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沙漠 ›› 2024, Vol. 44 ›› Issue (2): 239-253.DOI: 10.7522/j.issn.1000-694X.2023.00172
• • 上一篇
Chao Guan1,2(), Zifeng Wu3, Hasi Eerdun3(
)
摘要:
利用高分辨率影像,分析了库布齐沙漠西缘地区格状沙丘及沙丘场的迁移与形态变化,并结合区域气象数据探讨其动力机制及演变过程。结果表明:2003—2012年格状沙丘的主梁由顺直变为向东凸出,部分位置出现断裂形成缺口,同时主梁局部弯曲较大与相邻副梁相连形成“长沙脊”;2012—2020年,主梁变形幅度减小,部分位置变为顺直,但沙丘表面出现了新的小型副梁。迁移速率上,主梁从2003—2012年的4.66 m·a-1下降到2012—2020年的3.74 m·a-1,而副梁从2003—2012年的5.00 m·a-1上升到2012—2020年的5.70 m·a-1。2003—2012年副梁整体向东延伸, 2012—2020年副梁向东延伸的同时向南摆动。这种形态变化和迁移特征的原因主要在于区域风况的变化,即2003—2020年研究区风况逐渐由西风为主的单一风况过渡到北风、西风和西南风共存的多风向风况。次风向的增强使得沙丘的发育模式由横向沙丘转为主副梁共同发育,这使得主梁迎风坡发育新的小型副梁,副梁的出现改变沙丘迎风坡的气流结构,进而改变主梁的形态。从1970年至今,库布齐沙漠西缘格状沙丘迁移与形态变化主要原因在于风况的转变,即区域风况由中风能-钝双峰型(1970—1979年)变为低风能-锐双峰型或低风能-宽单峰型(1980—2009年),再变为中风能-锐双峰型(2010—2020年)。风况的变化改变了格状沙丘的发育模式,进而影响其迁移和形变特征,这说明格状沙丘主副梁的发育需要多风向作用来维持,区域风况是格状沙丘形变的主要因素。
中图分类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