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沙漠 ›› 2022, Vol. 42 ›› Issue (4): 199-208.DOI: 10.7522/j.issn.1000-694X.2022.00009
• • 上一篇
唐红林1(), 陈佳1,2, 石若晗1, 杨新军1,2, 张小文1,2(
), 马江浩1
Honglin Tang1(), Jia Chen1,2, Ruohan Shi1, Xinjun Yang1,2, Xiaowen Zhang1,2(
), Jianghao Ma1
摘要:
以西北典型干旱区民勤绿洲为例,基于582份农户调研问卷,运用熵值法、综合指数法和灰色关联度模型等方法,界定乡村类型,测度乡村社区恢复力,明确乡村类型和社区恢复力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1)在研究区抽样的71个行政村中,传统非农型乡村40个,在绿洲分布最广;传统农业型乡村17个,主要分布于湖区;新型农业型乡村6个,分布于坝区和泉山区;非农型乡村8个,在县城周围呈环形分布。(2)民勤绿洲乡村社区恢复力呈现南高北低的空间格局,除湖区东湖和西渠2镇外,其余地区恢复力整体处于中等偏上水平。(3)民勤绿洲不同类型乡村社区恢复力的大小为:传统非农型(0.520)>新型农业型(0.495)>非农型(0.472)>传统农业型(0.453)。基于上述结果,针对不同类型乡村与社区恢复力的关系,提出民勤绿洲乡村社区恢复力优化策略。
中图分类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