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2006
... 地貌指地区表面的起伏形态[1].风沙地貌是以风为外营力塑造的地表景观,是地球系统中重要的乃至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也是研究现代行星表面过程及其环境演化历史的主要依据[2].沙丘是风力作用下沙粒的堆积体[3],沙丘形态是区域风力、沙源和植物相互作用并达到动态平衡的产物[4],是研究风沙地貌的重要基础[5].风成地貌为火星当前的主要景观,研究火星地表广泛分布的沙丘及其地貌形态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6-8].在火星风沙地貌研究的初期主要借助各种地面或太空望远镜进行观测,根据观测到的各种现象和过程对火星存在的风沙活动进行推测[9].在无法对火星风沙地貌进行实地观测的同时,在地球上选择与火星类似的地方开展类火星研究[10],将对推演火星风沙地貌的形成与演化具有重要的意义[9].国际上已经建立了50多个火星类比区,包括南美洲西海岸中部的阿塔卡玛沙漠、南极干谷、澳大利亚中部、美国西部沙漠、北非等[11-13].近年来,中国学者们围绕柴达木盆地开展了类火星地貌、类火星矿物、天体生物学等相关研究[14-16].柴达木盆地独特的地理和环境条件使其形成了多种可类比现代火星的地貌类型,例如沙丘和雅丹等[17].但目前对于类火星风沙地貌试验点的确定大多是基于地貌景观、地貌形态学参数(高度、宽度、间距、长宽比等)等,依赖于学者们对于地貌认识的经验,从地形计量学指标的角度定量分析火星与地球沙丘地貌形态特征的相似度研究鲜见报道. ...
70年来中国风沙地貌学的发展
1
2020
... 地貌指地区表面的起伏形态[1].风沙地貌是以风为外营力塑造的地表景观,是地球系统中重要的乃至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也是研究现代行星表面过程及其环境演化历史的主要依据[2].沙丘是风力作用下沙粒的堆积体[3],沙丘形态是区域风力、沙源和植物相互作用并达到动态平衡的产物[4],是研究风沙地貌的重要基础[5].风成地貌为火星当前的主要景观,研究火星地表广泛分布的沙丘及其地貌形态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6-8].在火星风沙地貌研究的初期主要借助各种地面或太空望远镜进行观测,根据观测到的各种现象和过程对火星存在的风沙活动进行推测[9].在无法对火星风沙地貌进行实地观测的同时,在地球上选择与火星类似的地方开展类火星研究[10],将对推演火星风沙地貌的形成与演化具有重要的意义[9].国际上已经建立了50多个火星类比区,包括南美洲西海岸中部的阿塔卡玛沙漠、南极干谷、澳大利亚中部、美国西部沙漠、北非等[11-13].近年来,中国学者们围绕柴达木盆地开展了类火星地貌、类火星矿物、天体生物学等相关研究[14-16].柴达木盆地独特的地理和环境条件使其形成了多种可类比现代火星的地貌类型,例如沙丘和雅丹等[17].但目前对于类火星风沙地貌试验点的确定大多是基于地貌景观、地貌形态学参数(高度、宽度、间距、长宽比等)等,依赖于学者们对于地貌认识的经验,从地形计量学指标的角度定量分析火星与地球沙丘地貌形态特征的相似度研究鲜见报道. ...
国外沙丘研究综述
1
2000
... 地貌指地区表面的起伏形态[1].风沙地貌是以风为外营力塑造的地表景观,是地球系统中重要的乃至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也是研究现代行星表面过程及其环境演化历史的主要依据[2].沙丘是风力作用下沙粒的堆积体[3],沙丘形态是区域风力、沙源和植物相互作用并达到动态平衡的产物[4],是研究风沙地貌的重要基础[5].风成地貌为火星当前的主要景观,研究火星地表广泛分布的沙丘及其地貌形态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6-8].在火星风沙地貌研究的初期主要借助各种地面或太空望远镜进行观测,根据观测到的各种现象和过程对火星存在的风沙活动进行推测[9].在无法对火星风沙地貌进行实地观测的同时,在地球上选择与火星类似的地方开展类火星研究[10],将对推演火星风沙地貌的形成与演化具有重要的意义[9].国际上已经建立了50多个火星类比区,包括南美洲西海岸中部的阿塔卡玛沙漠、南极干谷、澳大利亚中部、美国西部沙漠、北非等[11-13].近年来,中国学者们围绕柴达木盆地开展了类火星地貌、类火星矿物、天体生物学等相关研究[14-16].柴达木盆地独特的地理和环境条件使其形成了多种可类比现代火星的地貌类型,例如沙丘和雅丹等[17].但目前对于类火星风沙地貌试验点的确定大多是基于地貌景观、地貌形态学参数(高度、宽度、间距、长宽比等)等,依赖于学者们对于地貌认识的经验,从地形计量学指标的角度定量分析火星与地球沙丘地貌形态特征的相似度研究鲜见报道. ...
Mobility of a remobilized parabolic dune in kennemer land,the-nether land
1
2004
... 地貌指地区表面的起伏形态[1].风沙地貌是以风为外营力塑造的地表景观,是地球系统中重要的乃至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也是研究现代行星表面过程及其环境演化历史的主要依据[2].沙丘是风力作用下沙粒的堆积体[3],沙丘形态是区域风力、沙源和植物相互作用并达到动态平衡的产物[4],是研究风沙地貌的重要基础[5].风成地貌为火星当前的主要景观,研究火星地表广泛分布的沙丘及其地貌形态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6-8].在火星风沙地貌研究的初期主要借助各种地面或太空望远镜进行观测,根据观测到的各种现象和过程对火星存在的风沙活动进行推测[9].在无法对火星风沙地貌进行实地观测的同时,在地球上选择与火星类似的地方开展类火星研究[10],将对推演火星风沙地貌的形成与演化具有重要的意义[9].国际上已经建立了50多个火星类比区,包括南美洲西海岸中部的阿塔卡玛沙漠、南极干谷、澳大利亚中部、美国西部沙漠、北非等[11-13].近年来,中国学者们围绕柴达木盆地开展了类火星地貌、类火星矿物、天体生物学等相关研究[14-16].柴达木盆地独特的地理和环境条件使其形成了多种可类比现代火星的地貌类型,例如沙丘和雅丹等[17].但目前对于类火星风沙地貌试验点的确定大多是基于地貌景观、地貌形态学参数(高度、宽度、间距、长宽比等)等,依赖于学者们对于地貌认识的经验,从地形计量学指标的角度定量分析火星与地球沙丘地貌形态特征的相似度研究鲜见报道. ...
巴丹吉林沙漠与腾格里沙漠沉积物特征的对比研究
1
2011
... 地貌指地区表面的起伏形态[1].风沙地貌是以风为外营力塑造的地表景观,是地球系统中重要的乃至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也是研究现代行星表面过程及其环境演化历史的主要依据[2].沙丘是风力作用下沙粒的堆积体[3],沙丘形态是区域风力、沙源和植物相互作用并达到动态平衡的产物[4],是研究风沙地貌的重要基础[5].风成地貌为火星当前的主要景观,研究火星地表广泛分布的沙丘及其地貌形态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6-8].在火星风沙地貌研究的初期主要借助各种地面或太空望远镜进行观测,根据观测到的各种现象和过程对火星存在的风沙活动进行推测[9].在无法对火星风沙地貌进行实地观测的同时,在地球上选择与火星类似的地方开展类火星研究[10],将对推演火星风沙地貌的形成与演化具有重要的意义[9].国际上已经建立了50多个火星类比区,包括南美洲西海岸中部的阿塔卡玛沙漠、南极干谷、澳大利亚中部、美国西部沙漠、北非等[11-13].近年来,中国学者们围绕柴达木盆地开展了类火星地貌、类火星矿物、天体生物学等相关研究[14-16].柴达木盆地独特的地理和环境条件使其形成了多种可类比现代火星的地貌类型,例如沙丘和雅丹等[17].但目前对于类火星风沙地貌试验点的确定大多是基于地貌景观、地貌形态学参数(高度、宽度、间距、长宽比等)等,依赖于学者们对于地貌认识的经验,从地形计量学指标的角度定量分析火星与地球沙丘地貌形态特征的相似度研究鲜见报道. ...
Bedform migration on Mars:current results and future plans
1
2013
... 地貌指地区表面的起伏形态[1].风沙地貌是以风为外营力塑造的地表景观,是地球系统中重要的乃至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也是研究现代行星表面过程及其环境演化历史的主要依据[2].沙丘是风力作用下沙粒的堆积体[3],沙丘形态是区域风力、沙源和植物相互作用并达到动态平衡的产物[4],是研究风沙地貌的重要基础[5].风成地貌为火星当前的主要景观,研究火星地表广泛分布的沙丘及其地貌形态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6-8].在火星风沙地貌研究的初期主要借助各种地面或太空望远镜进行观测,根据观测到的各种现象和过程对火星存在的风沙活动进行推测[9].在无法对火星风沙地貌进行实地观测的同时,在地球上选择与火星类似的地方开展类火星研究[10],将对推演火星风沙地貌的形成与演化具有重要的意义[9].国际上已经建立了50多个火星类比区,包括南美洲西海岸中部的阿塔卡玛沙漠、南极干谷、澳大利亚中部、美国西部沙漠、北非等[11-13].近年来,中国学者们围绕柴达木盆地开展了类火星地貌、类火星矿物、天体生物学等相关研究[14-16].柴达木盆地独特的地理和环境条件使其形成了多种可类比现代火星的地貌类型,例如沙丘和雅丹等[17].但目前对于类火星风沙地貌试验点的确定大多是基于地貌景观、地貌形态学参数(高度、宽度、间距、长宽比等)等,依赖于学者们对于地貌认识的经验,从地形计量学指标的角度定量分析火星与地球沙丘地貌形态特征的相似度研究鲜见报道. ...
Mars global surveyor Mars orbiter camera:interplanetary cruise through primary mission
2001
Mars global digital dune database(MGD3):global dune distribution and wind pattern observations
2
2014
... 地貌指地区表面的起伏形态[1].风沙地貌是以风为外营力塑造的地表景观,是地球系统中重要的乃至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也是研究现代行星表面过程及其环境演化历史的主要依据[2].沙丘是风力作用下沙粒的堆积体[3],沙丘形态是区域风力、沙源和植物相互作用并达到动态平衡的产物[4],是研究风沙地貌的重要基础[5].风成地貌为火星当前的主要景观,研究火星地表广泛分布的沙丘及其地貌形态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6-8].在火星风沙地貌研究的初期主要借助各种地面或太空望远镜进行观测,根据观测到的各种现象和过程对火星存在的风沙活动进行推测[9].在无法对火星风沙地貌进行实地观测的同时,在地球上选择与火星类似的地方开展类火星研究[10],将对推演火星风沙地貌的形成与演化具有重要的意义[9].国际上已经建立了50多个火星类比区,包括南美洲西海岸中部的阿塔卡玛沙漠、南极干谷、澳大利亚中部、美国西部沙漠、北非等[11-13].近年来,中国学者们围绕柴达木盆地开展了类火星地貌、类火星矿物、天体生物学等相关研究[14-16].柴达木盆地独特的地理和环境条件使其形成了多种可类比现代火星的地貌类型,例如沙丘和雅丹等[17].但目前对于类火星风沙地貌试验点的确定大多是基于地貌景观、地貌形态学参数(高度、宽度、间距、长宽比等)等,依赖于学者们对于地貌认识的经验,从地形计量学指标的角度定量分析火星与地球沙丘地貌形态特征的相似度研究鲜见报道. ...
