后高氮添加(20 g·m-2)使Shannon-Wiener指数和Simpson指数分别下降到0.90和0.51,明显低于放牧样地物种多样性指数[100].封育和低氮交互作用促进植被恢复和提高植物多样性,而高氮降低植物多样性和系统稳定性.植物密度、地上生物量、凋落物量、叶面积和比叶面积在降水增加60%和氮添加交互处理下达到最大值,说明降水有利于激发氮素对植物的促进作用.低氮添加主要影响糙隐子草叶片形态性状,而高氮添加主要影响叶生理性状[101].氮添加增加了小叶章(Deyeuxia angustifolia)和狭叶甜茅(Glyceria spiculosa)的高度和地上生物量[36]. ...
糙隐子草功能性状对氮添加和干旱的响应
1
2015
... 氮添加降低草地物种丰富度和多样性[92],也有研究认为土壤养分增加并未改变草地多样性[93].氮添加能够促进地上植被生长并增加生物量,但会导致部分稀有物种消失从而降低群落多样性和系统稳定性[94-95].在中国北方草原,豆科植物和杂类草的多度随氮添加量的增加而降低[96].当氮增加后偶见种比优势种更易丧失,外来物种比本地物种更易受到影响[97-98].氮或者氮磷养分同时添加促进植物株高、群落盖度和比叶面积等性状[36,99].随施氮量增加,封育草地植被高度、密度、盖度和生物量显著增加,而物种丰富度和根系性状指数却下降[66].例如,重度退化草地封育后高氮添加(20 g·m-2)使Shannon-Wiener指数和Simpson指数分别下降到0.90和0.51,明显低于放牧样地物种多样性指数[100].封育和低氮交互作用促进植被恢复和提高植物多样性,而高氮降低植物多样性和系统稳定性.植物密度、地上生物量、凋落物量、叶面积和比叶面积在降水增加60%和氮添加交互处理下达到最大值,说明降水有利于激发氮素对植物的促进作用.低氮添加主要影响糙隐子草叶片形态性状,而高氮添加主要影响叶生理性状[101].氮添加增加了小叶章(Deyeuxia angustifolia)和狭叶甜茅(Glyceria spiculosa)的高度和地上生物量[36]. ...
Carbon and nitrogen in Danish Forest soils-contents and distribution determined by soil order
1
2003
... 在氮素受限的生态系统中,外源输入的氮会改变群落结构和物种组成,导致净生态系统生产力增加,从而增加碳固持,但施氮效果随着时间的增加而降低[102-103].适量的氮输入促进植物生长,但过量和长期的氮输入反而会降低植物初级生产力[104-105].这是因为过量的氮添加会导致营养元素失衡以及富营养化等问题,从而降低物种丰富度,改变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当生态系统中氮积累到一定程度后,会出现氮饱和,也会减少碳储量[106].短期氮添加可以使内蒙古荒漠草原生态系统多年生禾草生物量占地上总生物量的比例增加,而多年生杂草生物量占地上总生物量的比例减小[28,107].施氮可以提高羊草干草粗蛋白水平,施氮量为309.7 kg·hm-2时羊草干草产量最高,表明就草产量而言,该施氮量是科尔沁沙地人工羊草草地的最佳施用量[24].农牧交错带半干旱草地生态系统碳交换在氮添加量为16、24 g·m-2·a-1时达到最高,在32 g·m-2·a-1时显著降低[108].然而,黄土高原典型草原、青藏高原高寒草原和内蒙古草甸草原净生态系统碳交换最高的氮添加量分别为2.3、8、10 g·m-2·a-1[109-111].这表明不同草地生态系统产生饱和性响应的氮添加水平不同,农牧交错带半干旱草地生态系统氮素缺乏更为严重,所以植物生长需要补充更多的氮. ...
Non-additive effects of water and Nitrogen addition on ecosystem carbon exchange in a temperate steppe
1
2009
... 在氮素受限的生态系统中,外源输入的氮会改变群落结构和物种组成,导致净生态系统生产力增加,从而增加碳固持,但施氮效果随着时间的增加而降低[102-103].适量的氮输入促进植物生长,但过量和长期的氮输入反而会降低植物初级生产力[104-105].这是因为过量的氮添加会导致营养元素失衡以及富营养化等问题,从而降低物种丰富度,改变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当生态系统中氮积累到一定程度后,会出现氮饱和,也会减少碳储量[106].短期氮添加可以使内蒙古荒漠草原生态系统多年生禾草生物量占地上总生物量的比例增加,而多年生杂草生物量占地上总生物量的比例减小[28,107].施氮可以提高羊草干草粗蛋白水平,施氮量为309.7 kg·hm-2时羊草干草产量最高,表明就草产量而言,该施氮量是科尔沁沙地人工羊草草地的最佳施用量[24].农牧交错带半干旱草地生态系统碳交换在氮添加量为16、24 g·m-2·a-1时达到最高,在32 g·m-2·a-1时显著降低[108].然而,黄土高原典型草原、青藏高原高寒草原和内蒙古草甸草原净生态系统碳交换最高的氮添加量分别为2.3、8、10 g·m-2·a-1[109-111].这表明不同草地生态系统产生饱和性响应的氮添加水平不同,农牧交错带半干旱草地生态系统氮素缺乏更为严重,所以植物生长需要补充更多的氮. ...
