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沙漠 ›› 2024, Vol. 44 ›› Issue (6): 207-219.DOI: 10.7522/j.issn.1000-694X.2024.00126
收稿日期:
2024-07-22
修回日期:
2024-09-15
出版日期:
2024-11-20
发布日期:
2024-12-06
作者简介:
邢铭强(1979—),男,甘肃会宁人,博士,副教授,研究方向为财务会计理论与方法。E-mail: xmq006@hotmail.com
基金资助:
Mingqiang Xing1(), Ke Ma1, Cailiang Chen1, Jing Li2
Received:
2024-07-22
Revised:
2024-09-15
Online:
2024-11-20
Published:
2024-12-06
摘要:
研究农业绿色发展水平及其内部耦合协调提升路径,有助于推动河西地区的资源节约、农业生态修复、绿色技术支撑以及高质量发展。采用《农业绿色发展水平监测评价办法(试行)》中监测评价指标体系,基于2018—2022年甘肃省河西地区5市的面板数据,运用熵权法和耦合协调度模型,测度河西地区农业绿色发展水平,深入探讨其内部耦合协调关系,并从时空演变角度进行原因剖析。结果表明:(1)河西地区农业绿色发展水平呈现出良好上升趋势,但总体水平还比较低,资源节约利用和绿色技术支撑是发展的短板。各市之间仍存在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问题。(2)河西地区农业绿色发展耦合协调度逐年上升,具有总体水平较高、提升速度缓慢、空间不协调的特点,区域呈现中部领先、东南部跟进、西北部赶超的发展特征。提升耦合协调度需通过提高资源节约利用效率、加强农业生态修复水平、重视农业污染问题、缩小地区发展差距以及针对性调整各影响因素来实现。
中图分类号:
邢铭强, 马可, 陈彩亮, 李菁. 河西地区农业绿色发展水平测度及耦合协调提升路径[J]. 中国沙漠, 2024, 44(6): 207-219.
Mingqiang Xing, Ke Ma, Cailiang Chen, Jing Li. Measurement and coupling coordination promotion path of agricultural green development level in the Hexi Region[J]. Journal of Desert Research, 2024, 44(6): 207-219.
一级指标 | 二级指标 | 指标说明及计算方法 |
---|---|---|
资源节约利用 | 耕地保有率 | 本年末耕地总面积/上年末耕地总面积 |
高标准农田建设比例 | 改善农田设施基础条件 | |
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 | 灌入田间的总水量中被作物消耗的部分/渠首引进的总水量 | |
产地环境治理 | 化肥施用强度 | 化肥施用折纯量/农作物播种面积 |
农药使用强度 | 农药使用量/农作物播种面积 | |
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 | 用于生产沼气、堆(沤)肥、沼肥、肥水、商品有机肥、垫料、基质等并符合有关标准或要求的畜禽粪污量/畜禽粪污产生总量 | |
农膜使用强度 | 农膜使用量/农作物播种面积 | |
农业生态修复 | 草原综合植被盖度 | 生态平衡能力 |
水土保持率 | 非水土流失面积/国土面积 | |
村庄绿化覆盖率 | 反映农村绿化情况 | |
绿色产业发展 | 单位农业增加值农业机械总动力 | 农业机械总动力/农业增加值 |
农产品质量安全例行监测总体合格率 | 合格农产品样本数/抽检农产品样本总数 | |
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 保障农民生活质量 | |
绿色技术支撑 | 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 | 机耕水平×40%+机播(栽、插)水平×30%+机收水平×30% |
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 | 农业科技进步率/农业产值增长率 |
表1 河西地区农业绿色发展水平综合评价体系
Table 1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system for agricultural green development level in the Hexi Region
一级指标 | 二级指标 | 指标说明及计算方法 |
---|---|---|
资源节约利用 | 耕地保有率 | 本年末耕地总面积/上年末耕地总面积 |
高标准农田建设比例 | 改善农田设施基础条件 | |
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 | 灌入田间的总水量中被作物消耗的部分/渠首引进的总水量 | |
产地环境治理 | 化肥施用强度 | 化肥施用折纯量/农作物播种面积 |
农药使用强度 | 农药使用量/农作物播种面积 | |
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 | 用于生产沼气、堆(沤)肥、沼肥、肥水、商品有机肥、垫料、基质等并符合有关标准或要求的畜禽粪污量/畜禽粪污产生总量 | |
农膜使用强度 | 农膜使用量/农作物播种面积 | |