... 火星是太阳系八大行星中距离太阳第四近的行星,也是与地球最相似且距离最近的行星[27].现代火星绝大部分区域处于极度干旱的环境,仅在极冠和周边的高纬度地区地表以下存在着冰[28].火星表面风沙活动十分明显,平均风速达4.3 m·s-1,在地形交界处的风速高达50 m·s-1,且风向变换不定,并常常伴有强烈的尘暴,而形成大量的沙丘[29].火星上沙丘总面积约为9.75×105 km2[8],主要分布于北极地区,呈环带状[30].在其他区域的分布比较零散,35°—65°S分布相对集中,且通常与撞击坑、河谷和山谷相伴分布[30].从沙丘形态来讲,尽管发育环境参数有很大的不同,但火星上和地球上的沙丘形态非常相似[30-31].本文选择火星(北极地区)奥林匹亚高原(Olympia Planum)西北部的格状沙丘为研究对象(图2).奥林匹亚高原(Olympia Planum)位于北极高原(Planum Boreum)北部(79°04′48″—84°50′24″N、136°43′12″—240°36′36″E),中心位于82°10′48″N、188°48′36″E,直径804.39 km[32],形状呈月牙形[33].奥林匹亚高原的大部分被广阔的奥林匹亚沙漠(Olympia Undae)所掩埋[34],它是组成环绕北极地区环带状沙丘的最大沙漠,广泛分布着格状沙丘、新月形沙丘、新月形沙丘链及少量钉状沙丘[35]. ...
火星风沙地貌研究进展
3
2016
... 地貌指地区表面的起伏形态[1].风沙地貌是以风为外营力塑造的地表景观,是地球系统中重要的乃至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也是研究现代行星表面过程及其环境演化历史的主要依据[2].沙丘是风力作用下沙粒的堆积体[3],沙丘形态是区域风力、沙源和植物相互作用并达到动态平衡的产物[4],是研究风沙地貌的重要基础[5].风成地貌为火星当前的主要景观,研究火星地表广泛分布的沙丘及其地貌形态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6-8].在火星风沙地貌研究的初期主要借助各种地面或太空望远镜进行观测,根据观测到的各种现象和过程对火星存在的风沙活动进行推测[9].在无法对火星风沙地貌进行实地观测的同时,在地球上选择与火星类似的地方开展类火星研究[10],将对推演火星风沙地貌的形成与演化具有重要的意义[9].国际上已经建立了50多个火星类比区,包括南美洲西海岸中部的阿塔卡玛沙漠、南极干谷、澳大利亚中部、美国西部沙漠、北非等[11-13].近年来,中国学者们围绕柴达木盆地开展了类火星地貌、类火星矿物、天体生物学等相关研究[14-16].柴达木盆地独特的地理和环境条件使其形成了多种可类比现代火星的地貌类型,例如沙丘和雅丹等[17].但目前对于类火星风沙地貌试验点的确定大多是基于地貌景观、地貌形态学参数(高度、宽度、间距、长宽比等)等,依赖于学者们对于地貌认识的经验,从地形计量学指标的角度定量分析火星与地球沙丘地貌形态特征的相似度研究鲜见报道. ...
... [9].国际上已经建立了50多个火星类比区,包括南美洲西海岸中部的阿塔卡玛沙漠、南极干谷、澳大利亚中部、美国西部沙漠、北非等[11-13].近年来,中国学者们围绕柴达木盆地开展了类火星地貌、类火星矿物、天体生物学等相关研究[14-16].柴达木盆地独特的地理和环境条件使其形成了多种可类比现代火星的地貌类型,例如沙丘和雅丹等[17].但目前对于类火星风沙地貌试验点的确定大多是基于地貌景观、地貌形态学参数(高度、宽度、间距、长宽比等)等,依赖于学者们对于地貌认识的经验,从地形计量学指标的角度定量分析火星与地球沙丘地貌形态特征的相似度研究鲜见报道. ...
... 尽管火星和地球表面沙丘的发育环境参数有很大的不同,但是沙丘的外部形态却非常相似[30-31],这种相似性在认识火星环境及其形成与演化中发挥着重要作用.Dong等[57]认为柴达木盆地沙丘形态特征归因于沙源供给不充分和发育时间短.那么基于沙丘形态的相似性,是否可以认为火星上沙丘形成的古时期沙源不足且发育时间短;或者火星上的沙丘发育在现代火星的某个特殊条件下.风沙动力学理论普遍认为沙丘发育条件的差异会导致沙丘形态的差异,但这一理论尚无法解释火星和地球沙丘形态的相似性,这可能是由于火星沙丘的特殊性引起的,或者该理论的适用性需要进一步验证.通过对分布于不同环境中的风沙地貌进行研究,才能验证基于地球环境的相关风沙地貌学理论,使风沙地貌学理论不断得到丰富和完善[9]. ...
火星风沙地貌研究方法
2
2020
... 地貌指地区表面的起伏形态[1].风沙地貌是以风为外营力塑造的地表景观,是地球系统中重要的乃至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也是研究现代行星表面过程及其环境演化历史的主要依据[2].沙丘是风力作用下沙粒的堆积体[3],沙丘形态是区域风力、沙源和植物相互作用并达到动态平衡的产物[4],是研究风沙地貌的重要基础[5].风成地貌为火星当前的主要景观,研究火星地表广泛分布的沙丘及其地貌形态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6-8].在火星风沙地貌研究的初期主要借助各种地面或太空望远镜进行观测,根据观测到的各种现象和过程对火星存在的风沙活动进行推测[9].在无法对火星风沙地貌进行实地观测的同时,在地球上选择与火星类似的地方开展类火星研究[10],将对推演火星风沙地貌的形成与演化具有重要的意义[9].国际上已经建立了50多个火星类比区,包括南美洲西海岸中部的阿塔卡玛沙漠、南极干谷、澳大利亚中部、美国西部沙漠、北非等[11-13].近年来,中国学者们围绕柴达木盆地开展了类火星地貌、类火星矿物、天体生物学等相关研究[14-16].柴达木盆地独特的地理和环境条件使其形成了多种可类比现代火星的地貌类型,例如沙丘和雅丹等[17].但目前对于类火星风沙地貌试验点的确定大多是基于地貌景观、地貌形态学参数(高度、宽度、间距、长宽比等)等,依赖于学者们对于地貌认识的经验,从地形计量学指标的角度定量分析火星与地球沙丘地貌形态特征的相似度研究鲜见报道. ...
... 火星独特的地貌和物理特性,承载了丰富的演化信息,其演化与太阳系的起源及演化之间的关系,是火星探测必须回答的重大科学问题[28].随着探测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细节被发现,显现出基于还原论思想研究的必要性[10].不同星球沙丘地貌的发育条件差异较大,但沙丘的形成机理是一致的 [47],在无法对火星风沙地貌进行实地观测的同时,对分布于地球上的类火星风沙地貌的形成演化进行研究,对反演火星风沙地貌的形成与演化具有重要的意义.曾永年等[21]通过对柴达木盆地各地形剖面上古风成砂剖面进行分析得出:柴达木盆地大规模沙漠活动出现于末次盛冰期;末次盛冰期以来,随着全球气候的波动变化柴达木盆地的沙漠经历了多次扩展和缩小固定的两相组合式有序波动的演化过程.那么,火星风沙地貌的形成是否也经历着类似的演化过程,是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 ...
Mars remote-sensing analog studies in the Badwater Basin,Death Valley,California
1
2004
... 地貌指地区表面的起伏形态[1].风沙地貌是以风为外营力塑造的地表景观,是地球系统中重要的乃至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也是研究现代行星表面过程及其环境演化历史的主要依据[2].沙丘是风力作用下沙粒的堆积体[3],沙丘形态是区域风力、沙源和植物相互作用并达到动态平衡的产物[4],是研究风沙地貌的重要基础[5].风成地貌为火星当前的主要景观,研究火星地表广泛分布的沙丘及其地貌形态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6-8].在火星风沙地貌研究的初期主要借助各种地面或太空望远镜进行观测,根据观测到的各种现象和过程对火星存在的风沙活动进行推测[9].在无法对火星风沙地貌进行实地观测的同时,在地球上选择与火星类似的地方开展类火星研究[10],将对推演火星风沙地貌的形成与演化具有重要的意义[9].国际上已经建立了50多个火星类比区,包括南美洲西海岸中部的阿塔卡玛沙漠、南极干谷、澳大利亚中部、美国西部沙漠、北非等[11-13].近年来,中国学者们围绕柴达木盆地开展了类火星地貌、类火星矿物、天体生物学等相关研究[14-16].柴达木盆地独特的地理和环境条件使其形成了多种可类比现代火星的地貌类型,例如沙丘和雅丹等[17].但目前对于类火星风沙地貌试验点的确定大多是基于地貌景观、地貌形态学参数(高度、宽度、间距、长宽比等)等,依赖于学者们对于地貌认识的经验,从地形计量学指标的角度定量分析火星与地球沙丘地貌形态特征的相似度研究鲜见报道. ...
Life in the Atacama:searching for life with rovers (science overview)
2007
Groundwater influence on the aeolian sequence stratigraphy of the Mechertate-Chrita-Sidi EI Hani system,Tunisian Sahel:analogies to the wet-dry aeolian sequence stratigraphy at Meridiani Planum,Terby crater,and Gale crater,Mars
1
2014
... 地貌指地区表面的起伏形态[1].风沙地貌是以风为外营力塑造的地表景观,是地球系统中重要的乃至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也是研究现代行星表面过程及其环境演化历史的主要依据[2].沙丘是风力作用下沙粒的堆积体[3],沙丘形态是区域风力、沙源和植物相互作用并达到动态平衡的产物[4],是研究风沙地貌的重要基础[5].风成地貌为火星当前的主要景观,研究火星地表广泛分布的沙丘及其地貌形态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6-8].在火星风沙地貌研究的初期主要借助各种地面或太空望远镜进行观测,根据观测到的各种现象和过程对火星存在的风沙活动进行推测[9].在无法对火星风沙地貌进行实地观测的同时,在地球上选择与火星类似的地方开展类火星研究[10],将对推演火星风沙地貌的形成与演化具有重要的意义[9].国际上已经建立了50多个火星类比区,包括南美洲西海岸中部的阿塔卡玛沙漠、南极干谷、澳大利亚中部、美国西部沙漠、北非等[11-13].近年来,中国学者们围绕柴达木盆地开展了类火星地貌、类火星矿物、天体生物学等相关研究[14-16].柴达木盆地独特的地理和环境条件使其形成了多种可类比现代火星的地貌类型,例如沙丘和雅丹等[17].但目前对于类火星风沙地貌试验点的确定大多是基于地貌景观、地貌形态学参数(高度、宽度、间距、长宽比等)等,依赖于学者们对于地貌认识的经验,从地形计量学指标的角度定量分析火星与地球沙丘地貌形态特征的相似度研究鲜见报道. ...
