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ournal of Desert Research ›› 2025, Vol. 45 ›› Issue (5): 102-112.DOI: 10.7522/j.issn.1000-694X.2025.00026
Di Liu1,2(), Anqi Ma1, Fengming Li3, Hai Chen4, Yiqing Gui1
Received:
2025-01-21
Revised:
2025-02-26
Online:
2025-09-20
Published:
2025-09-27
CLC Number:
Di Liu, Anqi Ma, Fengming Li, Hai Chen, Yiqing Gui. Spatial and temporal pattern of residents' well-being in the Yellow River Basin and its driving factors[J]. Journal of Desert Research, 2025, 45(5): 102-112.
Add to citation manager EndNote|Ris|BibTeX
URL: http://www.desert.ac.cn/EN/10.7522/j.issn.1000-694X.2025.00026
维度 | 指标 | 二级指标 | 赋值(单位) | 权重 |
---|---|---|---|---|
基本需求 | 食物 | 食物供给能力 | 利用热量法[ | 0.053 |
用水 | 人均水资源量 | 水资源总量/人口总数(m3) | 0.059 | |
医疗 | 医疗服务覆盖率 | 每万人拥有医疗机构床位数(张) | 0.035 | |
每万人拥有医生人数(人) | 0.040 | |||
经济需求 | 财富水平 | 人均GDP | 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万元) | 0.102 |
人均可支配收入 | 人均可支配收入(万元) | 0.071 | ||
基础设施 | 交通设施水平 | 公路里程密度(km·km-2) | 0.052 | |
全年客运总量(万人次) | 0.048 | |||
城市人均道路面积(m2) | 0.070 | |||
用电规模 | 全社会用电量总量(亿kW·h-1) | 0.049 | ||
环境需求 | 环境质量 | 生活垃圾处理率 | 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 | 0.031 |
建成区绿化覆盖率 | 人均公园绿地面积(m2) | 0.044 | ||
污水处理率 | 污水处理厂集中处理率(%) | 0.026 | ||
社会需求 | 社会公平 | 城乡公平 |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 0.043 |
文化需求 | 艺术表演团体 | 各市艺术表演团体个数(个) | 0.052 | |
公共图书馆 | 每百人均拥有公共图书馆图书藏量(本) | 0.075 | ||
社会保障 | 社会保障支出占比 | 财政社会保障支出/财政总支出(%) | 0.050 | |
发展需求 | 能力与机会 | 教育投入 | 人均教育经费(万元) | 0.025 |
中学在校学生人均专职教师数(人) | 0.020 | |||
就业水平 | 就业人口/总人口(%) | 0.032 | ||
第三产业就业人口占比(%) | 0.023 |
Table 1 Construction of residents' wellbeing index system based on human needs theory
维度 | 指标 | 二级指标 | 赋值(单位) | 权重 |
---|---|---|---|---|
基本需求 | 食物 | 食物供给能力 | 利用热量法[ | 0.053 |
用水 | 人均水资源量 | 水资源总量/人口总数(m3) | 0.059 | |
医疗 | 医疗服务覆盖率 | 每万人拥有医疗机构床位数(张) | 0.035 | |
每万人拥有医生人数(人) | 0.040 | |||
经济需求 | 财富水平 | 人均GDP | 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万元) | 0.102 |
人均可支配收入 | 人均可支配收入(万元) | 0.071 | ||
基础设施 | 交通设施水平 | 公路里程密度(km·km-2) | 0.052 | |
全年客运总量(万人次) | 0.048 | |||
城市人均道路面积(m2) | 0.070 | |||
用电规模 | 全社会用电量总量(亿kW·h-1) | 0.049 | ||
环境需求 | 环境质量 | 生活垃圾处理率 | 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 | 0.031 |
建成区绿化覆盖率 | 人均公园绿地面积(m2) | 0.044 | ||
污水处理率 | 污水处理厂集中处理率(%) | 0.026 | ||
社会需求 | 社会公平 | 城乡公平 |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 0.043 |
文化需求 | 艺术表演团体 | 各市艺术表演团体个数(个) | 0.052 | |
公共图书馆 | 每百人均拥有公共图书馆图书藏量(本) | 0.075 | ||
社会保障 | 社会保障支出占比 | 财政社会保障支出/财政总支出(%) | 0.050 | |
发展需求 | 能力与机会 | 教育投入 | 人均教育经费(万元) | 0.025 |
中学在校学生人均专职教师数(人) | 0.020 | |||
