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g

官方微信

高级检索

中国沙漠, 2025, 45(2): 176-183 doi: 10.7522/j.issn.1000-694X.2024.00117

毛乌素沙地东北部典型林场新疆杨( Populus alba var. pyramidalis )液流特征

马启民,1,2, 罗旭冉1, 赵人瑰1, 王增艳4, 余文莉1, 贾晓鹏,3

1.成都信息工程大学 资源环境学院,四川 成都 610225

2.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国家冰川冻土沙漠科学数据中心,甘肃 兰州 730070

3.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干旱区生态安全与可持续发展重点实验室,甘肃 兰州 730070

4.河南大学 地理与环境学院/黄河中下游数字地理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河南 开封 475004

Characteristics of the sap flow of Populus alba var. pyramidalis in typical forests in the northeastern part of the Mu Us Desert

Ma Qimin,1,2, Luo Xuran1, Zhao Rengui1, Wang Zengyan4, Yu Wenli1, Jia Xiaopeng,3

1.College of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Chengdu University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Chengdu 610225,China

2.National Cryosphere Desert Data Center /, Northwest Institute of Eco-Environment and Resources,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Lanzhou 730070,China

3.Key Laboratory of Ecological Safety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in Arid Lands, Northwest Institute of Eco-Environment and Resources,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Lanzhou 730070,China

4.The College of Geography and Environmental Science / MOE Key Laboratory of Geospatial Technology for the Middle and Lower Yellow River Regions,Henan University,Kaifeng 475004,Henan,China

通讯作者: 贾晓鹏(E-mail: jiaxp@ lzb.ac.cn

收稿日期: 2024-09-08   修回日期: 2024-12-10  

基金资助: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42101324
国家冰川冻土沙漠科学数据中心专题.  E01Z790201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人才引进项目.  KYTZ202113

Received: 2024-09-08   Revised: 2024-12-10  

作者简介 About authors

马启民(1985—),男,新疆额敏人,讲师,从事陆面生态水文过程研究E-mail:mqm@cuit.edu.cn , E-mail:mqm@cuit.edu.cn

摘要

理解新疆杨(Populus alba var. pyramidalis)耗水特征对制定沙地人工林科学用水灌溉策略以及林场经营建设具有重要意义。采用包裹式树干茎流仪测定新疆杨液流,并对毛乌素沙地的环境因子进行长期监测。结果表明:新疆杨晴天液流速率最大,阴天次之,雨天最小,日液流累计量分别为16.38、12.56、2.22 L,晴天和阴天的液流速率接近。5、6、7、8、9、10月的日平均液流量分别为12.12、14.07、14.08、11.60、8.73、3.92 L,5—8月是新疆杨主要的耗水期,累计耗水量为1 722.53 L。新疆杨液流与净辐射、饱和水汽压差、气温、太阳辐射、土壤热通量、土壤温度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656、0.641、0.634、0.625、0.605、0.467;与土壤湿度、空气相对湿度、降水量显著负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340、-0.233、-0.178;与风速相关性不显著。净辐射对于新疆杨液流的影响最大。

关键词: 新疆杨 ; 热平衡法 ; 树干液流 ; 毛乌素沙地 ; 环境因子

Abstract

Understanding the water consumption characteristics of Populus alba var. pyramidalis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the development of scientific water use and irrigation strategies for sand plantation forests as well as to the management and construction of forest farms. The study used the wrapped trunk stem flow meter to determine the sap flow of P. alba var. pyramidalis, and long-term monitoring of environmental factors in the Mu Us Desert. The results show that different meteorological conditions and environmental factors have different degrees of influence on the sap flow of P. alba var. pyramidalis, the maximum sap flow rate on sunny days, followed by cloudy days, and the minimum on rainy days, and the cumulative amount of daily sap flow was 16.38 L, 12.56 L, and 2.22 L, respectively, and the average sap flow rates of sunny and cloudy days were close to those of cloudy days. The average daily liquid flow rate of each month from May to October was 12.12, 14.07, 14.08, 11.60, 8.73 and 3.92 L, respectively, and May to August was the main water consumption period of P. alba var. pyramidalis, with a cumulative water consumption of 1 722.53 L. The sap flow of P. alba var. pyramidalis was significantly positively correlated with net radiation, saturated water vapor pressure difference, air temperature, solar radiation, soil heat flux and soil temperature, with correlation coefficients of 0.656, 0.641, 0.634, 0.625, 0.605, 0.467, respectively; and it was negatively correlated with soil moisture, relative humidity and precipitation, with correlation coefficients of -0.340, -0.233, -0.178, respectively; and it was irrelevant to the wind speed, of which the effect of net radiation was the most important for P. alba var. pyramidalis liquid flow. The effect of net radiation on the fluid flow of Populus alba var. pyramidalis was the largest.