模拟氮沉降对南亚热带两种乔木幼苗生物量及其分配的影响
1
2005
... 在氮素受限的生态系统中,外源输入的氮会改变群落结构和物种组成,导致净生态系统生产力增加,从而增加碳固持,但施氮效果随着时间的增加而降低[102-103].适量的氮输入促进植物生长,但过量和长期的氮输入反而会降低植物初级生产力[104-105].这是因为过量的氮添加会导致营养元素失衡以及富营养化等问题,从而降低物种丰富度,改变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当生态系统中氮积累到一定程度后,会出现氮饱和,也会减少碳储量[106].短期氮添加可以使内蒙古荒漠草原生态系统多年生禾草生物量占地上总生物量的比例增加,而多年生杂草生物量占地上总生物量的比例减小[28,107].施氮可以提高羊草干草粗蛋白水平,施氮量为309.7 kg·hm-2时羊草干草产量最高,表明就草产量而言,该施氮量是科尔沁沙地人工羊草草地的最佳施用量[24].农牧交错带半干旱草地生态系统碳交换在氮添加量为16、24 g·m-2·a-1时达到最高,在32 g·m-2·a-1时显著降低[108].然而,黄土高原典型草原、青藏高原高寒草原和内蒙古草甸草原净生态系统碳交换最高的氮添加量分别为2.3、8、10 g·m-2·a-1[109-111].这表明不同草地生态系统产生饱和性响应的氮添加水平不同,农牧交错带半干旱草地生态系统氮素缺乏更为严重,所以植物生长需要补充更多的氮. ...
Effects of chronic N additions on tissue chemistry,photosynthetic capacity,and carbon sequestration potential of a red pine (Pinus resinosa Ait.) stand in the NE United States
1
2004
... 在氮素受限的生态系统中,外源输入的氮会改变群落结构和物种组成,导致净生态系统生产力增加,从而增加碳固持,但施氮效果随着时间的增加而降低[102-103].适量的氮输入促进植物生长,但过量和长期的氮输入反而会降低植物初级生产力[104-105].这是因为过量的氮添加会导致营养元素失衡以及富营养化等问题,从而降低物种丰富度,改变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当生态系统中氮积累到一定程度后,会出现氮饱和,也会减少碳储量[106].短期氮添加可以使内蒙古荒漠草原生态系统多年生禾草生物量占地上总生物量的比例增加,而多年生杂草生物量占地上总生物量的比例减小[28,107].施氮可以提高羊草干草粗蛋白水平,施氮量为309.7 kg·hm-2时羊草干草产量最高,表明就草产量而言,该施氮量是科尔沁沙地人工羊草草地的最佳施用量[24].农牧交错带半干旱草地生态系统碳交换在氮添加量为16、24 g·m-2·a-1时达到最高,在32 g·m-2·a-1时显著降低[108].然而,黄土高原典型草原、青藏高原高寒草原和内蒙古草甸草原净生态系统碳交换最高的氮添加量分别为2.3、8、10 g·m-2·a-1[109-111].这表明不同草地生态系统产生饱和性响应的氮添加水平不同,农牧交错带半干旱草地生态系统氮素缺乏更为严重,所以植物生长需要补充更多的氮. ...
模拟氮沉降对草原生态系统生产功能、群落结构与土壤呼吸的影响
2
2019
... 在氮素受限的生态系统中,外源输入的氮会改变群落结构和物种组成,导致净生态系统生产力增加,从而增加碳固持,但施氮效果随着时间的增加而降低[102-103].适量的氮输入促进植物生长,但过量和长期的氮输入反而会降低植物初级生产力[104-105].这是因为过量的氮添加会导致营养元素失衡以及富营养化等问题,从而降低物种丰富度,改变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当生态系统中氮积累到一定程度后,会出现氮饱和,也会减少碳储量[106].短期氮添加可以使内蒙古荒漠草原生态系统多年生禾草生物量占地上总生物量的比例增加,而多年生杂草生物量占地上总生物量的比例减小[28,107].施氮可以提高羊草干草粗蛋白水平,施氮量为309.7 kg·hm-2时羊草干草产量最高,表明就草产量而言,该施氮量是科尔沁沙地人工羊草草地的最佳施用量[24].农牧交错带半干旱草地生态系统碳交换在氮添加量为16、24 g·m-2·a-1时达到最高,在32 g·m-2·a-1时显著降低[108].然而,黄土高原典型草原、青藏高原高寒草原和内蒙古草甸草原净生态系统碳交换最高的氮添加量分别为2.3、8、10 g·m-2·a-1[109-111].这表明不同草地生态系统产生饱和性响应的氮添加水平不同,农牧交错带半干旱草地生态系统氮素缺乏更为严重,所以植物生长需要补充更多的氮. ...
