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李亚红, 卜崇峰, 郭琦, 韦应欣. 毛乌素沙地藓、藻结皮生态功能对比[J]. 中国沙漠, 2021, 41(2): 138-144. |
[2] |
陈银萍, 曹雯婕, 余沛东, 杨欢, 王旭洋, 李玉强. 土壤含水率对风沙流结构及风蚀量的影响[J]. 中国沙漠, 2021, 41(2): 173-180. |
[3] |
刘珺, 郭中领, 常春平, 王仁德, 李继峰, 李庆, 王旭洋. 基于RWEQ和WEPS模型的中国北方农牧交错带潜在风蚀模拟[J]. 中国沙漠, 2021, 41(2): 27-37. |
[4] |
孙一梅, 田青, 郭爱霞, 左小安, 吕朋, 张森溪. 水、氮施用量对科尔沁沙地植被特征和叶性状的影响[J]. 中国沙漠, 2020, 40(6): 223-232. |
[5] |
梅凡民, 王姗, 唐丽萱, 苏进. 一个基于粗糙元方向比率和空气动力学粗糙度的起动摩阻风速模式[J]. 中国沙漠, 2020, 40(6): 98-104. |
[6] |
詹瑾, 李玉霖, 韩丹, 杨红玲. 半干旱沙区3种优势固沙灌木生物量分配及其生态学意义[J]. 中国沙漠, 2020, 40(5): 149-157. |
[7] |
亢力强, 李彩云, 张军杰, 邹学勇. 柔性植株地表瞬时地表剪应力分布特征[J]. 中国沙漠, 2020, 40(5): 49-56. |
[8] |
黄亚鹏, 郭中领, 常春平, 王仁德, 李继峰, 李庆. 不同时间尺度农田风沙流模拟[J]. 中国沙漠, 2020, 40(5): 81-88. |
[9] |
亢力强, 杨智成, 张军杰, 邹学勇, 张文. 两种柔性植株地表风速廓线特征比较的风洞模拟[J]. 中国沙漠, 2020, 40(2): 43-49. |
[10] |
亢力强, 高咏晴, 张文, 邹学勇. 稳态风沙流中瞬态输沙特征[J]. 中国沙漠, 2020, 40(1): 166-172. |
[11] |
黄天宇, 刘廷玺, 段利民, 李东方, 王冠丽, 陈小平. 科尔沁沙地梯级生态带水热通量变化特征及气候学足迹[J]. 中国沙漠, 2019, 39(6): 30-39. |
[12] |
李晓烨, 王克俭, 谷建才, 刘启国, 崔严. 不同结构林带防风效能风洞模拟[J]. 中国沙漠, 2019, 39(6): 118-125. |
[13] |
韩广, 尤莉, 丁占良. 盛行风条件下横向沙丘群丘间走廊中次生气流的研究初报[J]. 中国沙漠, 2019, 39(5): 21-28. |
[14] |
杨红玲, 李玉霖, 宁志英, 张子谦. 科尔沁沙地优势固沙灌木叶片凋落物分解的主场效应[J]. 中国沙漠, 2019, 39(5): 62-70. |
[15] |
杨彩红, 冯福学, 柴强, 耿艳香, 伏星舟. 小麦玉米田耕作模式的防风蚀效果[J]. 中国沙漠, 2019, 39(4): 9-1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