The western Qaidam basin as a potential Martian environmental analogue:an overview
1
2017
... 地貌指地区表面的起伏形态[1].风沙地貌是以风为外营力塑造的地表景观,是地球系统中重要的乃至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也是研究现代行星表面过程及其环境演化历史的主要依据[2].沙丘是风力作用下沙粒的堆积体[3],沙丘形态是区域风力、沙源和植物相互作用并达到动态平衡的产物[4],是研究风沙地貌的重要基础[5].风成地貌为火星当前的主要景观,研究火星地表广泛分布的沙丘及其地貌形态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6-8].在火星风沙地貌研究的初期主要借助各种地面或太空望远镜进行观测,根据观测到的各种现象和过程对火星存在的风沙活动进行推测[9].在无法对火星风沙地貌进行实地观测的同时,在地球上选择与火星类似的地方开展类火星研究[10],将对推演火星风沙地貌的形成与演化具有重要的意义[9].国际上已经建立了50多个火星类比区,包括南美洲西海岸中部的阿塔卡玛沙漠、南极干谷、澳大利亚中部、美国西部沙漠、北非等[11-13].近年来,中国学者们围绕柴达木盆地开展了类火星地貌、类火星矿物、天体生物学等相关研究[14-16].柴达木盆地独特的地理和环境条件使其形成了多种可类比现代火星的地貌类型,例如沙丘和雅丹等[17].但目前对于类火星风沙地貌试验点的确定大多是基于地貌景观、地貌形态学参数(高度、宽度、间距、长宽比等)等,依赖于学者们对于地貌认识的经验,从地形计量学指标的角度定量分析火星与地球沙丘地貌形态特征的相似度研究鲜见报道. ...
Dalangtan saline playa in a hyperarid region on Tibet Plateau:II.preservation of salts with high hydration degrees in subsurface
2018
A new terrestrial analogue site for Mars research:the Qaidam Basin,Tibetan Platear(NW China)
5
2017
... 地貌指地区表面的起伏形态[1].风沙地貌是以风为外营力塑造的地表景观,是地球系统中重要的乃至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也是研究现代行星表面过程及其环境演化历史的主要依据[2].沙丘是风力作用下沙粒的堆积体[3],沙丘形态是区域风力、沙源和植物相互作用并达到动态平衡的产物[4],是研究风沙地貌的重要基础[5].风成地貌为火星当前的主要景观,研究火星地表广泛分布的沙丘及其地貌形态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6-8].在火星风沙地貌研究的初期主要借助各种地面或太空望远镜进行观测,根据观测到的各种现象和过程对火星存在的风沙活动进行推测[9].在无法对火星风沙地貌进行实地观测的同时,在地球上选择与火星类似的地方开展类火星研究[10],将对推演火星风沙地貌的形成与演化具有重要的意义[9].国际上已经建立了50多个火星类比区,包括南美洲西海岸中部的阿塔卡玛沙漠、南极干谷、澳大利亚中部、美国西部沙漠、北非等[11-13].近年来,中国学者们围绕柴达木盆地开展了类火星地貌、类火星矿物、天体生物学等相关研究[14-16].柴达木盆地独特的地理和环境条件使其形成了多种可类比现代火星的地貌类型,例如沙丘和雅丹等[17].但目前对于类火星风沙地貌试验点的确定大多是基于地貌景观、地貌形态学参数(高度、宽度、间距、长宽比等)等,依赖于学者们对于地貌认识的经验,从地形计量学指标的角度定量分析火星与地球沙丘地貌形态特征的相似度研究鲜见报道. ...
... 柴达木盆地是青藏高原东北缘的一个大型山间断陷盆地,36°00′—39°30′N、90°00′—98°30′E,总面积达12万km2,平均海拔2 800 m[21],分布着地球上海拔最高的沙漠[16].盆地气候极度干旱,年均降水量为60—80 mm,年均蒸发量达1 800 mm,年均气温为3.5 ℃[22],呈现出独特的高寒、干旱荒漠景观[21],这与现代火星的气候环境十分相似[17].盆地的沙丘主要分布于西南部山前地区、三湖地区和东南部边缘3个区域[16],风沙地貌面积为23 163 km2[23].盆地四周高山环绕,沉积物巨厚,但并未形成茫茫沙漠,反而形成广大盐碱地表,反映沙源丰富度不足的环境,其风沙地貌形态、类型和分布与火星极为类似,被作为类火星风沙地貌研究地[16].本文选择柴达木盆地西南部的格状沙丘作为研究对象(图1),格状沙丘是以两组近乎垂直相交的沙梁在平面上形成的网格状沙丘类型,区域的主风向形成了格状沙丘的主梁,主梁的走向与地区主风向垂直,与主风基本垂直的次风在主梁间形成副梁[24],在主风和次风的共同作用下形成并维持其形态[25],它在世界沙漠中的分布比较广泛[26]. ...
... [16],风沙地貌面积为23 163 km2[23].盆地四周高山环绕,沉积物巨厚,但并未形成茫茫沙漠,反而形成广大盐碱地表,反映沙源丰富度不足的环境,其风沙地貌形态、类型和分布与火星极为类似,被作为类火星风沙地貌研究地[16].本文选择柴达木盆地西南部的格状沙丘作为研究对象(图1),格状沙丘是以两组近乎垂直相交的沙梁在平面上形成的网格状沙丘类型,区域的主风向形成了格状沙丘的主梁,主梁的走向与地区主风向垂直,与主风基本垂直的次风在主梁间形成副梁[24],在主风和次风的共同作用下形成并维持其形态[25],它在世界沙漠中的分布比较广泛[26]. ...
... [16].本文选择柴达木盆地西南部的格状沙丘作为研究对象(图1),格状沙丘是以两组近乎垂直相交的沙梁在平面上形成的网格状沙丘类型,区域的主风向形成了格状沙丘的主梁,主梁的走向与地区主风向垂直,与主风基本垂直的次风在主梁间形成副梁[24],在主风和次风的共同作用下形成并维持其形态[25],它在世界沙漠中的分布比较广泛[26]. ...
... 柴达木盆地有地球上海拔最高、最干燥、面积最大的沙漠之一,同时还存在代表干旱环境下湖泊演化不同阶段的盐湖和干盐湖,这与现代火星表面环境十分相似,而成为了类火星地貌的潜在试验点[52].Kong等[53]、Mayer等[54]、Wang等[55]、Zheng等[56]从蒸发沉积物和矿物学方面分析了柴达木盆地与火星表面物质的相似性.Xiao等[16]从柴达木盆地风成地貌特征、独特的蒸发沉积物、演化的盐湖、极端气候和地质条件下的极端微生物等方面确定柴达木盆地是火星的最佳陆地模拟试验点. ...
柴达木盆地红崖中国“火星村”选址区与火星的类比研究
2
2020
... 地貌指地区表面的起伏形态[1].风沙地貌是以风为外营力塑造的地表景观,是地球系统中重要的乃至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也是研究现代行星表面过程及其环境演化历史的主要依据[2].沙丘是风力作用下沙粒的堆积体[3],沙丘形态是区域风力、沙源和植物相互作用并达到动态平衡的产物[4],是研究风沙地貌的重要基础[5].风成地貌为火星当前的主要景观,研究火星地表广泛分布的沙丘及其地貌形态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6-8].在火星风沙地貌研究的初期主要借助各种地面或太空望远镜进行观测,根据观测到的各种现象和过程对火星存在的风沙活动进行推测[9].在无法对火星风沙地貌进行实地观测的同时,在地球上选择与火星类似的地方开展类火星研究[10],将对推演火星风沙地貌的形成与演化具有重要的意义[9].国际上已经建立了50多个火星类比区,包括南美洲西海岸中部的阿塔卡玛沙漠、南极干谷、澳大利亚中部、美国西部沙漠、北非等[11-13].近年来,中国学者们围绕柴达木盆地开展了类火星地貌、类火星矿物、天体生物学等相关研究[14-16].柴达木盆地独特的地理和环境条件使其形成了多种可类比现代火星的地貌类型,例如沙丘和雅丹等[17].但目前对于类火星风沙地貌试验点的确定大多是基于地貌景观、地貌形态学参数(高度、宽度、间距、长宽比等)等,依赖于学者们对于地貌认识的经验,从地形计量学指标的角度定量分析火星与地球沙丘地貌形态特征的相似度研究鲜见报道. ...
... 柴达木盆地是青藏高原东北缘的一个大型山间断陷盆地,36°00′—39°30′N、90°00′—98°30′E,总面积达12万km2,平均海拔2 800 m[21],分布着地球上海拔最高的沙漠[16].盆地气候极度干旱,年均降水量为60—80 mm,年均蒸发量达1 800 mm,年均气温为3.5 ℃[22],呈现出独特的高寒、干旱荒漠景观[21],这与现代火星的气候环境十分相似[17].盆地的沙丘主要分布于西南部山前地区、三湖地区和东南部边缘3个区域[16],风沙地貌面积为23 163 km2[23].盆地四周高山环绕,沉积物巨厚,但并未形成茫茫沙漠,反而形成广大盐碱地表,反映沙源丰富度不足的环境,其风沙地貌形态、类型和分布与火星极为类似,被作为类火星风沙地貌研究地[16].本文选择柴达木盆地西南部的格状沙丘作为研究对象(图1),格状沙丘是以两组近乎垂直相交的沙梁在平面上形成的网格状沙丘类型,区域的主风向形成了格状沙丘的主梁,主梁的走向与地区主风向垂直,与主风基本垂直的次风在主梁间形成副梁[24],在主风和次风的共同作用下形成并维持其形态[25],它在世界沙漠中的分布比较广泛[26]. ...
1
2009
... 数字地形分析(Digital Terrain Analysis,DTA)是在数字高程模型(Digital Elevation Model, DEM)上进行地形属性计算和特征要素提取、分析地形特征属性和特征指标与地表过程关系的理论与技术体系[18-19].随着GIS和遥感技术的发展,基于DEM的地貌研究已经从地球表面延伸到了海底、月球、火星表面,甚至将来会应用在其他可以获得DEM的行星表面[20].本文在总结和汲取国内外沙丘形态提取及地表形态指标的基础上,以火星(北极地区)和地球(柴达木盆地)的格状沙丘为例,基于数字地形分析的方法,用高程、坡度、坡向和地表复杂度4个地形计量学指标定量分析地球和火星沙丘地貌形态的异同,以期能为类火星风沙地貌试验点的确定提供科学参考,为研究火星沙丘地貌的形成和演化过程提供可靠的依据,回答火星探测的重大科学问题. ...