就业水平 | 就业人口/总人口(%) | 0.032 | ||
第三产业就业人口占比(%) | 0.023 |
维度 | 指标 | 测度 | 单位 |
---|---|---|---|
自然本底 | 气温 | 年平均气温 | °C |
降水 | 年降水量 | mm | |
高程 | DEM | m | |
植被指数 | NDVI | ||
地理区位 | 距最近省会城市距离 | 距最近省会城市距离 | km |
主体能动性 | 人口密度 | 人口数/面积 | 万人·km-2 |
复种指数 | 农作物播种面积/耕地面积 | % | |
城市化率 | 城镇人口/总人口 | % | |
政府能动性 | 财政收支比 | 财政全年收入/财政全年支出 | % |
政策支持 | 各市“九五”“十一五”和“十四五”规划文本中,选取与民生和福祉相关的词汇,计算其在规划文本全文字数的占比 | % | |
旅游新需求 | 旅游人次 | 国内游客及入境游客人数 | 万人次 |
旅游收入 | 国内旅游收入及国际旅游外汇收入 | 亿元 |
Table 2 Selection of factor detection indicators
维度 | 指标 | 测度 | 单位 |
---|---|---|---|
自然本底 | 气温 | 年平均气温 | °C |
降水 | 年降水量 | mm | |
高程 | DEM | m | |
植被指数 | NDVI | ||
地理区位 | 距最近省会城市距离 | 距最近省会城市距离 | km |
主体能动性 | 人口密度 | 人口数/面积 | 万人·km-2 |
复种指数 | 农作物播种面积/耕地面积 | % | |
城市化率 | 城镇人口/总人口 | % | |
政府能动性 | 财政收支比 | 财政全年收入/财政全年支出 | % |
政策支持 | 各市“九五”“十一五”和“十四五”规划文本中,选取与民生和福祉相关的词汇,计算其在规划文本全文字数的占比 | % | |
旅游新需求 | 旅游人次 | 国内游客及入境游客人数 | 万人次 |
旅游收入 | 国内旅游收入及国际旅游外汇收入 | 亿元 |
[1] | 徐文文.增进民生福祉的发展诉求:内涵、根源及意义[J].经济问题,2023(12):10-15. |
[2] | 李瑾,李颉.广东省民生福祉发展差异及形成机理[J].地理科学,2023,43(3):500-508. |
[3] | 李魁明,姚罗兰,石云,等.黄河流域城乡居民福祉测度及其时空演变[J].生态经济,2022,38(11):222-229. |
[4] | 朱杰,卢春天,石金莲,等.自然保护区居民福祉的历时性:以陕西佛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例[J].生态学报,2019,39(22):8299-8309. |
[5] | 刘迪,陈海,张杰,等.黄土丘陵沟壑区村域客观福祉评估及其对农民主观福祉的影响:以陕西省米脂县为例[J].地理科学,2023,43(3):530-540. |
[6] | 张宇燕,方建春.GDP与IWI:核算体系与人类福祉[J].经济学动态,2020(9):15-29. |
[7] | 王思博,陈秋红,李冬冬.中国农民多维福祉的结构与特征分析:基于结构方程模型[J].农村经济,2019(6):8-14. |
[8] | 苏红键.中国地区福祉的比较研究[J].社会科学战线,2020,10:89-98. |
[9] | 刘迪,陈海,张行,等.黄土丘陵沟壑区生态系统服务对人类福祉的影响及其群体差异[J].地理研究,2022,41(5):1298-1310. |
[10] | 黄新华,吴小彤.在增进民生福祉中提高人民生活品质:基于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的高品质生活实现路径研究[J].学习论坛,2024,451(1):5-11. |
[11] | 李昂,杨琰瑛,师荣光,等.居民福祉及其与生态系统服务的关系研究进展[J].农业资源与环境学报,2022,39(5):948-957. |
[12] | 钟真,封启帆,王翔瑞.共享富农:农业农村现代化中的民生福祉增进[J].农村经济,2021(10):9-17. |
[13] | 王圣云,罗玉婷,韩亚杰,等.中国人类福祉地区差距演变及其影响因素:基于人类发展指数(HDI)的分析[J].地理科学进展,2018,37(8):1150-1158. |
[14] | 田建国,庄贵阳,朱庄瑞.新时代中国人类福祉的理论框架和测量[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9,29(12):9-18. |
[15] | 贺艳华,刘聪,周国华,等.长江经济带城乡居民福祉测度及其差异[J].热带地理,2021,41(2):327-339. |
[16] | Casini L, Boncinelli F, Contini C,et al.A multicriteria approach for well-being assessment in rural areas[J].Social Indicators Research,2019,143:411-432. |
[17] | Chaigneau T, Brown K, Coulthard S,et al.Money,use and experience:identifying the mechanisms through which ecosystem services contribute to wellbeing in coastal Kenya and Mozambique[J].Ecosystem Services,2019,38:100957. |
[18] | 霍冉,徐向阳,高俊莲,等.煤炭资源型城市生态系统服务空间特征及其与居民福祉关系[J].土壤通报,2020,51(1):31-39. |
[19] | 李萱,杨庆媛,毕国华.中国城乡福祉差距及其影响因素研究[J].地域研究与开发,2021,40(2):1-6. |
