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苏天燕, 刘文杰, 杨秋, 毛伟. 土壤碳循环对地下水位的响应研究进展[J]. 中国沙漠, 2020, 40(5): 180-189. |
[2] |
李永格, 李宗省, 冯起. 1956-2013年曹家湖流域径流深变化[J]. 中国沙漠, 2018, 38(1): 200-209. |
[3] |
胡钰玲, 张莹, 朱安豹, 王式功, 尚可政, 苏俊礼. 中国大陆中纬度带不同等级降水的变化特征[J]. 中国沙漠, 2017, 37(2): 332-342. |
[4] |
李雪萍, 史兴民, 王阿如娜. 中国典型等降水量线年代际空间演变[J]. 中国沙漠, 2016, 36(1): 232-238. |
[5] |
郑玉峰, 王占义, 方彪, 何晨, 李路建, 李春筱. 鄂尔多斯市2005-2014年地下水位变化[J]. 中国沙漠, 2015, 35(4): 1036-1040. |
[6] |
马新平, 尚可政, 李佳耘, 王嘉媛, 康延臻, 王式功. 1981-2010年中国西北地区东部大气可降水量的时空变化特征[J]. 中国沙漠, 2015, 35(2): 448-455. |
[7] |
李万元, 吕世华, 董治宝, 范广州, 陈雷华. 巴丹吉林沙漠周边地区降水量的时空变化特征[J]. 中国沙漠, 2015, 35(1): 94-105. |
[8] |
秦莉, 袁玉江, 喻树龙, 范子昂, 尚华明, 陈峰, 张同文. 赛里木湖流域雪岭云杉(Picea schrenkiana)径向生长对气候变化的响应[J]. 中国沙漠, 2015, 35(1): 113-119. |
[9] |
柴晓虹, 吴永华, 钟芳. 不同降雨量下人工重建林土壤性状及微生物特性比较[J]. 中国沙漠, 2014, 34(6): 1576-1583. |
[10] |
陈静, 李玉霖, 崔夺, 毛伟, 赵学勇. 氮素及水分添加对科尔沁沙地4种优势植物地上生物量分配的影响[J]. 中国沙漠, 2014, 34(3): 696-703. |
[11] |
陈 峰1,2, 魏文寿1, 袁玉江1, 喻树龙1, 尚华明1, 张同文1, 张瑞波1, 王慧琴1, 秦 莉1 . 基于多点树轮序列的1768—2006年甘肃降水量变化[J]. 中国沙漠, 2013, 33(5): 1520-1526. |
[12] |
蔺 甲1,2, 袁玉江1, 魏文寿1,3, 张同文1, 喻树龙1. 利用树轮年表重建新疆博州中东部1622—2010年降水量[J]. 中国沙漠, 2013, 33(5): 1527-1535. |
[13] |
王海珍1,2,3, 陈加利1, 韩 路1,2,徐雅丽1, 贾文锁3. 地下水位对胡杨(Populus euphratica)和灰胡杨(Populus pruinosa)叶绿素荧光光响应与光合色素含量的影响[J]. 中国沙漠, 2013, 33(4): 1054-1063. |
[14] |
杨 青1, 姚俊强1,2, 赵 勇1, 赵 玲1, 韩雪云1,3, 赵 丽1,3, 黄有志4. 伊犁河流域水汽含量时空变化及其和降水量的关系[J]. 中国沙漠, 2013, 33(4): 1174-1183. |
[15] |
司建华, 冯 起, 席海洋, 鱼腾飞, 李 炜. 黑河下游额济纳绿洲生态需水关键期及需水量[J]. 中国沙漠, 2013, 33(2): 560-56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