Keywords: Populus alba var. pyramidalis ; heat balance method ; trunk sap flow ; Mu Us Desert ; environmental factors

PDF (1648KB) 元数据 多维度评价 相关文章 导出 EndNote| Ris| Bibtex  收藏本文

本文引用格式

马启民, 罗旭冉, 赵人瑰, 王增艳, 余文莉, 贾晓鹏. 毛乌素沙地东北部典型林场新疆杨( Populus alba var. pyramidalis )液流特征. 中国沙漠[J], 2025, 45(2): 176-183 doi:10.7522/j.issn.1000-694X.2024.00117

Ma Qimin, Luo Xuran, Zhao Rengui, Wang Zengyan, Yu Wenli, Jia Xiaopeng. Characteristics of the sap flow of Populus alba var. pyramidalis in typical forests in the northeastern part of the Mu Us Desert. Journal of Desert Research[J], 2025, 45(2): 176-183 doi:10.7522/j.issn.1000-694X.2024.00117

0 引言

毛乌素沙地是中国四大沙地之一,位于中国干旱半干旱过渡地带,自20世纪80年代治理恢复至今,土地荒漠化情况大幅好转,但仍有扩张风险1。新疆杨(Populus alba var. pyramidalis)作为毛乌素沙地人工林优势树种,在中国西北地区“三北”防护林工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2,但部分林场的新疆杨因缺水出现衰退或死亡现象。因此,定量评价沙地新疆杨的液流量以及各环境因子对新疆杨液流的影响,有助于人工林生态用水定额分配,对沙地人工林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目前关于单木耗水的测定方法有热平衡法3、热脉冲法4、热扩散法5、热变形法6、同位素示踪法6、气孔计法6、整树容器称重法6、植物离体称重法7,每种方法都是根据特定的研究对象发展起来的,各有其优缺点。其中热平衡法因其对植被损害小且安装方法简单而被广泛应用。Wang等8、Mayrhofer等9采用热平衡法对杨树(Poplar)液流进行监测,Zhao等10、Liu等11采用该方法对白刺(Nitraria sphaerocarpa)和沙枣(Elaeagnus angustifolia)进行监测,Huang等12采用该方法对油蒿(Artemisia ordosica)树干液流进行监测,Ágota等13采用该方法对樱桃树干液流进行监测,但采用热平衡法对新疆杨液流的监测研究还未发现。虽然屈艳萍等14、李春萍15对新疆杨的液流进行了监测,但采用的方法是热脉冲法,该方法的探针定位位置会影响液流的测定精度,并且两位学者得到影响新疆杨液流的最相关的气象因子分别是气温、太阳辐射。也有学者采用热扩散式探针法对新疆杨的液流进行监测216-21。但热扩散式探针法装置的设计偏差、植物伤口效应等会导致低估液流量,并且得到影响新疆杨液流的最相关的气象因子分别是相对湿度、太阳辐射、气温、饱和水汽压差,他们关注的环境因子较少,仅考虑了太阳辐射、空气温度、水汽压差、相对湿度、风速、土壤湿度、土壤温度7个气象和土壤因子。还有学者对胡杨(Populus euphratica22-30、毛白杨(Populus tomentosa31-32、小叶杨(Populus simonii33-34等其他杨树种液流与气象和土壤因子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同样,不同研究区,同一杨树种液流与环境因子的关系都存在差异,影响树木液流的最大环境因子也不完全一致,各因子的相关性大小在不同研究区都有所差异。再者,在建立液流回归方程时,环境因子的数量对回归的结果影响很大,因而非常有必要开展更多环境因子的监测和深入分析。本文通过热平衡法对毛乌素沙地东北部的新疆杨树干液流速率进行长时间序列的观测,从而得到新疆杨生长季的总液流量,并探讨其与10个主要气象和土壤因子之间的关系,以便更加全面地认识新疆杨液流与各因子之间的关系,并建立适应当地的新疆杨液流回归方程,研究结果可为沙地人工林建设提供理论依据。