农业生态修复 | 草原综合植被盖度 | 生态平衡能力 |
水土保持率 | 非水土流失面积/国土面积 | |
村庄绿化覆盖率 | 反映农村绿化情况 | |
绿色产业发展 | 单位农业增加值农业机械总动力 | 农业机械总动力/农业增加值 |
农产品质量安全例行监测总体合格率 | 合格农产品样本数/抽检农产品样本总数 | |
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 保障农民生活质量 | |
绿色技术支撑 | 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 | 机耕水平×40%+机播(栽、插)水平×30%+机收水平×30% |
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 | 农业科技进步率/农业产值增长率 |
一级指标 | 二级指标 | 信息熵 | 权重 | 内部排序 | 排序 |
---|---|---|---|---|---|
资源节约利用 (0.248) | 耕地保有率 | 0.911 | 0.1012 | 1 | 2 |
高标准农田建设比例 | 0.911 | 0.1007 | 2 | 3 | |
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 | 0.959 | 0.046 | 3 | 10 | |
产地环境治理 (0.188) | 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 | 0.976 | 0.027 | 4 | 14 |
化肥施用强度 | 0.931 | 0.078 | 1 | 5 | |
农膜使用强度 | 0.955 | 0.051 | 2 | 9 | |
农药使用强度 | 0.971 | 0.033 | 3 | 12 | |
农业生态修复 (0.335) | 草原综合植被盖度 | 0.857 | 0.162 | 1 | 1 |
水土保持率 | 0.915 | 0.096 | 2 | 4 | |
村庄绿化覆盖率 | 0.932 | 0.077 | 3 | 6 | |
绿色产业发展 (0.167) | 单位农业增加值农业机械总动力 | 0.973 | 0.030 | 3 | 13 |
农产品质量安全例行监测总体合格率 | 0.938 | 0.070 | 1 | 7 | |
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 0.941 | 0.066 | 2 | 8 | |
绿色技术支撑 (0.062) | 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 | 0.969 | 0.036 | 1 | 11 |
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 | 0.977 | 0.026 | 2 | 15 |
表2 河西走廊农业绿色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权重
Table 2 Weights of the agricultural green development level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for the Hexi Corridor
一级指标 | 二级指标 | 信息熵 | 权重 | 内部排序 | 排序 |
---|---|---|---|---|---|
资源节约利用 (0.248) | 耕地保有率 | 0.911 | 0.1012 | 1 | 2 |
高标准农田建设比例 | 0.911 | 0.1007 | 2 | 3 | |
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 | 0.959 | 0.046 | 3 | 10 | |
产地环境治理 (0.188) | 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 | 0.976 | 0.027 | 4 | 14 |
化肥施用强度 | 0.931 | 0.078 | 1 | 5 | |
农膜使用强度 | 0.955 | 0.051 | 2 | 9 | |
农药使用强度 | 0.971 | 0.033 | 3 | 12 | |
农业生态修复 (0.335) | 草原综合植被盖度 | 0.857 | 0.162 | 1 | 1 |
水土保持率 | 0.915 | 0.096 | 2 | 4 | |
村庄绿化覆盖率 | 0.932 | 0.077 | 3 | 6 | |
绿色产业发展 (0.167) | 单位农业增加值农业机械总动力 | 0.973 | 0.030 | 3 | 13 |
农产品质量安全例行监测总体合格率 | 0.938 | 0.070 | 1 | 7 | |
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 0.941 | 0.066 | 2 | 8 | |
绿色技术支撑 (0.062) | 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 | 0.969 | 0.036 | 1 | 11 |
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 | 0.977 | 0.026 | 2 | 15 |
耦合协调度 | 耦合协调类型 | 耦合协调度 | 耦合协调类型 |
---|---|---|---|
