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丁永建,叶柏生,韩添丁,等.过去50年中国西部气候和径流变化的区域差异[J].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2007,37(2):206-214. [2] Boehmer K,Memon A,Mitchell B.Towards sustainable water management in Southeast Asia experiemces from Indonesia and Malaysia[J].Water International,2000,25(3):356-377. [3] 蒋艳,周成虎,程维明.新疆阿克苏河流域年径流时序特征分析[J].地理科学进展,2005,24(1):87-96. [4] 段建军,王彦国,王晓风,等.1957-2006年塔里木河流域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水资源和生态环境的影响[J].冰川冻土,2009,31(5):781-791. [5] 凌红波,徐海量,张青青,等.叶尔羌河年径流量与降水量的集中性及相关性分析[J].中国沙漠,2012,32(6):1757-1764. [6] 郝兴明,李聪,李卫红,等.北疆西部近50 a来气候、水文变化趋势及其与北大西洋/北极涛动的关系[J].中国沙漠,2011,31(1):191-198. [7] 时兴合,李生辰,李栋梁.青海湖周边年代际气候振动及其对青海高原气候变化的响应[J].中国沙漠,2008,28(5):239-248. [8] 施雅风,沈永平,李栋梁,等.中国西北气候由暖干向暖湿转型的特征和趋势探讨[J].第四纪研究,2003,23(2):152-164. [9] 丁永建,叶柏生,刘时银.祁连山中部地区40 a来气候变化及其对径流的影响[J].冰川冻土,2000,22(3):193-199. [10] 丁永建,叶柏生,周文娟.黑河流域过去40 a来降水时空分布特征[J].冰川冻土,1999,21(1):42-48. [11] 肖生春,肖洪浪,蓝永超,等.近50 a来黑河流域水资源问题与流域集成管理[J].中国沙漠,2011,31(2):529-535. [12] 凌红波,徐海量,张青青,等.叶尔羌河年径流量与降水量的集中性及相关性分析[J].中国沙漠,2012,32(6):1757-1764. [13] 邓振镛,张强,王润元,等.河西内陆河径流对气候变化的响应及其流域适应性水资源管理研究[J].冰川冻土,2013,35(5):1267-1275. [14] 刘志方,刘友存,郝永红,等.黑河出山径流过程与气象要素多尺度交叉小波分析[J].干旱区地理,2014,37(6):1137-1146. [15] 孙然好,潘保田,牛最荣,等.河西走廊近50年来地表水资源时间序列的小波分析[J].干旱区地理,2005,28(4):39-43. [16] 李宗省,何元庆,温煜华,等.我国典型海洋型冰川区高海拔区输出水量变化对气候变暖的响应[J].地球科学,2010,35(1):43-50. [17] 李宗省,何元庆,庞洪喜,等.我国季风海洋型冰川区"冰川-径流"系统的全球变化敏感性研究[J].地理科学,2008,28(2):229-234. [18] 周侃.甘肃河湖[J].甘肃水利水电技术,2015,51(3):63-65. [19] 张生军,王天明,王涛,等.新疆近50 a来降水量时空变化及其突变分析[J].中国沙漠,2010,30(3):668-669 [20] 黄秋霞,赵勇,何清.阿拉木图与乌鲁木齐夏季降水变化趋势对比分析[J].沙漠与绿洲气象,2013,7(2):34-35. [21] 刘闻,曹明明,宋进喜,等.陕西年降水量变化特征及周期分析[J].干旱区地理,2013,36(5):865-874. [22] 刘笑彤,蔡运龙.基于小波分析的径流特性和影响因素多尺度分析——以通天河为例[J].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50(3):549-551. [23] 刘宇峰,孙虎,原志华.基于小波分析的汾河河津站径流与输沙的多时间尺度特征[J].地理科学,2012,32(6):764-767. [24] 邵晓梅,许月卿,严昌荣.黄河流域降水序列变化的小波分析[J].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42(4):503-509. [25] 申倩倩,束炯,王行恒.上海地区近136年气温和降水量变化的多尺度分析[J].自然资源学报,2011,26(4):644-654. [26] 蓝永超,仵彦卿,康尔泗,等.祁连山北麓出山径流对气候变化的响应[J].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37(4):125-132. [27] 王文行,段争虎,王建伟.气候变化对祁连山石羊河出山口径流的影响研究[J].冰川冻土,2012,34(2):469-477. [28] 何彬,张钰,朱佳君,等.祁连山区三大内陆河近50年来出山径流特征分析[J].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2011,22(5):11-15. [29] 蒋菊芳,魏育国,刘明春,等.1950-2011年石羊河流域中、下游气候和农业水资源变化分析[J].中国农学通报,2015,31(1):166-173. [30] 刘明春,李玲萍,史志娟,等.石羊河流域径流量分布特征及对气候变化的响应——以西营河为例[J].干旱地区农业研究,2013,31(1):193-198. [31] 徐宗学,李占玲,史晓崑.石羊河流域主要气象要素及径流变化趋势分析[J].资源科学,2007,29(5):121-128. [32] 宋爱英.近60年石羊河流域降水径流演变趋势分析[J].中国水利,2014(11):47-49. [33] 周俊菊,师玮,石培基,等.石羊河上游1956-2009年出山径流量特征及其对气候变化的响应[J].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48(1):27-34. [34] 凌文韬,谢利云,何玉琛,等.黑河流域径流变化规律及趋势预测[J].人民黄河,2014,36(11):20-21,25. [35] 李常斌,李文艳,王雄师,等.黑河流域中、西部水系近50年来气温降水径流变化特征[J].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47(4):7-12. [36] 郭巧玲,杨云松,鲁学纲.黑河流域1957-2008年径流变化特性分析[J].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2011,22(3):77-81. [37] 张晓晓,张钰,徐浩杰,等.河西走廊三大内陆河流域出山径流变化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14,28(4):66-72. [38] 蓝永超,刘金鹏,丁宏伟,等.1960-2012年河西内陆河上游山区降水量变化及其区域性差异分析[J].冰川冻土,2013,35(6):1474-1480. [39] 蓝永超,胡兴林,丁宏伟,等.气候变暖背景下祁连山西部山区水循环要素的变化——以疏勒河干流上游山区为例[J].山地学报,2012(6):675-680. [40] 李玲萍,刘明春.石羊河流域出山口河流流量的变化趋势及特性分析[J].水土保持学报,2011,25(1):58-63. [41] 马宏伟,王乃昂.近50年石羊河出山口径流对气候变化的响应[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10,24(1):113-117. [42] 王敬哲,刘志辉,塔西甫拉提·特依拜,等.呼图壁河基流变化及其影响因素[J].中国沙漠,2017,37(4):793-80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