1 数据与方法

1.1 研究区概况

毛乌素沙地位于陕西省榆林市长城一线以北,库布齐沙漠以南,面积约4.22×104 km2。地势高低起伏,地形地貌以连绵不断的沙丘、流沙、戈壁滩和荒漠为主,平均海拔1 599 m。年均气温6~9 ℃,最冷月均温为-9.5~-12 ℃,最热月均温是22~24 ℃。年平均风速约为4.8 m·s-1,最大风速可达28 m·s-1。年降雨量360 mm,且集中于7—9月。土壤以风沙土为主。植被以沙生灌丛以及人工林为主,树种主要包括沙柳、柠条、沙棘、樟子松、新疆杨等33-35。观测点位于毛乌素沙地东北部的小霍洛林场(图1)。林场总经营面积约5.79 hm2,林地面积4.86 hm2,林场内种植了多种树木,包括樟子松、油松、新疆杨等10余种树种。

图1

图1   研究区示意图

Fig.1   Schematic diagram of the study area


1.2 数据来源与处理

监测的气象和土壤因子包括太阳辐射、空气温度(2 m高度)、相对湿度(2 m高度)、风速(10 m高度),地表土壤热通量板埋在土壤表层5 cm的深度,净辐射通过四分量辐射仪获得,饱和水汽压差通过观测的气象因子计算获取20。土壤温度和土壤湿度传感器安装的深度分别为10、20、30、40、50、60、80、100、120、140 cm。仪器选择太阳能板驱动,传感器以DT80作为数据采集器,观测系统的采样间隔均为10 s,每10 min记录1次平均值,仅有雨量筒每l min记录1次,采样精度为0.1 mm。观测时间从2014年5月22日至2014年10月31日,覆盖新疆杨整个生长季,选择林场中两棵生长良好、茎干通直圆满、胸径符合液流探头规格的新疆杨作为标准木,树种株距2 m,树龄9 a,平均树高10.3 m,平均胸径8.8 cm。选用SGA70型号规格的仪器对标准木进行液流监测,该仪器的具体安装步骤及注意事项等可参考相关文献36。仪器基于能量平衡原理对树干液流进行测量,主要原理如下:

Pin=Qr+Qv+Qf+Qs

式中:Pin为热量输入(W);Qr为径向散热(W);Qv为竖向导热(W);Qf为液流带走的热量(W)。

Qs以能量的形式储存在茎干内(W),计算如下:

Qs=CstdTstdt

式中:Cst为茎干热容(J·K-1);t为时间;Tst为被加热茎干的平均温度(W)。

在不考虑Qs的情况下液流带走的热量为:

Qf=Pin-Qv-Qr

竖向热量传导为:

Qv=KstABh-Ah0.040dX10

式中:Kst为茎干热传导速率(W·m-1·K-1);A为茎干横截面积;Ah为竖向热电偶电压(mV);Bh为竖向热电偶电压(mV);dX为热电偶的结点间距(mm)。

径向热量传导计算公式为:

Qr=KshCh

式中:Ch为径向散热热电偶电压(mV);Ksh为被裹植物的导热速率(W·mV-1),在液流为零时,Ksh由式(3)、(5)可得:

Ksh=Pin-QvCh

竖向两热电偶电压和的平均值为:

dT=Ah+Bh0.0402

式中:dT为两个温度监测点间的液流温度变化(℃);由此可得液流速率为:

F=QfCpdT

式中:Cp为水的比热4.168(J·g-1·℃-1);F为观测的植物液流速率(g·h-1)。

最后利用Excel 2019对观测的气象和土壤因子与新疆杨液流进行不同时间尺度的分析,通过SPSS19对新疆杨液流与各因子进行相关分析,最后使用逐步回归对液流速率与各因子进行回归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新疆杨液流速率变化特征