... 盐碱化草地生态系统氮添加量为8 g·m2·a-1时土壤总呼吸最大[119].与氮添加相比,氮磷钾添加、氮磷添加下土壤呼吸速率增加了1倍[120].土壤呼吸对养分添加的响应程度与土壤水分有密切关系,土壤水分条件越好,氮磷添加对土壤呼吸的影响越显著[106].长期氮添加促进土壤呼吸,一方面是由于氮添加促进植物生长,增加凋落物量,增强土壤微生物和酶活性[121],另一方面是氮添加引起的植被结构和物种组成的变化,导致光合特征改变,进而改变输入到地下的光合同化产物数量,最终影响土壤呼吸[122].然而,也有研究发现氮添加对土壤呼吸无促进作用[123].可见,土壤呼吸对氮添加的响应因生态系统的不同而不同.在半干旱草地氮添加(10 g·m-2·a-1)对昼间土壤呼吸的影响大于夜间,昼间和夜间土壤呼吸速率分别增加了17.1%和14.4%[124].有机无机肥配施可以提高土壤的有机质,增强微生物对于土壤碳源的代谢能力,进而增强土壤呼吸[21]. ...
短花针茅荒漠草原植被群落结构及生物量对水氮变化的响应
1
2020
... 在氮素受限的生态系统中,外源输入的氮会改变群落结构和物种组成,导致净生态系统生产力增加,从而增加碳固持,但施氮效果随着时间的增加而降低[102-103].适量的氮输入促进植物生长,但过量和长期的氮输入反而会降低植物初级生产力[104-105].这是因为过量的氮添加会导致营养元素失衡以及富营养化等问题,从而降低物种丰富度,改变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当生态系统中氮积累到一定程度后,会出现氮饱和,也会减少碳储量[106].短期氮添加可以使内蒙古荒漠草原生态系统多年生禾草生物量占地上总生物量的比例增加,而多年生杂草生物量占地上总生物量的比例减小[28,107].施氮可以提高羊草干草粗蛋白水平,施氮量为309.7 kg·hm-2时羊草干草产量最高,表明就草产量而言,该施氮量是科尔沁沙地人工羊草草地的最佳施用量[24].农牧交错带半干旱草地生态系统碳交换在氮添加量为16、24 g·m-2·a-1时达到最高,在32 g·m-2·a-1时显著降低[108].然而,黄土高原典型草原、青藏高原高寒草原和内蒙古草甸草原净生态系统碳交换最高的氮添加量分别为2.3、8、10 g·m-2·a-1[109-111].这表明不同草地生态系统产生饱和性响应的氮添加水平不同,农牧交错带半干旱草地生态系统氮素缺乏更为严重,所以植物生长需要补充更多的氮. ...
农牧交错带半干旱草地生态系统CO2交换对短期不同水平氮添加的响应
1
2019
... 在氮素受限的生态系统中,外源输入的氮会改变群落结构和物种组成,导致净生态系统生产力增加,从而增加碳固持,但施氮效果随着时间的增加而降低[102-103].适量的氮输入促进植物生长,但过量和长期的氮输入反而会降低植物初级生产力[104-105].这是因为过量的氮添加会导致营养元素失衡以及富营养化等问题,从而降低物种丰富度,改变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当生态系统中氮积累到一定程度后,会出现氮饱和,也会减少碳储量[106].短期氮添加可以使内蒙古荒漠草原生态系统多年生禾草生物量占地上总生物量的比例增加,而多年生杂草生物量占地上总生物量的比例减小[28,107].施氮可以提高羊草干草粗蛋白水平,施氮量为309.7 kg·hm-2时羊草干草产量最高,表明就草产量而言,该施氮量是科尔沁沙地人工羊草草地的最佳施用量[24].农牧交错带半干旱草地生态系统碳交换在氮添加量为16、24 g·m-2·a-1时达到最高,在32 g·m-2·a-1时显著降低[108].然而,黄土高原典型草原、青藏高原高寒草原和内蒙古草甸草原净生态系统碳交换最高的氮添加量分别为2.3、8、10 g·m-2·a-1[109-111].这表明不同草地生态系统产生饱和性响应的氮添加水平不同,农牧交错带半干旱草地生态系统氮素缺乏更为严重,所以植物生长需要补充更多的氮. ...
氮沉降对黄土高原典型草原碳过程的影响
1
2013
... 在氮素受限的生态系统中,外源输入的氮会改变群落结构和物种组成,导致净生态系统生产力增加,从而增加碳固持,但施氮效果随着时间的增加而降低[102-103].适量的氮输入促进植物生长,但过量和长期的氮输入反而会降低植物初级生产力[104-105].这是因为过量的氮添加会导致营养元素失衡以及富营养化等问题,从而降低物种丰富度,改变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当生态系统中氮积累到一定程度后,会出现氮饱和,也会减少碳储量[106].短期氮添加可以使内蒙古荒漠草原生态系统多年生禾草生物量占地上总生物量的比例增加,而多年生杂草生物量占地上总生物量的比例减小[28,107].施氮可以提高羊草干草粗蛋白水平,施氮量为309.7 kg·hm-2时羊草干草产量最高,表明就草产量而言,该施氮量是科尔沁沙地人工羊草草地的最佳施用量[24].农牧交错带半干旱草地生态系统碳交换在氮添加量为16、24 g·m-2·a-1时达到最高,在32 g·m-2·a-1时显著降低[108].然而,黄土高原典型草原、青藏高原高寒草原和内蒙古草甸草原净生态系统碳交换最高的氮添加量分别为2.3、8、10 g·m-2·a-1[109-111].这表明不同草地生态系统产生饱和性响应的氮添加水平不同,农牧交错带半干旱草地生态系统氮素缺乏更为严重,所以植物生长需要补充更多的氮. ...