Digital terrain modeling
1
2012
... 数字地形分析(Digital Terrain Analysis,DTA)是在数字高程模型(Digital Elevation Model, DEM)上进行地形属性计算和特征要素提取、分析地形特征属性和特征指标与地表过程关系的理论与技术体系[18-19].随着GIS和遥感技术的发展,基于DEM的地貌研究已经从地球表面延伸到了海底、月球、火星表面,甚至将来会应用在其他可以获得DEM的行星表面[20].本文在总结和汲取国内外沙丘形态提取及地表形态指标的基础上,以火星(北极地区)和地球(柴达木盆地)的格状沙丘为例,基于数字地形分析的方法,用高程、坡度、坡向和地表复杂度4个地形计量学指标定量分析地球和火星沙丘地貌形态的异同,以期能为类火星风沙地貌试验点的确定提供科学参考,为研究火星沙丘地貌的形成和演化过程提供可靠的依据,回答火星探测的重大科学问题. ...
Chinese progress in geomorphometry
1
2017
... 数字地形分析(Digital Terrain Analysis,DTA)是在数字高程模型(Digital Elevation Model, DEM)上进行地形属性计算和特征要素提取、分析地形特征属性和特征指标与地表过程关系的理论与技术体系[18-19].随着GIS和遥感技术的发展,基于DEM的地貌研究已经从地球表面延伸到了海底、月球、火星表面,甚至将来会应用在其他可以获得DEM的行星表面[20].本文在总结和汲取国内外沙丘形态提取及地表形态指标的基础上,以火星(北极地区)和地球(柴达木盆地)的格状沙丘为例,基于数字地形分析的方法,用高程、坡度、坡向和地表复杂度4个地形计量学指标定量分析地球和火星沙丘地貌形态的异同,以期能为类火星风沙地貌试验点的确定提供科学参考,为研究火星沙丘地貌的形成和演化过程提供可靠的依据,回答火星探测的重大科学问题. ...
末次冰期以来柴达木盆地沙漠形成与演化
3
2003
... 柴达木盆地是青藏高原东北缘的一个大型山间断陷盆地,36°00′—39°30′N、90°00′—98°30′E,总面积达12万km2,平均海拔2 800 m[21],分布着地球上海拔最高的沙漠[16].盆地气候极度干旱,年均降水量为60—80 mm,年均蒸发量达1 800 mm,年均气温为3.5 ℃[22],呈现出独特的高寒、干旱荒漠景观[21],这与现代火星的气候环境十分相似[17].盆地的沙丘主要分布于西南部山前地区、三湖地区和东南部边缘3个区域[16],风沙地貌面积为23 163 km2[23].盆地四周高山环绕,沉积物巨厚,但并未形成茫茫沙漠,反而形成广大盐碱地表,反映沙源丰富度不足的环境,其风沙地貌形态、类型和分布与火星极为类似,被作为类火星风沙地貌研究地[16].本文选择柴达木盆地西南部的格状沙丘作为研究对象(图1),格状沙丘是以两组近乎垂直相交的沙梁在平面上形成的网格状沙丘类型,区域的主风向形成了格状沙丘的主梁,主梁的走向与地区主风向垂直,与主风基本垂直的次风在主梁间形成副梁[24],在主风和次风的共同作用下形成并维持其形态[25],它在世界沙漠中的分布比较广泛[26]. ...
... [21],这与现代火星的气候环境十分相似[17].盆地的沙丘主要分布于西南部山前地区、三湖地区和东南部边缘3个区域[16],风沙地貌面积为23 163 km2[23].盆地四周高山环绕,沉积物巨厚,但并未形成茫茫沙漠,反而形成广大盐碱地表,反映沙源丰富度不足的环境,其风沙地貌形态、类型和分布与火星极为类似,被作为类火星风沙地貌研究地[16].本文选择柴达木盆地西南部的格状沙丘作为研究对象(图1),格状沙丘是以两组近乎垂直相交的沙梁在平面上形成的网格状沙丘类型,区域的主风向形成了格状沙丘的主梁,主梁的走向与地区主风向垂直,与主风基本垂直的次风在主梁间形成副梁[24],在主风和次风的共同作用下形成并维持其形态[25],它在世界沙漠中的分布比较广泛[26]. ...
... 火星独特的地貌和物理特性,承载了丰富的演化信息,其演化与太阳系的起源及演化之间的关系,是火星探测必须回答的重大科学问题[28].随着探测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细节被发现,显现出基于还原论思想研究的必要性[10].不同星球沙丘地貌的发育条件差异较大,但沙丘的形成机理是一致的 [47],在无法对火星风沙地貌进行实地观测的同时,对分布于地球上的类火星风沙地貌的形成演化进行研究,对反演火星风沙地貌的形成与演化具有重要的意义.曾永年等[21]通过对柴达木盆地各地形剖面上古风成砂剖面进行分析得出:柴达木盆地大规模沙漠活动出现于末次盛冰期;末次盛冰期以来,随着全球气候的波动变化柴达木盆地的沙漠经历了多次扩展和缩小固定的两相组合式有序波动的演化过程.那么,火星风沙地貌的形成是否也经历着类似的演化过程,是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 ...
大柴旦盐湖柱硼镁石矿床的形成环境与气候特征
1
2014
... 柴达木盆地是青藏高原东北缘的一个大型山间断陷盆地,36°00′—39°30′N、90°00′—98°30′E,总面积达12万km2,平均海拔2 800 m[21],分布着地球上海拔最高的沙漠[16].盆地气候极度干旱,年均降水量为60—80 mm,年均蒸发量达1 800 mm,年均气温为3.5 ℃[22],呈现出独特的高寒、干旱荒漠景观[21],这与现代火星的气候环境十分相似[17].盆地的沙丘主要分布于西南部山前地区、三湖地区和东南部边缘3个区域[16],风沙地貌面积为23 163 km2[23].盆地四周高山环绕,沉积物巨厚,但并未形成茫茫沙漠,反而形成广大盐碱地表,反映沙源丰富度不足的环境,其风沙地貌形态、类型和分布与火星极为类似,被作为类火星风沙地貌研究地[16].本文选择柴达木盆地西南部的格状沙丘作为研究对象(图1),格状沙丘是以两组近乎垂直相交的沙梁在平面上形成的网格状沙丘类型,区域的主风向形成了格状沙丘的主梁,主梁的走向与地区主风向垂直,与主风基本垂直的次风在主梁间形成副梁[24],在主风和次风的共同作用下形成并维持其形态[25],它在世界沙漠中的分布比较广泛[26]. ...
1
2017
... 柴达木盆地是青藏高原东北缘的一个大型山间断陷盆地,36°00′—39°30′N、90°00′—98°30′E,总面积达12万km2,平均海拔2 800 m[21],分布着地球上海拔最高的沙漠[16].盆地气候极度干旱,年均降水量为60—80 mm,年均蒸发量达1 800 mm,年均气温为3.5 ℃[22],呈现出独特的高寒、干旱荒漠景观[21],这与现代火星的气候环境十分相似[17].盆地的沙丘主要分布于西南部山前地区、三湖地区和东南部边缘3个区域[16],风沙地貌面积为23 163 km2[23].盆地四周高山环绕,沉积物巨厚,但并未形成茫茫沙漠,反而形成广大盐碱地表,反映沙源丰富度不足的环境,其风沙地貌形态、类型和分布与火星极为类似,被作为类火星风沙地貌研究地[16].本文选择柴达木盆地西南部的格状沙丘作为研究对象(图1),格状沙丘是以两组近乎垂直相交的沙梁在平面上形成的网格状沙丘类型,区域的主风向形成了格状沙丘的主梁,主梁的走向与地区主风向垂直,与主风基本垂直的次风在主梁间形成副梁[24],在主风和次风的共同作用下形成并维持其形态[25],它在世界沙漠中的分布比较广泛[26]. ...
腾格里沙漠中格状沙丘形态及成因研究
1
2013
... 柴达木盆地是青藏高原东北缘的一个大型山间断陷盆地,36°00′—39°30′N、90°00′—98°30′E,总面积达12万km2,平均海拔2 800 m[21],分布着地球上海拔最高的沙漠[16].盆地气候极度干旱,年均降水量为60—80 mm,年均蒸发量达1 800 mm,年均气温为3.5 ℃[22],呈现出独特的高寒、干旱荒漠景观[21],这与现代火星的气候环境十分相似[17].盆地的沙丘主要分布于西南部山前地区、三湖地区和东南部边缘3个区域[16],风沙地貌面积为23 163 km2[23].盆地四周高山环绕,沉积物巨厚,但并未形成茫茫沙漠,反而形成广大盐碱地表,反映沙源丰富度不足的环境,其风沙地貌形态、类型和分布与火星极为类似,被作为类火星风沙地貌研究地[16].本文选择柴达木盆地西南部的格状沙丘作为研究对象(图1),格状沙丘是以两组近乎垂直相交的沙梁在平面上形成的网格状沙丘类型,区域的主风向形成了格状沙丘的主梁,主梁的走向与地区主风向垂直,与主风基本垂直的次风在主梁间形成副梁[24],在主风和次风的共同作用下形成并维持其形态[25],它在世界沙漠中的分布比较广泛[26]. ...
腾格里沙漠东南缘格状沙丘的形态-动力学研究
1
1999
... 柴达木盆地是青藏高原东北缘的一个大型山间断陷盆地,36°00′—39°30′N、90°00′—98°30′E,总面积达12万km2,平均海拔2 800 m[21],分布着地球上海拔最高的沙漠[16].盆地气候极度干旱,年均降水量为60—80 mm,年均蒸发量达1 800 mm,年均气温为3.5 ℃[22],呈现出独特的高寒、干旱荒漠景观[21],这与现代火星的气候环境十分相似[17].盆地的沙丘主要分布于西南部山前地区、三湖地区和东南部边缘3个区域[16],风沙地貌面积为23 163 km2[23].盆地四周高山环绕,沉积物巨厚,但并未形成茫茫沙漠,反而形成广大盐碱地表,反映沙源丰富度不足的环境,其风沙地貌形态、类型和分布与火星极为类似,被作为类火星风沙地貌研究地[16].本文选择柴达木盆地西南部的格状沙丘作为研究对象(图1),格状沙丘是以两组近乎垂直相交的沙梁在平面上形成的网格状沙丘类型,区域的主风向形成了格状沙丘的主梁,主梁的走向与地区主风向垂直,与主风基本垂直的次风在主梁间形成副梁[24],在主风和次风的共同作用下形成并维持其形态[25],它在世界沙漠中的分布比较广泛[26]. ...
1
1994
... 柴达木盆地是青藏高原东北缘的一个大型山间断陷盆地,36°00′—39°30′N、90°00′—98°30′E,总面积达12万km2,平均海拔2 800 m[21],分布着地球上海拔最高的沙漠[16].盆地气候极度干旱,年均降水量为60—80 mm,年均蒸发量达1 800 mm,年均气温为3.5 ℃[22],呈现出独特的高寒、干旱荒漠景观[21],这与现代火星的气候环境十分相似[17].盆地的沙丘主要分布于西南部山前地区、三湖地区和东南部边缘3个区域[16],风沙地貌面积为23 163 km2[23].盆地四周高山环绕,沉积物巨厚,但并未形成茫茫沙漠,反而形成广大盐碱地表,反映沙源丰富度不足的环境,其风沙地貌形态、类型和分布与火星极为类似,被作为类火星风沙地貌研究地[16].本文选择柴达木盆地西南部的格状沙丘作为研究对象(图1),格状沙丘是以两组近乎垂直相交的沙梁在平面上形成的网格状沙丘类型,区域的主风向形成了格状沙丘的主梁,主梁的走向与地区主风向垂直,与主风基本垂直的次风在主梁间形成副梁[24],在主风和次风的共同作用下形成并维持其形态[25],它在世界沙漠中的分布比较广泛[26]. ...
