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何丽,吴宜进,但长军,等.近百年全球气温变化对长江流域旱涝灾害的影响[J].中国农业气象,2007,28(4):364-366. [2] 宁向玲,董婕,延军平.陕北地区气温突变及其对旱涝灾害的影响[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11,25(12):102-106. [3] 王诗晨,程先富,杨伟伟.近56年巢湖流域降水特征及其对旱涝灾害的影响[J].水土保持研究,2015,22(3):289-294. [4] 王胜,鲁俊,吴必文,等.安徽省夏季降水变化及其对旱涝的影响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8,36(7):2870-2873. [5] 吴滨,李玲.福建省降水量的趋势变化对旱涝灾害的影响研究[J].热带气象学报,2009,25(1):103-109. [6] 姚檀栋,刘晓东,王宁练.青藏高原地区的气候变化幅度问题[J].科学通报,2000,45(1):98-106. [7] 赖祖铭.气候变化对青藏高原大江河径流的影响[J].冰川冻土,1996,18(增刊1):314-320. [8] 曹建廷,秦大河,康尔泗,等.青藏高原外流区主要河流的径流变化[J].科学通报,2005,50(21):2403-2408. [9] 杜军,马玉才.西藏高原降水变化趋势的气候分析[J].地理学报,2004,59(4):375-382. [10] 杜军,胡军,唐述君,等.西藏羊卓雍湖流域近45年气温和降水的变化趋势[J].地理学报,2008,63(11):1160-1168. [11] 杨春艳,沈渭寿,林乃峰.西藏高原近50年气温和降水时空变化特征研究[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13,27(12):167-172. [12] 徐宗学,张玲,黄俊雄,等.西藏地区气温、降水及相对湿度的趋势分析[J].气象,2007,33(7):82-88. [13] 黄晓清,罗布次仁,杨勇,等.西藏高原汛期降水日数和强度的时空演变特征[J].中国沙漠,2013,33(3):902-910. [14] 黄晓清,胡初阳.雅鲁藏布江中游地区的旱涝气候特征分析[J].高原气象,2002,21(2):108-112. [15] 韦志刚,黄荣辉,董文杰.青藏高原气温和降水的年际和年代际变化[J].大气科学,2013,27(2):157-180. [16] 戴睿,刘志红,娄梦筠,等.西藏地区50年气候变化特征[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12,26(12):97-101. [17] 桑燕芳,王中根,刘昌明.小波分析方法在水文学研究中的应用现状及展望[J].地理科学进展,2013,32(9):1413-1422. [18] 王文圣,丁晶,向红莲.小波分析在水文学中的应用研究及展望[J].水科学进展,2002,13(4):515-520. [19] 邵晓梅,许月卿,严昌荣.黄河流域降水序列变化的小波分析[J].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42(1):503-509. [20] 刘晓宏,秦大河,邵雪梅,等.西藏林芝地区近350 a来降水变化及突变分析[J].冰川冻土,2003,25(4):375-379. [21] 张敏.西藏林芝地区生态旅游资源基本特征与吸引向性评价[J].浙江农林大学学报,2006,23(3):301-305. [22] 白虎志,董文杰,马振锋.青藏高原及邻近地区的气候特征[J].高原气象,2004,23(6):890-897. [23] 李建忠,郑来林,耿全如,等.西藏波密-林芝环境地质灾害及防治[J].沉积与特提斯地质,2006,26(3):81-88. [24] 郝文渊,杨东升,张杰,等.农牧民可持续生计资本与生计策略关系研究——以西藏林芝地区为例[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14,28(10):37-41. [25] 陈彦光.地理数学方法:基础和应用[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8:40-42 [26] 王文圣,丁晶,李耀清.水文小波分析[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24-42. [27] 乔珠峰,田凤占,黄厚宽,等.缺失数据处理方法的比较研究[J].计算机研究与发展,2006,43(增刊1):171-175. [28] 卢文喜,陈社明,王晨子,等.基于小波变换的大安地区年降水量变化特征[J].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2010,40(1):121-127. [29] 李淼,夏军,陈社明,等.北京地区近300年降水变化的小波分析[J].自然资源学报,2001,26(6):1001-1011. [30] 杜军,周顺武,唐叔乙.西藏近40年气温变化的气候特征分析[J].应用气象学报,2000,11(2):221-227. [31] 李建平,史久恩.一百年来全球气候突变的检测与分析[J].大气科学,1993,17(增刊1):132-140. [32] 林学椿.70年代末、80年代初气候跃变及其影响[C]//东亚季风和中国暴雨.北京:气象出版社,1998:240-249. [33] 黄荣辉,徐予红,周连童.我国夏季降水的年代际变化及华北干旱化趋势[J].高原气象,1999,18(4):456-476. [34] 刘晓宏,秦大河,邵雪梅,等.西藏林芝地区近350 a来降水变化及突变分析[J].冰川冻土,2003,25(4):375-37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