[0,0.1) | 极度失调 | [0.5,0.6) | 勉强协调 |
[0.1,0.2) | 严重失调 | [0.6,0.7) | 初级协调 |
[0.2,0.3) | 中度失调 | [0.7,0.8) | 中等协调 |
[0.3,0.4) | 轻度失调 | [0.8,0.9) | 良好协调 |
[0.4,0.5) | 濒临失调 | [0.9,1.0] | 优质协调 |
表3 耦合协调类型
Table 3 Types of coupling coordination
耦合协调度 | 耦合协调类型 | 耦合协调度 | 耦合协调类型 |
---|---|---|---|
[0,0.1) | 极度失调 | [0.5,0.6) | 勉强协调 |
[0.1,0.2) | 严重失调 | [0.6,0.7) | 初级协调 |
[0.2,0.3) | 中度失调 | [0.7,0.8) | 中等协调 |
[0.3,0.4) | 轻度失调 | [0.8,0.9) | 良好协调 |
[0.4,0.5) | 濒临失调 | [0.9,1.0] | 优质协调 |
年份 | 嘉峪关市 | 酒泉市 | 金昌市 | 武威市 | 张掖市 | 整体评分 |
---|---|---|---|---|---|---|
2018 | 0.429 | 0.311 | 0.434 | 0.354 | 0.580 | 0.422 |
2019 | 0.466 | 0.309 | 0.528 | 0.403 | 0.631 | 0.467 |
2020 | 0.505 | 0.342 | 0.521 | 0.421 | 0.582 | 0.474 |
2021 | 0.629 | 0.478 | 0.574 | 0.425 | 0.654 | 0.552 |
2022 | 0.572 | 0.403 | 0.515 | 0.450 | 0.616 | 0.511 |
表4 2018—2022年河西地区5市农业绿色发展水平综合得分
Table 4 Comprehensive scores of agricultural green development level in the five cities of the Hexi Region from 2018 to 2022
年份 | 嘉峪关市 | 酒泉市 | 金昌市 | 武威市 | 张掖市 | 整体评分 |
---|---|---|---|---|---|---|
2018 | 0.429 | 0.311 | 0.434 | 0.354 | 0.580 | 0.422 |
2019 | 0.466 | 0.309 | 0.528 | 0.403 | 0.631 | 0.467 |
2020 | 0.505 | 0.342 | 0.521 | 0.421 | 0.582 | 0.474 |
2021 | 0.629 | 0.478 | 0.574 | 0.425 | 0.654 | 0.552 |
2022 | 0.572 | 0.403 | 0.515 | 0.450 | 0.616 | 0.511 |
年份 | 资源节约利用 | 产地环境治理 | 农业生态修复 | 绿色产业发展 | 绿色技术支撑 |
---|---|---|---|---|---|
2018 | 0.076 | 0.087 | 0.159 | 0.074 | 0.026 |
2019 | 0.069 | 0.099 | 0.173 | 0.084 | 0.042 |
2020 | 0.066 | 0.109 | 0.158 | 0.101 | 0.041 |
2021 | 0.130 | 0.116 | 0.168 | 0.096 | 0.042 |
2022 | 0.065 | 0.116 | 0.173 | 0.109 | 0.048 |
表5 2018—2022年河西地区城市农业绿色发展水平一级指标得分
Table 5 Scores of first-level indicators for agricultural green development level in the Hexi Region Cities from 2018 to 2022
年份 | 资源节约利用 | 产地环境治理 | 农业生态修复 | 绿色产业发展 | 绿色技术支撑 |
---|---|---|---|---|---|
2018 | 0.076 | 0.087 | 0.159 | 0.074 | 0.026 |
2019 | 0.069 | 0.099 | 0.173 | 0.084 | 0.042 |
2020 | 0.066 | 0.109 | 0.158 | 0.101 | 0.041 |
2021 | 0.130 | 0.116 | 0.168 | 0.096 | 0.042 |
2022 | 0.065 | 0.116 | 0.173 | 0.109 | 0.048 |
一级指标 | 二级指标 | 2018年 | 2019年 | 2020年 | 2021年 | 2022年 |
---|---|---|---|---|---|---|
资源节约利用 | 耕地保有率 | 0.023 | 0.020 | 0.020 | 0.073 | 0.020 |
高标准农田建设比例 | 0.037 | 0.029 | 0.021 | 0.033 | 0.016 | |
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 | 0.018 | 0.022 | 0.027 | 0.029 | 0.031 | |
产地环境治理 | 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 | 0.014 | 0.020 | 0.024 | 0.024 | 0.024 |