氮素添加对内蒙古草甸草原生态系统CO2交换的影响
0
2018
Linkages of plant stoichiometry to ecosystem production and carbon fluxes with increasing nitrogen inputs in an alpine steppe
1
2017
... 在氮素受限的生态系统中,外源输入的氮会改变群落结构和物种组成,导致净生态系统生产力增加,从而增加碳固持,但施氮效果随着时间的增加而降低[102-103].适量的氮输入促进植物生长,但过量和长期的氮输入反而会降低植物初级生产力[104-105].这是因为过量的氮添加会导致营养元素失衡以及富营养化等问题,从而降低物种丰富度,改变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当生态系统中氮积累到一定程度后,会出现氮饱和,也会减少碳储量[106].短期氮添加可以使内蒙古荒漠草原生态系统多年生禾草生物量占地上总生物量的比例增加,而多年生杂草生物量占地上总生物量的比例减小[28,107].施氮可以提高羊草干草粗蛋白水平,施氮量为309.7 kg·hm-2时羊草干草产量最高,表明就草产量而言,该施氮量是科尔沁沙地人工羊草草地的最佳施用量[24].农牧交错带半干旱草地生态系统碳交换在氮添加量为16、24 g·m-2·a-1时达到最高,在32 g·m-2·a-1时显著降低[108].然而,黄土高原典型草原、青藏高原高寒草原和内蒙古草甸草原净生态系统碳交换最高的氮添加量分别为2.3、8、10 g·m-2·a-1[109-111].这表明不同草地生态系统产生饱和性响应的氮添加水平不同,农牧交错带半干旱草地生态系统氮素缺乏更为严重,所以植物生长需要补充更多的氮. ...
长期氮沉降和地上凋落物处理对半干旱区沙质草地表层土壤碳氮组分的影响
1
2023
... 半干旱区沙质草地9年的氮添加降低了土壤pH,使土壤硝态氮增加了37.6%,同时增加了土壤可溶性有机氮和易变活性氮[112].氮添加对半干旱典型草原土壤有机碳没有显著影响,原因可能是氮添加对有机质分解的促进作用与氮添加对草地群落初级生产力的促进作用相互抵消[113].连续10年的氮添加使荒漠草原土壤速效磷含量升高,湿润年份升高更多,原因是氮添加导致植物地上地下生物量增加和土壤微生物活性增强,更多的微生物和植物残体进入土壤导致土壤速效磷升高[114].氮添加使半干旱区草甸草原土壤有效磷和全磷显著降低,原因是氮添加使土壤微生物活性增强导致磷养分被加速利用,进而降低土壤磷[28].氮添加在增加土壤无机氮的同时也增强了硝化作用,使土壤硝态氮增加,而降低土壤铵态氮[99].磷添加显著降低了硝态氮,但对铵态氮无影响,可能是磷添加一方面解除了磷限制,土壤微生物活性增强,另一方面植物和微生物的固氮能力增强,有机氮化合物分解产生的铵态氮又被吸收固定,硝化作用因铵态氮的减少而减弱[115].外源氮磷添加提高了土壤酶活性(脲酶、碱性磷酸酶),增加了速效氮磷和土壤微生物量碳[116].氮添加和水氮添加处理下,氨挥发累积量分别为111.80、148.64 mg·m-2,土壤20 cm处硝态氮淋溶量分别是对照的2、4倍,表明水添加增强了氮添加对氨挥发和硝态氮淋溶的促进作用.有机肥添加后,在有植被覆盖条件下,仅有不到2%的氮素以硝态氮淋溶形式损失,而无植被覆盖条件下,10%~45%的硝态氮淋溶[117],表明植物对氮的吸收在减少硝态氮淋溶损失方面起了重要作用[118]. ...