[20] | 张和平,廖珍妮.国民福祉的分布动态、区域差异及收敛性[J].统计与决策,2024,40(12):75-80. |
[21] | Matti H, Jani-Petri L.Income,aspirations and subjective well-being:international evidence[J].Journal of Economic Behavior and Organization,2021,185:287-302. |
[22] | 魏旭红,赵雪雁.易地扶贫搬迁对山区农户福祉的影响:以陇南山区为例[J].自然资源学报,2024,39(5):1068-1083. |
[23] | 苏明明,王梦晗,余景娟,等.遗产旅游对农业文化遗产地居民福祉的影响:以哈尼梯田为例[J].资源科学,2023,45(2):375-387. |
[24] | 袁东波,陈美球,廖彩荣,等.土地转出农户主观福祉现状及其影响因素分析:基于生计资本视角[J].中国土地科学,2019,33(3):25-33. |
[25] | Liu Y Q, Zhang F Z, Wu F L,et al.The subjective wellbeing of migrants in Guangzhou,China:the impacts of the social and physical environment[J].Cities,2017,60:333-342. |
[26] | 陈文婷,陈海,刘迪,等.社区环境对农村居民主观福祉的影响:基于陕西省洛川县的实证[J].人文地理,2023,38(5):36-43. |
[27] | 邓萌,尚前浪,史鹏飞,等.生计资本视角下旅游地居民主观福祉影响因素的组态路径分析[J].中国生态旅游,2023,13(4):706-720. |
[28] | 金恩焘,王圣云,姜婧,等.21世纪以来中国城乡福祉差距的时空分异与政策研究[J].公共行政评论,2019,12(4):143-160. |
[29] | Han C J, Wang G G, Yang Y P.An assessment of sustainable wellbeing and coordination of mountain areas:a case study of Qinba Mountain Area in China[J].Ecological Indicators,2023,154:110674. |
[30] | 资明贵,张春燕,罗静,等.人-居-业协同下山区县域福祉水平格局及其演变机理:以大别山区27县为例[J].经济地理,2024,44(1):88-98. |
[31] | 张志鹏,董冠鹏,王相彪,等.精细尺度下郑州市城市居民福祉的测度:基于主客观比较的视角[J].地域研究与开发,2024,43(3):83-89. |
[32] | 王兆峰,张先甜.中国省域旅游发展与民生福祉的动态响应及协调效应研究[J].旅游科学,2023,37(3):1-19. |
[33] | 麻学锋,赵洁.旅游城市生态建设提升居民福祉的实现机理及路径[J].生态学报,2023,43(24):10454-10463. |
[34] | 谢薇薇,胡宝清,张礼黎.人地共生视角下生态系统服务与民生福祉耦合关系及模拟预测研究:以桂西南喀斯特-北部湾为例[J].环境工程技术学报,2024,14(2):583-591. |
[35] | 吴孔森,孔冬艳,安传艳.黄河流域人地系统韧性时空演化及协调发展[J].中国沙漠,2023,43(6):246-257. |
[36] | Summers J K, Smith L M, Case J L,et al.A review of the elements of human well-being with an emphasis on the contribution of ecosystem services[J].Ambio,2012,41(4):327-340. |
[37] | 代光烁,娜日苏,董孝斌,等.内蒙古草原人类福祉与生态系统服务及其动态变化:以锡林郭勒草原为例[J].生态学报,2014,34(9):2422-2430. |
[38] | 任婷婷,周忠学.农业结构转型对生态系统服务与人类福祉的影响:以西安都市圈两种农业类型为例[J].生态学报,2019,39(7):2353-2365. |
[39] | 乔旭宁,张婷,杨永菊,等.渭干河流域生态系统服务的空间溢出及对居民福祉的影响[J].资源科学,2017,39(3):533-544. |
[40] | 邱坚坚,刘毅华,陈澄静,等.生态系统服务与人类福祉耦合的空间格局及其驱动方式:以广州市为例[J].自然资源学报,2023,38(3):760-778. |
[41] | 郑德凤,王燕燕,曹永强,等.基于生态系统服务的生态福祉分类与时空格局:以中国地级及以上城市为例[J].资源科学,2020,42(6):1110-1122. |
[42] | 李光勤,李梦娇.黄河流域生态环境与共同富裕的耦合协调特征[J].中国沙漠,2023,43(6):210-219. |
[43] | 刘迪,陈海,荔童,等.黄土丘陵沟壑区村域生态系统服务簇的时空分异及其地形梯度分析[J].地理科学进展,2022,41(4):670-681. |
[44] | 慕石雷,元志辉,乌日陶克套胡.黄河流域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空间分异格局及其影响机制[J].中国沙漠,2022,42(6):255-265. |
Viewed | ||||||
Full text |
|
|||||
Abstract |
|
|||||
©2018Journal of Desert Research
Tel:0931-8267545
Email:caiedit@lzb.ac.cn;desert@lzb.ac.cn
Support:Magtech