化肥施用强度 | 0.034 | 0.036 | 0.038 | 0.042 | 0.041 | |
农膜使用强度 | 0.024 | 0.027 | 0.030 | 0.028 | 0.029 | |
农药使用强度 | 0.017 | 0.020 | 0.021 | 0.026 | 0.026 | |
农业生态修复 | 草原综合植被盖度 | 0.078 | 0.079 | 0.079 | 0.079 | 0.079 |
水土保持率 | 0.058 | 0.059 | 0.059 | 0.059 | 0.059 | |
村庄绿化覆盖率 | 0.030 | 0.042 | 0.026 | 0.036 | 0.041 | |
绿色产业发展 | 单位农业增加值农业机械总动力 | 0.012 | 0.016 | 0.019 | 0.019 | 0.023 |
农产品质量安全例行监测总体合格率 | 0.047 | 0.047 | 0.056 | 0.043 | 0.047 | |
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 0.017 | 0.024 | 0.029 | 0.037 | 0.043 | |
绿色技术支撑 | 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 | 0.015 | 0.020 | 0.021 | 0.026 | 0.029 |
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 | 0.012 | 0.024 | 0.021 | 0.018 | 0.020 |
表6 2018—2022年河西地区农业绿色发展水平二级指标得分
Table 6 Scores of second-level indicators for agricultural green development level in the Hexi Region from 2018 to 2022
一级指标 | 二级指标 | 2018年 | 2019年 | 2020年 | 2021年 | 2022年 |
---|---|---|---|---|---|---|
资源节约利用 | 耕地保有率 | 0.023 | 0.020 | 0.020 | 0.073 | 0.020 |
高标准农田建设比例 | 0.037 | 0.029 | 0.021 | 0.033 | 0.016 | |
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 | 0.018 | 0.022 | 0.027 | 0.029 | 0.031 | |
产地环境治理 | 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 | 0.014 | 0.020 | 0.024 | 0.024 | 0.024 |
化肥施用强度 | 0.034 | 0.036 | 0.038 | 0.042 | 0.041 | |
农膜使用强度 | 0.024 | 0.027 | 0.030 | 0.028 | 0.029 | |
农药使用强度 | 0.017 | 0.020 | 0.021 | 0.026 | 0.026 | |
农业生态修复 | 草原综合植被盖度 | 0.078 | 0.079 | 0.079 | 0.079 | 0.079 |
水土保持率 | 0.058 | 0.059 | 0.059 | 0.059 | 0.059 | |
村庄绿化覆盖率 | 0.030 | 0.042 | 0.026 | 0.036 | 0.041 | |
绿色产业发展 | 单位农业增加值农业机械总动力 | 0.012 | 0.016 | 0.019 | 0.019 | 0.023 |
农产品质量安全例行监测总体合格率 | 0.047 | 0.047 | 0.056 | 0.043 | 0.047 | |
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 0.017 | 0.024 | 0.029 | 0.037 | 0.043 | |
绿色技术支撑 | 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 | 0.015 | 0.020 | 0.021 | 0.026 | 0.029 |
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 | 0.012 | 0.024 | 0.021 | 0.018 | 0.020 |
图2 2018—2022年河西地区各市农业绿色发展得分变化趋势注:基于自然资源部标准地图服务网站标准地图(审图号:GS(2024)0650号)制作,底图边界无修改
Fig.2 Trends in the level of green agricultural development in municipalities in the Hexi Region from 2018 to 2022
年份 | 2018 | 2019 | 2020 | 2021 | 2022 |
---|---|---|---|---|---|
耦合度C | 0.934 | 0.930 | 0.928 | 0.969 | 0.916 |
耦合协调度D | 0.624 | 0.655 | 0.661 | 0.729 | 0.682 |
综合协调指数T | 0.422 | 0.467 | 0.474 | 0.552 | 0.511 |
表7 2018—2022年河西地区农业绿色发展内部耦合协调度指数