温带半干旱草地生态系统碳固定及土壤有机碳库对外源氮输入的响应
1
2010
... 半干旱区沙质草地9年的氮添加降低了土壤pH,使土壤硝态氮增加了37.6%,同时增加了土壤可溶性有机氮和易变活性氮[112].氮添加对半干旱典型草原土壤有机碳没有显著影响,原因可能是氮添加对有机质分解的促进作用与氮添加对草地群落初级生产力的促进作用相互抵消[113].连续10年的氮添加使荒漠草原土壤速效磷含量升高,湿润年份升高更多,原因是氮添加导致植物地上地下生物量增加和土壤微生物活性增强,更多的微生物和植物残体进入土壤导致土壤速效磷升高[114].氮添加使半干旱区草甸草原土壤有效磷和全磷显著降低,原因是氮添加使土壤微生物活性增强导致磷养分被加速利用,进而降低土壤磷[28].氮添加在增加土壤无机氮的同时也增强了硝化作用,使土壤硝态氮增加,而降低土壤铵态氮[99].磷添加显著降低了硝态氮,但对铵态氮无影响,可能是磷添加一方面解除了磷限制,土壤微生物活性增强,另一方面植物和微生物的固氮能力增强,有机氮化合物分解产生的铵态氮又被吸收固定,硝化作用因铵态氮的减少而减弱[115].外源氮磷添加提高了土壤酶活性(脲酶、碱性磷酸酶),增加了速效氮磷和土壤微生物量碳[116].氮添加和水氮添加处理下,氨挥发累积量分别为111.80、148.64 mg·m-2,土壤20 cm处硝态氮淋溶量分别是对照的2、4倍,表明水添加增强了氮添加对氨挥发和硝态氮淋溶的促进作用.有机肥添加后,在有植被覆盖条件下,仅有不到2%的氮素以硝态氮淋溶形式损失,而无植被覆盖条件下,10%~45%的硝态氮淋溶[117],表明植物对氮的吸收在减少硝态氮淋溶损失方面起了重要作用[118]. ...
Responses of nutrient resorption to warming and nitrogen fertilization in contrasting wet and dry years in a desert grassland
1
2018
... 半干旱区沙质草地9年的氮添加降低了土壤pH,使土壤硝态氮增加了37.6%,同时增加了土壤可溶性有机氮和易变活性氮[112].氮添加对半干旱典型草原土壤有机碳没有显著影响,原因可能是氮添加对有机质分解的促进作用与氮添加对草地群落初级生产力的促进作用相互抵消[113].连续10年的氮添加使荒漠草原土壤速效磷含量升高,湿润年份升高更多,原因是氮添加导致植物地上地下生物量增加和土壤微生物活性增强,更多的微生物和植物残体进入土壤导致土壤速效磷升高[114].氮添加使半干旱区草甸草原土壤有效磷和全磷显著降低,原因是氮添加使土壤微生物活性增强导致磷养分被加速利用,进而降低土壤磷[28].氮添加在增加土壤无机氮的同时也增强了硝化作用,使土壤硝态氮增加,而降低土壤铵态氮[99].磷添加显著降低了硝态氮,但对铵态氮无影响,可能是磷添加一方面解除了磷限制,土壤微生物活性增强,另一方面植物和微生物的固氮能力增强,有机氮化合物分解产生的铵态氮又被吸收固定,硝化作用因铵态氮的减少而减弱[115].外源氮磷添加提高了土壤酶活性(脲酶、碱性磷酸酶),增加了速效氮磷和土壤微生物量碳[116].氮添加和水氮添加处理下,氨挥发累积量分别为111.80、148.64 mg·m-2,土壤20 cm处硝态氮淋溶量分别是对照的2、4倍,表明水添加增强了氮添加对氨挥发和硝态氮淋溶的促进作用.有机肥添加后,在有植被覆盖条件下,仅有不到2%的氮素以硝态氮淋溶形式损失,而无植被覆盖条件下,10%~45%的硝态氮淋溶[117],表明植物对氮的吸收在减少硝态氮淋溶损失方面起了重要作用[118]. ...
氮磷添加对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土壤有效氮和pH值的影响
1
2016
... 半干旱区沙质草地9年的氮添加降低了土壤pH,使土壤硝态氮增加了37.6%,同时增加了土壤可溶性有机氮和易变活性氮[112].氮添加对半干旱典型草原土壤有机碳没有显著影响,原因可能是氮添加对有机质分解的促进作用与氮添加对草地群落初级生产力的促进作用相互抵消[113].连续10年的氮添加使荒漠草原土壤速效磷含量升高,湿润年份升高更多,原因是氮添加导致植物地上地下生物量增加和土壤微生物活性增强,更多的微生物和植物残体进入土壤导致土壤速效磷升高[114].氮添加使半干旱区草甸草原土壤有效磷和全磷显著降低,原因是氮添加使土壤微生物活性增强导致磷养分被加速利用,进而降低土壤磷[28].氮添加在增加土壤无机氮的同时也增强了硝化作用,使土壤硝态氮增加,而降低土壤铵态氮[99].磷添加显著降低了硝态氮,但对铵态氮无影响,可能是磷添加一方面解除了磷限制,土壤微生物活性增强,另一方面植物和微生物的固氮能力增强,有机氮化合物分解产生的铵态氮又被吸收固定,硝化作用因铵态氮的减少而减弱[115].外源氮磷添加提高了土壤酶活性(脲酶、碱性磷酸酶),增加了速效氮磷和土壤微生物量碳[116].氮添加和水氮添加处理下,氨挥发累积量分别为111.80、148.64 mg·m-2,土壤20 cm处硝态氮淋溶量分别是对照的2、4倍,表明水添加增强了氮添加对氨挥发和硝态氮淋溶的促进作用.有机肥添加后,在有植被覆盖条件下,仅有不到2%的氮素以硝态氮淋溶形式损失,而无植被覆盖条件下,10%~45%的硝态氮淋溶[117],表明植物对氮的吸收在减少硝态氮淋溶损失方面起了重要作用[118]. ...