2.1.1 不同天气条件液流变化特征

研究选取3种典型天气,分别为雨天、阴天、晴天3种情况,时间依次为2014年5月23日、5月24日、6月7日。3种典型天气条件下,新疆杨树干液流变化基本一致,上午液流逐渐上升,午后出现峰值,而后逐渐下降,呈现日高夜低的单峰曲线,但液流出现峰值的时间存在差异(图2)。雨天和阴天为06:00开始启动,晴天液流在05:00开始启动;雨天在11:00达到峰值,为0.69 L·h-1,阴天在13:00达到峰值,为2.23 L·h-1,晴天液流在14:00达到峰值,为2.39 L·h-1;之后液流均急剧下降逐渐减小后趋于零。不同天气条件下液流速率日变化规律差异明显,晴天液流速率最大,而雨天波动幅度较小,阴天介于二者之间,且雨天液流速率显著减小。晴天液流峰值稍大于阴天,雨天液流量进一步减小,雨天液流量最小,日液流总量仅为2.22 L,而阴天与晴天日液流总量分别为12.56、16.38 L。在发生降雨的起始阶段,植物蒸腾作用依旧会进行一段时间,随着降雨持续一段时间后,液流才会趋于零。

图2

图2   典型天气新疆杨液流速率日变化特征

Fig.2   Characteristics of daily changes in sap flow rate of Populus alba var. pyramidalis during typical weather conditions


2.1.2 液流速率日变化特征

观测期间(2014年5月22日至2014年10月31日)新疆杨日均液流速率变化大(图3),最大液流量达0.99 L·h-1,时间为7月26日;最小液流量为0,主要在9月14日之后。降雨对液流影响较大,7月6—10日出现连续降雨天气,7月9日液流速率急剧下降到0.12 L·h-1;9月21—22日连续降雨天气,9月23日液流速率下降到0。连续降雨的天数里,新疆杨液流都出现一个谷值,而雨后液流又会出现一个峰值,7月26日达到观测期内日均液流速率峰值。当有降雨事件发生后,液流减小的幅度愈加明显,而降雨过后,液流迅速回升并达到一个高峰而后下降,雨天对于新疆杨液流速率具有抑制作用,液流量的多少与降水的频次密切相关。在2014年5月22日至10月31日,新疆杨日平均液流量为10.56 L。

图3

图3   新疆杨液流速率日变化

Fig.3   Daily variation of Populus alba var. pyramidalis sap flow rate


2.1.3 液流速率月变化特征

在观测期内,新疆杨各月平均液流速率差异显著,变化幅度较大,最高月平均液流速率约为最低月平均液流速率的3.5倍。新疆杨在观测期间各月累计液流量大致呈“S”型增长曲线分布(图4),6、7月累计液流量曲线的斜率大体相同,5、8、9月累计液流量曲线的斜率基本呈递增趋势,10月累计液流量曲线的斜率最小。各月份累计液流量在06:00之前和18:00之后的曲线斜率较为平缓。5、6、7、8、9、10月的日累计液流量分别为12.12、14.07、14.08、11.60、8.73、3.92 L,6、7月的液流量相当,5、8月的液流量相当,9、10月液流量最少,5—10月总液流量为1 722.53 L,新疆杨主要的耗水时间为5—8月。

图4

图4   新疆杨各月累计液流量

Fig.4   Monthly cumulative sap flow of Populusalba var. pyramidalis


2.2 液流速率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2.2.1 新疆杨液流速率与环境因子的相关性

不同环境因子与新疆杨液流速率之间存在不同程度的相关性(表1),液流量与气温、太阳辐射、饱和水汽压差、土壤热通量、净辐射、土壤温度、降雨呈正相关,与相对湿度、土壤湿度和降水呈负相关,与风速不相关,相关系数绝对值依次为净辐射(0.656)>饱和水汽压差(0.641)>气温(0.634)>太阳辐射(0.625)>土壤热通量(0.605)>土壤温度(0.467)>土壤湿度(0.340)>相对湿度(0.233)>降雨(0.178)>风速(0.012),其中新疆杨液流与净辐射、饱和水汽压差、气温、太阳辐射、土壤热通量相关系数相当,都显著强正相关,与土壤温度、土壤湿度显著较强正相关,与相对湿度和降雨显著负相关。整体上,气象因子对新疆杨的影响要大于土壤因子。