Table 7 Index of internal coupling coordination degree for agricultural green development in the Hexi Region from 2018 to 2022
年份 | 2018 | 2019 | 2020 | 2021 | 2022 |
---|---|---|---|---|---|
耦合度C | 0.934 | 0.930 | 0.928 | 0.969 | 0.916 |
耦合协调度D | 0.624 | 0.655 | 0.661 | 0.729 | 0.682 |
综合协调指数T | 0.422 | 0.467 | 0.474 | 0.552 | 0.511 |
图3 2018—2022年河西地区各市农业绿色发展耦合协调度
Fig.3 Changes in the coupling coordination of agricultural green development in the cities of the Hexi Region from 2018 to 2022
图4 2018—2022年河西地区各地区农业绿色发展耦合协调度注:基于自然资源部标准地图服务网站标准地图(审图号:GS(2024)0650号)制作,底图边界无修改
Fig.4 Coupling coordination degree of agricultural green development in different regions of the Hexi Region from 2018 to 2022
图5 2018—2022年河西地区农业绿色发展滞后系统注:代表绿色技术发展;代表产业环境治理;代表资源节约利用;代表产地环境治理;代表农业生态修复
Fig.5 Lagging systems of agricultural green development in the Hexi Region from 2018 to 2022
年份 | 嘉峪关市 | 酒泉市 | 金昌市 | 武威市 | 张掖市 |
---|---|---|---|---|---|
2018 | 绿色技术支撑 | 资源节约利用 | 资源节约利用 | 绿色技术支撑 | 绿色产业发展 |
2019 | 资源节约利用 | 农业生态修复 | 资源节约利用 | 绿色产业发展 | 资源节约利用 |
2020 | 资源节约利用 | 产地环境治理 | 资源节约利用 | 资源节约利用 | 资源节约利用 |
2021 | 农业生态修复 | 农业生态修复 | 资源节约利用 | 资源节约利用 | 产地环境治理 |
2022 | 资源节约利用 | 资源节约利用 | 资源节约利用 | 绿色产业发展 | 资源节约利用 |
表8 2018—2022年河西地区各城市农业绿色发展滞后系统
Table 8 Lagging systems of agricultural green development in the cities of the Hexi Region from 2018 to 2022
年份 | 嘉峪关市 | 酒泉市 | 金昌市 | 武威市 | 张掖市 |
---|---|---|---|---|---|
2018 | 绿色技术支撑 | 资源节约利用 | 资源节约利用 | 绿色技术支撑 | 绿色产业发展 |
2019 | 资源节约利用 | 农业生态修复 | 资源节约利用 | 绿色产业发展 | 资源节约利用 |
2020 | 资源节约利用 | 产地环境治理 | 资源节约利用 | 资源节约利用 | 资源节约利用 |
2021 | 农业生态修复 | 农业生态修复 | 资源节约利用 | 资源节约利用 | 产地环境治理 |
2022 | 资源节约利用 | 资源节约利用 | 资源节约利用 | 绿色产业发展 | 资源节约利用 |
1 | Yu X R.Promoting agriculture green development to realize the great rejuvenation of the Chinese nation[J].Frontiers of Agricultural Science and Engineering,2020,7:11233-12113. |
2 | 鹿永华,王连群,周泽锟.中国农业绿色发展水平与农业科技创新能力耦合协调度及时空演变研究[J].农业经济与管理,2024(4):90-104. |
3 | 李绵德,周冬梅,朱小燕,等.河西走廊2000-2020年农业碳排放时空特征及其影响因素[J].农业资源与环境学报,2023,40(4):940-952. |
4 | 孙炜琳,王瑞波,姜茜,等.农业绿色发展的内涵与评价研究[J].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19,40(4):14-21. |
5 | 于法稳,郑玉雨.农业绿色发展的时代价值与路径选择[J].农村金融研究,2022(7):10-21. |
6 | 孙子烨,姜露迪,余志刚.组态视角下中国农业绿色发展的多元驱动路径探析:基于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J/OL].农林经济管理学报,1-11[2024-08-19]. |
7 | Zhen L, Routray J K.Operational indicators for measuring agricultural sustainability in developing countries[J].Environmental Management,2003,32:34-46. |
8 | 魏琦,张斌,金书秦.中国农业绿色发展指数构建及区域比较研究[J].农业经济问题,2018(11):11-20. |