施肥影响土壤性状和微生物组的研究进展
1
2019
... 半干旱区沙质草地9年的氮添加降低了土壤pH,使土壤硝态氮增加了37.6%,同时增加了土壤可溶性有机氮和易变活性氮[112].氮添加对半干旱典型草原土壤有机碳没有显著影响,原因可能是氮添加对有机质分解的促进作用与氮添加对草地群落初级生产力的促进作用相互抵消[113].连续10年的氮添加使荒漠草原土壤速效磷含量升高,湿润年份升高更多,原因是氮添加导致植物地上地下生物量增加和土壤微生物活性增强,更多的微生物和植物残体进入土壤导致土壤速效磷升高[114].氮添加使半干旱区草甸草原土壤有效磷和全磷显著降低,原因是氮添加使土壤微生物活性增强导致磷养分被加速利用,进而降低土壤磷[28].氮添加在增加土壤无机氮的同时也增强了硝化作用,使土壤硝态氮增加,而降低土壤铵态氮[99].磷添加显著降低了硝态氮,但对铵态氮无影响,可能是磷添加一方面解除了磷限制,土壤微生物活性增强,另一方面植物和微生物的固氮能力增强,有机氮化合物分解产生的铵态氮又被吸收固定,硝化作用因铵态氮的减少而减弱[115].外源氮磷添加提高了土壤酶活性(脲酶、碱性磷酸酶),增加了速效氮磷和土壤微生物量碳[116].氮添加和水氮添加处理下,氨挥发累积量分别为111.80、148.64 mg·m-2,土壤20 cm处硝态氮淋溶量分别是对照的2、4倍,表明水添加增强了氮添加对氨挥发和硝态氮淋溶的促进作用.有机肥添加后,在有植被覆盖条件下,仅有不到2%的氮素以硝态氮淋溶形式损失,而无植被覆盖条件下,10%~45%的硝态氮淋溶[117],表明植物对氮的吸收在减少硝态氮淋溶损失方面起了重要作用[118]. ...
Cover crop effects on the fate of N following soil application of swine manure
1
2006
... 半干旱区沙质草地9年的氮添加降低了土壤pH,使土壤硝态氮增加了37.6%,同时增加了土壤可溶性有机氮和易变活性氮[112].氮添加对半干旱典型草原土壤有机碳没有显著影响,原因可能是氮添加对有机质分解的促进作用与氮添加对草地群落初级生产力的促进作用相互抵消[113].连续10年的氮添加使荒漠草原土壤速效磷含量升高,湿润年份升高更多,原因是氮添加导致植物地上地下生物量增加和土壤微生物活性增强,更多的微生物和植物残体进入土壤导致土壤速效磷升高[114].氮添加使半干旱区草甸草原土壤有效磷和全磷显著降低,原因是氮添加使土壤微生物活性增强导致磷养分被加速利用,进而降低土壤磷[28].氮添加在增加土壤无机氮的同时也增强了硝化作用,使土壤硝态氮增加,而降低土壤铵态氮[99].磷添加显著降低了硝态氮,但对铵态氮无影响,可能是磷添加一方面解除了磷限制,土壤微生物活性增强,另一方面植物和微生物的固氮能力增强,有机氮化合物分解产生的铵态氮又被吸收固定,硝化作用因铵态氮的减少而减弱[115].外源氮磷添加提高了土壤酶活性(脲酶、碱性磷酸酶),增加了速效氮磷和土壤微生物量碳[116].氮添加和水氮添加处理下,氨挥发累积量分别为111.80、148.64 mg·m-2,土壤20 cm处硝态氮淋溶量分别是对照的2、4倍,表明水添加增强了氮添加对氨挥发和硝态氮淋溶的促进作用.有机肥添加后,在有植被覆盖条件下,仅有不到2%的氮素以硝态氮淋溶形式损失,而无植被覆盖条件下,10%~45%的硝态氮淋溶[117],表明植物对氮的吸收在减少硝态氮淋溶损失方面起了重要作用[118]. ...
氮添加对沙质草地氨挥发及硝态氮淋溶的影响
1
2011
... 半干旱区沙质草地9年的氮添加降低了土壤pH,使土壤硝态氮增加了37.6%,同时增加了土壤可溶性有机氮和易变活性氮[112].氮添加对半干旱典型草原土壤有机碳没有显著影响,原因可能是氮添加对有机质分解的促进作用与氮添加对草地群落初级生产力的促进作用相互抵消[113].连续10年的氮添加使荒漠草原土壤速效磷含量升高,湿润年份升高更多,原因是氮添加导致植物地上地下生物量增加和土壤微生物活性增强,更多的微生物和植物残体进入土壤导致土壤速效磷升高[114].氮添加使半干旱区草甸草原土壤有效磷和全磷显著降低,原因是氮添加使土壤微生物活性增强导致磷养分被加速利用,进而降低土壤磷[28].氮添加在增加土壤无机氮的同时也增强了硝化作用,使土壤硝态氮增加,而降低土壤铵态氮[99].磷添加显著降低了硝态氮,但对铵态氮无影响,可能是磷添加一方面解除了磷限制,土壤微生物活性增强,另一方面植物和微生物的固氮能力增强,有机氮化合物分解产生的铵态氮又被吸收固定,硝化作用因铵态氮的减少而减弱[115].外源氮磷添加提高了土壤酶活性(脲酶、碱性磷酸酶),增加了速效氮磷和土壤微生物量碳[116].氮添加和水氮添加处理下,氨挥发累积量分别为111.80、148.64 mg·m-2,土壤20 cm处硝态氮淋溶量分别是对照的2、4倍,表明水添加增强了氮添加对氨挥发和硝态氮淋溶的促进作用.有机肥添加后,在有植被覆盖条件下,仅有不到2%的氮素以硝态氮淋溶形式损失,而无植被覆盖条件下,10%~45%的硝态氮淋溶[117],表明植物对氮的吸收在减少硝态氮淋溶损失方面起了重要作用[118]. ...