Mars,our neighbor
1
2012
... 火星是太阳系八大行星中距离太阳第四近的行星,也是与地球最相似且距离最近的行星[27].现代火星绝大部分区域处于极度干旱的环境,仅在极冠和周边的高纬度地区地表以下存在着冰[28].火星表面风沙活动十分明显,平均风速达4.3 m·s-1,在地形交界处的风速高达50 m·s-1,且风向变换不定,并常常伴有强烈的尘暴,而形成大量的沙丘[29].火星上沙丘总面积约为9.75×105 km2[8],主要分布于北极地区,呈环带状[30].在其他区域的分布比较零散,35°—65°S分布相对集中,且通常与撞击坑、河谷和山谷相伴分布[30].从沙丘形态来讲,尽管发育环境参数有很大的不同,但火星上和地球上的沙丘形态非常相似[30-31].本文选择火星(北极地区)奥林匹亚高原(Olympia Planum)西北部的格状沙丘为研究对象(图2).奥林匹亚高原(Olympia Planum)位于北极高原(Planum Boreum)北部(79°04′48″—84°50′24″N、136°43′12″—240°36′36″E),中心位于82°10′48″N、188°48′36″E,直径804.39 km[32],形状呈月牙形[33].奥林匹亚高原的大部分被广阔的奥林匹亚沙漠(Olympia Undae)所掩埋[34],它是组成环绕北极地区环带状沙丘的最大沙漠,广泛分布着格状沙丘、新月形沙丘、新月形沙丘链及少量钉状沙丘[35]. ...
火星探测的主要科学问题
2
2011
... 火星是太阳系八大行星中距离太阳第四近的行星,也是与地球最相似且距离最近的行星[27].现代火星绝大部分区域处于极度干旱的环境,仅在极冠和周边的高纬度地区地表以下存在着冰[28].火星表面风沙活动十分明显,平均风速达4.3 m·s-1,在地形交界处的风速高达50 m·s-1,且风向变换不定,并常常伴有强烈的尘暴,而形成大量的沙丘[29].火星上沙丘总面积约为9.75×105 km2[8],主要分布于北极地区,呈环带状[30].在其他区域的分布比较零散,35°—65°S分布相对集中,且通常与撞击坑、河谷和山谷相伴分布[30].从沙丘形态来讲,尽管发育环境参数有很大的不同,但火星上和地球上的沙丘形态非常相似[30-31].本文选择火星(北极地区)奥林匹亚高原(Olympia Planum)西北部的格状沙丘为研究对象(图2).奥林匹亚高原(Olympia Planum)位于北极高原(Planum Boreum)北部(79°04′48″—84°50′24″N、136°43′12″—240°36′36″E),中心位于82°10′48″N、188°48′36″E,直径804.39 km[32],形状呈月牙形[33].奥林匹亚高原的大部分被广阔的奥林匹亚沙漠(Olympia Undae)所掩埋[34],它是组成环绕北极地区环带状沙丘的最大沙漠,广泛分布着格状沙丘、新月形沙丘、新月形沙丘链及少量钉状沙丘[35]. ...
... 火星独特的地貌和物理特性,承载了丰富的演化信息,其演化与太阳系的起源及演化之间的关系,是火星探测必须回答的重大科学问题[28].随着探测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细节被发现,显现出基于还原论思想研究的必要性[10].不同星球沙丘地貌的发育条件差异较大,但沙丘的形成机理是一致的 [47],在无法对火星风沙地貌进行实地观测的同时,对分布于地球上的类火星风沙地貌的形成演化进行研究,对反演火星风沙地貌的形成与演化具有重要的意义.曾永年等[21]通过对柴达木盆地各地形剖面上古风成砂剖面进行分析得出:柴达木盆地大规模沙漠活动出现于末次盛冰期;末次盛冰期以来,随着全球气候的波动变化柴达木盆地的沙漠经历了多次扩展和缩小固定的两相组合式有序波动的演化过程.那么,火星风沙地貌的形成是否也经历着类似的演化过程,是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 ...
OSL chronology and palaeoclimatic implications of aeolian sediments in the eastern Qaidam Basin of the northeastern Qinghai-Tibetan Plateau
1
2012
... 火星是太阳系八大行星中距离太阳第四近的行星,也是与地球最相似且距离最近的行星[27].现代火星绝大部分区域处于极度干旱的环境,仅在极冠和周边的高纬度地区地表以下存在着冰[28].火星表面风沙活动十分明显,平均风速达4.3 m·s-1,在地形交界处的风速高达50 m·s-1,且风向变换不定,并常常伴有强烈的尘暴,而形成大量的沙丘[29].火星上沙丘总面积约为9.75×105 km2[8],主要分布于北极地区,呈环带状[30].在其他区域的分布比较零散,35°—65°S分布相对集中,且通常与撞击坑、河谷和山谷相伴分布[30].从沙丘形态来讲,尽管发育环境参数有很大的不同,但火星上和地球上的沙丘形态非常相似[30-31].本文选择火星(北极地区)奥林匹亚高原(Olympia Planum)西北部的格状沙丘为研究对象(图2).奥林匹亚高原(Olympia Planum)位于北极高原(Planum Boreum)北部(79°04′48″—84°50′24″N、136°43′12″—240°36′36″E),中心位于82°10′48″N、188°48′36″E,直径804.39 km[32],形状呈月牙形[33].奥林匹亚高原的大部分被广阔的奥林匹亚沙漠(Olympia Undae)所掩埋[34],它是组成环绕北极地区环带状沙丘的最大沙漠,广泛分布着格状沙丘、新月形沙丘、新月形沙丘链及少量钉状沙丘[35]. ...
Valles Marineris dune fields as compared with other martian populations:diversity of dune compositions,morphologies,and thermophysical properties
4
2014
... 火星是太阳系八大行星中距离太阳第四近的行星,也是与地球最相似且距离最近的行星[27].现代火星绝大部分区域处于极度干旱的环境,仅在极冠和周边的高纬度地区地表以下存在着冰[28].火星表面风沙活动十分明显,平均风速达4.3 m·s-1,在地形交界处的风速高达50 m·s-1,且风向变换不定,并常常伴有强烈的尘暴,而形成大量的沙丘[29].火星上沙丘总面积约为9.75×105 km2[8],主要分布于北极地区,呈环带状[30].在其他区域的分布比较零散,35°—65°S分布相对集中,且通常与撞击坑、河谷和山谷相伴分布[30].从沙丘形态来讲,尽管发育环境参数有很大的不同,但火星上和地球上的沙丘形态非常相似[30-31].本文选择火星(北极地区)奥林匹亚高原(Olympia Planum)西北部的格状沙丘为研究对象(图2).奥林匹亚高原(Olympia Planum)位于北极高原(Planum Boreum)北部(79°04′48″—84°50′24″N、136°43′12″—240°36′36″E),中心位于82°10′48″N、188°48′36″E,直径804.39 km[32],形状呈月牙形[33].奥林匹亚高原的大部分被广阔的奥林匹亚沙漠(Olympia Undae)所掩埋[34],它是组成环绕北极地区环带状沙丘的最大沙漠,广泛分布着格状沙丘、新月形沙丘、新月形沙丘链及少量钉状沙丘[35]. ...
... [30].从沙丘形态来讲,尽管发育环境参数有很大的不同,但火星上和地球上的沙丘形态非常相似[30-31].本文选择火星(北极地区)奥林匹亚高原(Olympia Planum)西北部的格状沙丘为研究对象(图2).奥林匹亚高原(Olympia Planum)位于北极高原(Planum Boreum)北部(79°04′48″—84°50′24″N、136°43′12″—240°36′36″E),中心位于82°10′48″N、188°48′36″E,直径804.39 km[32],形状呈月牙形[33].奥林匹亚高原的大部分被广阔的奥林匹亚沙漠(Olympia Undae)所掩埋[34],它是组成环绕北极地区环带状沙丘的最大沙漠,广泛分布着格状沙丘、新月形沙丘、新月形沙丘链及少量钉状沙丘[35]. ...
... [30-31].本文选择火星(北极地区)奥林匹亚高原(Olympia Planum)西北部的格状沙丘为研究对象(图2).奥林匹亚高原(Olympia Planum)位于北极高原(Planum Boreum)北部(79°04′48″—84°50′24″N、136°43′12″—240°36′36″E),中心位于82°10′48″N、188°48′36″E,直径804.39 km[32],形状呈月牙形[33].奥林匹亚高原的大部分被广阔的奥林匹亚沙漠(Olympia Undae)所掩埋[34],它是组成环绕北极地区环带状沙丘的最大沙漠,广泛分布着格状沙丘、新月形沙丘、新月形沙丘链及少量钉状沙丘[35]. ...
... 尽管火星和地球表面沙丘的发育环境参数有很大的不同,但是沙丘的外部形态却非常相似[30-31],这种相似性在认识火星环境及其形成与演化中发挥着重要作用.Dong等[57]认为柴达木盆地沙丘形态特征归因于沙源供给不充分和发育时间短.那么基于沙丘形态的相似性,是否可以认为火星上沙丘形成的古时期沙源不足且发育时间短;或者火星上的沙丘发育在现代火星的某个特殊条件下.风沙动力学理论普遍认为沙丘发育条件的差异会导致沙丘形态的差异,但这一理论尚无法解释火星和地球沙丘形态的相似性,这可能是由于火星沙丘的特殊性引起的,或者该理论的适用性需要进一步验证.通过对分布于不同环境中的风沙地貌进行研究,才能验证基于地球环境的相关风沙地貌学理论,使风沙地貌学理论不断得到丰富和完善[9]. ...
Mars global digital dune database and initial science results
2
2007
... 火星是太阳系八大行星中距离太阳第四近的行星,也是与地球最相似且距离最近的行星[27].现代火星绝大部分区域处于极度干旱的环境,仅在极冠和周边的高纬度地区地表以下存在着冰[28].火星表面风沙活动十分明显,平均风速达4.3 m·s-1,在地形交界处的风速高达50 m·s-1,且风向变换不定,并常常伴有强烈的尘暴,而形成大量的沙丘[29].火星上沙丘总面积约为9.75×105 km2[8],主要分布于北极地区,呈环带状[30].在其他区域的分布比较零散,35°—65°S分布相对集中,且通常与撞击坑、河谷和山谷相伴分布[30].从沙丘形态来讲,尽管发育环境参数有很大的不同,但火星上和地球上的沙丘形态非常相似[30-31].本文选择火星(北极地区)奥林匹亚高原(Olympia Planum)西北部的格状沙丘为研究对象(图2).奥林匹亚高原(Olympia Planum)位于北极高原(Planum Boreum)北部(79°04′48″—84°50′24″N、136°43′12″—240°36′36″E),中心位于82°10′48″N、188°48′36″E,直径804.39 km[32],形状呈月牙形[33].奥林匹亚高原的大部分被广阔的奥林匹亚沙漠(Olympia Undae)所掩埋[34],它是组成环绕北极地区环带状沙丘的最大沙漠,广泛分布着格状沙丘、新月形沙丘、新月形沙丘链及少量钉状沙丘[35]. ...
