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朱从祯, 罗继成, 王敏仲, 孟露, 潘红林, 张建涛. 塔克拉玛干沙漠腹地夏季夜间稳定边界层特征及其对沙尘气溶胶浓度的影响[J]. 中国沙漠, 2024, 44(5): 1-12. |
[2] |
王志刚, 贾若尘, 罗凤敏, 刘明虎, 刘芳, 巴超群, 刘志民. 沙尘热动力机制与农田防护林抑尘机理[J]. 中国沙漠, 2024, 44(5): 116-122. |
[3] |
陈俊言, 贯雅雯, 张越, 陈渔, 毕鸿儒, 娄高僮, 郭馨阳, 王洋, 陈思宇. 戈壁沙漠沙尘向青藏高原传输路径和传输机制:以2020年4月一次沙尘事件为例[J]. 中国沙漠, 2024, 44(3): 158-171. |
[4] |
缑永涛, 吴永祥, 彭波, 张勇, 孔会平, 赵兴红, 冀鹏举, 李云昊, 何明珠, 邵梅, 谭明亮, 逯军峰. 乌玛高速公路腾格里沙漠段防护体系典型断面风沙活动特征[J]. 中国沙漠, 2024, 44(3): 279-289. |
[5] |
王伊蒙, 范亚秋, 龙川, 柳本立. 基于文献记录的敦煌地区历史时期沙尘天气序列重建[J]. 中国沙漠, 2024, 44(2): 162-171. |
[6] |
丁涵泳, 康汉青, 吕晶晶. 土壤湿度产品对2021年3月华北强沙尘暴模拟结果的影响[J]. 中国沙漠, 2024, 44(2): 172-184. |
[7] |
李亚云, 成巍, 王宁, 李欣, 高睿. 塔克拉玛干沙漠和戈壁沙漠春季沙尘暴特征及其气象影响因素对比[J]. 中国沙漠, 2023, 43(4): 1-9. |
[8] |
张正偲, 潘凯佳, 张焱, 韩兰英. 中国西北戈壁区沙尘暴过程中近地层风沙运动特征[J]. 中国沙漠, 2023, 43(2): 130-138. |
[9] |
陈京平, 余子莹, 杨帆, 王蜜, 胡涵, 倪观忠, 高鑫, 王鑫. 塔克拉玛干沙漠腹地沙尘暴和地表沙物质粒度特征[J]. 中国沙漠, 2023, 43(2): 150-158. |
[10] |
秦豪君, 杨晓军, 马莉, 王一丞, 傅朝, 张君霞, 陆正奇. 2000—2020年中国西北地区区域性沙尘暴特征及成因[J]. 中国沙漠, 2022, 42(6): 53-64. |
[11] |
赵颖, 刘冰, 赵文智, 温紫娟, 王宵. 荒漠绿洲湿地水分来源及植物水分利用策略[J]. 中国沙漠, 2022, 42(4): 151-162. |
[12] |
史忠林, 张信宝, 张润川. 2021年“3·15”沙尘暴沙尘来源核素示踪研究[J]. 中国沙漠, 2022, 42(2): 1-5. |
[13] |
柳本立, 彭婉月, 刘树林, 杨婷. 2021年3月中旬东亚中部沙尘天气地面起尘量及源区贡献率估算[J]. 中国沙漠, 2022, 42(1): 79-86. |
[14] |
李玲萍, 李岩瑛, 李晓京, 王博, 胡丽莉. 河西走廊不同强度冷锋型沙尘暴环流和动力特征[J]. 中国沙漠, 2021, 41(5): 219-228. |
[15] |
王娟, 李兴财. 沙尘暴过程中5~7 000 m高度大气电场及其对颗粒带电量影响[J]. 中国沙漠, 2020, 40(1): 23-2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