盐碱化草地生态系统土壤呼吸对不同氮添加水平的短期响应
1
2020
... 盐碱化草地生态系统氮添加量为8 g·m2·a-1时土壤总呼吸最大[119].与氮添加相比,氮磷钾添加、氮磷添加下土壤呼吸速率增加了1倍[120].土壤呼吸对养分添加的响应程度与土壤水分有密切关系,土壤水分条件越好,氮磷添加对土壤呼吸的影响越显著[106].长期氮添加促进土壤呼吸,一方面是由于氮添加促进植物生长,增加凋落物量,增强土壤微生物和酶活性[121],另一方面是氮添加引起的植被结构和物种组成的变化,导致光合特征改变,进而改变输入到地下的光合同化产物数量,最终影响土壤呼吸[122].然而,也有研究发现氮添加对土壤呼吸无促进作用[123].可见,土壤呼吸对氮添加的响应因生态系统的不同而不同.在半干旱草地氮添加(10 g·m-2·a-1)对昼间土壤呼吸的影响大于夜间,昼间和夜间土壤呼吸速率分别增加了17.1%和14.4%[124].有机无机肥配施可以提高土壤的有机质,增强微生物对于土壤碳源的代谢能力,进而增强土壤呼吸[21]. ...
不同水肥措施对甜高粱农田土壤呼吸和硝化-反硝化作用的影响
1
2020
... 盐碱化草地生态系统氮添加量为8 g·m2·a-1时土壤总呼吸最大[119].与氮添加相比,氮磷钾添加、氮磷添加下土壤呼吸速率增加了1倍[120].土壤呼吸对养分添加的响应程度与土壤水分有密切关系,土壤水分条件越好,氮磷添加对土壤呼吸的影响越显著[106].长期氮添加促进土壤呼吸,一方面是由于氮添加促进植物生长,增加凋落物量,增强土壤微生物和酶活性[121],另一方面是氮添加引起的植被结构和物种组成的变化,导致光合特征改变,进而改变输入到地下的光合同化产物数量,最终影响土壤呼吸[122].然而,也有研究发现氮添加对土壤呼吸无促进作用[123].可见,土壤呼吸对氮添加的响应因生态系统的不同而不同.在半干旱草地氮添加(10 g·m-2·a-1)对昼间土壤呼吸的影响大于夜间,昼间和夜间土壤呼吸速率分别增加了17.1%和14.4%[124].有机无机肥配施可以提高土壤的有机质,增强微生物对于土壤碳源的代谢能力,进而增强土壤呼吸[21]. ...
Ecological restoration of soil respiration,microbial biomass and enzyme activities through broiler litter application in a calcareous soil cropped with silage maize
1
2012
... 盐碱化草地生态系统氮添加量为8 g·m2·a-1时土壤总呼吸最大[119].与氮添加相比,氮磷钾添加、氮磷添加下土壤呼吸速率增加了1倍[120].土壤呼吸对养分添加的响应程度与土壤水分有密切关系,土壤水分条件越好,氮磷添加对土壤呼吸的影响越显著[106].长期氮添加促进土壤呼吸,一方面是由于氮添加促进植物生长,增加凋落物量,增强土壤微生物和酶活性[121],另一方面是氮添加引起的植被结构和物种组成的变化,导致光合特征改变,进而改变输入到地下的光合同化产物数量,最终影响土壤呼吸[122].然而,也有研究发现氮添加对土壤呼吸无促进作用[123].可见,土壤呼吸对氮添加的响应因生态系统的不同而不同.在半干旱草地氮添加(10 g·m-2·a-1)对昼间土壤呼吸的影响大于夜间,昼间和夜间土壤呼吸速率分别增加了17.1%和14.4%[124].有机无机肥配施可以提高土壤的有机质,增强微生物对于土壤碳源的代谢能力,进而增强土壤呼吸[21]. ...