... 尽管火星和地球表面沙丘的发育环境参数有很大的不同,但是沙丘的外部形态却非常相似[30-31],这种相似性在认识火星环境及其形成与演化中发挥着重要作用.Dong等[57]认为柴达木盆地沙丘形态特征归因于沙源供给不充分和发育时间短.那么基于沙丘形态的相似性,是否可以认为火星上沙丘形成的古时期沙源不足且发育时间短;或者火星上的沙丘发育在现代火星的某个特殊条件下.风沙动力学理论普遍认为沙丘发育条件的差异会导致沙丘形态的差异,但这一理论尚无法解释火星和地球沙丘形态的相似性,这可能是由于火星沙丘的特殊性引起的,或者该理论的适用性需要进一步验证.通过对分布于不同环境中的风沙地貌进行研究,才能验证基于地球环境的相关风沙地貌学理论,使风沙地貌学理论不断得到丰富和完善[9]. ...
1
... 火星是太阳系八大行星中距离太阳第四近的行星,也是与地球最相似且距离最近的行星[27].现代火星绝大部分区域处于极度干旱的环境,仅在极冠和周边的高纬度地区地表以下存在着冰[28].火星表面风沙活动十分明显,平均风速达4.3 m·s-1,在地形交界处的风速高达50 m·s-1,且风向变换不定,并常常伴有强烈的尘暴,而形成大量的沙丘[29].火星上沙丘总面积约为9.75×105 km2[8],主要分布于北极地区,呈环带状[30].在其他区域的分布比较零散,35°—65°S分布相对集中,且通常与撞击坑、河谷和山谷相伴分布[30].从沙丘形态来讲,尽管发育环境参数有很大的不同,但火星上和地球上的沙丘形态非常相似[30-31].本文选择火星(北极地区)奥林匹亚高原(Olympia Planum)西北部的格状沙丘为研究对象(图2).奥林匹亚高原(Olympia Planum)位于北极高原(Planum Boreum)北部(79°04′48″—84°50′24″N、136°43′12″—240°36′36″E),中心位于82°10′48″N、188°48′36″E,直径804.39 km[32],形状呈月牙形[33].奥林匹亚高原的大部分被广阔的奥林匹亚沙漠(Olympia Undae)所掩埋[34],它是组成环绕北极地区环带状沙丘的最大沙漠,广泛分布着格状沙丘、新月形沙丘、新月形沙丘链及少量钉状沙丘[35]. ...
Martian polar and circum-polar sulfate-bearing deposits:sublimation tills derived from the North Polar Cap
1
2010
... 火星是太阳系八大行星中距离太阳第四近的行星,也是与地球最相似且距离最近的行星[27].现代火星绝大部分区域处于极度干旱的环境,仅在极冠和周边的高纬度地区地表以下存在着冰[28].火星表面风沙活动十分明显,平均风速达4.3 m·s-1,在地形交界处的风速高达50 m·s-1,且风向变换不定,并常常伴有强烈的尘暴,而形成大量的沙丘[29].火星上沙丘总面积约为9.75×105 km2[8],主要分布于北极地区,呈环带状[30].在其他区域的分布比较零散,35°—65°S分布相对集中,且通常与撞击坑、河谷和山谷相伴分布[30].从沙丘形态来讲,尽管发育环境参数有很大的不同,但火星上和地球上的沙丘形态非常相似[30-31].本文选择火星(北极地区)奥林匹亚高原(Olympia Planum)西北部的格状沙丘为研究对象(图2).奥林匹亚高原(Olympia Planum)位于北极高原(Planum Boreum)北部(79°04′48″—84°50′24″N、136°43′12″—240°36′36″E),中心位于82°10′48″N、188°48′36″E,直径804.39 km[32],形状呈月牙形[33].奥林匹亚高原的大部分被广阔的奥林匹亚沙漠(Olympia Undae)所掩埋[34],它是组成环绕北极地区环带状沙丘的最大沙漠,广泛分布着格状沙丘、新月形沙丘、新月形沙丘链及少量钉状沙丘[35]. ...
North polar region of Mars:advances in stratigraphy,structure,and erosional modification
1
2008
... 火星是太阳系八大行星中距离太阳第四近的行星,也是与地球最相似且距离最近的行星[27].现代火星绝大部分区域处于极度干旱的环境,仅在极冠和周边的高纬度地区地表以下存在着冰[28].火星表面风沙活动十分明显,平均风速达4.3 m·s-1,在地形交界处的风速高达50 m·s-1,且风向变换不定,并常常伴有强烈的尘暴,而形成大量的沙丘[29].火星上沙丘总面积约为9.75×105 km2[8],主要分布于北极地区,呈环带状[30].在其他区域的分布比较零散,35°—65°S分布相对集中,且通常与撞击坑、河谷和山谷相伴分布[30].从沙丘形态来讲,尽管发育环境参数有很大的不同,但火星上和地球上的沙丘形态非常相似[30-31].本文选择火星(北极地区)奥林匹亚高原(Olympia Planum)西北部的格状沙丘为研究对象(图2).奥林匹亚高原(Olympia Planum)位于北极高原(Planum Boreum)北部(79°04′48″—84°50′24″N、136°43′12″—240°36′36″E),中心位于82°10′48″N、188°48′36″E,直径804.39 km[32],形状呈月牙形[33].奥林匹亚高原的大部分被广阔的奥林匹亚沙漠(Olympia Undae)所掩埋[34],它是组成环绕北极地区环带状沙丘的最大沙漠,广泛分布着格状沙丘、新月形沙丘、新月形沙丘链及少量钉状沙丘[35]. ...
2
2020
... 火星是太阳系八大行星中距离太阳第四近的行星,也是与地球最相似且距离最近的行星[27].现代火星绝大部分区域处于极度干旱的环境,仅在极冠和周边的高纬度地区地表以下存在着冰[28].火星表面风沙活动十分明显,平均风速达4.3 m·s-1,在地形交界处的风速高达50 m·s-1,且风向变换不定,并常常伴有强烈的尘暴,而形成大量的沙丘[29].火星上沙丘总面积约为9.75×105 km2[8],主要分布于北极地区,呈环带状[30].在其他区域的分布比较零散,35°—65°S分布相对集中,且通常与撞击坑、河谷和山谷相伴分布[30].从沙丘形态来讲,尽管发育环境参数有很大的不同,但火星上和地球上的沙丘形态非常相似[30-31].本文选择火星(北极地区)奥林匹亚高原(Olympia Planum)西北部的格状沙丘为研究对象(图2).奥林匹亚高原(Olympia Planum)位于北极高原(Planum Boreum)北部(79°04′48″—84°50′24″N、136°43′12″—240°36′36″E),中心位于82°10′48″N、188°48′36″E,直径804.39 km[32],形状呈月牙形[33].奥林匹亚高原的大部分被广阔的奥林匹亚沙漠(Olympia Undae)所掩埋[34],它是组成环绕北极地区环带状沙丘的最大沙漠,广泛分布着格状沙丘、新月形沙丘、新月形沙丘链及少量钉状沙丘[35]. ...
... A图DEM数据来自USGS(https://astrogeology.usgs.gov/),空间分辨率463 m;注记来自《火星风沙地貌图》[35].B图格状沙丘放大图DEM数据来自华盛顿大学行星数据系统(Planetary Data System, PDS)地学数据节点(https://ode.rsl.wustl.edu/mars/index.aspx),空间分辨率1 m ...
风沙地貌形态动力学研究进展
5
2014
... 在沙丘地貌研究中,高度、宽度是描述沙丘形态的重要参数[36].首先,借助ArcGIS10.7软件的3D Analyst模块,在格状沙丘DEM图层上,布设与主梁垂直的剖面线(图3),然后生成剖面曲线图.其次,在Matlab环境中计算对应的波峰、波谷及其差值,进而推算沙丘相对高度和宽度,分析其形态特征.最后,借助数字图像处理中直方图分析的方法,绘制高程分布直方图,计算直方图相似度指数,结合高程的基本统计特征值分析两个研究区的高程统计相似性.为了便于火星和地球沙丘的对比,高程直方图中的高程值进行了极值归一化处理.以相对面积x为横坐标,以相对高程y为纵坐标,对直角坐标系中一系列x、y组成的点进行拟合,拟合效果最好的函数y=f(x)即为面积-高程积分曲线,而其积分值即曲线包围的面积.相对面积x=a/A(a表示该流域内某条等高线以上的面积,A为整个流域面积),相对高程y=h/H(h表示该等高线与流域内最低点的高差,H为流域最大高差). ...
... 地形定量因子是为有效研究与表达地貌形态特征所设定的具有一定意义的参数或指标[42].在沙丘地貌研究中,坡度、风况是研究沙丘形态的重要参数[36],而坡向与沙丘发育过程中的风况密切相关.因此,本文选取坡度、坡向两个基本的地形特征变量指标对火星和地球格状沙丘的相似程度进行分析.研究中,将坡度小于3°地貌划为沙地,坡度大于3°的地貌划为沙丘[43].坡度分级图绘制中,为了达到较好的可视化效果,将坡度分成7个级别.坡向分为3级,-1为无坡向,292.5°—360°和0° —112.5° 为阴坡,112.5°—292.5° 为阳坡. ...
... 火星、地球格状沙丘坡度值域分别为[0.7°, 22°]、[0.6°, 30.7°],标准差的差值为4.7,说明地球格状沙丘的离散程度略高(表3),而导致火星格状沙丘坡度的频率曲线略高于地球.坡度值≥3°所占的比例的差值为0.2%,其他坡度级别上所占的比例也近似相等(表4).火星和地球格状沙丘的坡度直方图均基本呈正态分布,且峰值坡度接近(图10).坡度直方图的HS为0.79,说明火星和地球格状沙丘坡度直方图的相似程度较高.不同的是,火星格状沙丘的坡度值总体小于地球格状沙丘,但是变异性大于地球.火星与地球格状沙丘的坡向差异大致为90°(图9),这与沙丘发育过程的风况密切相关,风向决定风沙运动的方向和风沙地貌形态特征[36].为了分析两个研究区的坡向异同,将火星格状沙丘DEM图像旋转90°,然后分别绘制坡向雷达图(图11).坡向雷达图均呈椭圆形分布,形态上具有较大的相似性.火星(旋转90 °)和地球格状沙丘坡向雷达图的HS为0.82,说明两个研究区的坡向相似度较高. ...
