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魏倩,王海鸿.我国沙漠旅游研究综述[J].社会科学家,2008(1):95-98. [2] 黄耀丽,魏兴琥,李凡.我国北方沙漠旅游资源开发问题探讨[J].中国沙漠,2006,26(5):739-744. [3] 李录.沙漠旅游异军突起[J].世界知识,1982(5):27. [4] 倪频融.达里雅博依绿洲的历史、现状及其演变前景[J].干旱区研究,1993,10(4):12-18. [5] 艾力·依思木吐拉.塔克拉玛干沙漠公路运输的地位和作用研究[J].西安公路交通大学学报,1998,18(2):46-49. [6] 郝晓兰.论内蒙古旅游精品带动战略的实施[J].内蒙古财经学院学报,2000(4):1-5. [7] 郑坚强,李森,黄耀丽.我国沙漠旅游资源及其开发利用的研究[J].商业研究,2002(9):138-140. [8] 李翠林.基于旅游动机分析的新疆沙漠旅游产品开发[J].商场现代化,2006(20):197-198. [9] 李先锋,石培基,马晟坤.我国沙漠旅游发展特点及对策[J].地域研究与开发,2007,26(4):54-57. [10] 吴必虎.区域旅游规划原理[M].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2001:291-293. [11] 郑坚强,李森,黄耀丽.沙漠旅游资源利用在西部开发中的意义及策略研究[J].地域研究与开发,2003,22(1):77-79. [12] 付超,王淑兰.我国沙漠旅游资源开发初探[J].昆明大学学报,2007,18(2):65-67. [13] 沙爱霞,陈忠祥.宁夏沙漠旅游开发研究[J].宁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25(1):81-84. [14] 米文宝,料力君.宁夏沙漠旅游的初步研究[J].经济地理,2005,25(3):422-425. [15] 陈丽,米文宝.宁夏沙漠旅游开发研究[J].咸阳师范学院学报,2008(4):60-65. [16] 潘秋玲.新疆荒漠旅游的开发前景与导向分析[J].干旱区地理,2000,23(1):81-85. [17] 谢婷,杨兆萍.塔克拉玛干沙漠旅游资源开发构思[J].干旱区研究,2003,20(3):230-234. [18] 克里木.吐鲁番沙漠旅游资源开发利用研究[J].边疆经济与文化,2006(5):16-20. [19] 何雨,王玲.内蒙古沙漠旅游资源及其开发研究[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07,21(2):151-155. [20] 张中华,李九全.内蒙古乌兰布和沙漠旅游资源开发研究[J].资源开发与市场,2007(7):662-665. [21] 李九全,文静,谭立君.沙漠旅游地初期开发因子的探讨研究[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08,22(9):188-192. [22] 王文瑞,伍光和.中国北方沙漠旅游地开发适宜性研究[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10,24(1):184-187. [23] 刘海洋,吴月,王乃昂,等.中国沙漠旅游气候舒适度评价[J].资源科学,2013,35(4):831-837. [24] 董瑞杰,董治宝,吴晋峰.沙漠生态旅游适宜度评价[J].中国沙漠,2014,34(4):177-1182. [25] 薛晨浩,李陇堂,任婕.宁夏沙漠旅游适宜度评价[J].中国沙漠,2014,34(3):901-909. [26] 尹郑刚.沙漠旅游主客体系统及景区竞争优势:典型案例研究[D].兰州:兰州大学,2011. [27] 王鑫,吴晋峰,郭峰,等.基于感知形象调查的沙漠旅游行为意向研究[J].中国沙漠,2012,32(4):1176-1181. [28] 王文瑞,叶宜好,王亚慧,等.基于省内外游客的沙漠旅游景区生态系统存在价值研究——以宁夏沙坡头景区为例[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45(3):24-30. [29] 刘海洋,王乃昂,叶宜好,等.我国沙漠旅游景区客流时空特征与影响因素——以鸣沙山、沙坡头、巴丹吉林为例[J].经济地理,2013(3):156-163. [30] 董瑞杰,董治宝.巴丹吉林沙漠景区旅游环境容量[J].中国沙漠,2014,34(5):1424-1433. [31] 薛晨浩.旅游活动对沙漠生态环境的影响研究——以宁夏沙漠景区为例[D].银川:宁夏大学,2014. [32] 李陇堂,薛晨浩,张至楠.沙漠型景区游步道沿线生态环境对踩踏干扰的响应[J].中国沙漠,2015,35(4):1048-1056. [33] 李陇堂,薛晨浩,任婕,等.基于模糊理论的宁夏沙漠旅游环境影响综合评价[J].旅游研究,2015,7(2):45-51. [34] 张强.新疆沙漠旅游的发展研究[J].中国商贸,2010(2):145-146. [35] 陈帅.新疆沙漠旅游竞争力评价[D].乌鲁木齐:新疆大学,2013. [36] 梁晨.新疆沙漠探险旅游现状及发展策略[J].旅游纵览(下半月),2013(12):17-18. [37] 董瑞杰,董治宝.宁蒙陕甘毗邻地区沙漠旅游合作开发[J].中国沙漠,2014,34(3):911-918. [38] 董瑞杰.沙漠旅游资源评价及风沙地貌地质公园开发与保护研究[D].西安:陕西师范大学,2013. [39] 程子彪,蒲小梅,李陇堂.沙坡头旅游区旅游环境容量的动态测评[J].恩施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3):38-41. [40] 尹郑刚.我国沙漠旅游研究的现状与展望[J].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2010(5):115-119. [41] 马明德.沙湖、沙坡头旅游区合作开发研究[D].银川:宁夏大学,2005. [42] 尹郑刚.我国沙漠旅游景区开发的现状和前景[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11,25(11):221-225. [43] 吴晋峰,郭峰,王鑫,李蕾.库姆塔格沙漠风沙地貌遗产的旅游开发[J].中国沙漠,2012,32(4):1163-1168. [44] 曹心静,张媛.宁夏发展沙漠旅游优劣势评价[J].科技信息,2007(10):161-162. [45] 吴月,范坤,李陇堂.阿拉善腾格里沙漠地质公园旅游资源及其综合评价[J].中国沙漠,2009,29(3):409-414. [46] 王春燕,王黎炜.基于层次分析法的塔里木盆地沙漠旅游综合效应分析[J].塔里木大学学报,2014(4):65-70. [47] 尹郑刚.沙漠旅游地生命周期演变研究——以巴丹吉林沙漠为例[J].经济地理,2011,31(6):1042-1046. [48] 董瑞杰,董治宝,曹晓仪.中国沙漠旅游资源空间结构与主体功能分区[J].中国沙漠,2014,34(2):582-589. [49] 马丽霞,喻晓玲,杨洁明.基于SWOT定量法的塔克拉玛干沙漠旅游开发战略研究[J].企业经济,2015(2):148-15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