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王同亮, 马绍休, 高扬, 宫毓来, 安志山. 小波包分解与多个机器学习模型耦合在风速预报中的对比[J]. 中国沙漠, 2021, 41(2): 38-50. |
[2] |
常学尚, 常国乔. 干旱半干旱区土壤水分研究进展[J]. 中国沙漠, 2021, 41(1): 156-163. |
[3] |
李小妹, 严平. 干旱区沙漠与河流复合地貌过程研究进展[J]. 中国沙漠, 2019, 39(5): 97-104. |
[4] |
黑维高, 詹瑾, 韩丹, 杨红玲, 李玉霖. 科尔沁沙地2种优势固沙灌木的相容性生物量模型[J]. 中国沙漠, 2019, 39(5): 193-199. |
[5] |
梁海荣, 李佳陶, 李艳丽, 赵英铭, 冯伟, 程一本, 于思佳, 杨文斌. 乌兰布和沙漠灌溉农田深层渗漏特征与水量平衡[J]. 中国沙漠, 2019, 39(4): 187-194. |
[6] |
李成道, 李向义, Henry J Sun, 李磊, 林丽莎. 极端干旱区花花柴(Karelinia caspia)、骆驼刺(Alhagi sparsifolia)和胡杨(Populus euphratica)叶片凋落物分解特征[J]. 中国沙漠, 2019, 39(2): 193-201. |
[7] |
杨轲, 孟亚雄, 马小乐, 李葆春, 司二静, 汪军成, 任盼荣, 王化俊. 干旱区啤酒花农艺性状与品质的关系[J]. 中国沙漠, 2018, 38(4): 772-779. |
[8] |
张军峰, 孟凡浩, 包安明, 李长春, 齐修东, 刘铁, 张鹏飞. 新疆孔雀河流域人工绿洲近40年土地利用/覆被变化[J]. 中国沙漠, 2018, 38(3): 664-672. |
[9] |
王婷婷, 冯起, 温小虎, 郭小燕. 基于极限学习机的干旱区潜在蒸发量模拟[J]. 中国沙漠, 2017, 37(6): 1219-1226. |
[10] |
张明艳, 贾昕, 查天山, 秦树高, 吴雅娟, 任才. 油蒿(Artemisia ordosica)光系统Ⅱ光化学效率对去除降雨的响应[J]. 中国沙漠, 2017, 37(3): 475-482. |
[11] |
陈宁, 王新平. 干旱区生态系统跃变:以输沙势为外部驱动力[J]. 中国沙漠, 2017, 37(1): 73-80. |
[12] |
丁建丽, 陈文倩, 陈芸. 干旱区土壤盐渍化灾害预警——以渭-库绿洲为例[J]. 中国沙漠, 2016, 36(4): 1079-1086. |
[13] |
宋洁, 春喜, 白雪梅, 斯琴毕力格. 中国沙漠粒度分析研究综述[J]. 中国沙漠, 2016, 36(3): 597-603. |
[14] |
梁晓燕, 王乃昂, 李卓仑, 常佩静, 贾鹏, 牛震敏. 腾格里沙漠周边地区1960-2012年气候变化特征[J]. 中国沙漠, 2016, 36(2): 474-482. |
[15] |
尹本丰, 张元明, 陶冶. 白梭梭(Haloxylon persicum)灌丛下雾凇的散布格局及其对土壤含水量的影响[J]. 中国沙漠, 2015, 35(4): 951-95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