... 在沙丘地貌的研究中,独立沙丘形态参数包括沙丘高度、间距、宽度、坡度、脊线长度、脊线走向等[36].风况是风沙地貌形成的动力条件,风况的细微差异,将导致风沙地貌形态特征差异[36],这种形态差异会表现出不同的坡度、坡向特征.目前,国内外沙丘形态参数获取方法主要有两类:一是Ewing等[49]的目视解译方法,测量卫星影像中沙丘地貌的形态学参数(沙丘脊线长度、高度、间距、缺损密度等);二是基于3S技术提取沙丘形态(坡度、起伏度、高程、高度、间距、轴长、轴向等)的方法[43,47,50]. ...
... [36],这种形态差异会表现出不同的坡度、坡向特征.目前,国内外沙丘形态参数获取方法主要有两类:一是Ewing等[49]的目视解译方法,测量卫星影像中沙丘地貌的形态学参数(沙丘脊线长度、高度、间距、缺损密度等);二是基于3S技术提取沙丘形态(坡度、起伏度、高程、高度、间距、轴长、轴向等)的方法[43,47,50]. ...
Basic land-surface parameters
1
2009
... 高程梯度p和q分别指高程z在平面坐标系中x和y两个方向上的变化率[37-38].本文选用Shary等[39]改进的Evans-Yong算法.首先,利用Python语言编程完成p和q的计算.然后,借助数字图像处理中直方图分析的方法,绘制高程梯度直方图、计算直方图相似度指数,从高程梯度的角度分析两个研究区高程格局的相似程度. ...
1
2010
... 高程梯度p和q分别指高程z在平面坐标系中x和y两个方向上的变化率[37-38].本文选用Shary等[39]改进的Evans-Yong算法.首先,利用Python语言编程完成p和q的计算.然后,借助数字图像处理中直方图分析的方法,绘制高程梯度直方图、计算直方图相似度指数,从高程梯度的角度分析两个研究区高程格局的相似程度. ...
Fundamental quantitative methods of land surface analysis
1
2002
... 高程梯度p和q分别指高程z在平面坐标系中x和y两个方向上的变化率[37-38].本文选用Shary等[39]改进的Evans-Yong算法.首先,利用Python语言编程完成p和q的计算.然后,借助数字图像处理中直方图分析的方法,绘制高程梯度直方图、计算直方图相似度指数,从高程梯度的角度分析两个研究区高程格局的相似程度. ...
Color indexing
1
1991
... 本文通过计算直方图的交来计算直方图相似度指数(Histogram Similarity,HS)[40-41]. ...
Similarity of color images
1
1995
... 本文通过计算直方图的交来计算直方图相似度指数(Histogram Similarity,HS)[40-41]. ...
2
2005
... 地形定量因子是为有效研究与表达地貌形态特征所设定的具有一定意义的参数或指标[42].在沙丘地貌研究中,坡度、风况是研究沙丘形态的重要参数[36],而坡向与沙丘发育过程中的风况密切相关.因此,本文选取坡度、坡向两个基本的地形特征变量指标对火星和地球格状沙丘的相似程度进行分析.研究中,将坡度小于3°地貌划为沙地,坡度大于3°的地貌划为沙丘[43].坡度分级图绘制中,为了达到较好的可视化效果,将坡度分成7个级别.坡向分为3级,-1为无坡向,292.5°—360°和0° —112.5° 为阴坡,112.5°—292.5° 为阳坡. ...
... 目前,对于类火星风沙地貌试验点的确定大多是基于地貌景观、地貌形态学参数(高度、宽度、间距、长宽比等),这种方式对于研究学者们的经验有较高要求.本文选择的高程、高程梯度、坡度、坡向均属于地形计量学指标,是描述地貌形态特征的有效量化指标[42],再结合直方图相似度指数,定量地对火星和地球格状沙丘各因子直方图的相似程度进行对比分析.首先,从空间格局和统计分布两个方面进行比较.空间格局方面,采用了剖面分析方法,但具有局限性,模式识别和面向对象的要素提取,是值得探讨的方法.统计分布是针对研究区的总体分布情况,从高程和高程梯度、坡度和坡向(高程的一阶导数)两个层次进行分析.但这里存在研究空间范围问题,面积过大会导致区域地形特征的异质性增大,不能保证地表类型的单一且增加工作量[51].面积过小,流域范围内的地表过程和侵蚀形态不完整,统计分布不能代表所在区域的地形特征[51].尽管风沙地貌不像流水侵蚀地貌那样以流域为单元,地貌形态比较均一,但也应该存在适合科学研究的的最小面积阈值[51].最后,采用Clarke[46]提出的尺度-表面积法在Matlab环境编程中计算分形维数(D),该方法能够较好地描述地表的曲折度,能够综合表达地表局部的粗糙程度及起伏程度[48]. ...
基于DEM和ETM的腾格里沙漠北缘沙丘形态特征提取
2
2014
... 地形定量因子是为有效研究与表达地貌形态特征所设定的具有一定意义的参数或指标[42].在沙丘地貌研究中,坡度、风况是研究沙丘形态的重要参数[36],而坡向与沙丘发育过程中的风况密切相关.因此,本文选取坡度、坡向两个基本的地形特征变量指标对火星和地球格状沙丘的相似程度进行分析.研究中,将坡度小于3°地貌划为沙地,坡度大于3°的地貌划为沙丘[43].坡度分级图绘制中,为了达到较好的可视化效果,将坡度分成7个级别.坡向分为3级,-1为无坡向,292.5°—360°和0° —112.5° 为阴坡,112.5°—292.5° 为阳坡. ...
... 在沙丘地貌的研究中,独立沙丘形态参数包括沙丘高度、间距、宽度、坡度、脊线长度、脊线走向等[36].风况是风沙地貌形成的动力条件,风况的细微差异,将导致风沙地貌形态特征差异[36],这种形态差异会表现出不同的坡度、坡向特征.目前,国内外沙丘形态参数获取方法主要有两类:一是Ewing等[49]的目视解译方法,测量卫星影像中沙丘地貌的形态学参数(沙丘脊线长度、高度、间距、缺损密度等);二是基于3S技术提取沙丘形态(坡度、起伏度、高程、高度、间距、轴长、轴向等)的方法[43,47,50]. ...
1
1982
... 地形分析中,分形维数用来描述地形的粗糙程度及起伏程度[44].风沙地貌是一种典型的分形几何实体,沙丘分布具有分形特征,其分维值体现了沙丘地貌的地表复杂程度[45].本文采用Clarke[46]提出的尺度-表面积法计算分形维数(D). ...
沙漠化的分形特征研究
2
2002
... 地形分析中,分形维数用来描述地形的粗糙程度及起伏程度[44].风沙地貌是一种典型的分形几何实体,沙丘分布具有分形特征,其分维值体现了沙丘地貌的地表复杂程度[45].本文采用Clarke[46]提出的尺度-表面积法计算分形维数(D). ...
... 地形复杂程度是一个随观测分析尺度变化的量,当观察尺度越大,地形的宏观复杂度表现更为突出,反之则以微观的复杂度表现为主 [48].本文研究区的沙丘高度集中在30 m左右,且坡度较缓,同时获取火星DEM数据范围有限,因此选择较小的观察尺度能更好地反映研究区微观地形复杂程度.栅格尺寸为1 m时,两个研究区分形维数(D)的差异很小(0.0002),说明两个研究区的微观地形复杂程度接近,地貌类型相同.栅格尺寸为20 m时,分形维数的差异最大(0.0559),但仍认为两者的地貌类型相同,地表复杂程度接近,这是由于不同沙丘地貌类型分形维数的差异一般应大于0.2[45].不同之处在于,火星格状沙丘的分形维数总体上略高于地球,这是因为火星格状沙丘的高度、宽度均大于地球,导致其沙丘地表形态更复杂、层次更丰富(表5). ...
Computation of the fractal dimension of topographic surfaces using the triangular prism surface area method
2
1989
... 地形分析中,分形维数用来描述地形的粗糙程度及起伏程度[44].风沙地貌是一种典型的分形几何实体,沙丘分布具有分形特征,其分维值体现了沙丘地貌的地表复杂程度[45].本文采用Clarke[46]提出的尺度-表面积法计算分形维数(D). ...
... 目前,对于类火星风沙地貌试验点的确定大多是基于地貌景观、地貌形态学参数(高度、宽度、间距、长宽比等),这种方式对于研究学者们的经验有较高要求.本文选择的高程、高程梯度、坡度、坡向均属于地形计量学指标,是描述地貌形态特征的有效量化指标[42],再结合直方图相似度指数,定量地对火星和地球格状沙丘各因子直方图的相似程度进行对比分析.首先,从空间格局和统计分布两个方面进行比较.空间格局方面,采用了剖面分析方法,但具有局限性,模式识别和面向对象的要素提取,是值得探讨的方法.统计分布是针对研究区的总体分布情况,从高程和高程梯度、坡度和坡向(高程的一阶导数)两个层次进行分析.但这里存在研究空间范围问题,面积过大会导致区域地形特征的异质性增大,不能保证地表类型的单一且增加工作量[51].面积过小,流域范围内的地表过程和侵蚀形态不完整,统计分布不能代表所在区域的地形特征[51].尽管风沙地貌不像流水侵蚀地貌那样以流域为单元,地貌形态比较均一,但也应该存在适合科学研究的的最小面积阈值[51].最后,采用Clarke[46]提出的尺度-表面积法在Matlab环境编程中计算分形维数(D),该方法能够较好地描述地表的曲折度,能够综合表达地表局部的粗糙程度及起伏程度[48]. ...
火星沙丘地貌的形态学窥究
3
2020
... 火星和地球格状沙丘的面积-高程积分曲线的形态相似(图6),火星、地球格状沙丘的高程积分值HI(Hypsometric Integral)值分别为0.48、0.52,差异较小(0.04).这个指标虽然不能说明其发育阶段,但是可以说明其形态相似,均为简单沙丘,这种地貌特征初步归因于沙源供应不足、沙丘发育时间短[47]. ...
... 在沙丘地貌的研究中,独立沙丘形态参数包括沙丘高度、间距、宽度、坡度、脊线长度、脊线走向等[36].风况是风沙地貌形成的动力条件,风况的细微差异,将导致风沙地貌形态特征差异[36],这种形态差异会表现出不同的坡度、坡向特征.目前,国内外沙丘形态参数获取方法主要有两类:一是Ewing等[49]的目视解译方法,测量卫星影像中沙丘地貌的形态学参数(沙丘脊线长度、高度、间距、缺损密度等);二是基于3S技术提取沙丘形态(坡度、起伏度、高程、高度、间距、轴长、轴向等)的方法[43,47,50]. ...
... 火星独特的地貌和物理特性,承载了丰富的演化信息,其演化与太阳系的起源及演化之间的关系,是火星探测必须回答的重大科学问题[28].随着探测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细节被发现,显现出基于还原论思想研究的必要性[10].不同星球沙丘地貌的发育条件差异较大,但沙丘的形成机理是一致的 [47],在无法对火星风沙地貌进行实地观测的同时,对分布于地球上的类火星风沙地貌的形成演化进行研究,对反演火星风沙地貌的形成与演化具有重要的意义.曾永年等[21]通过对柴达木盆地各地形剖面上古风成砂剖面进行分析得出:柴达木盆地大规模沙漠活动出现于末次盛冰期;末次盛冰期以来,随着全球气候的波动变化柴达木盆地的沙漠经历了多次扩展和缩小固定的两相组合式有序波动的演化过程.那么,火星风沙地貌的形成是否也经历着类似的演化过程,是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 ...