施氮处理下植物光合对沙质草地土壤呼吸的调控作用
1
2019
... 盐碱化草地生态系统氮添加量为8 g·m2·a-1时土壤总呼吸最大[119].与氮添加相比,氮磷钾添加、氮磷添加下土壤呼吸速率增加了1倍[120].土壤呼吸对养分添加的响应程度与土壤水分有密切关系,土壤水分条件越好,氮磷添加对土壤呼吸的影响越显著[106].长期氮添加促进土壤呼吸,一方面是由于氮添加促进植物生长,增加凋落物量,增强土壤微生物和酶活性[121],另一方面是氮添加引起的植被结构和物种组成的变化,导致光合特征改变,进而改变输入到地下的光合同化产物数量,最终影响土壤呼吸[122].然而,也有研究发现氮添加对土壤呼吸无促进作用[123].可见,土壤呼吸对氮添加的响应因生态系统的不同而不同.在半干旱草地氮添加(10 g·m-2·a-1)对昼间土壤呼吸的影响大于夜间,昼间和夜间土壤呼吸速率分别增加了17.1%和14.4%[124].有机无机肥配施可以提高土壤的有机质,增强微生物对于土壤碳源的代谢能力,进而增强土壤呼吸[21]. ...
Responses of soil respiration to simulated precipitation and nitrogen,phosphorus additions in Horqin Sandy Land of northeastern China
1
2013
... 盐碱化草地生态系统氮添加量为8 g·m2·a-1时土壤总呼吸最大[119].与氮添加相比,氮磷钾添加、氮磷添加下土壤呼吸速率增加了1倍[120].土壤呼吸对养分添加的响应程度与土壤水分有密切关系,土壤水分条件越好,氮磷添加对土壤呼吸的影响越显著[106].长期氮添加促进土壤呼吸,一方面是由于氮添加促进植物生长,增加凋落物量,增强土壤微生物和酶活性[121],另一方面是氮添加引起的植被结构和物种组成的变化,导致光合特征改变,进而改变输入到地下的光合同化产物数量,最终影响土壤呼吸[122].然而,也有研究发现氮添加对土壤呼吸无促进作用[123].可见,土壤呼吸对氮添加的响应因生态系统的不同而不同.在半干旱草地氮添加(10 g·m-2·a-1)对昼间土壤呼吸的影响大于夜间,昼间和夜间土壤呼吸速率分别增加了17.1%和14.4%[124].有机无机肥配施可以提高土壤的有机质,增强微生物对于土壤碳源的代谢能力,进而增强土壤呼吸[21]. ...
氮添加对沙质草地土壤呼吸及其温度敏感性的影响
1
2015
... 盐碱化草地生态系统氮添加量为8 g·m2·a-1时土壤总呼吸最大[119].与氮添加相比,氮磷钾添加、氮磷添加下土壤呼吸速率增加了1倍[120].土壤呼吸对养分添加的响应程度与土壤水分有密切关系,土壤水分条件越好,氮磷添加对土壤呼吸的影响越显著[106].长期氮添加促进土壤呼吸,一方面是由于氮添加促进植物生长,增加凋落物量,增强土壤微生物和酶活性[121],另一方面是氮添加引起的植被结构和物种组成的变化,导致光合特征改变,进而改变输入到地下的光合同化产物数量,最终影响土壤呼吸[122].然而,也有研究发现氮添加对土壤呼吸无促进作用[123].可见,土壤呼吸对氮添加的响应因生态系统的不同而不同.在半干旱草地氮添加(10 g·m-2·a-1)对昼间土壤呼吸的影响大于夜间,昼间和夜间土壤呼吸速率分别增加了17.1%和14.4%[124].有机无机肥配施可以提高土壤的有机质,增强微生物对于土壤碳源的代谢能力,进而增强土壤呼吸[21]. ...
膨润土对科尔沁沙地土壤肥力和活性有机碳的影响
1
2024
... 降水变化影响草地生态系统植物多样性、功能性状、群落组成、生产力、土壤理化性质、微生物群落结构和土壤物质循环过程等,进而可能改变整个生态系统的格局和功能.封育禁牧排除了家畜在草地中的采食、践踏等活动, 可以有效阻止家畜对植被和土壤造成的不利影响,有利于生产力提高、群落结构自然更新和生态系统功能的恢复.养分添加因给植物提供更多的养分,可以促进植物生长,增加生物量,提高土壤养分含量,增强土壤碳氮循环.因此,封育禁牧和养分添加是干旱半干旱草原区荒漠化土地治理修复有效且主要的措施.但长期的封育禁牧会造成生态系统的逆行演替,养分添加特别是氮添加会造成物种多样性降低、土壤酸化和富营养化等问题.合理的放牧活动对草地生态系统结构、功能的重塑有一定的积极作用.膨润土因比表面积大、吸附能力强,能够显著促进土壤活性碳积累和提高土壤肥力,是荒漠化土地治理的优质土壤改良剂[125].因此,未来研究应重点关注退化草地生态系统的最佳封育年限和土壤改良剂的使用,封育恢复到一定程度时可以通过打草或者轻度放牧利用草地资源,以获取最优的生态和经济效益.不能仅根据生产力或多样性指数等单一指标的优劣来制定草地生态系统的管理策略,这样会在无意间降低生态系统的其他功能.所以,应该以水资源承载力为基础,构建包括生产力、土壤养分供给和土壤碳截存能力等为主的综合评价指标,来评估荒漠化土地治理成效以及合理利用和高效管理草地生态系统资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