表1   新疆杨液流速率与环境因子的相关性系数

Table 1  Correlation coefficients between sap flow rates of Populus alba var. pyramidalis and environmental factors

指标液流 速率气温太阳 辐射相对 湿度饱和水 汽压差土壤 热通量土壤 湿度土壤 温度风速降雨净辐射
液流速率1
气温0.634**1
太阳辐射0.625**0.602**1
相对湿度-0.233**-0.263**-0.650**1
饱和水汽压差0.641**0.996**0.642**-0.306**1
土壤热通量0.605**0.708**0.843**-0.573**0.734**1
土壤湿度-0.340**-0.554**-0.221**0.007-0.559**-0.243**1
土壤温度0.467**0.765**0.262**0.1300.747**0.270**-0.726**1
风速-0.0120.0800.061-0.1290.0710.1050.146-0.0791
降雨-0.178*0.143-0.318**0.324**0.122-0.155*-0.230**0.275**0.0681
净辐射0.656**0.658**0.891**-0.440**0.685**0.772**-0.321**0.424**0.058-0.174*1

注:*和**分别表示在P<0.05水平显著相关和P<0.01水平极显著相关。

新窗口打开| 下载CSV


2.2.2 新疆杨液流速率与环境因子的回归分析

对液流速率与10个环境因子进行逐步回归分析,建立新疆杨液流速率与环境因子的最优多元线性模型。以新疆杨液流速率为因变量(y),以净辐射(X1)、气温(X2)、土壤湿度(X3)、降雨(X4)为自变量,建立最优线性回归方程,y=2.801X1+21.331X2-9.483X3-6.478X4,其中相关系数为0.949。通过液流速率与多种环境因子的回归分析发现,影响新疆杨液流变化的主要环境因素是净辐射、气温、土壤湿度和降雨,而相关性分析中最大影响因子也是净辐射,说明净辐射对于新疆杨液流影响最大。

3 讨论

3.1 新疆杨液流速率变化特征对比

以往对新疆杨液流的对比讨论中,绝大多数学者都是与不同树种或相似树种进行对比分析,很少将同一树种进行系统的对比分析。本研究中新疆杨液流速率大体呈“几”字形变化的单峰曲线特征,这与桑玉强等2、段玉玺等16、钟红云等19、党宏忠等20、赵明等37测定的新疆杨树干液流特征一致。但屈艳萍等38指出,新疆杨液流会出现“午休”现象,树干液流变化呈双峰曲线;宋金堆等18观测的新疆杨液流白天呈多峰曲线,可能是这两个研究区新疆杨有人工灌溉,树木受水分胁迫的影响相对较小,导致出现双峰或多峰的现象。无论是以上哪个研究者的观测结果,都可以得出新疆杨液流量在晴天时最大,而雨天液流波动幅度较小且显著减弱,阴天介于二者之间 ;夜间液流每个时刻不全为零,并且前半夜的液流量大于后半夜,这可能是因为植物白天蒸腾强烈,对茎干内储存的水分消耗过大,植物需要夜间进行根系吸水来补充白天茎干损失的水分233134。雨天发生降水的起始阶段,新疆杨并没有立即停止光合作用,植物蒸腾作用依旧会进行4 h,随着降水持续一段时间后,液流才会趋于零(图2),说明太阳辐射强度减弱后新疆杨依旧会进行蒸腾作用。晴天液流变化曲线相较于阴天不平滑,这可能是因为晴天林内树阴和阴天不稳定的天气条件对新疆杨的蒸腾有一定影响。