9 | Kasztelan A, Nowak A, Hawlena J.Green growth in agriculture in the European Union:myth or reality?[R].2019. |
10 | 靖培星,赵伟峰,郑谦,等.安徽省农业绿色发展水平动态预测及路径研究[J].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18,39(10):51-56. |
11 | Tollefson J.UN sets out next development goals[J].Nature,2015,525(7570):434-435. |
12 | 张建杰,崔石磊,马林,等.中国农业绿色发展指标体系的构建与例证[J].中国生态农业学报(中英文),2020,28(8):1113-1126. |
13 | Sabiha N E, Salim R, Rahman S,et al.Measuring environmental sustainability in agriculture:a composite environmental impact index approach[J].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2016,166:84-93. |
14 | 李魁明,王晓燕,姚罗兰.黄河流域农业绿色发展水平区域差异及影响因素[J].中国沙漠,2022,42(3):85-94. |
15 | 何可,李凡略,张俊飚,等.长江经济带农业绿色发展水平及区域差异分析[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2021,40(3):43-51. |
16 | 李菲菲,周霞,周玉玺.环渤海地区农业绿色发展水平评价与区域差异分析[J].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23,44(3):118-129. |
17 | 赵会杰,于法稳.基于熵值法的粮食主产区农业绿色发展水平评价[J].改革,2019(11):136-146. |
18 | 盖美,杨苘菲,何亚宁.东北粮食主产区农业绿色发展水平时空演化及其影响因素[J].资源科学,2022,44(5):927-942. |
19 | 温煜华.2011-2021年甘肃省生态环境质量综合评价及时空演变特征分析[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24,38(6):110-119. |
20 | 王凌阁,朱睿,陈泽霞,等.甘肃河西地区2000-2019年水土资源耦合协调特征[J].中国沙漠,2022,42(2):44-53. |
21 | 邓晓红,宋玉琳,李宗省,等.河西地区生态敏感性演变格局及分区治理[J].中国沙漠,2023,43(5):232-240. |
22 | 王旭阳,常跟应.1998-2018年河西走廊农业生产地区专业化时空演变分析[J].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2,58(2):186-194. |
23 | 侯文兵,李开明,黄卓.近20 a河西地区绿洲效应时空变化特征及归因分析[J].干旱区研究,2023,40(12):2031-2042. |
24 | 李雪红,张学斌,姚礼堂,等.河西地区社会-生态系统恢复力时空演变特征及影响因素[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23,37(7):38-47. |
25 | 郑诚蔚,邓晓红,李宗省,等.甘肃省河西地区水源涵养功能与人类活动强度演变[J].中国沙漠,2024,44(1):189-200. |
26 | 刘惠良,刘红峰,尹少华.基于乡村振兴视域下农业绿色发展水平测度研究[J/OL].经济地理,1-17[2024-08-19]. |
27 | 郭书娟,许亚东,黄进勇.基于熵权TOPSIS模型的农业绿色发展水平评价:以河南省为例[J].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2024,50(2):221-230. |
28 | 姬翠梅.乡村振兴视域下京津冀农业绿色发展水平综合评价分析[J].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23,44(9):71-80. |
29 | 段呈,余成群,李少伟,等.西藏高原县域尺度农业绿色发展水平综合评价:以白朗县为例[J].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23,44(5):82-90. |
30 | 漆雁斌,韩绍,邓鑫.中国绿色农业发展:生产水平测度、空间差异及收敛性分析[J].农业技术经济,2020(4):51-65. |
31 | 高群,王雨萱,窦亚文.长江经济带农业绿色发展水平的时空分异及驱动因子研究[J/OL].中国生态农业学报(中英文),1-14[2024-08-19]. |
32 | 韩叙,王英,刘文婷,等.县域视角下黄河流域农业绿色发展时空分异特征及驱动因素研究[J].中国生态农业学报(中英文),2024,32(7):1251-1263. |
33 | 张文睿,孙栋元,王亦可,等.河西走廊水资源-生态环境-社会经济系统耦合关系及时空分异[J/OL].干旱区研究,1-12[2024-08-22]. |
34 | 王新源,刘世增,陈翔舜,等.河西走廊绿洲面积动态及其驱动因素[J].中国沙漠,2019,39(4):212-219. |
35 | 李新,勾晓华,王宁练,等.祁连山绿色发展:从生态治理到生态恢复[J].科学通报,2019,64(27):2928-2937. |