典型黄土地貌类型区的地形复杂度分形研究
2
2007
... 地形复杂程度是一个随观测分析尺度变化的量,当观察尺度越大,地形的宏观复杂度表现更为突出,反之则以微观的复杂度表现为主 [48].本文研究区的沙丘高度集中在30 m左右,且坡度较缓,同时获取火星DEM数据范围有限,因此选择较小的观察尺度能更好地反映研究区微观地形复杂程度.栅格尺寸为1 m时,两个研究区分形维数(D)的差异很小(0.0002),说明两个研究区的微观地形复杂程度接近,地貌类型相同.栅格尺寸为20 m时,分形维数的差异最大(0.0559),但仍认为两者的地貌类型相同,地表复杂程度接近,这是由于不同沙丘地貌类型分形维数的差异一般应大于0.2[45].不同之处在于,火星格状沙丘的分形维数总体上略高于地球,这是因为火星格状沙丘的高度、宽度均大于地球,导致其沙丘地表形态更复杂、层次更丰富(表5). ...
... 目前,对于类火星风沙地貌试验点的确定大多是基于地貌景观、地貌形态学参数(高度、宽度、间距、长宽比等),这种方式对于研究学者们的经验有较高要求.本文选择的高程、高程梯度、坡度、坡向均属于地形计量学指标,是描述地貌形态特征的有效量化指标[42],再结合直方图相似度指数,定量地对火星和地球格状沙丘各因子直方图的相似程度进行对比分析.首先,从空间格局和统计分布两个方面进行比较.空间格局方面,采用了剖面分析方法,但具有局限性,模式识别和面向对象的要素提取,是值得探讨的方法.统计分布是针对研究区的总体分布情况,从高程和高程梯度、坡度和坡向(高程的一阶导数)两个层次进行分析.但这里存在研究空间范围问题,面积过大会导致区域地形特征的异质性增大,不能保证地表类型的单一且增加工作量[51].面积过小,流域范围内的地表过程和侵蚀形态不完整,统计分布不能代表所在区域的地形特征[51].尽管风沙地貌不像流水侵蚀地貌那样以流域为单元,地貌形态比较均一,但也应该存在适合科学研究的的最小面积阈值[51].最后,采用Clarke[46]提出的尺度-表面积法在Matlab环境编程中计算分形维数(D),该方法能够较好地描述地表的曲折度,能够综合表达地表局部的粗糙程度及起伏程度[48]. ...
Pattern analysis of dune-field parameters
1
2006
... 在沙丘地貌的研究中,独立沙丘形态参数包括沙丘高度、间距、宽度、坡度、脊线长度、脊线走向等[36].风况是风沙地貌形成的动力条件,风况的细微差异,将导致风沙地貌形态特征差异[36],这种形态差异会表现出不同的坡度、坡向特征.目前,国内外沙丘形态参数获取方法主要有两类:一是Ewing等[49]的目视解译方法,测量卫星影像中沙丘地貌的形态学参数(沙丘脊线长度、高度、间距、缺损密度等);二是基于3S技术提取沙丘形态(坡度、起伏度、高程、高度、间距、轴长、轴向等)的方法[43,47,50]. ...
基于DEM数据的巴丹吉林沙漠沙丘分布规律及其形态参数
1
2020
... 在沙丘地貌的研究中,独立沙丘形态参数包括沙丘高度、间距、宽度、坡度、脊线长度、脊线走向等[36].风况是风沙地貌形成的动力条件,风况的细微差异,将导致风沙地貌形态特征差异[36],这种形态差异会表现出不同的坡度、坡向特征.目前,国内外沙丘形态参数获取方法主要有两类:一是Ewing等[49]的目视解译方法,测量卫星影像中沙丘地貌的形态学参数(沙丘脊线长度、高度、间距、缺损密度等);二是基于3S技术提取沙丘形态(坡度、起伏度、高程、高度、间距、轴长、轴向等)的方法[43,47,50]. ...
坡度统计分析的最小面积阈值研究
3
2020
... 目前,对于类火星风沙地貌试验点的确定大多是基于地貌景观、地貌形态学参数(高度、宽度、间距、长宽比等),这种方式对于研究学者们的经验有较高要求.本文选择的高程、高程梯度、坡度、坡向均属于地形计量学指标,是描述地貌形态特征的有效量化指标[42],再结合直方图相似度指数,定量地对火星和地球格状沙丘各因子直方图的相似程度进行对比分析.首先,从空间格局和统计分布两个方面进行比较.空间格局方面,采用了剖面分析方法,但具有局限性,模式识别和面向对象的要素提取,是值得探讨的方法.统计分布是针对研究区的总体分布情况,从高程和高程梯度、坡度和坡向(高程的一阶导数)两个层次进行分析.但这里存在研究空间范围问题,面积过大会导致区域地形特征的异质性增大,不能保证地表类型的单一且增加工作量[51].面积过小,流域范围内的地表过程和侵蚀形态不完整,统计分布不能代表所在区域的地形特征[51].尽管风沙地貌不像流水侵蚀地貌那样以流域为单元,地貌形态比较均一,但也应该存在适合科学研究的的最小面积阈值[51].最后,采用Clarke[46]提出的尺度-表面积法在Matlab环境编程中计算分形维数(D),该方法能够较好地描述地表的曲折度,能够综合表达地表局部的粗糙程度及起伏程度[48]. ...
... [51].尽管风沙地貌不像流水侵蚀地貌那样以流域为单元,地貌形态比较均一,但也应该存在适合科学研究的的最小面积阈值[51].最后,采用Clarke[46]提出的尺度-表面积法在Matlab环境编程中计算分形维数(D),该方法能够较好地描述地表的曲折度,能够综合表达地表局部的粗糙程度及起伏程度[48]. ...
... [51].最后,采用Clarke[46]提出的尺度-表面积法在Matlab环境编程中计算分形维数(D),该方法能够较好地描述地表的曲折度,能够综合表达地表局部的粗糙程度及起伏程度[48]. ...
深空探测时代的风沙地貌学
1
2019
... 柴达木盆地有地球上海拔最高、最干燥、面积最大的沙漠之一,同时还存在代表干旱环境下湖泊演化不同阶段的盐湖和干盐湖,这与现代火星表面环境十分相似,而成为了类火星地貌的潜在试验点[52].Kong等[53]、Mayer等[54]、Wang等[55]、Zheng等[56]从蒸发沉积物和矿物学方面分析了柴达木盆地与火星表面物质的相似性.Xiao等[16]从柴达木盆地风成地貌特征、独特的蒸发沉积物、演化的盐湖、极端气候和地质条件下的极端微生物等方面确定柴达木盆地是火星的最佳陆地模拟试验点. ...
Sedimentary salts at Dalangtan Playa and its implication for the formation and preservation of martian salts
1
2013
... 柴达木盆地有地球上海拔最高、最干燥、面积最大的沙漠之一,同时还存在代表干旱环境下湖泊演化不同阶段的盐湖和干盐湖,这与现代火星表面环境十分相似,而成为了类火星地貌的潜在试验点[52].Kong等[53]、Mayer等[54]、Wang等[55]、Zheng等[56]从蒸发沉积物和矿物学方面分析了柴达木盆地与火星表面物质的相似性.Xiao等[16]从柴达木盆地风成地貌特征、独特的蒸发沉积物、演化的盐湖、极端气候和地质条件下的极端微生物等方面确定柴达木盆地是火星的最佳陆地模拟试验点. ...
Mapping minerals at a potential Mars analog site on the Tibetan Plateau
1
2009
... 柴达木盆地有地球上海拔最高、最干燥、面积最大的沙漠之一,同时还存在代表干旱环境下湖泊演化不同阶段的盐湖和干盐湖,这与现代火星表面环境十分相似,而成为了类火星地貌的潜在试验点[52].Kong等[53]、Mayer等[54]、Wang等[55]、Zheng等[56]从蒸发沉积物和矿物学方面分析了柴达木盆地与火星表面物质的相似性.Xiao等[16]从柴达木盆地风成地貌特征、独特的蒸发沉积物、演化的盐湖、极端气候和地质条件下的极端微生物等方面确定柴达木盆地是火星的最佳陆地模拟试验点. ...
Evaporative salts from saline lakes on Tibetan Plateau:an analog for salts on Mars
1
2009
... 柴达木盆地有地球上海拔最高、最干燥、面积最大的沙漠之一,同时还存在代表干旱环境下湖泊演化不同阶段的盐湖和干盐湖,这与现代火星表面环境十分相似,而成为了类火星地貌的潜在试验点[52].Kong等[53]、Mayer等[54]、Wang等[55]、Zheng等[56]从蒸发沉积物和矿物学方面分析了柴达木盆地与火星表面物质的相似性.Xiao等[16]从柴达木盆地风成地貌特征、独特的蒸发沉积物、演化的盐湖、极端气候和地质条件下的极端微生物等方面确定柴达木盆地是火星的最佳陆地模拟试验点. ...
A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evaporate sediments on Earth and Mars:implications for the climate change on Mars
1
2013
... 柴达木盆地有地球上海拔最高、最干燥、面积最大的沙漠之一,同时还存在代表干旱环境下湖泊演化不同阶段的盐湖和干盐湖,这与现代火星表面环境十分相似,而成为了类火星地貌的潜在试验点[52].Kong等[53]、Mayer等[54]、Wang等[55]、Zheng等[56]从蒸发沉积物和矿物学方面分析了柴达木盆地与火星表面物质的相似性.Xiao等[16]从柴达木盆地风成地貌特征、独特的蒸发沉积物、演化的盐湖、极端气候和地质条件下的极端微生物等方面确定柴达木盆地是火星的最佳陆地模拟试验点. ...
High-altitude aeolian research on the Tibetan Plateau
1
2017
... 尽管火星和地球表面沙丘的发育环境参数有很大的不同,但是沙丘的外部形态却非常相似[30-31],这种相似性在认识火星环境及其形成与演化中发挥着重要作用.Dong等[57]认为柴达木盆地沙丘形态特征归因于沙源供给不充分和发育时间短.那么基于沙丘形态的相似性,是否可以认为火星上沙丘形成的古时期沙源不足且发育时间短;或者火星上的沙丘发育在现代火星的某个特殊条件下.风沙动力学理论普遍认为沙丘发育条件的差异会导致沙丘形态的差异,但这一理论尚无法解释火星和地球沙丘形态的相似性,这可能是由于火星沙丘的特殊性引起的,或者该理论的适用性需要进一步验证.通过对分布于不同环境中的风沙地貌进行研究,才能验证基于地球环境的相关风沙地貌学理论,使风沙地貌学理论不断得到丰富和完善[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