本文站点新疆杨液流的月内日平均蒸腾量分别为7月>6月>5月>8月>9月>10月,这与屈艳萍等14的顺序基本相同,两者的5月和8月的液流量不同,但差异较小,原因可能是本文站点中5月只有10天,求取日平均的液流量相对较大;钟红云等19的研究为6月>7月>5月>8月>9月>10月,液流量的顺序基本与本文完全一致,6月和7月虽然有差异,但这两个月的液流量差异很小。但宋金堆等18的研究为8月>7月>6月>5月>9月,桑玉强等2的研究为6月>5月>7月>4月>8月>9月,并且5月和8月的液流量存在较大差异,6月和7月的液流量也存在较大差异,不同站点月内日均液流量存在差异的原因可能是人工灌溉和降水在空间上存在较大的异质性。从以上观测站点的已知数据来看,新疆杨液流主要的耗水时间集中在5—8月,这也进一步印证了5—8月是新疆杨生长的旺季,这一时期一旦缺水,新疆杨的生长可能就会受阻。由于只有桑玉强等2监测了新疆杨液流4月的数据,从分析的结果来看,4月也是主要的耗水期,但其他区域是否也存在这样的特征,还需要进一步观测后进行分析。

3.2 新疆杨液流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在日尺度上,新疆杨液流与饱和水汽压差、气温、太阳辐射的相关性都较高,与风速都很低,这与桑玉强等2、屈艳萍等38、李春萍15、段玉玺等16、韩永贵等17、宋金堆等18、钟红云等19研究的新疆杨结果一致。此外,新疆杨液流还与净辐射、土壤热通量、土壤温度的相关性较高。其中,与净辐射的相关性最高,这可能是因为净辐射更多地转化成了潜热通量为植物蒸腾作用提供更多的能量,类似的情况也在其他树种的观测中被发现2839-42。宋金堆等18在巴彦淖尔市磴口县境内、李春萍15在巴彦淖尔临河农场内、桑玉强等2在毛乌素沙地乌审旗南部(图克苏木境内)研究新疆杨液流与气象因子的关系发现,这3个站中的新疆杨液流与相对湿度都有较高的相关性,相关系数分别为-0.912、-0.481、-0.477。同在沙地生长的新疆杨,在土壤类型相同、气温和太阳辐射基本一致的条件下,本文站点与其他3个站相对湿度的差异可能是导致两者相关性较低的直接原因。同时降水量的时空差异和人工灌溉导致不同站点的土壤水分有较大差异,从而会影响空气湿度,这是造成本文站点新疆杨液流与相对湿度相关性低的根本原因。宋金堆等18研究的新疆杨液流与土壤湿度、相对湿度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301、-0.912,钟红云等19研究的新疆杨液流与土壤湿度、相对湿度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650、-0.315,本文站点的新疆杨液流与土壤湿度、相对湿度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340、-0.233。宋金堆等18观测的新疆杨液流与土壤湿度的相关系数和本文基本一致,但相对湿度的相关性存在较大差异,这可能是两地的降水时空差异(前者年降雨量114 mm,本文站点的年降雨量为360 mm)和人工灌溉造成的。新疆杨液流(库布其沙漠杭锦旗,与本文站点同属鄂尔多斯高原北部)与土壤湿度正相关,与本文的结果完全相反,但相对湿度的相关性基本一样。同为沙地下垫面,在没有人工灌溉的条件下(杭锦旗表层土壤含水量约为8%,同样深度本文站点约为10%,杭锦旗年降雨量276.3 mm,本文站点年降雨量360 mm),造成如此大的反差可能是钟红云观测的新疆杨胸径较粗(12.7 cm),树木的根系更发育,植物毛细根部可以均匀稳定地吸收更多的地下水。

4 结论

不同天气条件下液流速率日变化规律差异明显,晴天液流速率最大,而雨天波动幅度较小,阴天介于二者之间,且雨天液流速率显著减小,5月23日、5月24日、6月7日3种天气日液流总量分别为2.22、12.56、16.38 L;峰值分别为0.69、2.23、2.39 L·h-1,可见晴天和阴天的日液流总量、液流峰值都较为接近,雨天新疆杨仍有蒸腾作用。3种典型天气条件下,新疆杨都会对气象和土壤因子的变化做出及时响应,液流速率晴天值高,阴天值相对低,雨天液流值最低且持续时间短,夜间液流均波动平缓。

