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李亚红, 卜崇峰, 郭琦, 韦应欣. 毛乌素沙地藓、藻结皮生态功能对比[J]. 中国沙漠, 2021, 41(2): 138-144. |
[2] |
张克海, 胡广录, 方桥, 张钰佳, 李浩然. 黑河中游荒漠绿洲过渡带固沙植被根区土壤含水量[J]. 中国沙漠, 2020, 40(3): 33-42. |
[3] |
李敏岚, 屈建军, 唐希明, 顿耀权, 陈晓莹, 吴婷, 宋乃平. 高密度聚乙烯(HDPE)蜂巢式沙障对土壤水分的影响[J]. 中国沙漠, 2020, 40(1): 136-144. |
[4] |
宁宝英, 马建霞, 姜志德. 基于专利的石漠化治理技术分析[J]. 中国沙漠, 2019, 39(5): 135-142. |
[5] |
孟阳阳, 刘冰, 刘婵. 荒漠绿洲湿地土壤水热盐动态过程及其影响机制[J]. 中国沙漠, 2019, 39(1): 149-160. |
[6] |
罗维成, 赵文智, 孙程鹏, 闫加亮. 科尔沁沙地樟子松(Pinus sylvestris)人工固沙林演变过程中物种多样性和土壤水分特征[J]. 中国沙漠, 2018, 38(1): 126-132. |
[7] |
张圆, 李芳, 屈建军, 闫沛迎. 机械沙障组合对土壤含水量及温度的影响[J]. 中国沙漠, 2016, 36(6): 1533-1538. |
[8] |
尹本丰, 张元明, 陶冶. 白梭梭(Haloxylon persicum)灌丛下雾凇的散布格局及其对土壤含水量的影响[J]. 中国沙漠, 2015, 35(4): 951-958. |
[9] |
魏 彬1,2, 海米提·依米提1,3, 王庆峰1,2, 许 宁1,2, 李建涛1,2. 克里雅绿洲地下水埋深与土壤含水量的相关性[J]. 中国沙漠, 2013, 33(4): 1110-1116. |
[10] |
刘殿君1,2, 吴 波1, 李永华1, 林光辉3, 陈世苹4, 朱雅娟1, 卢 琦1, 姚 斌1. 极端干旱区增雨对泡泡刺(Nitraria sphaerocarpa)群落土壤呼吸的影响[J]. 中国沙漠, 2013, 33(3): 788-796. |
[11] |
陆冠尧1,2, 魏兴琥2,李 森 1, 熊 彦2, 梁钊雄2. 粤北石漠化地区碳酸盐岩溶蚀试验研究[J]. 中国沙漠, 2013, 33(3): 819-825. |
[12] |
陆冠尧1,2, 魏兴琥2, 李 森 1, 熊 彦2, 雷 俐3. 粤北石漠化地区植被退化及其与降雨截留量和土壤的相关性[J]. 中国沙漠, 2013, 33(2): 358-366. |
[13] |
黄翠华, 薛 娴, 彭 飞, 尤全刚, 王 涛. 不同矿化度地下水灌溉对民勤土壤环境的影响[J]. 中国沙漠, 2013, 33(2): 590-596. |
[14] |
杨树德, 周瑞莲, 左进城, 王艳芳, 赵哈林, 赵学勇. 不同冬小麦对盐处理和干旱胁迫交互作用响应的差异性分析[J]. 中国沙漠, 2012, 32(4): 947-954. |
[15] |
周瑞莲, 赵彦宏, 赵哈林, 赵学勇. 钠盐对冬小麦抗旱性增效作用调控机理的生理生态学分析[J]. 中国沙漠, 2012, 32(3): 784-79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