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李腾飞, 李金凤, 鲁瑞洁, 刘小槺, 陈璐. 青海湖东岸沙地风成沉积物粒度敏感组分及其古气候意义[J]. 中国沙漠, 2017, 37(5): 878-884. |
[2] |
杨庆江, 温小浩, 李保生, 陈敏, 马佳丽, 李芳, 牛东风. 腾格里沙漠南缘土门剖面末次间冰阶层段的粒度特征及其反映的气候-沉积环境[J]. 中国沙漠, 2017, 37(4): 666-677. |
[3] |
温小浩, 李保生, 孟洁, 杨庆江, 郑琰明, 牛东风, 王丰年, 蔡瑜杭. 150~20 ka BP福建东部平潭岛海岸风成沉积的粒度特征及其环境意义[J]. 中国沙漠, 2015, 35(6): 1473-1482. |
[4] |
高鹏坤, 庞奖励, 黄春长, 周亚利, 王蕾彬, 王学佳. 陕西省丹凤县茶房村黄土古土壤剖面风化程度及对气候变化的响应[J]. 中国沙漠, 2014, 34(5): 1248-1253. |
[5] |
司月君, 李保生, 温小浩, 杨 艺, 杜恕环, 牛东风, 王丰年, 赵欣楠, 王江龙. 萨拉乌苏河流域MGS4层段记录的末次冰期早冰阶气候波动[J]. 中国沙漠, 2012, 32(4): 938-946. |
[6] |
贾 佳;夏敦胜;魏海涛;金 明;刘现彬;王 博. 阿西克剖面记录的西天山地区黄土磁学性质及古气候意义初探[J]. 中国沙漠, 2011, 31(6): 1406-1415. |
[7] |
温小浩;李保生;*;David Dian Zhang;郑琰明;牛东风;杜恕环. 萨拉乌苏河流域米浪沟湾剖面主元素记录的末次间冰阶气候波动[J]. 中国沙漠, 2009, 29(5): 835-844. |
[8] |
杨 艺;李保生;*;李云卓;刘宇飞;欧阳椿陶;温小浩;欧先交;曾兰华. 巴丹吉林沙漠查格勒布剖面微量元素反映的150 ka BP以来的气候变化[J]. 中国沙漠, 2007, 27(1): 1-8. |
[9] |
李云卓, 李保生, 高全洲, 靳鹤龄. 巴丹吉林查格勒布剖面记录的150 ka BP以来的常量化学元素波动[J]. 中国沙漠, 2005, 25(1): 8-14. |
[10] |
饶文波, 李晓彪, 高振敏, 罗泰义. 洛川黄土剖面中矿物固定态铵的分布[J]. 中国沙漠, 2004, 24(6): 685-688. |
[11] |
汪海斌, 陈发虎, 张家武. 黄土高原西部地区黄土粒度的环境指示意义[J]. 中国沙漠, 2002, 22(1): 21-26. |
[12] |
朱艳, 陈发虎, 唐领余, 施祺, 颉耀文. 干旱区石羊河终闾湖泊孢粉组合中云杉圆柏属环境指示意义探讨[J]. 中国沙漠, 2001, 21(2): 141-146. |
[13] |
叶玮. 新疆伊犁地区黄土的沉积特征与古气候研究[J]. 中国沙漠, 1999, 19(2): 103-103. |
[14] |
钟巍, 熊黑钢, 塔西甫拉提, 特依拜, 大林成行. 策勒绿洲与荒漠交错带达木沟剖面近4ka来干湿波动记录[J]. 中国沙漠, 1998, 18(3): 205-209. |
[15] |
张虎才. 撒哈拉沙漠东北部全新世气候环境与人类活动[J]. 中国沙漠, 1997, 17(3): 291-29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