新疆杨日均液流变化浮动大,最大液流量达0.99 L·h-1,最小液流量为0。在5—10月,毛乌素沙地的新疆杨各个月份液流速率有明显的变化规律,5、6、7、8、9、10月的日累计液流量分别为12.12、14.07、14.08、11.60、8.73、3.92 L,累计耗水量为1 722.53 L,在观测期间各月累计液流量呈“S”型增长曲线分布,5—8月为新疆杨的主要耗水期。

新疆杨液流与净辐射、饱和水汽压差、气温、太阳辐射、土壤热通量、土壤温度、土壤湿度、相对湿度、降水、风速等环境因子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656、0.641、0.634、0.625、0.605、0.467、-0.340、-0.233、-0.178、-0.012。通过多元线性回归方法对于液流速率与10个气象和土壤因子进行逐步回归分析发现,净辐射对于液流速率的影响最大。

参考文献

庞喆.

毛乌素沙地综合整治技术研究及示范应用

[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8295):7-11.

[本文引用: 1]

桑玉强刘全军吴文良.

毛乌素沙地新疆杨生长季节蒸腾耗水规律

[J].东北林业大学学报,2008369):29-47.

[本文引用: 7]

祁秀娇刘廷玺段利民.

基于茎干液流法和涡度相关法的小叶锦鸡儿群落蒸散特征

[J].中国沙漠,2019394):73-82.

[本文引用: 1]

张小由龚家栋周茅先.

胡杨树干液流的时空变异性研究

[J].中国沙漠,2004244):111-114.

[本文引用: 1]

刘雅莉白建华熊伟.

乌兰布和沙漠梭梭夜间液流特征及其环境驱动机制

[J].中国沙漠,2022425):195-203.

[本文引用: 1]

石磊盛后财满秀玲.

不同尺度林木蒸腾耗水测算方法述评

[J].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404):149-156.

[本文引用: 4]

邓继峰丁国栋赵媛媛.

盐池地区三种典型树种蒸腾速率的研究

[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14287):161-165.

[本文引用: 1]

Wang C XLiu H YXia J Bet al.

Critical effects on the photosynthetic efficiency and stem sap flow of poplar in the Yellow River Delta in response to soil water

[J].Journal of Forestry Research,2021326):2485-2498.

[本文引用: 1]

Mayrhofer SHeizmann UMagel Eet al.

Carbon balance in leaves of young poplar trees

[J].Plant Biology,20046):730-739.

[本文引用: 1]

Zhao W ZLiu B.

The response of sap flow in shrubs to rainfall pulses in the desert region of China

[J].Agricultural and Forest Meteorology,20101509):1297-1306.

[本文引用: 1]

Liu BZhao W ZhJin B W.

The response of sap flow in desert shrubs to environmental variables in an arid region of China

[J].Ecohydrology,201143):448-457.

[本文引用: 1]

Huang LZhang Zh ShLi X R.

Sap flow of Artemisia ordosica and the influence of environmental factors in a revegetated desert area:Tengger Desert,China

[J].Hydrological Processes:An International Journal,20102410):1248-1253.

[本文引用: 1]

Ágota JPanna SZoltan Net al.

Water consumption of sweet cherry trees estimated by sap flow measurement

[J].Scientia Horticulturae,2013164):41-49.

[本文引用: 1]

屈艳萍康绍忠王素芬.

甘肃石羊河流域人工种植新疆杨耗水规律研究

[J].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学报,2014122):130-137.

[本文引用: 2]

李春萍.

河套灌区新疆杨农田防护林耗水特性及耗水量的研究

[D].呼和浩特内蒙古农业大学2003.

[本文引用: 3]

段玉玺秦景贺康宁.

白榆、新疆杨液流动态比较研究

[J].中国沙漠,2008286):1136-1144.

[本文引用: 3]

韩永贵高阳韩磊.

基于模糊规则的人工神经网络模拟新疆杨蒸腾耗水

[J].应用生态学报,2020315):1525-1534.

[本文引用: 1]

宋金堆肖辉杰辛智鸣.

荒漠绿洲区新疆杨蒸腾耗水特性研究

[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24387):162-171.

[本文引用: 6]

钟红云潘瑞华邸楠.