36 | 朱希刚,刘延风.我国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测算方法的意见[J].农业技术经济,1997(1):17-23. |
37 | 查建平,周霞,周玉玺.黄河流域农业绿色发展水平综合评价分析[J].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22,43(1):18-28. |
38 | 黄国勤,王兴祥,钱海燕,等.施用化肥对农业生态环境的负面影响及对策[J].生态环境,2004(4):656-660. |
39 | 冯俊华,王倩,郑广文.黄河流域科技创新与新型城镇化耦合协调发展测度[J].地球科学与环境学报,2022,44(5):826-838. |
40 | 廖重斌.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的定量评判及其分类体系:以珠江三角洲城市群为例[J].热带地理,1999(2):76-82. |
41 | 赵文智,任珩,杜军,等.河西走廊绿洲生态建设和农业发展的若干思考与建议[J].中国科学院院刊,2023,38(3):424-434. |
42 | Yin Y, Zhao R, Yang Y,et al.A steady-state N balance approach for sustainable smallholder farming[J].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2021,118(39):e2106576118. |
43 | 崔丹丹,张耀南,陈广庭.2001-2010年甘肃省植被覆盖的时空变化[J].中国沙漠,2014,34(4):1161-1166. |
44 | 程小云,张琴,兰芳芳,等.河西走廊草地荒漠化动态及驱动因素[J].中国沙漠,2022,42(6):134-141. |
45 | 张钰.生态共同体视域下河西走廊生态治理研究[D].西安:陕西师范大学,2018. |
46 | 武威市统计局.2022年武威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R].2022. |
[1] | 苏耀华, 赵鹏睿, 柳江. 黄河流域数字经济与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耦合协调及其障碍因子[J]. 中国沙漠, 2024, 44(6): 268-276. |
[2] | 戴燕燕, 蒋依婷, 张鹏飞, 刘庚, 张蕾. 山西省水资源与种植结构耦合协调现状及驱动因素[J]. 中国沙漠, 2024, 44(6): 37-47. |
[3] | 郑诚蔚, 邓晓红, 李宗省, 薛健, 马利邦, 何娟, 卢书祥, 邵建雄, 蔡世玉, 赵佩一. 甘肃省河西地区水源涵养功能与人类活动强度演变[J]. 中国沙漠, 2024, 44(1): 189-200. |
[4] | 李光勤, 李梦娇. 黄河流域生态环境与共同富裕的耦合协调特征[J]. 中国沙漠, 2023, 43(6): 210-219. |
[5] | 吴孔森, 孔冬艳, 安传艳. 黄河流域人地系统韧性时空演化及协调发展[J]. 中国沙漠, 2023, 43(6): 246-257. |
[6] | 邓晓红, 宋玉琳, 李宗省, 赵婷婷. 河西地区生态敏感性演变格局及分区治理[J]. 中国沙漠, 2023, 43(5): 232-240. |
[7] | 张恩月, 苏迎庆, 张云枫, 李育桢, 李可璇, 刘庚. 汾河流域水土资源耦合协调格局及驱动因素[J]. 中国沙漠, 2023, 43(3): 169-177. |
[8] | 陈佳佳, 郑雅男, 张伟兰, 张晓琴. 黄河流域产业绿色化与生态环境绿色化耦合协调度时空演变[J]. 中国沙漠, 2022, 42(3): 1-10. |
[9] | 李魁明, 王晓燕, 姚罗兰. 黄河流域农业绿色发展水平区域差异及影响因素[J]. 中国沙漠, 2022, 42(3): 85-94. |
[10] | 朱陇强, 王晓云, 刘佳敏, 颉耀文. 甘肃河西地区历史遗址分布及其自然环境背景[J]. 中国沙漠, 2021, 41(4): 121-128. |
[11] | 罗青红, 宁虎森, 陈启民. 人工梭梭(Haloxylon ammodendron)林固沙过程中植被与土壤耦合关系[J]. 中国沙漠, 2018, 38(4): 780-790. |
[12] | 周传猛, 陈垣, 李向群, 郭凤霞, 白刚. 基于熵权法模糊物元模型的独一味(Lamiophlomis rotata)适宜性分布[J]. 中国沙漠, 2017, 37(1): 93-99. |
[13] | 陆媛媛, 刘超, 曾克峰, 黄亚林, 丁镭. 宁夏城市化与生态环境耦合协调关系[J]. 中国沙漠, 2016, 36(4): 1198-1206. |
[14] | 王怡睿, 石培基, 潘竟虎, 胡艳兴. 甘肃省城市化与土地集约利用耦合协调发展[J]. 中国沙漠, 2015, 35(4): 1081-1088. |
[15] | 王国刚, 杨德刚, 张新焕, 唐 宏. 农业发展效益评价方法与案例研究[J]. 中国沙漠, 2012, 32(2): 580-585. |
阅读次数 | ||||||
全文 |
|
|||||
摘要 |
|
|||||
©2018中国沙漠 编辑部
地址: 兰州市天水中路8号 (730000)
电话:0931-8267545
Email:caiedit@lzb.ac.cn;desert@lzb.ac.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