库布齐沙漠小叶杨和新疆杨树干液流速率对环境因子的响应

[J].生态学报,202421):1-13.

[本文引用: 4]

党宏忠杨文斌李卫.

新疆杨树干液流的径向变化及时滞特征

[J].生态学报,20153515):5110-5120.

[本文引用: 2]

Dang Zh HSh Zh TZhang J Set al.

Radial profile of sap flow velocity in mature Xinjiang poplar (Populus alba L.var.pyramidalis) in Northwest China

[J].Journal of Arid Land,20146):612-627.

[本文引用: 1]

赵春彦司建华冯起.

荒漠河岸胡杨树干液流的时滞效应

[J].中国沙漠,2014345):1254-1260.

[本文引用: 1]

赵春彦司建华冯起.

胡杨树干液流特征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J].中国沙漠,2014343):718-724.

[本文引用: 1]

周孝明陈亚宁李卫红.

塔里木河下游胡杨树干液流特征研究

[J].中国沙漠,2008284):673-678.

沈幸吕朝燕柴仲平.

塔里木河下游阿拉干地区胡杨树干液流特征

[J].新疆农业大学学报,2015382):114-119.

黄雅茹马迎宾李永华.

不同时间尺度胡杨液流速率与土壤因子的关系

[J].中国农业科技导报,2022246):196-205.

买尔当·克依木玉米提·哈力克古丽比亚·乌买尔.

胡杨树干液流日变化及其与气象因素的相关关系

[J].冰川冻土,2018401):166-175.

赵天宇关东海苏里坦.

环境因子对胡杨树干液流动态的影响

[J].水土保持通报,2015356):15-20.

[本文引用: 1]

Zhao C YSi J HFeng Qet al.

Comparative study of daytime and nighttime sap flow of Populus euphratica

[J].Plant Growth Regulation,201782):353-362.

Zhao C YSi J HFeng Qet al.

Nighttime transpiration of Populus euphratica during different phenophases

[J].Journal of Forestry Research,2019302):435-444.

[本文引用: 1]

范云翔邸楠刘洋.

毛白杨茎干夜间液流时空动态及其环境影响因子

[J].植物生态学报,2023472):262-274.

[本文引用: 2]

赵飞飞马煦邸楠.

毛白杨茎干不同方位夜间液流变化规律及其主要影响因子

[J].植物生态学报,2020448):864-874.

[本文引用: 1]

杨东烨余新晓李旭红.

坝上地区退化小叶杨树干液流特征及对环境因子的响应

[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2024467):36-43.

[本文引用: 2]

尹立河黄金廷王晓勇.

陕西榆林地区旱柳和小叶杨夜间树干液流变化特征分析

[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418):85-90.

[本文引用: 2]

Ma Q MLong Y PJia X Pet al.

Vegetation response to climatic variation and human activities on the Ordos Plateau from 2000 to 2016

[J].Environmental Earth Sciences,2019781-15.

[本文引用: 1]

李双肖洪浪王芳.

热平衡茎流仪测量精度及误差来源分析

[J].中国沙漠,2014346):1544-1551.

[本文引用: 1]

赵明李爱德王耀琳.

沙生植物的蒸腾耗水与气象因素的关系研究

[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03176):131-137.

[本文引用: 1]

屈艳萍康绍忠王素芬.

液流-株间微型蒸渗仪法测定新疆杨蒸发蒸腾量适用性分析

[J].干旱地区农业研究,2014323):88-94.

[本文引用: 2]

杨丽琳邢万秋王卫光.

新安江源区杉木树干液流速率变化及其对环境因子的响应

[J].植物生态学报,2023474):571-583.

[本文引用: 1]

王祥韩淑颖翟家齐.

潮河山区人工林树干液流特征及其对气象因子响应

[J].灌溉排水学报,2024433):1-10.

曹铨王自奎来兴发.

黄土高原苹果树生育期树干液流特征及其影响因子研究

[J].干旱地区农业研究,2023414):267-274.

李宗阳赵璐邢立文.

猕猴桃树液流变化特征及对环境因子的响应

[J].灌溉排水学报,20234211):11-18.

[本文引用: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